『壹』 南丁格爾是哪國人
一、出身富有家庭,生活養尊處優,卻選擇了當時令人不解的護理事業,為此,她終身未嫁,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在父母旅行於歐洲的途中,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城出生。她是英國人,家中甚為富有。她的父親威廉.愛德華.南丁格爾畢業於劍橋大學,諳熟數學,精通多種外國語文,除古典文學外,還精於自然科學、歷史和哲學。南丁格爾的母親芬妮.史密斯,也出身於英國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鄉里。1820年他們生下南丁格爾後,既以地名佛羅倫斯(Florence)為她命名。
由於家庭富有,南丁格爾的幼年生活極為優裕。與他們往來的人士也都是社會名流,包括當時的政界人士、文藝作家、藝術家、以及一些地方紳士。這使她充份享受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爾的小小心靈中,面對這種養尊處優的生活並不覺得快樂,她緬典害羞,不願見到生人,常有一種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歲,她跟父親學習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語、歷史、數學和哲學等。在父親的循循善誘下,南丁格爾的學業大有長進。她常常跟父親一起朗讀,高談闊論,遇父親出外遠游時,便以書信交流感又。1837年,他們全家到歐洲大陸旅行,父母用組女兒們的在歐洲各地增長見識。這時用了格爾已經十七歲,伊然成為一位美麗的大家園秀。他們全家用一年半的時間,遍游法國、義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飽覽湖光山色、藝術古跡,並到處考察社會人情。南丁格爾從小就養成記事與寫日記的習慣,所見所聞,均—一記錄下來,成為她日後辦學治事的重要資料。她在法國結識了一些知名人士,並與從事社會活動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對政治與民眾甚有興趣,尤其對慈善機構更是特別留心。她從少年時期,就懷抱著這種服務人類的自我信念和堅定的濟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歐洲大陸旅行之後,發現醫院里的護理情況極為惡劣,覺得英國也需要有如法國聖溫森.載保羅慈濟院,那樣的修女來照顧病人。護理工作開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個護士!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無知,更不能執行任務醫療任務。南丁格爾選擇這個工作,在她母親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國,這時南丁格爾已出落得莊重大方,經常在家裡會吾社會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贊賞。她尤其喜歡結交社會工作者與從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醫師,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啟發她想去醫院學習的念頭。
當時醫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十分擁擠,牆壁與地板上沾滿了血跡和污漬,而且臭氣難聞,令進來的人難以忍受。這種惡劣的狀況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無幾。一次一位美國醫師賽穆爾.郝到她家作家,南丁格爾便向他咨詢對做護士的看法,郝醫師對她的想法大加稱贊,並鼓勵她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終難獲得父母的首肯。在這段時間,甫丁格爾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潛心研讀,吸取有關衛生方面的新知識,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並結識了兩位極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親亨利.倪柯遜;另一位是查理.麥恩斯。但他們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爾的拒絕。她決定獨身!這在當時,是一項多麼了不起的決定,她決心以獻身護理事業為己任!她在日記中詳細描述了當時的心情,一字一淚,感人至深。麥恩斯後來成為國會議員,終生支持南丁格爾的事業。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羅馬會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滯灑,文質彬彬,一派英國紳士風度。海伯特與南丁格爾一見如故,終生保持高貴的友誼,後來他人選成為作戰部長,對南丁格爾的事業給予了有支力支持。
二、三十歲的感言,道出了為護理事業奮斗一生的崇高理想,在十九世紀,她伊然是一 位新女性!
1849年 10月,她再次跟友人遠游埃及,渡海至希臘;次年四月,到達雅典。南丁格爾每到一地,必定參觀慈善機構,例如養老院、孤兒院、以及有關的醫療救濟機構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歲生日,她在記事薄上寫下了這樣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歲了,正是耶穌基督開始獻身佈道的年齡。從此不應再有幼稚的舉動。不應再有愛情與婚姻的念頭。只有讓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護理事業,正是上帝賦予自己的責任!
