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境外的公益組織進入國內,要接受那些相關法律的調整,那些部門管理
來源:公益時報
3月23日,小母牛聯益慈善之夜在北京舉行,活動流程的第五項是聯益基金會(小母牛)專項基金的啟動儀式。事實上,類似像小母牛這樣努力在中國尋求本土化道路的國際NGO,經過與中國政府的多年合作,已經深諳生存之道。除了資金來源不同外,與本土NGO幾乎並無二致。他們很少或不再僱傭境外人員,並開始逐步嘗試脫離對總部資金的依賴,開拓新的支持渠道。
2013年3月底,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任務分工的通知》指出:公益慈善等四類社會組織年底可直接登記。該舉措被期待為「社會組織發展的春天」。
遺憾的是,這其中並不包括活躍在國內的幾千家國際NGO,他們依舊「登記無門」。而對於相對幸運的基金會來講,雖然參照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允許其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但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
復雜的身份
國際小母牛組織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的非營利機構,致力於減少全球飢餓和貧困,保護地球環境。因最初向貧困家庭提供小母牛和養牛技術培訓而命名。自1985年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深耕超過20年,小母牛項目幫助人群從幾十戶農戶到數萬戶,為貧困地區農戶提供從種畜到飼養技能的鏈條式服務,受助農戶實現自力更生後,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最初接受的農畜後代或等額資助,以及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一並傳遞給其他貧困農民。
而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聯益)2011年3月獲准成立,自詡是繼「壹基金」在深圳取得公募資格後,首家經北京市民政局獲批成立的民間公募基金會。
雖然這種國際NGO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專項基金的案例並不多見,但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海惠)就已經開始嘗試與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勸)達成協議,共同成立聯勸(海惠)專項基金。
海惠即為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為數不多的NGO之一,1989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在四川建立,掛靠在四川省畜牧局內。雖然由政府代管在行政上有一定優勢,但為了確保項目的規范化和專業性,國際小母牛組織仍決定單獨注冊建立小母牛項目辦。
探索注冊之路是艱難的,好在國際小母牛組織並沒有一味地去追求以國際NGO的身份注冊,考慮項目辦沒有外籍員工,而是嘗試找省級有關部門探討國際小母牛組織中國本土化之路。四川省民政廳民間管理局負責人很同情小母牛項目的處境,表示只要小母牛項目找到有關廳局(辦)作為掛靠或主管單位,就可進行國際小母牛組織的本土化注冊申請,只是注冊名字不能用小母牛,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大家都知道小母牛是國際NGO。
經過各種復雜的交涉後,2008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終於以「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的名義在四川省民政廳注冊成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民非)。2011年2月,為參與上海市對口援疆工作中的社區扶貧項目和上海市郊的社區綜合發展,海惠的姐妹單位「上海海惠社區民生發展促進中心」正式成立,身份仍為民非。
「注冊的過程是比較曲折的,但好在我們並沒有一定要以國際NGO的身份來注冊,總部也考慮到國情和機構處境,允許我們以這樣的名稱(海惠)來申請。所以雖然我們是國際組織,但無論在注冊上,還是項目執行上,都在走本土化的道路。現在對外宣傳的牌子就是海惠-小母牛項目。」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主任陳太勇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注冊成民非或者乾脆在工商部門登記是大量在華尋求獨立身份的國際NGO的最終選擇。
針對兩個二級基金的成立,陳太勇就表示目的為了增加一個公募的支持平台。「2012年3月,就已經和聯益簽署了合作協議,但一直在策劃合適的活動方式和時機。」據了解,該天的活動邀請了聯益和小母牛雙方的企業合作夥伴,並在當晚舉行了慈善拍賣。
「基金會」的優勢與尷尬
對於國際組織來講,在華擁有合法身份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更安全地實施項目、可以與更高層級的部門展開合作,企業基金會被認可甚至可以為企業市場開拓帶來機會。
相對於「注冊無門」的其他類型國際組織,基金會顯然要幸運得多。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對基金會的設立主體並沒有做境內外的限制,依照該條例,外國人可以在華捐資設立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也可以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當然,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而且,此類組織必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方能取得合法身份。
