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私募慈善基金會簡介

私募慈善基金會簡介

發布時間:2021-03-31 05:55:15

A. 私募公益基金會

一般投資者都是通過投入資金給PE,來間接分享私募股權投資的收益。不過,PE在募集資金時對版認購權人有較高要求。

他們要募資時,會先從熟人發動起。僅靠熟人無法完成募資規模時,才會對外,而這種對外也並非完全公開,是讓熟人的熟人參與進來。投資公司的客戶更多地是靠私人關系參與進去的,對於無熟人關系的普通投資者可將資金託管給信託公司,通過信託公司投資PE,更加間接地分享私募股權投資的收益。

不過,即使是熟人,也並非隨時都有投資機會。投資公司的募資需求並不是隨時存在的,而是要等到公司的前一批募集到的資金花出去後才會啟動下一批募資。而為了確保較高的投資收益,投資公司需花費較長時間尋找好的投資項目,因此這也決定了普通投資者即使具備雄厚資金實力,想湊巧趕上投資公司的募資搭上PE的順風車還需要運氣的成分。「現在PE一點都不缺錢,缺的是好項目。」

B. 慈善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

做慈善屬於公益一般都是成立基金會,私募主要是為了眾籌

C. 廣東省茂華慈善基金會的基金會簡介

基金會 自成立以來秉承「支持公益慈善事業,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的宗旨,積極投身中國的教育、醫療、扶貧、救災等社會公益事業,系統持續地推進多層次慈善事業。設立了包括茂華(九江)「三個一」希望工程、北師大茂華獎助學金、大學生創業資助、「薪火計劃」大學生假期支教等一系列慈善專題項目。當前捐贈項目已涉及廣東、江西、廣西、貴州、四川、青海、寧夏、湖南等省,並在江西省貧困地區捐助了10所「茂華希望小學」。

D. 黃廷方慈善基金簡介

黃廷方慈善基金是黃志祥先生為紀念先父、信和集團創辦人黃廷方先生,並繼承先生樂善好施的傳統,由黃氏家族出資成立的。幾年來,黃廷方慈善基金重點支持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民生發展,注重扶貧濟困,資助弱勢群體、社會福利事業,也關注支持內地建設,致力推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健康和諧社會。信和集團是香港主要地產發展商之一,在香港、新加坡及中國內地房地產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卓越影響力遍及海內外。

E. 慈善基金會是做什麼的

我覺得應該叫「慈善機構」 第一比慈善金應該用來幫助沒家的小拉姆,或小摩爾,或者是回沒錢答窮的小摩爾,咱們不應該為了自己的一點小利益,就去傷害別人,雖然摩爾庄園是個虛擬游戲,錢等物品也是虛擬的,但大家有一份愛心,我想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的! 金杉財富網這個網站上私募,集合理財等數據非常的及時,評論也很到位。你可以去看一下

F.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的簡介

Pass Love Project(愛心傳遞工程)是美國密西根州Pass Love Charity Foundation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下屬的主要公益項目。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是一個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非政府組織),也是一個非盈利性公益組織,由密西根州立大學畢業的中國學生杜可名,和在密西根大學工作的玄偉劍在該州申請成立。愛心慈善基金會下屬的各公益項目均以「愛心的傳遞」為理念,鼓勵人人拿出行動去愛,鼓勵人人在受愛的同時學會施愛。
Pass Love Project 是該基金會下屬的第一個公益項目,也是目前最主要的項目。旨在號召海內外華人的力量來幫助中國尚處貧窮地區的孩子不僅有受教育的機會,而且還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時,PLP還重視對貧困兒童的弱勢心理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 PLP目前開通的第一終端在中國貴州威寧地區,第二終端在安徽阜陽地區。同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設有工作點。
2008年暑假正式開展的「蒲公英鄉村圖書館」項目。 提倡用專業的精神和鄉村老師孩子們一起創建最好的「鄉村圖書館」,它包括:最優秀的圖書,最溫馨的圖書館環境,有熱情的閱讀引導志願者,和適應當地的有效閱讀模式。

