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娃哈哈慈善基金會

娃哈哈慈善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3-05 08:00:25

㈠ 宗慶後:為什麼我不贊成裸捐

「首先要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二,先把自己企業的員工弄好,讓他們生活富裕起來,收入不斷提高;第三,有錢了之後再做點慈善事業,幫助它培育造血功能」 「讓管理層接班也沒問題」 《中國慈善家》:去年以來,「中國首富」一直是你一個最受關注的身份,那麼「首富」這個名號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否會帶來壓力呢? 宗慶後:這個名號實際上是對企業價值、社會責任的一個認同。我是賣水的,既沒有搞過暴利行業,也沒有搞過錢權交易,經營操作都很透明,所以也沒什麼擔心的。「首富」其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使招商變得容易了,所以尋找合作可能會更加方便,尤其是西方,很相信這個東西。 《中國慈善家》:財富可不可以多元化地來理解? 宗慶後:對財富的理解確實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為什麼經濟發展得快,第一步就是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工廠搞了個人承包制,農村搞了土地承包制;第二步允許老百姓擁有私有財產,而且鼓勵你發展民營經濟,調動一批人創造財富的積極性。 《中國慈善家》:現在中國社會很關注企業接班人的問題。像你這一代的創業者,如何將這個棒接給第二代? 宗慶後:你所說的第二代,也就是所謂的富二代啊。我敢說最起碼一半以上不會接班,因為第一代的創業者應該都比較窮困些,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第二代大多數都去國外讀過書,所以他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高,想法也不太一樣。因為我們從事的都是一些比較低層次的行業,他們想乾的可能就是別的一些行業啊。他們要是不願接老爸的生意也可以,做另外的生意都是可以的。 《中國慈善家》:年輕人可能嚮往更高端更酷的一些新商業模式吧!我們知道你的女兒宗馥莉小姐很優秀,你有沒有考慮過:將來是培養自己的女兒,還是培養另外的經理人? 宗慶後:關於這個接班問題,我認為就是讓管理層接班也沒問題啊——股權可能是子女接,管理者可能是管理層接。當然現在中國企業的管理層還沒成熟起來,但我想將來人們的壽命比較長,像我們這批人可能還能夠幹些年吧。這些年我們也把自己的企業慢慢給規范起來了,像我這些年也是在管理層上慢慢規范,並且也在分期授權,確實也在培養一批能夠頂上去的管理層接班人。 「扶植成一個產業,給它造血功能」 《中國慈善家》:你是怎樣參與慈善的? 宗慶後:中國有句古話叫「救急不救窮」,救窮是越救越窮,這是我認同的理念。我們碰到大的自然災害,捐得就比較多。救窮就得幫窮困的人建立自我造血的能力吧。娃哈哈每年過年時都會參與「春風行動」,好幾年我們都是捐了幾百萬的。 《中國慈善家》:你對「慈善家」如何定義? 宗慶後:我認為首先要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二,你先把自己企業的員工弄好,讓他們生活富裕起來,收入不斷提高;第三,你有錢了再做點慈善事業,但是做慈善也還是得幫助人培育造血功能。最高境界就是你要為社會創造財富。 《中國慈善家》:在慈善方面,我發現你有很深的教育情結。 宗慶後:娃哈哈的前身是校辦企業嘛。當然,再往前講,我母親退休前一直是小學教師,我自己又是初中畢業就讀不起書了。我想今後國家能不能培養出人才,關鍵就在教育,下一代有文化才能把國家建設好。但我處在做企業的位置,關鍵還是要幫助人家培育造血功能,讓他們勤勞致富、真正脫貧。所以,我們在很多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建了很多工廠,按照經濟規律,是不應該到那個地方去建廠的。 《中國慈善家》:你會時不時去看一看你在這些貧困地方建立的工廠嗎? 宗慶後:我肯定要去看的,從建廠、選址到投產都會去。投產後每年也要去看的。 《中國慈善家》:怎麼選擇援建哪些地方和項目? 宗慶後:目前為止,大多是政府分下來的對口任務,有時也是地方自己找我們的。 《中國慈善家》:第一個做的扶貧項目是哪個? 宗慶後:我們第一個扶貧投資在涪陵,也是三峽庫區。那是1994年,當時省政府動員我們去對口支援,有領導也對我說了,風險太大了。但我已經跟人家承諾了,所以還是堅持做下去了。當時那裡的工廠破破爛爛的,工資也發不出來,我們全給收下了,有一個酒廠、一個糖果廠、一個飲料廠,還有一個罐頭廠。 《中國慈善家》:當時投入了多少資金? 宗慶後:我們剛開始投了4000萬,後來又不斷在增加投資。現在已經有四期投資了,還在別的地方建立了分廠。當時它那個地方四面都是山,建廠房很困難,打地基都要靠人往下去挖洞。 《中國慈善家》:現在這些工廠是什麼情況? 宗慶後:我們去了以後應該帶動了一大輪投資,現在留下的工廠裡面,我們的算最好的了。因為我們做得比較好,政府有扶貧任務也就都願意交給我們做,貧困地區也願意來找我們。