2013年1月,研華文教基金會正式拿到了民政部批文,成立了基金會北京代表處。1997年,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在台灣正式成立,主要項目為產學合作、社會公益以及內部員工的企業文化建設。
「基金會在大陸開展項目是比較早的,但在2011年下半年才開始准備注冊,通過國台辦向民政部正式提出申請,從准備材料到調查審核再到被批復大約是一年半的時間。」基金會工作人員鄭妲新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因為研華科技是台資企業,所以作為企業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主管職能部門是國台辦。
鄭妲新表示,辦事處的注冊成功得力於國台辦的大力支持。「上層部門的交涉和溝通會相對容易一些。」她認為對於有注冊需求的境外背景基金會來講,相比准備民政部要求的眾多資料,其職能主管部門是否負責更為關鍵。
「另外,研華科技在北京算是納稅數額比較大的台資企業,可能在注冊審核上也有一定考量。」鄭妲新補充。
據中國社會組織網顯示,目前正式在中國登記注冊的境外基金會(含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僅二十幾家。
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和自然棲息地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CS)成立於189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1996年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項目辦公室,2005年,中國項目總部轉移到北京。總部遷移後,WCS就開始籌劃向民政部門申請注冊。「2007年,做了第一次努力,申請遞到了國家林業局,因為國家林業局是我們的業務主管單位。」WCS工作人員甘敏芳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此次申請得到的回復是對於協會類性質的境外機構注冊辦事處,沒有相應的法律可以參照。
「後來就不了了之,2011年有消息說民政部要修訂社會組織管理三條例(即《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又陸續有開放登記的說法,我們就一直在等。」甘敏芳說。
但實際上,等待並沒有給這些國際組織帶來收獲。他們開始考慮曲線操作。「雖然仍缺少適用的法律條款,但境外的基金會是可以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WCS在美國和基金會的性質是沒有區別的,適用於相同的法律注冊條款、相同的免稅政策,所以總部批准我們也可以叫WCS foundation(基金會),以基金會的名義提出申請。」甘敏芳表示,2012年WCS開始做第二次努力,包括總部在內又把相關的資料重新准備了一輪。
「因為拿到證書沒有多久,具體的不同還沒辦法講,只能說有好處。包括邀請合作夥伴時,有民政部認可的基金會代表處的身份會顯得更正式,也更有公益色彩。包括一些項目的執行,之前是和高校合作,有了身份後合作夥伴的層級可以上升到教育部,這樣項目運作也會更方便。」鄭妲新介紹,2013年3月底,由研華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的某創新經營模式競賽已經開賽。
單一的資金渠道
改頭換面注冊民非、工商注冊、正式在民政部注冊基金會、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二級基金……為了達到生存和開展活動的目的,國際組織選擇了各種各樣的存在方式。但對於那些項目和合作夥伴相對單純的機構而言,身份則沒那麼重要。
湯森路透基金會是依託於新聞和專業信息供應商湯森路透集團成立的公益機構。其旗下網站 TrustLaw提供免費的全球法律服務,以及婦女權益和高效行政的信息及新聞資訊。在中國,基金會主要向社會企業家和NGO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等均有合作。「我們就是一家企業基金會,沒有獨立的法人身份,暫時也並沒有申請注冊成立辦事處的打算。」基金會中國項目主管劉東偉認為身份問題對於基金會執行項目並無影響。
「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資金支持的項目,與合作夥伴沒有資金往來,不需要一個獨立帳號。」劉東偉介紹,基金會和企業CSR部門分開,在中國的全職員工只有他一人,因此基金會每年所需要支出的經費只包括他一人的工資和差旅,均來自公司財務。
同樣作為企業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所有的資金也均源於企業。「研華科技股東分紅的百分之三,每年會滾動到基金會里,所以不需要開拓其他收入渠道。」鄭妲新表示。
事實上,因身份問題制約,在華國際NGO的資金來源均較單一,對總部的依賴程度很高。「WCS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金來自美國,大約每年100萬美金左右。從2009年開始,國內開始有個人捐贈進來,但筆數很少,額度也不大,每年也就一二十萬的樣子。」甘敏芳說,2012年,WCS「野生生物衛士獎」的項目得到了阿拉善SEE基金會支持,是第一筆來自國內機構的資助。
