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2P 理財是龐氏騙局嗎
01
一提到P2P很多人都避而遠之,恐慌大概緣於2012年後多家P2P公司發生惡性事件,但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源於無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P2P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運作的?
我剛了解P2P也是因為「E租寶」等企業,身邊有些朋友正入了這個坑,然而很多像它這樣的線下理財公司根本不是P2P,大部分投資者也都是通過線下投的。
後來,我陸陸續續投過一些P2P公司,絕不是理性投資就是膽子比較大,誰的收益高我就投誰,雖然沒有投多少錢,但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
Peer To Peer Lending,直譯應該就是人人貸了,這個世界上總歸有需要錢的人和不需要錢的人,如果存在第三方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的高效連接,那就能很好的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了,那麼銀行可能也不會那麼"囂張」了。
1976年就興起了小額貸款,因為互聯網技術的不完善,直到2004年英國四個年輕人創立世界第一家P2P公司Zopa才被廣泛傳播,2005年美國有了Prosper,2007年中國有了拍拍貸,畢竟緊跟世界潮流。
02
現在市場上我們看到的P2P公司模式大體差不多,恰巧我都投過一些,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下平台截圖產品不作任何推薦。
純中介和債券轉讓模式
純中介模式,也是最早期的P2P公司,比如各種各樣的散標,它們通過平台進行信息匹配,借款人資格審查、抵押等,讓資金借貸雙方能夠進行有效匹配。但是效率比較低,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
後來宜信首創了第二種債權轉讓模式就大大提高了平台交易量,有人向平台借錢,平台先放貸給借款人,再將這個債券包裝成產品在平台上轉讓。目前市場上眼花繚亂的什麼**計劃大抵都是這種模式。
無擔保和有擔保模式
無擔保就是平台只發揮撮合作用,提供的所有借款均為無擔保的信用貸款。
有擔保就是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小貸公司提供無條件逾期墊付、風險准備金等等。
因為咱們國家的國情,大多數投資者對於「保本」有過高的期望值,大多數人是沒有風險定價意識的,還以為提供了名義上的擔保,不同種類的投資產品風險都可以當作是零風險。
只要有一家公司在提供擔保,其它公司也不敢不擔保,所以幾乎所有的P2P公司都這么乾的。
03
投資P2P風險並不小,畢竟風險與收益並存。在進行P2P投資之前一定要對它有充分的了解,畢竟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錢比天大。
就算了解了要投資P2P也只拿一小部分,別把雞蛋都放在這個籃子里,選擇P2P公司的方法也很多,但最靠譜的我覺得還是兩點,一是這家公司已經安全運營了較長的時間,收益率低點也沒關系,二是有第三方託管平台的,不至於讓它隨時跑路。
更多理財實用干貨,歡迎關注公眾號:睡後來財 ID:shuihou1788
㈡ P2P理財是陷阱嗎
高收益等於高風險,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P2P不是陷阱,但是操作的公司是不是回陷阱,這個就很難說了,你可答以找一些相對靠譜一些的平台去做。給你幾個建議。
1、尋找融資金額在幾十萬的項目。
2、不要碰天標,秒標之類的短期項目。
3、融資期限不要超過6個月。
4、注意分散投資。
我用的是朋友寶金融,你也可以看看。
㈢ P2P理財就真的是騙人的么
你好,來負責人的說源,並不是所有的P2P都是騙人的。
如何區分P2P是否存在詐騙風險的,可以嘗試一下幾種方式
有明確放款去向的(你的錢究竟是流向哪裡)
如何管理風控的(你的錢是怎麼要回來的)
是否有存在期限錯配的現象(到期歸還本息,不拆分標的)
信息披露與銀行存管
其他因素還有挺多,說道最終,其實就2點,1,理財投資頭不要發熱,不要看收益過高的理財產品!風險過高!2,了解P2P點對點借貸的另外一端的勞動能力,以及還款意願!在沒有辦法了解這個的時候,請平台代為執行!