以後幾年中,南丁格爾執著於自己的理想,銳意追求個人認為有意義的工作,但始終得不到家人的諒解與支持,然而她並不灰心,依然隨時把握機會充實自己。這時她正值英年,見識與經驗已漸趨成熟。她的認知與當時社會的認知有明顯差異,並不能被許多人所理解,如渴望一份專業工作,以便能在學校或醫院,照顧年邁的病者與兒童。而這一切,決非是大家貴秀為了消遣,打發時間而產生的一時沖動,而是真正有計劃地把其作為一項專業工作,一種職業,同時更是一項神聖的事業。這使她嚴然成為十九世紀的一位新女性。
三、從初步推展護理工作,到參加克里米亞戰爭,顯示了南丁格爾卓越的治事能力,她使前線傷兵的死亡率由40%降至2%,使舉國震驚!
南丁格爾的雄心壯志,終於感動了她的父親,答應每年資助她五百英鎊,因此在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員會的贊助下,在倫敦哈雷街一號成立了一個看護所,開始施展她的抱負。她採取一系列革命性管理措施,令當時的人士嘆為觀止:她強調病人舒適第一,重視護士的福利。採用拉鈴的辦法召喚護士;在廚房設置絞盤,以運送膳食給病人;並採用批量采購以節省支出;又主張新鮮調配果醬等。她堅持自己的主張,任何婦女,不分信仰貧富,只要生病就可以收容。她展現了優越的管理能力,委員們對她都十分信任。
1854年8月,倫敦郊區貧民窟發生霍亂,南丁格爾不顧個人安危,志願參加緊急救護工作。她在醫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終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懷抱中死去。卡斯凱爾夫人對南丁格爾的義行推崇備至,因為她親自體會和感受到了南丁格爾的奉獻精神,她這樣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長;一頭棕色茂密的短發;膚色白細;灰色的眼睛閃現著憂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時卻流露出快樂的波光,真是令人難忘;她的牙齒美麗整齊,笑起來甜美無比。頭上蒙著一條長的柔軟發巾,沿著發角紮起來,使她白靜的瓜子臉兒,襯托得更為美麗。她經常穿一件黑絲質料的長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給人一種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1854年3月,英法為援助土耳其,正式對俄國宣戰。九月,英法聯軍登陸克里米亞,在前方發回的報道中,對傷兵沒人照顧頗有意見。報道中說,法國傷兵有修女照顧,俄國傷兵有修女慈悲團照護,英國為何沒有修女照顧傷兵!南丁格爾聞知這一消息,立即給當時的作戰部長海伯特的夫人寫了一封信,表示願自費率領四十名護士赴戰地救傷。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長同意了她的請求,並給南丁格爾回信,邀請她率領一批護士前往斯庫塔里,由政府任命並給經費支援。南丁格爾欣然同意,五天後政府頒布她為駐土耳其英國總醫院婦女護士團團長。護士團包括三十八名團員,其中十四位是由各醫院選送的職業護士,另二十四位則是各宗教團體選派的。十月二十一日,她們即匆匆裝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達斯庫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英軍的醫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駐軍營房,建築因陋就簡,設備更是奇缺,整個醫院骯臟破亂。因預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傷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開設成病房。這些走廊全長達四英里,病床擁擠不堪,衛生設備極差,通風尤其不良,臭氣四溢,雨天滿地污泥,睛天沙土侵襲,成群老鼠到處流躥,環境極為惡劣。每個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於床位不足,許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夠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許多傷兵寧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應更不理想。一般葯品極為缺乏。在這種惡劣條件下,大批傷兵均感染了痢疾與霍亂。 最初,醫師們基於傳統認識及嫉妒心理,主張沒有醫師指示,不讓她們涉足病房。一連四天被拒之門外。面對這種局面,南丁格爾首先著手進行改善傷兵的飲食,換洗骯臟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醫院,必須有充分的供水與良好的排水系統。三個月下來,她清理好一萬件襯衫。為了收容八百名新傷患,她自己出錢支付緊急修理病房費用。南丁格爾的積極服務精神,終於化解了軍醫們的敵視心理,更贏得了傷患的敬愛與信任。她夜以繼日地將全部心力投入護理工作,使醫院逐漸走上軌道,而她的辦公室,也自然成為放射溫暖與愛心光芒的中心。
除了繁忙的護理管理工作,她還要答復大批的來函與詢問。她發現衛生狀況有問題,就上書給英國政府·議員,請求專家給予支援,或依照她的建議採取某些改革措施。在她的努力下,英國傷兵在前線的死亡率由百分之四十降為百分之二。這項成就使英國朝野大為振奮,好評如潮,給予她很大的鼓舞。
基於實際的需要,克里米亞前線設置了兩所醫院,需要派遣護士支援。1855年,南丁格爾橫渡黑海抵達巴拉克萊瓦,親自督導這兩所醫院的護理工作。她在克里米亞飽經顛簸勞累,深入前線訪問,不顧黑暗、寒冷、危險,將個人安危完全置之度外,這種敬業精神,使英軍大為振奮!由於她過於勞累,不幸感染克里米亞熱,醫師們認為已無法救治,病情幾近垂危,但她仍不停地寫、寫、寫,指示各項事務,抱病工作。消息傳到斯庫塔里,所有傷兵均為之落淚。當時在克島的戰地司令官拉格蘭將軍,急忙趕來看她,並將發病狀況報告倫敦,舉國上下為之震驚!