G.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機構簡介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於1994年,屬非營利性法人。主要業務范圍是籌集基金,舉辦各類慈善活動和發民社會慈善事業。十一年來,本會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宗旨,實施「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的慈善項目。截止2005年9月,累計募集款物13.18億元,其中募集基金12.36億元,物資0.86億元;出資實施慈善項目6.34億元,占可使用基金的62%(其中工作及人員辦公經費占總支出的5.6%);救助各類困難群體56餘萬人次,每年直接受益者超過13萬人次。經評估,目前基金會總資產達4.088億元;社會價值資產達59.4億元,信用等級為AAA級。
2009年6月20日,依照國務院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章程》的有關規定,選舉產生了24名第四屆理事會成員。並經投票選舉馮國勤任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萬明、任文燕、宋儀橋、陳安傑、金閩珠、周劍萍、施德容、覺醒、夏秀蓉、郭開榮、崔善江任副理事長,金閩珠兼任秘書長。聘任了10名監事會成員,羅世謙任監事長。會議還一致贊成和擁護授予前三屆連任理事長、德高望重、深受大家愛戴的陳鐵迪為名譽理事長,新聘請了顧問和名譽副理事長等。理事會下設募捐委員會、救助委員會、宣傳文化委員會、資產管理委員會等四個專業委員會和眾仁服務中心。這些部門之下分設籌款工作部、對外聯絡部、慈善物資管理中心、醫療工作部、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宣傳文化部、《至愛》雜志社、慈善事業發展研空中心、資產管理部、眾仁花苑、眾仁樂園、金山眾仁護理院和眾仁兒童康復中心。基金會在全市19個區縣設立了分會。2004年底,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了慈善義工總隊。
基金會還設有審計室、監事會、法律顧問團、會計顧問團等機構,對業務和財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每年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對基金會的財務進行審計檢查,通過《解放日報》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布。捐款人可通過上述各種渠道查詢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也可獲取受助人的名單和通訊方式直接聯系。

H. 慈善基金與私募基金的異同點

具有一定組織性的個人、企業或社會團體,無償的為弱勢群體如殘疾人等通過各種方式籌集的資金。成立的組織通稱慈善機構。
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對於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 私募基金
[1][2][3]由於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主要區別在於:一個是以無償捐贈為目的;一個是以個人或者企業獲利為目的。說白了,就是一個是做善事,一個是為了掙錢。

I. 李琳公益慈善基金會的簡介

李琳公益慈善基金會是由內蒙古寶鑫集團董事長李琳女士和內蒙古北方企業和企業家聯合版會共同權發起,由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主管,以「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為宗旨,圍繞黨和政府關心特困群體的需要,實施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的慈善項目,發展公益慈善事業,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內蒙古北方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由歷屆內蒙古經濟人物發起,成立於2008年,現有會員120多人。該聯合會是內蒙古自治區企業界高級管理階層重要的溝通、合作和聯誼平台

J. 慈濟基金會的簡介


1991年,慈濟美國分會發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勸募活動,將所募款項透過紅十字會援助孟加拉颶風災民,從此開啟海外救援工作。1994年,慈濟基金會成為一個覆蓋全台灣的財團法人。
2008年2月27日,中國國台辦正式批准在中國大陸成立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並成為首個由非大陸人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民間基金會。
2010年7月19日,聯合國上午十一點鍾召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大會,會中正式通過「佛教慈濟基金會」(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成為「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的特殊咨詢委員」(NGO in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with ECOSOC)。慈濟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教育,被譽為「台灣的良心」。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慈濟踏上了大陸的土地,從1991年開始累積至今日於2010年8月20日下午舉行『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大陸江蘇省蘇州書院成立的正式掛牌典禮。2010年八月二十日的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由衷地感恩。「結緣也二十年了,這一念心充滿了感恩啊!雖然我無法親自到當地,可是在遙遠的此方,我也以最虔誠的心來祝福,來感恩。」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1966年由證嚴上人創辦於台灣省花蓮縣;慈濟為興辦醫院向省府申請「財團法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1980年1月16日獲立案通過;然而,因為照顧的對象遍及全台,為此又向內政部申請全台性的財團法人登記,於1994年終於完成全台性的財團法人登記。
「財團法人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是立足台灣、宏觀天下的慈善團體,四十年來在台灣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建設、教育建設、社會文化等志業。 慈濟的主要志業:「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即慈善、醫療(如慈濟醫院)、教育(如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慈濟小學、慈濟中學)、人文(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經典雜志、檀施會、慈濟月刊、外語期刊)、國際賑災(如援助川緬)、骨髓捐贈(慈濟骨髓資料庫)、社區志願者(慈濟各分支會所)、環保(如慈濟環保站)四項, 統稱為「四大志業」;
另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居住小區志工、國際賑災,此八項同時推動,稱之為「一步八腳印」。
慈濟推展其志業時,普遍以證嚴法師的「普天三無」為原則,即所謂「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希望以此理念,推動所謂「佛法人間化」理想。而在此理念下,該基金會之慈善事業運作並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及不分國度。團體中也不乏其他宗教、種族的志願者。 1966年證嚴法師經歷「一攤血」事件及「三修女」的來訪,決心「消滅貧窮」,在花蓮普明寺成立慈濟功德會。功德會成立初期,便開始從事社會救助事業,故證嚴法師常言:「慈濟以慈善起家。」
從感恩戶(即「慈濟照顧戶」)的個案調查、復查,賑災的勘災、造冊、發放等,皆是由多年的關懷、多次的賑災經驗中,逐漸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除了讓被照顧者安身外,也要安心。進而再啟發被照顧者的善心,達到「善的循環」。 證嚴法師在經過多年的社會救濟後,證嚴法師發現「因病而貧」、「貧病相依」現象。1972年「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在花蓮市開設。開啟了醫療志業中之「醫療站」、「義診」之關懷方式。
1979年5月法師在靜思精舍之慈濟委員聯誼月會中,提出了興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的構想。而為了啟建醫院,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申請成立「台灣省私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立案通過,始得已籌募慈濟醫院之款項。法師及慈濟委員一方面在全台灣發起「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之募款、募心活動,另一方面也向政府尋求建院用地。1980年10月19日,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林洋港先生拜訪精舍,詢問法師是否放棄建院想法,法師便向拿出帳冊向主席說,如果建院失敗,將會退還所募之款項,主席見言:從來沒有一間寺廟會將捐款退回。便向蔣經國總統回報此事,三天後10月22日總統親臨精舍。法師便向總統再度提出尋求建院用地的構想,總統允諾,指示花蓮縣府設法協助建院用地問題。後歷經三次換地,兩次動土,終於在1984年4月正式興建。1986年8月17日正式啟業。

