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都獲過一些什麼獎啊
——1998年4月我校青年志願者街道掛職服務隊獲「北京市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榮譽稱號,四人被評為「北京市傑出青年志願者」,並被授予「首都青年志願者」獎章。
——1999年9月,協會承擔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志願服務工作,因工作突出,獲「少數民族運動會鐵軍志願服務隊」榮譽稱號。
——1999年12月,協會獲得「北京市傑出志願服務集體」榮譽稱號。同時三人獲「北京市傑出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2000年1月,協會獲得「全國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一人獲「全國傑出青年志願者」稱號。
——2000年5月,在北京市助殘先進集體及個人表彰大會上,協會獲得「北京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一人獲「北京市助殘先進個人」稱號。
——2000年5月參加全國志願者助殘表彰大會暨報告會,協會獲得「全國助殘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志願者代表受到李嵐清同志的親切接見。
——2001年3月,獲得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頒發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獎。
——2001年4月,獲得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北京志願者協會頒發的「2000年度青年志願服務傑出集體」獎。
——2001年6月,獲得大運會組委會群工部和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共同頒發的「大運會彩虹志願者培訓工作優秀組織獎」。
——2001年7月,參加第二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知識競賽決賽,獲得優秀獎。
——2001年9月,獲得「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組織先進單位」獎、「志願服務組織獎金獎」、「彩虹志願者拉拉隊金獎」、「文明觀眾組織獎金獎」「乒乓項目突出貢獻獎」、「大運會演出貢獻獎」。
——2002年3月,獲得第五屆大學生社區掛職鍛煉最佳活動獎和最佳課題獎
——2人獲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稱號和銀質獎章。
——2人獲中國志願服務獎稱號和銅質獎章。
——2人獲北京市文化助殘先進個人稱號。
——9人獲北京市傑出青年志願者稱號。
——1人獲北京市志願服務之星稱號並榮獲獎章。
——1人獲北京市助殘先進個人稱號。
——1人獲得北京市綠化先鋒稱號。
——4人獲得第二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先進工作者稱號。
——4人獲第二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彩虹之星稱號。
——30人獲得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優秀彩虹志願者稱號。
——1人獲得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
——1人獲得海淀區優秀青年志願者稱號。
第二部分 大事記
1994年
·3月,抽調部分學生骨幹到周圍社區和中學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調研,籌建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
·出色的完成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殘疾人運動會的志願服務和文明啦啦隊活動。
1995年
·12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在校內外各級部門的關懷和重視下成立,標志著校內的志願服務活動由分散走向組織化、制度化。
·12月,開展社區服務。在人大家委會的配合下,發動志願者開展「尊師重教、為老師獻愛心」活動。
1996年
·3月,配合校團委工作,開展「重建文明校園」活動,喊出了「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的響亮口號,在食堂、宿舍、教學樓開展了多種共建活動。
·4月協會與海淀區交警大隊取得聯系,在人大東、西門外義務值勤,大大緩解了東西門外的緊張交通狀況,方便了師生行人。
·9月6日,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孫金龍和當時的團市委書記吉林視察了我校正在海淀街道開展義務咨詢和掛職服務的青年志願者,對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的社區掛職服務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5月1日,組建「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協會義務服務團」,在節假日及客流量高峰期開赴北京站,開展了多次志願服務活動。