醫師們讓她返回英國休養,但南丁格爾堅持留在克里米亞。她雖在病中,但心裡很明白,如果她一走,所有的努力都會化於無形。她這種忠於職守的責任感,很少人能比得上。直到1855年7月,她才逐漸恢復健康。依據新的衛生科學,在南丁格爾的精心設計下,軍隊護理逐漸擴展了衛生教育工作,並一步步推展起來,每天晚上,她無視風雨寒冷,必然手提一盞油燈,到病房巡視病人,給予全心全意安慰與關愛。她所到之處,傷兵們有的俯下身去親吻她的影子!這一幅發揮人類愛心的溫暖畫面,由美國著名詩人朗斐洛寫成的「提燈女郎」一詩而名傳道爾。
南丁格爾憑著拯救人類的堅定理想與抱負,在前線獨自開拓現代護理事業,對一個女性來說,這是何等艱巨的挑戰!她不但沖破重重困難,獲得了如此的成就,更為護理工作開創了一項遠大的事業。這種作為,在古今中外女性中殊不多見。
鑒於南了格爾在前線的英勇行為。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英國人將她看做新的聖女貞德。一經呼籲,國人捐款源源而來,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女王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鑽石胸針。
1856年3月16日,作戰部長頒布了一道命令,肯定了南丁格爾的成就並正式授予她在軍中工作的地位,任何護理人員的調動與勤務支援,必須獲得她的同意,有關護理工作,軍醫首長須與她作充分協商,才可執行,這是南丁格爾一項重大的勝利。
戰爭結束後,她最後離開斯庫塔里時,特意來到英軍墓地,並在他們的墓前發下誓言:「只要我此身存在,我一定為你們的生命而奮斗片此後她一生,都在實踐這一壯嚴的諾言。4月29日,最後的病人離開了營區醫院, 7月 28 M.她啟程回國。英國舉國上下,准備以英雄凱旋儀式,歡迎她的歸來,但她不願宣揚自己,因此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倫敦。8月7日,她獨自返回李哈斯待老家,使家人大吃一驚。次晨,村中的教堂響起一連串的鍾聲,向這位女英雄致敬。她的名字響徹雲霄,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四、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學識,奠定了她的護理學術地位;創立現代護理教育,公認為是 現代護理事業的鼻祖。
南丁格爾除了注意軍中醫院的護理管理外,同時注意改革全國醫療有關問題。1859年,她完成一本《醫院摘要》,對醫院建築與醫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的理論。她強調良好的建築、衛生與管理,可使病人獲得更好的照護。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見,改變了舊有的護理觀念。這本書對當時的衛生領域的影響,絕非三言兩語所能形容,許多國部隊士紛紛求購,視其為醫院改革的權威言論與樣板。當時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往往是醫院各自為政,南丁格爾制定了醫院統計標准模式,使各醫院能准確表現相關死亡數字,被英國各醫院相繼採用,公認是一件了不起的貢獻。
1859年底,她又出版了一本(護理摘要),提供給一般婦女閱讀,它立即成為一本暢銷書。不但英國本土大為風行,在美國也普受歡迎,後來成為護士學校的教科書。1860年6月24日,她在聖陶瑪斯醫院創立的南丁格爾護士學校開學,從此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南丁格爾也被公。認為現代護理事業的鼻祖。
南丁格爾的成就,不但蜚聲於英國,歐美大陸也都公認她是醫療與護理方面的專家,美國、義大利、葡萄牙、荷蘭等凡有關各國重大醫療問題與計劃,以及國際紅十字的建立,也都得力於南丁格爾的協助與支持。1865年10月,她遷往倫敦大街十號,這是她父母為她購置的一所住宅,此後她即在此定居。
1907年12月,英王愛德華七世授予她豐功勛章。這是首次將此類勛章頒授女性,真是無比光榮。稍前曾有人提議,在維多利亞女王就職六十周年時,將護理事業進步實況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爾表示反對。她不願將她的照片罷出去任人欣賞,認為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萬泰芝女士的勸說下,她同意將一尊半身銅像,及她乘坐的一輛馬車予以陳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銅像下面堆滿了鮮花,老兵們紛紛上前親吻這輛克里米亞馬車。她被尊稱為英軍最尊敬的聖母。
1910年8月13巴南丁格爾在睡眠中溢然長逝。南丁格爾的一生,歷經了整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像她這樣致力於社會改革而獲得實效的人,在當時誠屬鳳毛群角。她以個人的遠見與抱負,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的偉業,這對整個人類都是一項空前的貢獻。今天她被尊稱為護理先驅,實在是當之無愧。她逝世後,為了表示對她的敬仰,世人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了國際護士節。1912年,第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的代表一致通過決議,設立南丁格爾獎。
南丁格爾誓言
余謹以至誠
於上帝及會眾面前宣,
終身純潔,忠貞職守
盡力提高護理專業標准,
勿為有損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葯,
慎守病人及家務之秘密,
竭誠協助醫師之診治,
務謀病者之福利。
『貳』 南丁格爾+資料
南丁格爾(1820~1910)
Nightingale,Florence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是英國人,1820年5月12日生於義大利的弗洛倫斯城,她父母以此城為名為她取名。她生於一個名門富有之家,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她父親是一個博學、有文化教養的人,為她提供了古典書籍、數學、哲學和語言等方面的教育。她母親對她很不滿意,因為她無意於婚姻。她在當主婦、當文學家、當護士三者之中選擇了當護士。
有點長了 不過只有那麼短了 請採納 謝謝
『叄』 南丁格爾獎隔幾年頒發一次