合規的P2P已經不多,目前全國只有174合規操作的!174家裡面,又有很多家是做不到純正P2P的,因為他們都無法避開自融跟錯配。可以說選擇的餘地其實不多。找個安心的P2P平台,希望你能賺得更多!
安快金融運營責任回答。174家之一!
㈣ 唉,又給騙了不少錢,說來心酸,互聯網金融P2P都是騙人的
對,都是坑人的,沒有一個是真的
㈤ P2P理財詐騙,金融局監管不作為
用發展太快,監管跟不上作為理由簡直扯淡,P2P收存款,放貸款,和商業銀行的營運模式一樣,然而資金流向只有公司自己知道,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知道P2P很有可能把資金捲走跑路,監管部門不知道,美國平級機構美聯儲監管人員不到中國1/18,面對美國如此發達的金融市場,把中國監管調過去,豈不是要上吊,明明就是不作為,監管部門對專業水平知識要求很高,而我們的監管部門只看你申論寫的好不好
㈥ p2p理財都是騙人的嗎
當然不是。
因為國家大力提倡互聯網金融,也鼓勵金融服務實體。P2P應運而生。真正的版P2P 屬於信息中介權,而非金融機構。 所以不存在資金池,自融等違規現象
很多民間融資就打著P2P旗號,做線下理財業務,簽訂紙質協議,刷POS機,都是典型的民融的特點,而P2P是依託於存管銀行(以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來作為資金通道 的,也是真正的P2P是無法觸及到客戶資金的。 就沒有跑路的可能。人間李半仙 手打、
選擇合適平台,收益最大化,風險可控。
㈦ p2p三大騙局 投資者如何能辨別騙子平台
一是「高息」,明顯超出正常的理財收益率,一般不靠譜。點融網CEO郭宇航認為,一般來說內,規范的P2P平台的容平均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下,其中優質P2P平台的平均收益率約為5%到7%。一個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是,P2P投資收益率=借款者收益率-P2P平台費用,所以P2P平台的收益,歸根到底來自借款者的收益。
「優質借款者多來自融資租賃行業,但給出的年化收益率在13%到16%。目前融資租賃行業的收益率普遍集中在8%到12%之間,顯然違背金融邏輯。」郭宇航說。
二是瘋狂的廣告投入,不計成本的宣傳攻勢,一般不靠譜。專家認為,天價廣告費用往往意味著挪用客戶資金。還有一些P2P平台在高檔寫字樓租用辦公場所,每天每平方米房租達十多元,而一般P2P平台自身運營成本佔比3%至3.5%,顯著偏離這一水平就難以可持續發展。
三是無節制的資金需求,往往意味著旁氏騙局。專家指出,P2P只是信息平台,價值在於打破投資者和借款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本質還是為項目融資。而實體項目的增加是有限的,也就意味著為項目融通的資金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個P2P平台對資金永遠飢渴,極大的可能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後來者為前者買單,也就是龐氏騙局。
㈧ P2p理財的常見騙局有哪些
第一、如果是談最大收益、那麼就一定存在盈虧風險
第二、問清楚資金是銀行回託管還是監管、如答果是銀行託管、那就是銀行允許該機構在銀行設立對公賬戶、但是對資金流向不進行監管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資金安全其實還是無法保障的、一般情況下、只有凈資本金融機構會向銀行交納龐大的保證金、這樣的是具有理賠能力的
第三、能否和你簽訂保本保息收益、如果是浮動盈利、能否簽訂資金安全協議、是否有能力理賠。
搞清楚以上問題、你就能明白是否安全
㈨ P2P是金融創新還是金融陷阱
P2P算是一個順應網路時代的一種產物,可以說是一種金融上的一種創新回。之所以有人認為它是一種主答要是因為如今雷潮的問題,人們發現了許多存在問題的理財平台,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都是一些「假」平台,真正的P2P融 資易平台如今依然是會運營得好好的,所以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做好平台的考察工作,那麼P2P當然就稱不上是金融陷阱了。認真回答希望題主能夠採納一下唄,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