·7月,積極配合校團委工作,組織數百名志願者開展「回鄉大學生掃盲與科技文化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暑期,協會組織志願者開赴安徽歙縣進行社會考察。志願者門利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了農村問題調研,鄉鎮企業策劃,並與當地誌願者組織取得聯系,把十餘名歙縣志願者聘為人大志願者協會的校外志願者,加強了志願者組織之間的聯系。
·10月26日,「人大人在行動」社區志願服務簽約儀式暨動員大會在人民大學舉行。校團委和雙榆樹街道辦事處的領導出席大會並簽定了協議。據了解,高校與社區簽定協議並貫徹落實社區服務在全國尚屬首次。
·12月3日,協會與中國殘聯、北京市殘聯等單位在人民大會堂聯合發出了「文化助殘」的倡議,呼籲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關心幫助殘疾人,協會率先行動起來走在了全社會扶殘助殘的前列。
·12月,協會與北京市第三聾人學校取得聯系,開始共建活動。
1997年
·4月4日,協會在當代商城門口接過北京團市委、海淀區團委、北京市政工程總公司授予的「中國人民大學志願者突擊隊」旗幟,標志我校與白頤路施工單位的共建活動拉開了帷幕。1997年4月15日,協會六十名青年志願者代表在中友商場門前參加了「白頤路志願者交通崗」上崗儀式。
·4月18日,校團委與海淀街道共創文明社區協議簽字儀式在海淀街道辦事處舉行,雙方領導為「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海淀街道工作站」和「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社區教育基地」剪綵揭幕。會上,22名青年志願者接受了海淀街道頒發的聘書,正式在海淀街道辦事處各行政部門和居委會掛職服務。這項活動在北京尚屬首次。
·5月8日,國際紅十字日,我校青年志願者與海淀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部隊醫院的同志們來到海淀區聶各庄鄉共同開展以「為貧困母親獻愛心」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
·5月17日,青年志願者協會總部,七個院系團總支與北京市第三聾人學校等八所殘疾人學校在學生活動中心舉行了「文化助殘」活動簽約儀式,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學生扶殘助殘活動的深入開展。
·7月6日,人大暑期青年志願服務營啟動儀式在人民大學隆重舉行。在為期一周的志願服務中,大家參加了義務導游講解,公益勞動,軍民共建,參觀學習等多種活動,把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服務工作推向一個高潮。
·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協會在北京第三聾人學校舉行了「扶殘助殘知識奉獻」大型會議,18名志願者接受了學校的聘書,擔任校長助理,教務主任助理及掛職班主任助理。同時舉行了「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文化助殘工作基地」掛牌儀式。
·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協會向全校同學提出了「作一日誌願者」的號召,並開展了義務勞動、義務咨詢活動。
1998年
·3月,與武警二中隊簽字開展合作工作。
·3月,參加「首都大學生支援平安大街改建工程」活動 ,團市委書記吉林同志看望了我校青年志願者,並對我校志願者在勞動過程中表現出的良好作風給予高度評價。
·4月,與「窩棚小學」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
·4月,承辦「首都大學生希望工程志願者勸募行動日」儀式,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偉、團市委書記吉林等同志到會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此次活動所籌捐款全部匯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4月,在共青團北京市委、北京市青年志願者協會舉辦的第二屆北京市青年志願者行動評比表彰活動中,我校團委獲「北京市青年志願者行動組織獎」,我校青年志願者街道掛職服務隊獲「北京市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稱號,四人被評為「北京傑出青年志願者」,並被授予「首都青年志願者」獎章。
·5月,第一次組織六所首都殘疾人學校的同學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
·5月,首屆海淀社區掛職活動圓滿結束,論文成果結集出版。
·5月,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援助窩棚小學」行動啟動。
·6月,「中國人民大學希望工程記者站」成立。
·7月,人民大學青年志願者堅持社會實踐與三下鄉活動相結合的原則,分赴黑龍江、上海、浙江等30多個省市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10月,協助海淀區完成北京市人大換屆選舉宣傳活動,與北京電視台《北京您早!》欄目共同合作拍攝人大換屆選舉宣傳記錄片。
·11月1日至15日,開展「愛在隨手間」——回收廢電池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11月,與兄弟院校合作,召開青年志願服務研討交流會。
·11月,在社區開展「關注長江源」環保宣傳系列活動。《中國教育報》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
·11月,與北京市殘聯助殘基金會合作,開展為殘疾人開辦購書優惠卡活動。
·11月底,成立志願者留學生志願服務隊。
·12月,策劃組織校青年志願者協會三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及大型慶祝晚會。