2年一次的!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1991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達佩斯代表大會通過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規則第二條規定,獎章可頒發給男女護士和男女志願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或戰時做出如下突出成績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致力於救護傷病員、殘疾人或戰爭災害的受害者;如有望獲得獎章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犧牲,可以追授獎章。」
『肆』 南丁格爾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1】創立護校
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英國人將她看做新的聖女貞德。一經呼籲,國人捐款源源不斷,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鑽石胸針,胸針上鐫刻著《聖經》里的名言:憐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2】護理理論
南丁格爾提出了科學的護理理論。南丁格爾一生撰寫了大量報告和論著,包括《護理札記》、《醫院札記》、《健康護理與疾病札記》、等多部專著。最著名的是《護理札記》,闡述了護理工作應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原理,詳細論述了對病人的觀察病房衛生影響。該書被稱為護理工作的經典著作。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學的概念是「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於最佳狀態 」。
【3】統計和衛生改革
1863年時,英國的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各地醫院各自為政。南丁格爾制定了醫療統計標准模式,被英國各醫院相繼採用,被公認為一件了不起的貢獻。南丁格爾從小就顯示出對數學的天份,後來,南丁格爾成為視覺表現和統計圖形的先驅。她所使用的餅圖,雖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萊費爾所發明,它在當時仍是一個新穎的顯示數據的方法。
社會影響:
1,以她的護理理念,「擔負保護人們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使其處於最佳狀態 」,理念傳遍世界,每所護士學校會以她的事跡為授課內容
2,以她生日設立的國際護士節,5月12日
3,以她名字命名的獎章「南丁格爾獎章」
4,最大效應是:越來越多的護士會以南丁格爾為榜樣,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但由於她用愛去對待每一個病人,導致她愛上了 她的病人,所以引申為愛上其病人的效應,即"南丁格爾效應"
『伍』 國際紅十字會組織首次頒發南丁格爾獎的時間是哪一年
1907年國際紅十字組織在第八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設立南丁格爾獎,1912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九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首次頒發。該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最多50名 南丁格爾獎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了表彰在護理事業中作出卓越貢獻人員的最高榮譽獎。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1854年至158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首創了護理工作先河,她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一人到、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傷兵服務,成為精神。
『陸』 國際紅十字會首次頒發南丁格爾獎的時間是
2年一次的!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191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對各國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1991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達佩斯代表大會通過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規則第二條規定,獎章可頒發給男女護士和男女志願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或戰時做出如下突出成績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致力於救護傷病員、殘疾人或戰爭災害的受害者;如有望獲得獎章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犧牲,可以追授獎章。」
『柒』 南丁格爾簡介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於義大利的一個英國上流社會的家庭。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克里米亞戰爭時,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又稱「提燈天使」。
由於南丁格爾的努力,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於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徵。「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7)南丁格爾國際基金會擴展閱讀
主要貢獻
創立護校
