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捐款,問幾個信得過的慈善機構
世界自然基金會,樂施會,以及一些香港的慈善機構東華三院等,可註明用在中國大陸哪些方面,比如治理環境污染等,沒有像國內慈善總會一樣收取管理費,保證每一分錢用在你需要的地方。
2. 如何向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 捐贈
WWF在中國能接受捐助么?
WWF非常感謝你的理解與支持,但是目前在中國尚無法接受來自國內個人的直接捐助.
3. 尋求一個公益機構,可以捐助植樹造林的!
介紹幾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網站在下面,加入他們之後就可以了
http://www.greengrants.org.cn/
全球綠色資助基金(GGF)
http://www.wwfchina.org/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http://www.greenpeace.org/international/
綠色和平組織(我加入的是這個)
http://www.conservation.org/
保護國際(CI,有相當的影響力,從事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
http://www.earthisland.org/
地球島(也是屬於綜合類的,實際上這類的組織大多都是保護生物與自然的,所以動物和植物都有,並不是專門針對某個)
http://www.foei.org/
地球之友
還有很多有影響力的保護組織,以上網站里基本上都有友情鏈接,就不繼續說了。
4. 朱一龍擔任自然基金會大使,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個比一切奢侈品代言都厲害!奢侈品代言人看重時尚感,藝人帶貨能力,粉絲購買力,總之都是商業價值。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or World Wildlife Fund)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最大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之一,自1961年成立以來,WWF一直致力於環保事業,在全世界擁有超過500萬支持者和超過100個國家參與的項目網路。WWF致力於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的生存環境,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減少人類對這些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原諒我的無知,我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個全球大使的分量,我現在知道了。
而朱一龍先生從一開始對自己的定位就是演員,沒有別的。十年來,他塑造了一個又一個人物形象。那時他沒有什麼名氣,沒有挑選劇本的資格,出演了很多低成本的劇。但他堅持做到,劇爛戲不爛,賦予了每一位個角色獨有的生命。出於對角色的尊重,他將那一段段經歷留給角色本身,從來不用角色的光環給自己增加名氣。
5.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政策項目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創始人認為,組織最有效的工作方式是在各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於是該組織展開了國家計劃項目,在各國所籌集的基金的三分之二轉交給瑞士莫爾日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此來開展國際間的項目活動,其餘的則歸各國分支機構支配。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建立起初的三年裡,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各種生態保護項目籌集並捐助了大約一百九十萬美元,其中大多數是由個人捐贈的。例如,在英國《每日鏡報》上登載的一篇關於這個組織的文章,使得英國公眾在一個星期內就捐款達6萬英鎊。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多數資助項目都比較小。世界自然基金會早期還為肯亞馬薩馬拉禁獵區提供了一個推土機和旋轉割草機;資助哥斯大黎加對白蝴蝶猴的調查;幫助國際鳥類組織韓國分會主席金教授參加在紐約的國際會議和在西雅圖舉行的世界國家公園大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對諸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組織這樣的國際性組織捐贈資金的數目都比較大,它同時也資助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開展的一些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仍在支持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生態保護工程,並幫助厄瓜多政府建立了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以控制新的物種對島上原有物種的侵害,同時建立了研究、訓練和教育計劃。加拉帕戈斯群島可以作為生態旅遊與科研、保護和諧發展的一個典型例子。
·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建立的科托多納納國家公園是西班牙帝鷹和山貓最後一片生存地,世界自然基金會始終支持著這片濕地的保護,並強烈反對給沼澤地進行排水,用來灌溉海岸農田和擴大旅遊設施的建議。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幫助下,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已發展成為跨越五大洲,擁有15個分支機構的網路團體。它在說服各國政府保護物種,加強控制野生動植物貿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自然基金會作為一個各國政府願意與之合作的民間團體的形象表明,這個組織在為政府各項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響和力量恰當分寸。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各國政府的和善關系使其能夠開展「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許多國家的債務款項被轉而用來作為該國自然保護活動的資金。這種債務換自然的交易已在許多國家進行,其中包括厄瓜多、菲律賓、波蘭、尚比亞。
·1986年,作為該組織25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會邀請了世界五大宗教的領袖來到義大利的歷史名城阿西西進行為期兩天的聚首。之後,宗教領袖們宣布自然保護是他們各自信仰中的一個基本要素。這導致了一個國際保護網路的建立,包括七個宗教在內。通過這一網路,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宗教團體一起去實現共同的目標。
6.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LOGO是一隻什麼動物
熊貓
彼得·斯科特,即WWF創始人,於1961年以正在倫敦動物園訪問的大熊貓熙熙為範本畫出了後來成為WWF標志的原圖:一隻微抬起頭,疑惑地望著人類的大熊貓。
7. 如何向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 捐贈
WWF在中國能接受捐助么?
