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民慈善基金會是真的嗎,還是騙錢的
可以網路搜索全國社會組織查詢此基金會,查到就是合法社會組織,如果無法查到就是非法社會組織。
『貳』 世台聯合基金會的基金會領導
世台聯合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Directors & Officers
Chairman
陳秋貴 Thomas Chen Secretary
林鋕銘 John Lin Treasurer
姚宏智 Jeff Yao Grant Committee Chair
林貴香 Kico Lin
Directors
楊 信 Jackson Yang 許肇祥 Junior Hsu 盧宏文 David Lu 彭金錠 Tina Peng
羅素娥 Su Phelps 曹淑蓉 Betty Shau 蘇明正 Ming Cheng Su 凃常雄 Joe Tu
Supervisor
Chief
詹凱臣 Mark Chan Member
葉建榮 Jerome Yeh
世台聯合基金會行政職員
Operation Manager
謝孜昕 Claire Hsieh
『叄』 楊福昌的人物專訪
我與阿拉伯世界的半世紀情緣
12月4日,北京東交民巷,一處安靜的公寓里,記者見到了前外交部副部長,中非友協會長,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領域資深外交家。
今年77歲的楊福昌。屋外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簡單的陳設,映襯出老人簡約的生活品位。雖然年事已高,回憶起久遠的往事,卻依然條理清晰,分毫不差。
外貿學院首個埃及留學生
「最早我家住在老城裡的關帝廟胡同,胡同很窄,騎自行車,兩手一平伸,都能摸著兩邊的牆……」說起早年在家鄉的生活,楊福昌臉上浮現出孩子般的快樂。他告訴記者,他18歲進入天津的蛋品進出口公司工作,1954年,作為調干生考進了北京外貿學院學習外貿英語,1955年被派往埃及開羅大學留學,1961年畢業。1990年任外交副部長,1994年任中國駐埃及大使;1999年至2002年任外交學院院長。
在北京外貿學院僅讀了一年就被選派出國留學,是該學校第一個出國留學的學生。得知這一消息後,同學們都為他高興。楊福昌至今保存著他臨走時與同學們的合影,而那本放照片的小影集,盛滿了美好友情的回憶。
記者了解到,讓楊福昌的命運發生重要轉折的是萬隆會議。當時,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主要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中國政府正努力謀求在亞非拉世界結交更多的朋友。1955年的萬隆亞非會議,活躍著周恩來總理的身影。會場上是熱情的握手,會場下是與各國代表進行雙邊合作的磋商。其中之一就是與埃及領導人納賽爾達成的中埃文化交流協議;雙方同時決定在對方國家建立商務代表處。正是這個協議讓楊福昌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批派往埃及學習的留學生中的一位。與他同時派出的還有六人:其中有他外貿學院的同學顧中和,以及西北大學的一名教授。
對首次派留學生赴埃及學習,周恩來總理給予了很大重視,他曾兩次接見他們。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更多的是艱苦與平淡。曾學過一年多英語的楊福昌感到,比起阿拉伯語,不論是語法,書寫,或是發音,英語都要容易學些,經過四年苦讀,楊福昌在開羅大學文學院畢業。
青年外交官
1961年,29歲的楊福昌從開羅大學畢業後,留在了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工作,從此他正式步入外交界,40多年裡,他一直與阿拉伯世界打交道,與阿拉伯國家結下的情誼就更深了。他曾常駐的國家有埃及、摩洛哥、葉門、科威特;他因此深諳這片以伊斯蘭教為信仰、充滿傳奇故事、卻又帶著連年戰爭硝煙的土地;人們稱他為「阿拉伯通」;他的經歷中充滿了阿拉伯氣息和中國與阿拉伯世界關系的故事。
在四個常駐的國家中,他與埃及的情緣最深厚。因為他在這里待的時間最長,而且是青年時代,又是第一次看到外部世界。那段時間,他目睹了埃及經歷的政治動盪。包括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及隨之而來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埃及與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以及後來敘利亞發生政變又退出「阿聯」的歷史,阿聯這個國家只存在了三年多時間,卻在歷史課本上留下了她的印記。