去人大網看看
B. 馬雲香港團結基金會演講運用了哪些哲學觀點
利他主義。沒看,猜的
C.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2001年6月12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中青年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選舉產生了委員會負責人,明確了委員會的宗旨和任務。中青年專家委員會首批會員60名,主要來自機關、大學、科研、司法、新聞等部門和單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被推選為委員會主任。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中青年專家委員會組織辦法》,組建了秘書處,研究布置工作任務等。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伯承主持會議,副會長肖平代表基金會對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並提出希望。常務副會長楊正泉、副會長王彥峰出席了會議。
2001年3月19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學術委員會成立,主任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隨後,該會在向全國各地有關單位徵集人權研究課題的基礎上,審定了一批年度研究課題,如:《〈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問題研究》、《美國的人權觀研究》、《邪教犯罪與人權保障》、《經濟全球化下國際人權斗爭新特點》、《日本與德國對二戰認識的差異》等。
2001年4月16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高級專家顧問委員會成立。基金會名譽會長黃華與會講話,提出希望。委員會有吳階平、朱光亞、龔育之、任繼愈、周南、厲以寧、白春禮、陳章良等近20名委員。
D. 李嘉誠基金會的主要捐款
教育是百年之大業,人類文化和科技得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有賴良好的教育基礎,而教育與地方、社會和國家的富強進步,更屬息息相關,唯有加強教育、創新科技,才能開拓無限的發展空間。多年來,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教育的重要,認為是培養國民慎思明辨和具創意的思維方式、廣闊的胸襟視野和正確的價值觀,掌握科技創念和專業技能的最基本因素,其發展不單依靠政府提供資源,亦有賴企業及個人投入心思和資助,李先生關心香港,熱愛國家,對推動教育發展不遺餘力,以下為歷年在教育方面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
長江商學 院
西 部 教 育 醫 療 計 劃
長 江 學 者 獎 勵 計 劃
北京大學圖書館新 館
清華大學FIT 未 來 互 聯 網 絡 研 究 中 心
潮 州 基 礎 小 學
廣東警官學院
香港
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聖 保 羅 男 女 中 學
香 港 公 開 大 學 李 嘉 誠 專 業 進 修 學 院
香 港 大 學 庄 月 明 樓 及 庄 月 明 文 娛 中 心 明 愛 庄 月 明 中 學
千 禧 萬 里 行
海外
新加坡國立大學
李 光 耀 公 共 政 策 學 院
新 加 坡 管 理 大 學
獎 學 金 計 劃 醫療服務是基本民生需要,一個地方的醫療質素水平,更屬當地先進程度的指標之一。優秀的醫療人才和先進的儀器設備,是優質醫療服務的保證,有助病人減少痛苦,回復健康,重拾自信和尊嚴。由於少年時代的經歷,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貧病無助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故自早年起已本著推己及人的精神,立志為醫療事業奉獻力量,使有需要幫助的貧病者及時得到照顧。以下為歷年在醫療方面(包括醫療教育及研究、醫療扶貧等)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醫學院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一期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二期 )
『 人間有情 』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
「 重生行動 」 全國貧困家庭唇齶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
上海市金山眾仁護理院
潮州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
醫療扶貧
「 關心是潮流 」計劃
海南省農村衛生建設
陝西農村衛生扶貧建設
廣東省公安民警醫療救助基金會
健康快車
微笑行動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
香港安老院服務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李嘉誠專科診療所
『 人間有情 』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李嘉誠物理治療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醫院管理局長者注射肺炎疫苗先導研究