「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自海外,以上一個財務年度(2011年6月—2012年7月)為例,機構53%的資金來自香港,30%的資金來自美國,剩下的不到20%是機構自籌。」陳太勇告訴記者,小母牛香港的籌款能力很強,每年的捐贈收入都有幾千萬,而海惠上一年包括承諾分期捐贈在內的捐贈總收入(自籌部分)為1500萬。「主要來自企業和企業基金會的捐贈。」
海惠在資金上對國際小母牛組織總部和其香港分會嚴重依賴,減少依賴的唯一辦法就是解決籌款問題。實施本土化戰略以來,海惠積極拓展新的收入渠道,包括成立二級基金在內,但效果卻並不明顯。據了解,聯勸(海惠)專項基金成立兩年來,包括捐贈物資摺合在內共籌款不足20萬。上文提到的小母牛聯益之夜舉行的慈善拍賣,截止到記者發稿,到賬約50萬。
「我們雖然沒有掛靠成立二級基金,但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有項目的合作,也算是有公募的渠道。」甘敏芳說,同海惠一樣,雖然環基會積極幫助WCS尋找資金支持,但卻一直沒有獲得額外的捐贈機會。
發展趨勢與官方合作
事實上,國際NGO在華活躍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80年代後,較多地進入中國;以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事件為契機,國際NGO開始迅速發展。除了扶貧、教育等傳統慈善領域,國際NGO更關注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婦女兒童、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農民工權利保護等較新的公益領域,一段時間內為中國公益事業發展帶來了國際經驗和國際視角。
以國際NGO最活躍的雲南省為例,21世紀初期,國際組織貢獻較大。根據雲南省國際民間組織促進會《境外非政府組織發展及管理研究》的統計,國際NGO在滇的項目資金投入2003年是3200萬元,2004年是5300萬元,2005年是8600萬元,2006年達到1.2億元。
而近幾年,在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發達國家的援助政策做出方向性調整,許多國際組織也相應靈敏地做出回應,逐步減少或停止在中國的資金支持。
同時,2008年發生在雲南的香港偽慈善家李國華猥褻孤兒院女童案件進一步為境外NGO管理敲響了警鍾。2009年12月29日,為了規范境外NGO管理,同時也為了進一步為雲南省內有關組織與境外NGO交流合作提供服務保障,雲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雲南省規范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暫行規定》,並於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境外非政府組織(以下簡稱境外NGO)在雲南開展項目及活動,均需到省民政廳登記備案,否則即為非法。極少數身份可疑的國際機構開始撤出中國。
因為身份各異的原因,在華國際NGO的規模一直難以統計。僅就在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來看,資金投入可圈可點。2012年1月16日,民政部在京召開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工作座談會。會上發布消息,自《基金會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民政部依法登記的19家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累計在中國內地實施了1714個公益項目,總投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其中,2011年的公益項目支出為10.5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身份如何,幾乎所有現存的在華國際NGO都傾向與政府部門合作。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系韓俊魁在2011年的調查統計,選擇經常與政府合作的境外在華NGO比例高達74.5%,若加上偶爾合作,這一比例達到93.6%。「從合法性上看,與政府合作會讓那些沒有登記的國際NGO繞開法律合法性的質疑展開活動,獲得的行政合法性讓其獲得了較大的騰挪空間。」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因為我們的工作都是在保護區內進行,一定要和當地的林業部門合作開展項目。尤其是廣州方面的項目,與野生動物走私有關,必須和國家執法部門合作。」甘敏芳表示。
⑵ 印度是全世界女性最不安全的國家嗎
被評「女性最不安全國家」6月26日報道,湯姆遜路透社基金會(ThomsonReutersFounda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調查,名為《對女性來講最不安全的10大國家》。
該調查結果在印度國內遭猛烈抨擊,從官方到民間機構均拒絕接受。
英國廣播公司(BBC)28日報道稱,湯森路透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印度是全世界女性最不安全的國家。該調查結果在印度國內遭猛烈抨擊,從官方到民間機構均拒絕接受。
BBC報道說,湯森路透調查了548名專家,從健康保障、社會歧視、文化傳統、性暴力、一般暴力和販賣人口6個方面綜合衡量了各國女性的狀況。在女性安全所面臨的威脅程度方面,印度排名第一,領先阿富汗、敘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7年前一項類似調查中,印度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阿富汗。
但BBC援引數據稱,2016年在印度,每13分鍾就有一名婦女被強奸,每天有6名婦女被輪奸,每69分鍾就有一名新娘因嫁妝糾紛而被殺,每月有19名婦女被用硫酸潑臉,加上其他針對婦女的暴力事件——這些數據證明印度國內對婦女安全及權益保護力度不夠是不可否認的。