這也源於而慈濟醫院秉持救人為先的觀念,成為全台灣醫院立下免繳住院保證金之先例,爾後衛生署要求全國醫院也比照辦理。在台灣,慈濟醫院各分院已有六間及一間診所;而馬來西亞也有洗腎中心及義診所。 1993年8月美國紅十字會組織抗原室李政道

博士拜訪證嚴法師,說明國際骨髓資料庫的隸屬情況。
同年10月,「慈濟基金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於花蓮慈濟醫院。
1998年籌設臍帶血庫,因容量限制,於2008年11月已停止收集。
2002年更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常簡稱慈濟骨髓庫 )。 慈濟醫院於1986年啟業後,因台灣東部資源匱乏、交通困難,西部的醫生不便前來,造成早期慈濟醫院,醫護人員不足之情況。
證嚴法師感於東部專業醫療人員不足,及增加東部高等學校就學率,於1989年開辦「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培養東部護理人才,於1999年改製成為慈濟技術學院。
1992年5月31日,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於台北分會成立,證嚴法師開示「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慈青回到學校在各校成立「慈青社」,法師期許能夠成為校園清流,將善的種子植入校園。
1993年創立慈濟醫學院,於2000年獲准升格成為慈濟大學。
2000年有感於教育要從小紮根,因此創立了慈大實小及慈大附中,完成幼稚園至博士班的教育完全化。
慈濟在台灣各地的學校有慈濟大學、慈濟技術學院及花蓮、台南兩地各有慈濟中學、小學。在美國有19所人文學校及5所人文班;在馬來西亞有大愛兒童教育中心;在泰國有清邁慈濟學校。 人文志業初期原名「文化志業」,於2004年更名。期許人文可以成為「人品典範,文史流芳」。
1967年,克難功德會成立第二年,「慈濟月刊」雜志創刊發行。當時慈濟月刊僅為一大張,共四頁之報紙。1986年9月,「慈濟道侶半月刊」正式發行。1998年8月,經典雜志創刊。2004年3月慈濟道侶並入慈濟月刊中;道侶改以叢書形式出刊,有生命及幸福兩系列。
1996年1月,慈濟萬維網正式上線。
影音節目方面,1986年4月,「慈濟世界」廣播節目播出。 1995年12月,慈濟節目在其他電視頻道委託演出。1998年1月1日,正式於中視電視台中成立「慈濟大愛電視台」。2005年1月1日,位於台北關渡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正式啟用,慈濟大愛台、慈濟廣播部、期刊部、經典雜志遷入人文志業中心。
慈濟人文相關志業有大愛一台、二台、大愛廣播、靜思人文、慈濟月刊、經典雜志等。八大法印
八大法印原名「八大腳印」,證嚴法師認為過去稱八大腳印,實為八種妙法,故在2007年正名為八大法印。 1991年孟加拉水患,慈濟美國分會發起美金「一人一元」的勸募活動,將所募款項透過紅十字會間接援助,成為開啟國際賑災之先例。
隔年,1992年中國大陸華東、華中水患,慈濟人於發起街頭募款,正式踏入大陸地區,開啟國際賑災之志業。當時的兩岸關系仍屬緊張,此舉讓當時的台灣民眾頗不諒解與諸多批評。證嚴法師認為人道主義應超越於政治現況,期望以大愛弭平對立。
1992年進入中國大陸援助水患災民時,和大陸領導階層達成「一個目的」、「二個原則」、「三個不為」、「四類物資」、「五種協助」。此五點成為日後慈濟國際賑災的五點共識。
一個目的:賑災。
二個原則:直接、重點進入災區,深入最無人關懷之處。