香港醫院管理局「 健康創繁榮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海外
英國劍橋大學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
美國斯坦福大學
英國牛津大學全球衛生計劃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防治禽流感及新發傳染病研究
澳洲皇家飛行醫療服務 文化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一個國家文化的承傳,更是每一代國民應有的天職。李嘉誠先生具備傳統的人文思想,熱愛中國文化,因對文物的保護、維修以至宗教哲學研究、藝術、體育發展及文化交流活動的推廣,均予以大力贊襄,主要項目包括:
內地
重建文物古跡
中央芭蕾舞團
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
中國文化論壇
香 港
重建文物古跡
中華文化城文藝活動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
香港管弦樂團
海外
甘乃迪藝術表演中心
哈林舞蹈劇場 能夠幫助社會上無助的人,是李嘉誠先生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故歷年來國內多次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水災、地震等,基金會及李先生旗下集團均率先作出捐獻,救災賑濟,發揚民胞物與的精神,以下為歷年在公益方面的主要項目:
JIT基金( Just in Time Fund )
香港公益金
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國際潮青聯誼年會
香港潮州商會
基督教勵行會「 香港精神 」
成長希望基金會
香港哥爾夫球會「 哥爾夫球慈善賽 」
亞洲防盲基金會 ○1997年,北京大學100年校慶期間,李嘉誠基金會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1000萬美元,支持新圖書館的建設。
○1999年,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千萬港元予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將設於信德中心的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命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4年南亞海嘯,李嘉誠透過旗下的和記黃埔及李嘉誠基金會,共捐出300萬美元予受災人士。
○2005年5月7日,李嘉誠透過李嘉誠基金會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款10億港元,香港大學宣布於2006年1月1日把醫學院命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令部份醫學院校友反對命名。
○2005年10月10日基金會與和記黃埔合共捐出50萬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災民。
○2005年11月30日,基金會捐款2500萬加元予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並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於2009年落成。
至2005年,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屬下的其他慈善基金總捐款達76億港元。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200萬元人民幣支持開展的「汕頭市婦女工作創新計劃」和「汕頭市女生生涯發展項目」17日在廣東汕頭市啟動,助女性探索工作發展新方法。
E. 哲學問題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1789 - 1860
〖德國〗
--------------------------------------------------------------------------------
1789年生於但澤的叔本華從小孤僻,傲慢,喜怒無常,並帶點神經質。他對自己的哲學也極為自負,聲稱是一種全新的哲學方法,會震撼整個歐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卻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學任教時,他試圖和黑格爾在講台上一決高低,結果黑格爾的講座常常爆滿,而聽他講課的學生卻從來沒有超出過三人。於是叔本華帶著一種憤遭的心情離開了大學的講壇。叔本華與黑格爾的對抗實際上是兩種哲學傾向之間的較量。他失敗了。因為他不屬於那個時代。用叔本華自己的話說,他的書是為後人寫的。事實也是如此:到了晚年,時代才和他走到了一起,他終於享受到了期待了一生的榮譽。
1818年叔本華發表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從而奠定了他的哲學體系。他為這部悲觀主義巨著作出了最樂觀的預言:「這部書不是為了轉瞬即逝的年代而是為了全人類而寫的,今後會成為其他上百本書的源泉和根據」。然而該書出版10年後,大部分是作為廢紙售出的,極度失望的叔本華只好援引別人的話來暗示他的代表作,說這樣的著作猶如一面鏡子,「當一頭蠢驢去照時,你不可能在鏡子里看見天使」。