1855年11月29日,倫敦社會名流共同發起成立南丁格爾基金會。英國人將她看做新的聖女貞德。一經呼籲,國人捐款源源不斷,單是在克里米亞的軍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鎊。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捐了一幅威靈頓公爵的畫像,她為表示個人對南丁格爾的嘉許與感謝,特地送給南丁格爾一個金質鑽石胸針,胸針上鐫刻著《聖經》里的名言:憐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爾將英國各界人士為表彰她的功勛而捐贈的巨款作為「南丁格爾基金 」在倫敦聖多馬斯醫院創建「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聖多馬斯醫院成立於1213年,在英國久負盛名。該院與其他醫院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從來不受宗教的控制。
這所被後人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校的辦學宗旨是將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職業,試驗一種非宗教性質的新型學校。她對學校管理、精選學員、安排課程、實習和評審成績都有明確規定並正式建立了護理教育制度,開創了現代護理專業這一偉大事業。這對整個人類是一項空前的貢獻,為此,她當之無愧被後人譽為護理事業的先驅。她深感培育護理人才極不容易,遂訂立兩項原則:其一,護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過訓練,否則,不可做護士長並教導他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捌』 簡要介紹南丁格爾事跡成就。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年)英國人,
1820年5月12日生於義大利的弗洛倫斯城,家庭富有,受
過高等教育,博覽了許多文學名著,通曉歷史、哲學、
數學、信仰宗教,擅長音樂與繪畫,精通英、法、德、
意四門語言。
18歲時,結識一些社會工作和慈善機構的知名人士,
並到醫院 ,了解到了醫院的情況很差,開始有了服務的
觀念。後到德國、法國、希臘等地考察這些國家的醫院
和慈善機構,充實閱力,堅定了立志於護理事業的決
心。 1850年,在德國凱撒斯韋
特護士訓練班學習
1853年,受聘於倫敦一看護
所,開始了護理生涯
1854年,從克里米亞戰爭
開創了前線護理事業
1860年,創建世界上第一
所護士學校,這是護理專業
化的開始。 撰寫著作:《醫院札記》、《護理札記》
南丁格爾的主要貢獻:
改革軍隊的衛生保健工作,1858年寫成「與英國軍隊的健康、效率及醫院有關事宜的報告」。
創建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撰寫著作,指導當時的工作並裨益後世。
『玖』 南丁格爾獎是什麼獎項,獎給什麼人
南丁格爾獎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表彰在護理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人員的最高榮譽獎。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首創了護理工作。
她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傷兵服務,成為護理工作者的楷模,1907年國際紅十字組織在第八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設立南丁格爾獎,1912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首次頒發。
南丁格爾獎是獎給護理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員。
(9)南丁格爾國際基金會擴展閱讀:
獎項由來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它是為了紀念護士職業的創始人、英國護理學先驅和現代護理教育奠基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而設立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一個富裕家庭,後隨父母遷居英國。
1860年,南丁格爾在英國聖多醫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撰寫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於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南丁格爾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
1901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1907年,為表彰南丁格爾對醫療工作的卓越貢獻,英國國王授予她功績勛章,她也成為英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婦女。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
為紀念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所作的貢獻,國際護士理事會1912年將她的生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激勵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
『拾』 國際紅十字會決定設立南丁格爾獎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南丁格爾獎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表彰在護理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人員的最高榮譽獎。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首創了護理工作先河。她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傷兵服務,成為精神,1907年國際紅十字組織在第八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設立南丁格爾獎,1912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首次頒發。 該獎每2年頒發一次,每次最多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