⑶ scielo citation index是sci嗎
不是。SCI 全稱是復 Science Citation Index, 在Web of Science 是核心集。
科技制電子在線圖書館(Scientific ElectronicLibrary Online,簡稱SciELO)在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的支持下,1998年成立,SciELO是最早為科學文獻提供開放訪問的機構之一。目前SciELO Citation Index(2002-至今)可以訪問拉丁美洲、葡萄牙、西班牙及南非等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和人文領域的前沿公開訪問期刊中發表的權威學術文獻。
2013年10月湯森路透與SciELO合作將SciELOCitation Index集成到Webof Knowledge平台,2014年1月13日Web of Knowledge更名為Web of Science,目前的Web of Science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地區的文獻內容,使全文與開放獲取期刊之間實現無縫鏈接。
⑷ 「地球口渴了嗎
研究顯示,如果維持目前的消費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全世界對淡水的需求料將超過供應。聯合國上周五稱,由於城鎮化、人口增長和糧食生產、能源與工業用水需求增加,地球未來15年將面臨40%的水資源短缺。
《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稱,缺水行業間的競爭意味著,更好的管理至關重要,以確保每個人獲得所需的水資源。
報告主筆Richard Connor對湯森路透基金會說道,如果「一切照舊」,世界將面臨「全球社會經濟體系崩潰」的風險。
到2050年,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裡,水資源需求料增加55%,主要源於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相關的需求。
城鎮化意味著在增速最快的城市地區,更難獲得安全的水資源和充分的衛生設施,盡管在城市中這方面往往會好一些。
「自發的城鎮化創造出貧民窟,貧民窟的布局導致供水非常困難,」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Joan Clos在內羅畢接受湯森路透基金會電話采訪時說道。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Tony Parolari周三稱,對水資源短缺的擔憂可能加劇,不過這不是歷史上首次出現淡水需求料超過供應的情況。
「全球人均水消費量從1980年以來一直在下降,這意味著水利用效率在提升,」杜克大學研究員Parolari對湯森路透基金會說道。
「如果人口增長的趨勢持續,對水的用量必須進一步大幅減少。」
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世界人口料達到96億,目前世界人口超過70億。
研究指出,人們能否適應水供應減少取決於獲得何種尋找水資源的新技術,以及人口增長是否趨於平穩。
⑸ 伊朗女子為什麼被政府判刑
「外交大臣必須馬上收回之前說的話,改正其嚴重『錯誤』!」據英國《衛報》6日報道,伊朗判處一名具有雙重國籍(英國和伊朗國籍)的湯森路透基金會女員工5年有期徒刑,而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對於此事的表態可能導致該員工的刑期加長,因此受到該員工家屬及其他相關方的強烈批評。
這番發言原本是為娜扎寧說話,但是在4日,也就是約翰遜講話之後伊朗的第一個工作日,娜扎寧再次被伊朗法院傳喚,而約翰遜的講話則被當做證據,證明娜扎寧參與顛覆伊朗政權的宣傳活動。
娜扎寧的丈夫理查德表示,妻子現在面臨新的指控,刑期有可能會加長,「外交大臣應避免發表錯誤的言論,錯誤地暗示娜扎寧在伊朗做了些什麼是很危險的。」娜扎寧所在選區的議員西迪克表示,外交大臣的無能讓她感到震驚。「他必須立即撤回自己的言論。」湯森路透基金會也表示,娜扎寧在伊朗被捕時是在度假,而非出差,敦促約翰遜立即修正自己的「嚴重錯誤」。
對此,英國外交部表示,約翰遜的言論不能成為娜扎寧遭到更多指控的證據,約翰遜打算致電伊朗外長,確保其言論不被誤解。
⑹ 取代米飯地位的會是什麼
亞洲人不愛吃大米了?取代米飯地位的是——
英媒稱,隨著亞洲人變得富裕和健康,「智能作物」在未來的菜單上將取代米飯。
據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5月21日報道,午餐時間的台北西門町是對意志力和忍耐力的考驗,遊客和當地人擠在餐館里和街邊小攤上,在蒸餃和煎餃、寬面和細面、銅鑼燒、燒烤和甜點之間做出選擇。
▲小米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道說,亞洲富裕地區不再把大米作為主要食物的趨勢符合貝內特定律,該定律認為,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消耗的像米飯這種含大量澱粉的主食會大幅減少。
據糧農組織估計,在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2364美元(約合人民幣15089元)時,大米在飲食中的重要性就會降低。
報道說,中國大陸和一些東南亞國家已經明顯出現了這樣的變化,這里的人們吃的肉和魚增多了,飲食中的蛋白質更為豐富。
報道稱,在菲律賓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稻米進口國之一,政府考慮用玉米、香蕉、紅薯,木薯、芋頭和一種被稱為「喬布的眼淚」或中國薏米的穀物作為大米的替代物。
另一方面,食品公司和廚師正在針對顧客對更健康飲食的需求作出回應,將穀物添加到麵包、通心粉,甚至手工釀造的啤酒中。