三個不為:不談政治、不刻意傳教、不搞宣傳。
四類物資:溫飽的物質、復耕的物質、衛生的物質、解決居住的問題。
五種協助:造名冊、請提供車輛、維持秩序等等。 1990年8月23日朝,證嚴法師於台中新民商工演講。行經夜市區,見其收攤後街上留下大量垃圾。演講精采處,見大家用雙手熱烈鼓掌,便說:「請大家把鼓掌的雙手,用在撿垃圾、掃街道、做資源回收,讓我們這片土地變成凈土;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會中有一名女孩——楊順苓,因受法師的演講,在會後一個月期間內到處撿拾資源回收物,並將資源變賣所得善款以「慈濟人」的名義捐出。環保志業因此而開啟。
1992年01月,台灣各地慈濟人踐行法師理念,在各地區設立「環保教育站」。
慈濟大愛台有部分資金來自於慈濟資源回收溢注之基金。故有「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之口訣。
2008年大愛感恩科技成立,以環保志願者回收之寶特瓶抽絲製造成紗,可用來製成慈濟賑災使用的毛毯及衣物。 1997年賀伯台風席捲台灣,造成台灣重大災情。證嚴法師毅然改變慈濟會員原有的人脈推動模式,推展「社區志願者」計劃,要求慈濟委員、慈誠隊員改以社區為單位,於各地推展健康照顧、環保志願者、社區綠化等工作。期待左鄰右舍能發揮「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精神,散播「人人是志願者」的理念,讓人人心中充滿愛。
法師指示慈濟人落實「四門四法四合一」,分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四組,即以社區做為根本,再由各社區聯合組成小區,以此方式有效率地將資源統合。以此模式,慈濟人經常能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正式參與慈濟團體者,如慈濟委員、慈誠隊員、慈青等,應依循證嚴法師所定十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不抽煙、不吸毒、不嚼檳榔 不賭博、不投機取巧 遵守交通規則 孝順父母、調和聲色 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編輯] 提倡素食 慈濟推動齋戒,證嚴法師:「近來天災接連而來,相信大家都很心疼、擔心,多少也有些恐慌。然而,我們更需要的是具體防範的力量,這必須回歸到人與心。在古代,一旦發生天災人禍,必定舉國上下全民齋戒、不殺生,清除身口意的污濁,祈求上天降福。」、「齋就是素食、不殺生,常起慈悲心念,同時斷絕心中貪瞋痴等惡念;戒是持戒,守好人生的規矩,力行三好──說好話、做好事、發好願,清凈身口意。」我們天天推動愛灑人間,為天下祈福,此刻,也期待大家以齋戒、不殺生的具體行動,表達一分虔誠的力量,持續愛灑人間,帶動社會愛的共鳴。 基金會並不強制會員茹素,唯參加慈濟活動時,則需素食。慈濟大學學生亦無須信仰佛教,無須素食。為鼓勵素食,位於花蓮市慈濟醫學中心、慈濟大學的同心圓餐廳與慈大附中的妙膳廳,提供教職員生早餐新台幣10元吃兩樣東西,午、晚餐20元吃到飽的餐飲,唯推行環保,員生需自備環保碗筷。因物價上漲,慈濟基金會不得不調整供膳部份的價錢,原為10元的早餐漲了5元,20元的午餐也漲了5元,同時原來吃到飽的中餐及晚餐也開始進行供量的限制。原來每天中餐晚餐都會提供五樣的菜,但從97學年度開始,同心圓餐廳每周擇一日只供兩樣菜。

閱讀全文

與私募慈善基金會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