1962年,楊福昌離埃及到摩洛哥常駐。這個扼守大西洋入地中海門戶的美麗國家,曾被古腓尼基商人稱為「休養之地」,其風光魅力可略見一斑。好萊塢名片《卡薩布蘭卡》的故事即以這里為背景。這個離歐洲最近的非洲國家,作為一個青年外交官,他從中深刻體會了作為外交官應有的素質和職責。1965年,33歲的楊福昌結束了第一階段共達十年的阿拉伯經歷,回到國內。
重回阿拉伯世界
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外交日益活躍。1973年10月,已擔任外交部翻譯室副處長的楊福昌被派往第三個常駐國家——葉門,任使館二秘。中國和葉門是在1956年建立外交關系的,那時葉門還是王室時期。中國一貫奉行的不幹涉內政的外交政策在葉門得到充分體現,所以葉門1962年廢王室建共和後,兩國仍保持著良好關系。葉門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所以中也在發展政治關系的同時,經濟合作自然是雙邊關系中的一個重點問題。楊福昌在使館負責研究室工作,經濟方面的調研也是重點之一。
1961年,中國幫助修建的一條柏油公路成為中也友好的象徵。這條路從首都薩那通往沿海城市荷台達,全長240多公里。而在這之前,曾有外國公司考察後認為這里山勢險峻,不具備修路的條件。而中國人卻修了。此路將首都與沿海連在一起,方便了交通,對葉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中國還幫助葉門建了一所技術學院,為葉門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楊福昌一到葉門就感受到葉門人的友好,其中包含著對中國的深深感激,認為中國人確實為他們辦實事,修公路,建學校,辦醫院,建紡織廠,等等,這些都是他們最急需的。
1984年,楊福昌又被派往阿拉伯地區的海灣國家科威特,擔任大使職務,他也成為在外交部阿拉伯語出身的第一位大使。在科威特工作期間,楊福昌與科方就科威特基金會向中國提供貸款、搞項目等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廈門國際機場、天津汽車廠等項目。這是海灣國家向我國提供的第一批貸款。1994年,楊福昌擔任了第二個大使——駐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使。埃及多年來一直在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中處於最重要地位,因此多任大使都是副部長級,如陳家康、黃華、柴澤民等。楊福昌在任期間,中埃關系發展又進入新的階段,他曾接待和安排了江澤民主席和穆巴拉克總統的互訪,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也去了埃及。這期間,大使館每年有幾十次大的接待活動。
楊福昌在埃及常駐的後期,雙方簽訂了一個合作協議,中國幫助埃及搞一個蘇伊士開發區,位置在蘇伊士運河南端的入口處。這之前,埃及總理來華訪問時對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開發區的經驗很感興趣,決定學習中國的做法。在埃及期間,楊福昌曾多次演講、參加研討會,向埃及人介紹引進外資的經驗,包括如何克服官僚主義,創造良好的硬環境軟環境的重要,以及既自己賺錢還要讓對方賺錢的經營思路。
培養年輕外交人才
記者了解到,楊福昌在大使卸任後,曾在外交學院擔任院長。他經常給學生上課,有時用阿語為阿拉伯青年外交官講課。在國外時間長,見多識廣,楊福昌看國內的發展與問題更多些客觀性,少些保守。談到幾十年外交官生涯,兩任大使的經歷,楊福昌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外交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質是對國家的忠誠,有了忠誠才能在各種國際場合,各種條件下維護國家利益。」
『肆』 鄧紀蓉福民慈善基金會是傳銷嗎 我交了錢,參加了鄧紀蓉福民基金會,是不是真的
2軍軍長於媛鳳架構都是自家親屬,不幹活來到鄧紀蓉福民慈善基金會拿錢,幹活的團長交上50十1給退了換成自己親屬朋友!到鄧紀容基金會拿錢!你們說說是不是傳銷呢?否認,難以回答
『伍』 史上今日: "陳嘉庚基金會"在北京成立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里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孔祥宇[責任編輯: 張端穎]
『陸』 最近我媽在弄那個福民基金會是否是詐騙
福民基金會是不是詐騙,從目前的公開的材料來看,還不能進行認定。
你可以向公安機關咨詢。咨詢電話號碼110。
公安機關的認證最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