來源; 鳳凰網資訊
⑺ 香港大學的學術科研
截至2014年,香港大學設有5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各類直屬、附屬科研機構90餘個 。 國家重點實驗室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肝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合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葯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建築學院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for China and Hong Kong, Centre for
Construct I.T., Centre for
Real Estate and Urban Economics, Centre for
Renewable Energy in Architecture, Centre on
Urban Studies and Urban Planning, Centre of 文學院Applied English Studies, Centre for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Centre for the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Asia Case Research Centre
Asian 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Values, Centre for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entre for
Chinese Management Centr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Centre for
Hong Kong Centre for Economic Research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rategy 牙醫學院Cleft Lip and Palate Centre
Navigational Dentistry, International Centre of 教育學院Advancement in Inclusive and Special Ecation, Centre for
Advanc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cation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Centre for
Comparative Ecation Research Centre
Ecational Leadership, Centre for
Hong Kong Putonghua Ec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cation, Centre for
Wah Ching Centre of Research on Ecation in China 工程學院Asia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 Centre for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Centre for
Electrical Energy Systems,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graphy, Centre for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Instry Development, Centre for
Jockey Club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Centre for Landslip Prevention and Land Development
Law and Technology Centre
Nonlinear Mechanics, Centre of
Rock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re 法律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Chinese Law, Centre for
Comparative and Public Law, Centre for
Law and Technology Centre (jointly organized with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
Medical Ethics and Law, Centre for 李嘉誠醫學院Alimentary Research and Ecation, Centre of
Cancer Research, Centre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 and Medicine, Institute of
Carol Yu Centre for Infection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of
Clinical Trials Centre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 Centre of
Genomic Sciences, Centre for