叔本華是唯意志論哲學的創始人,他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思辯傳統,力圖從非理性方面來尋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論。人生就是一種痛苦,一個人所感受的痛苦與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成正比。生存意志越強,人就越痛苦。要擺脫痛苦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拋棄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認為一個人可以通過藝術創造和欣賞來暫時解脫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脫辦法是,進入佛教的空、無的境界。
叔本華死後,有關他的哲學講座逐漸將黑格爾排擠了出去,終於報了當年一箭之仇。他一時成了德國最時髦的哲學家。到1891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已再版了18次。 (本簡介摘錄於http://www.de0049.com.cn德國之窗網站,在此表示感謝。)
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認為受到他影響的著名人物有
哲學家:尼采、薩特、維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爾、霍克海默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榮格
作家:托爾斯泰、莫泊桑、托馬斯曼、貝克特、斯韋沃
藝術家:蕭伯納、瓦格納、馬勒
詩人: 狄蘭·托馬斯、博爾赫斯
科學家:愛因斯坦、薛定諤、達爾文
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尼采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來紀念他。瓦格納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
叔本華(Schopenhauer,1788—1860)在哲學家當中有許多地方與眾不同。幾乎所
有其他的哲學家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樂觀主義者,而他卻是個悲觀主義者。他不像康德
和黑格爾那樣是十足學院界的人,然而也不完全處在學院傳統以外。比悲觀論更為重要的是意志第一的學說。顯然這個學說同悲觀論並沒有必然的邏輯
聯系,叔本華以後主張此說的人經常從其中得到樂觀論的基礎。有許多現代的哲學家,
值得注意的是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和杜威,向來以這種或那種形式主張過意志至上說。
而且,這學說在專門哲學家的圈子以外也風行開了。於是,隨著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等,
知識的地位就下降了若干級。我認為,這是在我們這時代哲學氣質所起的最顯著的變化。
這種變化由盧梭和康德作下了准備,不過是叔本華首先以純粹的形式宣布的。因為這個
緣故,他的哲學盡管前後矛盾而且有某種淺薄處,作為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來看還是
相當重要的。
F.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人文社科
洛克菲勒基金會前期一直以醫學和農業為重點,兼及其他自然科學,對社會科學不重視。對這一現象不滿的工作人員稱基金會「被一群醫生所俘虜」,這是與弗雷德里克· 蓋茨的主導思想分不開的。不過早在1918年,在執行秘書格林的堅持下,還是出資成立了政府研究所,後來並入著名的布魯金斯學會,這是基金會資助的最早的社會科學項目。當時格林提出的項目是勞資關系研究。由於正好發生與基金會的公司有關的工潮,導致流血沖突,引起社會輿論對基金會本身的批判和懷疑,這項研究遂告流產。
基金會把人文和社會科學正式列入重點是從1936年福斯迪克任會長開始的。他本人是律師出身,擔任會長12年,對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工作方向有很大影響。在經濟大蕭條之後,二戰前夕,整個西方社會都有一種危機感。人們見證了在生產力突飛猛進中的經濟崩潰和社會危機,以及與巨大財富並存的廣大群眾的極端貧困;意識到物質財富和科學發展不但不一定造福人類,而且可以成為災禍,所以二三十年代是社會科學長足發展的時期。福斯迪克就屬於有這種強烈意識的人。他不斷強調,如果不能找出解決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中日益嚴重化的問題之道,在這個世界上醫學和科學將失去意義。他大聲疾呼,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超過人類控制自己的能力的危險性。因此他主張公益事業的范圍應該擴大到關注社 會問題和人的關系問題,並在其12年的任期中竭力貫徹到基金會的工作中。 在此之前,1922年洛克菲勒為紀念亡妻勞拉,斥資7400萬美元設立的勞拉·斯貝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已經為贊助社會科學打下基礎。那是其主任拉默爾的主導思想。拉默爾是學心理學專業的,他一上任就確定以社會科學為中心任務,並以極大的熱忱進行。該基金存在僅7年,用於發展社會科學的撥款達4100萬美元,其中最重要的建樹是在1923年贊助成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至今該組織仍是美國促進社會科學各專業的發展、交流和合作最重要、最權威的機構。其資助從事社科研究的對象有布魯金斯學會、太平洋國際學會、全國經濟研究局、芝加哥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哈佛大學的專題項目以及耶魯大學人際關系研究所等,此外還有歐洲許多國家的高等院校和個人的單項研究。1928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接管勞拉紀念基金之後,關於社會科學方面的工作連同其資助模式都一並繼承下來,成立了社會科學部。這一部門首先遇到的就是 1929年的股市崩潰和繼之而來的大蕭條。30年代初,基金會撥款150萬美元用以緩解由經濟蕭條造成的苦難,並由董事會指定一個專門小組負責此款項的用途,其中包括資助布魯金斯學會、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美國城市協會等組織對當時的經濟社會現象進行研究,還資助政府全國經濟研究局500萬美元。
