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伯夷基金會

伯夷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3-30 09:27:05

Ⅰ 買彩票中了1000萬,你會怎麼花

網路知道 提問
高山流水的故事 5
高山流水的故事
查看全部5個回答
查看全部5個回答

最愛irises
來自網路知道認證團隊 2018-10-12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伯牙彈琴,鍾子期聆聽。剛開始,琴聲似在贊美著巍巍的高山。鍾子期說:「彈得真好啊!彷彿見到了高聳入雲的泰山。」過了一會兒,琴聲又似表現出奔騰澎湃的波濤,鍾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寬廣浩盪,波濤滾滾如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斷弦,一輩子不再彈琴了,他覺得世上再也沒有像鍾子期那樣的知音值得自己為他彈奏了。

(1)伯夷基金會擴展閱讀: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鍾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盪盪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鍾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Ⅱ 誰有這幾個人的簡介

伯夷、叔齊
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叔齊為三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老人,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稱管敬仲。
襄公時,與摯友鮑叔牙同為齊國公室侍臣。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在齊國內亂中,助公子糾同公子小白(齊桓公)爭奪君位失敗。雖一度為齊桓公所忌恨,終以經世之才,經鮑叔牙力薦,被桓公重用為卿,主持國政。
經商時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他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管仲三次參加戰斗,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司馬遷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游歷。後來回到長安,做了郎中。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歷」。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被捕下獄,做了中書令。他按照漢朝法令的規定出錢贖罪,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55歲那年最後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孫臏
孫臏,齊國人,兵聖孫武的後世子孫,戰國中期著名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真名不詳,因其曾受臏刑,故稱。青年時的孫臏曾與龐涓一起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龐涓下山後,投奔魏國,得到魏惠玉的寵信,被任為將。龐涓自忖才能不及孫臏,設計處孫臏以臏刑。
孫臏身處危境,佯狂自晦,並設計歸齊,得到大將田忌的賞識;又通過著名的「田忌賽馬」顯露出驚人的才華,得到齊威王的器重,被任為齊國的軍師。在軍事上,策劃了兩場大捷的戰役,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以及逼迫龐涓自殺的「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

魯迅
魯迅(1881.9.25——1936.10.19)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城裡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用的筆名。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魯迅著作二十卷,繼往開來,博大精深。《狂人日記》、《孔乙己》、《葯》等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礎;《阿Q正傳》的發表,為新文學史樹立了一面豐碑,對中國作家和世界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熱風》、《二心集》、《而已集》等雜文,精悍犀利,獨樹一幟,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的新領域。他卓越的文學成就,不僅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藝術寶庫,而且也是對世界文學的巨大貢獻。
有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

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正通順街。從1921年公開發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續寫《懷念振鐸》一文,巴金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等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的豐碑。
巴金是我國當代文學巨匠,是新文學的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在文學界德高望重,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巴老的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他的文學名著《家》、《春》、《秋》、《霧》、《雨》、《電》等在我國新文學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啟示了一代人去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巴老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文學編輯家。他為我國讀者翻譯介紹了大量的世界文學名著,他主編《文學叢刊》、《收獲》等著名刊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作家,又推出了一大批文學精品。
2003年,國務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榮譽稱號,並頒發了榮譽證書。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抗戰期間,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為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參加抗日宣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解放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如《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等。

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以《邊城》等作品享譽文壇,蜚聲海外。
沈從文,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於湖南鳳凰一個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一九一七年,沈從文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一九二三年秋,在「五四」新思潮的影響下,開始不安於現狀,並毅然離開湘西,獨自來到北京。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先後以休芸芸、懋琳、小兵、甲辰、璇若、上官碧、炯之、巴魯爵士等為筆名,在報刊上發表作品。迄於一九四八年,先後有數十種創作集問世。
三十年代初,沈從文於創作的同時,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並以其在文壇的廣泛影響,被視為「京派」作家年輕一代的領袖。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於「歷史的誤會」,改行從事古代文物研究,並先後出版《明錦》(與人合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古代文物圖案集及學術論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來之囑,著手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其後的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卻使此書疊經劫難,直至一九八○年方得以完成,一九八一年九月始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一九八八年五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錢鍾書
錢鍾書(1910.11.21-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早年就讀於教會辦的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仁中學。1933年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後,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1935年與楊絳結婚,同赴英國留學。1937年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獲副博士學位。又赴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法國文學。1938年秋歸國,先後任昆明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藍田國立師范學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親時,因淪陷而羈居上海,寫了長篇小說《圍城》和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圍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語譯本。散文大都收入《寫在人生邊上》—書。《談藝錄》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中西比較詩論。與此同時,他在上海暨南大學、中央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執教或任職。1953年後,在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所著多卷本《管錐編》,對中國著名的經史子古籍進行考釋,並從中西文化和文學的比較上闡發、辨析。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Ⅲ 幫我找些關於高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高姓的歷史和現狀——陝西高姓的來源
高姓的發展史
「高」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邑為氏。春秋時,姜太公六世孫齊文公呂赤之子受封於高邑(在今河南省禹縣)稱為公子高。其孫傒,以祖封邑為名氏,稱高傒,其後有高氏。
二: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齊惠公呂元之子為公子祁,字子高。其支孫以王父字「高」為氏。
三 ; 改姓,據《北齊書》雲,北齊文宣帝姓高名洋,當時有鮮卑族人元景安,元文遙因有功,被賜姓高。北齊時高隆之,本姓徐氏,因其父為高歡所養,改姓高。《魏書》載,後燕皇帝慕容雲,本鮮卑族,自稱高陽氏後代,改姓高,稱高雲。
家族名人
高洋
高力士(684~762)
唐代的宦官。個性謹慎細心而聰敏,深受玄宗寵信,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擅權弄政。肅宗時,被彈劾流放至巫州,寶應時被赦還,病死途中。
高崇文
唐代幽州人。貞元年間(公元785~805)跟隨韓全義鎮守長武城,管理軍隊很有成績。吐蕃侵犯寧州時,他率兵前往營救,大獲全勝,封渤海郡王。劍南西川節度使謀反,高崇文被推薦為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領兵征討,八戰皆勝,刻石記功,封南平郡王。銘功:刻文字於石頭上記載功績。
地望分布
河北,遼寧渤海灣 北京密雲 遼寧大凌河以東 江蘇陽州 河南洛陽

閱讀全文

與伯夷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