WWF非常感謝你的理解與支持,但是目前在中國尚無法接受來自國內個人的直接捐助。
8. 世界級的環保公益項目都有哪些
比如百萬森林,上海根與芽,地球之友,國際綠色和平,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環保組織,世界氣候組織等,都是很有名的。
比如百萬森林是個植樹造林的項目,國內有3A環保漆等知名的企業參加,3A環保漆在甘肅建了一片「愛心生態林」,花了三年多時間,有幾十萬棵。
9.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的歷史沿革
世界自然基金會創始階段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朱安利.赫胥黎。他曾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一任總幹事,也曾幫助建立了一個以科學研究為主的自然保護機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960年,赫胥黎前往東非,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該地區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的顧問。回到倫敦後,赫胥黎在《觀察家》報上發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國公眾。他在文章里指出,如果人類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壞動物棲息地,捕殺野生動物,那麼該地區的野生物種在20年內就會毀滅殆盡。赫胥黎的文章立即在英國引起轟動,公眾們開始認識到自然保護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赫胥黎收到許多公眾的來信,其中包括一位名為維克多·斯托蘭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可以創立一個國際組織來籌集保護自然的資金,但斯托蘭指出自己的身份不適合親自創辦這樣的組織。赫胥黎於是與英國自然保護組織總幹事鳥類學家馬克斯·尼科爾森取得聯系。
1961年,尼科爾森召集了一批科學家和公共關系專家,均贊同成立斯托蘭所建議的基金會。由於新成立的基金會計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攜手合作,而此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將其總部遷到瑞士日內瓦湖北岸莫爾日的一個小鎮,他們決定將基金會的總部設立於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其十分歡迎。在雙方合作協議書上這樣寫到:「我們將共同努力,去喚起公眾的意識,讓世界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的重要。」世界自然基金會於1961年9月11日正式作為慈善團體登記注冊。世界自然基金會第一個國家計劃於1961年11月23日在英國建立,愛丁堡公爵擔任主席。12月1日,美國也繼而成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國家機構,接著是瑞士。
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為印度阿薩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區的佩濟先生資助131美元,以保證其能夠前往卡奇沼澤地區去調查印度野驢的現有數目。佩濟找到了870隻。到1975年,這種野驢的數目降到了400隻,並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於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該地區設立了野驢保護區,到八十年代中期,野驢的數目已超過2000隻。 196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西班牙政府聯手購買了瓜達爾基維爾河三角洲的沼澤地帶,並建立了科托多納納國家公園。 從創始以來,世界自然基金會就認識到人們為該組織捐款因為他們想為自然保護直接做些貢獻。人們不希望自己的捐款被用在機構管理上。1970年,荷蘭伯恩哈特王子(後來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的主席)為該組織建立了一個牢固而獨立的經濟基礎。世界自然基金會設立了1000萬美元的基金,被稱為「1001:自然信用基金」。為此一千零一個人每人捐款1萬美元。從此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總部便可以用這個款項的利息作為機構管理的開支。因此當1973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印度政府開展拯救老虎計劃時,公眾得到保證他們的捐款將直接被用來拯救這種被看作神聖但卻面臨滅絕的老虎。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為此建立了實施六年老虎保護計劃的專門機構,並設立九個老虎保護區。隨後印度又增加了六個保護區,尼泊爾增加了三個,孟加拉國一個。
兩年後,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了保護熱帶雨林的活動。該組織籌集資金並幫助中非、西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幾十個熱帶雨林建立起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1976年,另一項「海洋必須活著」的保護海洋計劃展開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為鯨、海豚、海豹這些海洋動物設立了海洋保護區,並看護海龜的繁殖地。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又開展了「拯救犀牛」的運動,他們很快籌集了一百多萬美元的款項來對付犀牛偷獵活動。與此同時,由於認識到動植物以及諸如象牙、犀牛角的買賣活動使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創建了一個控制野生動物交易的機構。這個名為TRAFFIC(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的組織是於1976年在英國首先設立的。1979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捐助者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提供了一處現代化的辦公樓,它位於日內瓦和絡桑中間地帶,日內瓦湖畔的格朗。 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會已從一個關心瀕危動物和保護動物棲息地的生態團體發展成為一個關注所有自然保護問題的世界性組織。有些組織者已認識到,最重要的是將發展與保護聯系起來
八十年代初,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表了《世界自然保護戰略》。這項由聯合國秘書長簽署的戰略在世界34個國家的首都同時展開。它意味著人類走向自然保護的新步驟,並顯示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從這一戰略的開始,50多個國家已經制定出各自的國家戰略。一個通俗的版本《如何拯救我們的世界》也已用多種語言發表出來。1981年,當愛丁堡公爵代替約翰·勞通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主席時,該組織已在世界各地擁有一百萬長期支持者。1983年,隨著自然保護郵票收集活動的展開,捐款數額迅速增加。1985年,該組織促使國際社會延緩捕鯨行動,並爭取在南極洲為鯨魚建立一個海洋保護區域。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認識到它原有的名稱「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已無法再反映該組織的活動范圍。於是該組織將名稱改為現在的「世界自然基金會」以表示其活動范圍的擴大。只有美國和加拿大的分支機構仍然沿用舊名。 從九十年代開始,世界自然基金會重新制定了其戰略計劃。擴大之後的戰略重申了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保護的主題,並將組織的工作歸劃為三個獨立的部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促進對自然資源和持續發展利用的觀念、以及減少浪費行消費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戰略還減少了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主導化,以增加與當地居民的合作
199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成功地開展了限制象牙交易的國際活動。1992年,它與其他組織共同促使各國政府在巴西里約熱對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了生物多樣化和氣候公約。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時還與其他各民間環保團體保持著聯系。它尤其重視與當地居民合作,解決各地迫切的自然保護問題。
在尚比亞卡富埃平原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幫助當地政府成功地解決了發展和保護之間的關系。當地居民接受訓練成為保護野生沼澤羚羊的一支力量,他們看護並報告這種不斷銳減的羚羊的數量,由於當地居民保護措施得力,羚羊的數目如今不斷增多,並可以通過捕獵淘汰一些弱者。通過向打獵愛好者收取的費用又重新用於社區發展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上。
10. 我想捐款到哪裡才放心
自己留的吧多干點好事比如扶個老人過馬路遇見學生打車順人家一程給錢是害人誰拿上誰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