福斯迪克上任以後,基金會取得共識,一致決策以社會科學為新的突破口。確定的重點有三:經濟穩定、公共行政管理和國際關系。
第一項的提法是「經濟穩定」而不是一般的經濟學,這是有針對性的。其主導思想是認為過去的經濟學家提出各種假設和理論,想像力有餘而證據和歸納法的研究不足,現在有了先進的研究手段,應該提倡以經過科學驗證的事實 和知識來代替猜想。提出的研究方向有二:改進對經濟周期的統計記錄以便更加准確地找出其各種成因;探索減輕經濟不穩定所造成的危害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基金會在將近20年中為此項研究撥款數百萬美元,資助對象在繼承前述勞拉紀念基金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包括國內外大學有關科系、項目和個人等,難以列舉。其中突出的有國際聯盟的金融經濟情報中心,英國牛津大學的統計學所關於經驗與量化的研究,劍橋大學的應用經濟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政府財政的經濟後果的研究,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斯坦福大學的糧食研究所,哈佛大學關於在美國經濟結構變化過程中國家資源配置的長遠問題等等。中國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於1928年成立後不久就成為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亞洲資助的重點,因此得到較大的發展,在與實際相聯系的研究課題上作出成績。另一方面,基金會盡管強調聯系實際,但並非急功近利,例如1940年起,基金會撥款通過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開展美國經濟史的研究,以便「真正理解」美國經濟變化的原因、路徑和意義。此項捐助連續十多年,大大提高了美國經濟史的水平,使之成為一門得到承認的學科(關於經濟史的研究也是卡耐基最早開始的項目,1902年卡耐基研究所剛一成立就遴選一批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寫美國經濟史,不過後來沒有持續下去)。
在行政管理方面,基金會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政府提供合格的工作人員,以配合40年代羅斯福「新政」之後政府迅速擴大的需要。基金會為此捐資給一系列大學培養此類人才,特別具有開創性的是在哈佛大學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生院和在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設立在職公務員進修的計劃。從20年代到50年代的30年間此項捐助達1100萬美元,還不包括其他單項捐助。另一項特殊的工作是在芝加哥建立公共行政交流所,為政府各部門的公務人員提供跨行業的交流工作經驗、研究成果的機會,對提高公務員素質、開闊眼界和促進「團隊精神和建立某種職業道德標准」都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會在資助社會科學和人文研究時從長期著眼。基金會有關負責人意識到,這種研究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與自然科學不同,很多問題不可能有公認的定見,要長期爭論下去,但是他們深信,對人的價值觀和人際關系的加深理解是人類進步和幸福的關鍵所在,因此不惜對這類項目撥巨款。在美國國內,基金會發起的一個重要項目是1952年開始的法律和政治哲學的研究,目的是幫助戰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者深入這一領域的研究,其內容從重新認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洛克、伯克等的古典政治哲學理論到質疑當代的宗教和經濟勢力以及自由、公正的觀念。有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傑出政治思想學者和著作在這一項目資助下涌現出來,在十年中出版了40部重要的著作。基金會甚至在60年代就已開始資助一 些前沿的課題如:外空的國際法、世界政治中的外空等。
文學藝術也是基金會資助的對象,早期集中在古典方面。例如普林斯頓、哈佛、耶魯、芝加哥、密歇根等一些名牌大學的藝術、考古、古代史、古典文學、藝術博物館專業,以及希臘、羅馬和埃及的考古發掘都接受過大量資助。30年代以後逐步改變這種厚古薄今的方向,資助重點改為鼓勵藝術創新和在這方面的傑出人才,以及藝術團體、學校和其他機構。三四十年代基金會對美國戲劇發展的貢獻為眾人所公認。它資助了當時在各大學蓬勃興起的戲劇專業的活動,並通過全國戲劇會議和美國作家聯盟下屬的戲劇公會資助年輕的劇作家、導演和舞台設計等人員,17年中受惠者超過百人。另有一項資助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和藝術家的計劃,其中不少後來成為名家。有些交流活動也在其中,例如1934年著名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訪美就是基金會資助的。最引人矚目的是向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捐助1500餘萬美元,將其建設成為現在美國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設施之一。另外比較成功的還有:向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捐款成立電影圖書館(幾年中共捐200萬美元),與卡耐基基金會、福特基金會一道資助美國電視台教育頻道等。
