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伯黎學社是做什麼的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
江蘇科技大學伯藜學社隸屬於江蘇科技大學學生工作處,是一個公益性質的社團,是陶學子之家,是支持陶學子的強大後盾。 伯藜學社成立於2012年10月,目前由接受江蘇省陶欣伯助學基金會資助的80名陶學子組成,以後還會隨著每年新生的到來而逐年增加80個人,使得社團力量不斷壯大。
「愛心接力,美的傳遞」是伯藜學社的宗旨,加入這個社團,每個成員都要積極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奉獻精神和責任感。伯黎學社就是一個社員們提高這些能力培養自我精神的舞台。
雖然社團成立不久,但在社團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組織管理機構與運行模式。主要負責人有正副會長,下設辦公室、學習部、文藝部、義工部、宣傳部、聯絡部主要管理陶學子的學習及義工工作.在陶學子們的共同努力下,社團工作井井有條的進行著。學社已經舉辦過多次活動,如職業生涯規劃交流會,學習交流會,素質拓展訓練及多次內部聯誼,使得社團凝聚力不斷上升,社團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伯藜學社主要工作在管理陶學子的學習以及為陶學子提供一些可以回報社會,感恩他人的機會及平台。通過學習交流會、職業生涯規劃等類的活動,為陶學子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學習方法,為我們的前進之路進行引導。通過做義工、志願者之類的活動讓我們對感恩和愛心理解的更深,使我們有機會回報社會,感恩社會
❷ 伯藜助學金管理系統
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伯藜助學金」的管理是屬於比較規范的,不是隨意的,有助學金的實施細則,如果錯過了,那就只能等下一年度的申請了。
❸ 大學申請社會助學金面試技巧和注意事項
國家助學金:全國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具體標准在每人每年1000-3000元范圍內確定,分為2-3檔。國家助學金每學年評定一次。每年9月30日前,學生向學校提出申請,各高校於當年11月15日前完成評審。國家助學金按10個月發放,高校按月將國家助學金發放到受助學生手中。
「准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和「國家助學金」申請
新生的錄取通知書中附有《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其中有兩張《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也可登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下載)。
——說明:該表提供給學校做參考。一般而言,是為申請「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和高校各種貧困新生助學金而准備的,也是為高校的「綠色通道」工作做准備。收到該表格,學校就可以進行登記、統計,對填寫了這些表格的學生家庭情況進行評審、認定、分類;入學後給予不同新生不同的助學金,並組織安排有關貧困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對「准大學生」而言,提出「國家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申請,可以細分為以下5步:
1、 仔細閱讀隨錄取通知書寄來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了解相關政策和細則,明白其用途。
2、 「准大學生」認真、實事求是的填寫個人和家庭信息。
3、 在家庭所在地的鄉、鎮、街道民政部門開證明、蓋章
4、 將申請資料於報到前郵寄到學校
5、 通過高校「綠色通道」報道,等待批復、等待簽合同
申請流程
第一步:學生提出申請
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向所在學校機構提出申請,領取《國家助學貸款申請審批表》等材料,如實完整填寫,並准備好有關證明材料一並交回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經辦機構。
第二步:學校機構進行貸款初審
學校機構在全國學生貸款管理中心下達的年度借款額度及控制比例內,組織學生申請借款,並接受學生的借款申請。
第三步:經辦銀行進行貸款審批
經辦銀行在收到學校提交的《信息表》和申請材料後,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
第四步:與學生簽訂借款合同
貸款申請被批准後,學校根據經辦銀行提供的借款學生名冊,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組織學生填寫、簽署借款合同及借據的工作,並提交經辦銀行。
第五步:貸款的發放
經辦銀行在與借款學生簽署借款合同及借據後20個工作日內,會將首年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貸款統一劃入學校在經辦銀行開立的指定賬戶。
第六步:貸款的償還
借款學生在使用助學貸款完成學業後,應重視自身信用,按時歸還貸。
國家助學貸款須具備哪些條件?
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沒有規定品學兼優,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具備以下條件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① 家庭經濟困難的本專科生(含高職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和研究生;
② 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
③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
④ 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
⑤ 學習努力,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⑥ 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品」要求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學」則要求學習努力,能夠正常完成學業。
❹ 伯藜獎學金申請要求
(一) 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有信;
(二) 學習勤奮,生活儉朴,積極樂觀;
(三) 品行端正,樂於助人,勇於奉獻;
(四) 來自農村地區的家境貧困而有志的學生。詳細評選條件參見《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伯藜助學金」受助生評估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