Human Development and Birth Defects, Centre of
Human Reproction, Centre of
Humanities and Medicine, Centre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cation, Institute of
Medical Ethics and Humanities Unit
Medical Ethics and Law, Centre for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Research Centre of Heart, Brain, Hormone and Healthy Aging 理學院Applied Geoscience Centre
Mathema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wire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Physics, Centre of 社會科學學院Behavioural Health, Centre on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ance, Centre for
Criminolog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hina Development Studies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Centre
Kadoorie Institute, The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entr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Sau Po Centre on Agei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re 科研成果 自1989年至2013年,香港大學科研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共20項,其中還誕生了首位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香港科學家。
2011年7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發現導致肝癌復發和化療抗葯性的癌幹細胞。港大這項嶄新發現,對於了解肝腫瘤形成和未來癌症治療帶來重大突破,研究發表於幹細胞研究范疇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
2011年6月,港大發現全新葯物療法以控制流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帕米膦酸鈉,一種一向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骨病的葯物,能有效控制季節性、大流行H1N1病毒或禽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流感。港大利用完整的人類免疫系統的」人類化小鼠「模型,證明了新療法能有效對付各種類型的流感病毒。
2009年1月,香港大學教授再度榮獲國家級獎項。香港大學三位教授與內地合作的兩個研究項目分別獲頒一等獎及二等獎。由香港大學王振宇教授和王繼德博士聯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十三名醫學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得獎項目為「對胃癌惡性表型相關分子群的發現及其序貫預防策略的建立和應用」。另外,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座教授方漢平和華南理工大學和中石化機構合作共同研究開發的得獎項目「含氮有機廢水生物脫氮新技術與工程化應用」,獲頒發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除了此項二等獎外,方教授的研究屢獲獎項,包括裘槎基金會的優秀科研者獎、香港大學傑出研究學者獎及傑出研究生導師獎。
2008年1月,港大莫毅明教授經內地專家推薦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港大數學系講座教授莫毅明,以《關於對稱與齊次空間的復幾何》研究項目,經內地權威專家推薦,獲國家頒發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為全國數學學科僅有的兩項獲獎項之一。
2007年2月,香港大學支志明教授:香港首位科學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支教授以其「金屬配合物中多重鍵的反應性研究」項目,成為香港自1989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獎推薦以來,首位獲得一等獎這個最高級別獎項的香港科學家。
2006年1月,港大外科學系講座教授范上達教授及其領導的肝移植組以其突破性的「成人右葉活體肝移植」技術,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也是首次有香港學者獲頒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科研數據 2012—2013年度研究成果學科領域總研究成果已審定研究成果獎項生物及醫學3,1812,702122工學1,14991249人文、社會科學及商學2,4551,72477自然科學55535618總計7,3405,694265獲頒專利(1998—2013)類別總數生活必需品100執行操作、運輸14化學、冶煉66建築4機械工程、照明、熱能、武器、爆破6物理48電力58泛領域47總數343科研經費 在2012年至2013年,香港研究資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向香港大學撥付總計10.88億港幣的研究經費;同期,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向香港大學撥付研究用補助金11.96億港幣,香港政府撥付經費1.23億港幣。除此之外,香港大學還與本地及海外各類組織機構訂有研究合約,截至2013年合約金額總計8.3億港幣。