二戰以後,對胡佛研究所和耶魯、加州、華盛頓、芝加哥等許多大學的圖書館建設和檔案保存工作率先進行資助。1956年瓜地馬拉蒂卡爾地方的瑪雅古城恢復工作的初期也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賓州大學博物館進行的。
198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紀念時,基金會資助錄制了7000套美國音樂選集,有選擇地送給各圖書館、音樂學校和其他非營利機構,稱之為「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
在1963年成立50周年時,基金會在社會科學方面的累積支出已相當於同期對醫學和自然科學的一半。
90年代基金會設立了一項獎金資助美國獨立的電影、音像和影視藝術家,1992年這項獎金擴大到拉美國家。
G. 富蘭克林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是真是假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辦事處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金融大街35號國際企業大廈15樓1525室
其餘在京的組織均與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公司無關。
H. 人學國際基金會有哪些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
目前人學國際基金會將推出前沿思想作品《人學是什麼——未來人性與你我的新命運》,它將由東方出版社在2020年出版發行,是人學國際基金會首席研究員李春光老師的多年研究之作。此外,基金會也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多家研究所合作,共同開展了關於新的世界整合哲學的數個研究課題並完成了多個理論成果,其中包括《全息智慧》,《全息倫理》與《全息實相》等前沿思想理論。
I. 世界大同基金會西南分會負責人是誰
協會簡介:
世界孔子協會是2008年由韓國前外長孔魯明和孔健在東京發起成立。並在日本政府登記注冊為社團法人。
世界孔子協會旨在弘揚孔子思想,推廣儒家哲學,促進國學普及,讓孔子走向世界。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以「和諧大同」為目標,爭取世界所有的人們,共同創造和平幸福的儒教文化經濟圈。
世界孔子協會邀請孔子後裔和中外名人組成理事會,並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會,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將首次在東京頒發孔子文化獎。
J. 中國當代哲學家
1、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
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2、金岳霖
金岳霖是第一個運用西方哲學的方法,融會中國哲學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學體系的中國哲學家。他創建的哲學體系,其中包括本體論和知識論。《論道》一書是他的本體論;《知識論》一書是他的知識論,即通常所說的認識論。
他的知識論是以他的本體論為基礎的。這個哲學體系,不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金岳霖走過的哲學之路及其創建的哲學體系,為研究中國哲學,推進和發展中國哲學,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3、熊十力
著有《新唯識論》《原儒》《體用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乾坤衍》等書。其哲學觀點以佛教唯識學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體,其學說影響深遠,在哲學界自成一體,「熊學」研究者也遍及中國和海外,《大英網路全書》稱「熊十力與馮友蘭為中國當代哲學之傑出人物」。
4、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省棲霞人,祖籍湖北省公安縣,被譽為近現代中國最具「原創性」的「智者型」哲學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響很大,他不僅繼承而且發展了熊十力的哲學思想。牟宗三較多地著力於哲學理論方面的專研,謀求儒家哲學與康德哲學的融通,並力圖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學」。代表作有《心體與性體》《才性與玄理》《中國哲學十九講》《中西哲學之匯通》《現象與物自身》《佛性與般若》等。
5、胡適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紅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的治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