在受捐方面,截至2013年,香港大學獲香港慈善團體、香港工商界、本地及海外各類資助累計39.2億港幣。 影響因子 湯森路透發布的《2012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中,香港大學以3535篇文章(2012年)位居全港首位。依照刊登在湯森路透所跟進期刊內的24061篇文章計算(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香港大學共計獲得331086次引用,同為全港首位。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6月30日,香港大學圖書館系統由一個主館、六個分館組成,館藏紙本圖書共計297萬冊;港大圖書館館藏涵蓋音樂、教育、電子、醫葯多個領域,各具特色;主館下設的特別收藏館藏有香港各個時期的期刊、書籍、政府出版物、簡報,幾乎涵蓋了香港歷史及民俗的方方面面,是全港最完善的相關資料收集機構;該館同時還承擔著世界貿易組織與歐洲文獻中心的託管任務 。 MainLibraries'E-resources主館電子資源Number數目電子期刊(訂閱)55,484電子期刊 (種數)42,176資料庫691電子書3,502,923數字檔案54,005博物館所 香港大學美術館: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座落般咸道大學東閘入口旁的馮平山樓,以及徐展堂樓底下三層;徐展堂樓展廳由徐展堂博士贊助建築經費,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正式開放。香港大學早於一九五三年已開始搜集博物館藏品。經過多年來熱心人士捐贈和大學購藏,博物館現今收藏了超過一千八百項具有歷史價值的藝術品,這些藏品主要分為青銅器、陶瓷和書畫三類。釉里藍點彩三足水注、明嘉靖青花孔雀花卉紋罐、三國青釉奏樂人物飛鳥堆塑谷倉罐都是其中精品 。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
本館位於香港大學本部,轄屬本大學地球科學系,自2009年1月16日起對公眾開放,為全港首創且唯一的地質博物館。全館收藏了包括由已故許士芬博士捐出的稀有礦物收藏品在內的近萬件藏品,當中展出950件礦物和300件岩石,並透過展出350具在中國各地發現的化石標本來介紹地球過去超過45億年的變化;館內收藏的雲南澄江生物群化石、遼寧出產的保存完好的白堊紀熱河生物群化石,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化石考古發現 。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2003年,饒宗頤教授將數十年裡因勤於學術研究而積累的藏書,包括珍貴的古籍善本和其他書籍、書畫作品贈送給香港大學,藉此回饋香港。在已故的香港麗新集團主席林百欣先生、饒宗頤學術館之友及眾多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香港大學成立饒宗頤學術館,並於2003年11月8日開幕。
經過初步整理,檢定古籍約有七百餘種,較為珍貴的古籍善本約百餘種,著名學者題贈的書籍近二千冊,其他各學術領域的書刊文獻約有三萬余冊。除古籍善本和珍貴的書籍外,其他藏書均按照饒教授的研究領域和書籍性質分類,分為歷史學(包括考古學、上古史、文化史和學術史等等)、宗教與哲學(包括印度學)、潮學、甲骨學、文學、簡帛學、語言文字學、目錄學、敦煌學、藝術、叢書和期刊等十多種 。 學術期刊 Asian marine biology亞太公共行政學語言理論教學研究特刊亞洲公共行政學Focus : HKUL newsletterBill of Rights bulletinLaw mediaFocus on your libraryHong Kong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ng Kong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Justitia :Hong Kong University Law Association reviewAnnualreport()ElixirNews啟思鴛鴦
⑻ 今年起洋垃圾禁入中國急壞了誰
中國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廢塑料等24類固體廢物入境。「洋垃圾」主要出口國急了,那麼多垃圾這下往哪「倒」?東南亞的回收行業看到機會,也感覺壓力。
【歐美企業「別抱怨」】
中國去年7月宣布將禁止廢塑料等固體廢物入境,今年起正式執行新規。依照湯森路透基金會的判斷,最受打擊的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出口商。
作為經濟信息發布機構,湯森路透基金會說,中國2016年進口730萬噸廢塑料,占當年全世界廢塑料進口額的56%。
「整個行業措手不及,」在比利時和美國兩國運營垃圾回收利用企業的國際回收局塑料製品委員會主席蘇倫德拉·波拉德說。「我過去總說,中國一感冒,歐洲和美國就得發燒;中國要是發燒了,我們就得得肺炎。」
對歐美政府和企業而言,另一個當務之急是尋找替代中國的出口市場。他們把眼光投向勞動密集型產業較為發達、而垃圾回收產業遠未成熟的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