這些項目都發展得很好,不少都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利稅大戶,所以我們跟達能打官司,很多地方政府都支持我們,因為做了貢獻嘛。 《中國慈善家》:有沒有你們自己主動尋找的? 宗慶後:很少,基本都是國家任務。比如1997年全國工商聯讓我們到西藏去扶貧,去考察的企業很多,但那次只有我給投資了。 《中國慈善家》:你不怕風險嗎? 宗慶後:任何事情都有風險,我們是扶貧,所以就算有風險也還是要去做的。我們去的時候都是荒無人煙的地方,都需要我們去考察,就跟拓荒一樣。如果真的要脫貧的話,就要把它扶植成一個產業,給它一個造血功能。我們投資的工廠都力爭做到當年投資當年投產。 《中國慈善家》:你所扶貧的地方解決多少人的就業問題? 宗慶後:娃哈哈現在大約是3萬人,杭州就有幾千人,其他大部分在貧困地區吧。 「我是實實在在地做事」 《中國慈善家》:在你的慈善觀里,簡單地捐款只是「輸血」,而你更偏重的是「造血式」扶貧。這與好多企業家做慈善的方式不一樣。 宗慶後:我提倡「造血」,但「輸血」我也做了很多啊,比如我們也捐了很多希望小學,我記得有一年就捐了二十多所,因為希望工程還比較規范嘛。但為什麼我不贊成裸捐呢?資本讓你在能創造財富的時候創造更多的財富,你全部送完了就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了嘛。 《中國慈善家》:你關注你所捐助的公益項目的落實嗎? 宗慶後:我沒有辦法關注啊,中國還沒有建立起真正透明慈善制度。捐錢後無法知道給誰了,捐了就捐了。 《中國慈善家》:其實現在有辦法關注的。去年福耀玻璃(10.80,0.07,0.65%)的老總曹德旺(專欄)與扶貧基金會合作的西南五省兩億捐助就開創了中國慈善問責第一單。 宗慶後:我現在精力也顧不過來的,覺得總還是發展企業要緊吧。 《中國慈善家》:你在慈善方面怎麼評價自己? 宗慶後:我覺得我是實實在在地做事。 《中國慈善家》:你一直強調企業家做慈善的前提是先搞好員工。你的公司有1.7萬多名股東,是不是全員持股? 宗慶後:所有員工,三年以上就可以持股,按照技能、工齡、工錢,不同級別。1992年就開始這樣做了。這個效果蠻好的,一是要增加老百姓的資產性收入,二是使員工真正當主人。 《中國慈善家》:你覺得你的慈善觀念和中國輿論普遍認同的觀念一樣嗎? 宗慶後:有點不一樣啊,他們是捐多少錢就算有多大慈善心。我是幫他們富裕起來。 《中國慈善家》:其實你的慈善觀可能更符合現在提倡的企業社會責任。但老百姓的觀念可能確實不一樣,為此你覺得輿論給你的壓力大么? 宗慶後:壓力是肯定有的,但我這個人抗壓還是比較強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最希望建中國的諾貝爾基金會」 《中國慈善家》:你怎麼看待自己幾百億的資產? 宗慶後:它是社會的,所以還要再投資,再創造就業機會。 《中國慈善家》:很多企業家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思考他的財富到底何去何從,在美國幾乎所有大企業家都成立了自己的家族基金會,然後一代一代地往下傳。 宗慶後:他們的遺產稅很厲害,他們的資產是死的,而不是活的現金,要繼承財產就得交遺產稅,他們交不起! 《中國慈善家》:所以你覺得中國目前還是不適合推廣這種家族基金會的做法? 宗慶後:我現在不同意這個做法,還是鼓勵去投資,但以後或許也是趨勢吧……我覺得,老了干不動了的時候,也可以拿一些錢出來這么做吧! 《中國慈善家》:其實美國富豪做慈善不一定都是為了避稅吧。比爾·蓋茨就不一樣啊,他現在可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去了。 宗慶後:他的企業已經有人幫他管了。他自己不用操心,企業一樣也運轉。我現在還沒到這個程度呢! 《中國慈善家》:你嚮往蓋茨這種生活嗎? 宗慶後:如果企業到這個階段,我也願意嘛。其實,我是最希望能建立一個類似諾貝爾獎基金會,鼓勵我們國人創新。諾貝爾獎老欺負中國人,哪有中國人的份?其實中國人很聰明的! 《中國慈善家》:如果你建立了類似諾貝爾的基金會,讓你自己選擇的話,會資助一些什麼項目? 宗慶後:我還沒仔細考慮過,但主要會是在科研開發上。 《中國慈善家》:你覺得中國慈善業比西方做得好的是哪些方面? 宗慶後:西方的富人做慈善,很多是合理避稅,基金還是他控制的。中國做慈善動機更純粹吧。西方有的慈善基金是把別人的錢放在自己袋裡的生意,這並沒有增長財富,我們是創造財富搞實業的人。 《中國慈善家》:或許,這恰恰源於我們的制度缺失,而不是動機誰更純粹的問題。你覺得蓋茨和巴菲特去年來華有沒有對中國的慈善環境產生影響? 宗慶後:其實我倒覺得他們做得不成功,他們後來也不敢說是來勸捐的嘛。 《中國慈善家》:如果當時你要有時間的話,會去參加他們的晚宴嗎? 宗慶後:也不一定。那時剛好要去國外參加福布斯的一個年會,所以沒有去。其實,我這個人不大願意湊熱鬧的。 《中國慈善家》:你還是那種比較中國式傳統、比較低調的企業家? 宗慶後:本來就挺引人注目的了,再高調一點更麻煩。 專訪手記 宗慶後樸素的慈善觀,驚人地暗合著國際流行的CSR理論。如何將這種「智慧」加以制度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命題 一如他的外表很難讓人聯想起這是位頭戴「中國首富」桂冠的實業巨賈,若非與之相聊那樣長的時間,誰也不會把他從牙縫里擠出的三言兩語,當做什麼振奮人心的「首富箴言」大書特書。 三月初的一個晚上,在深藏於車公庄大街普通住宅小區的娃哈哈集團北京辦事處,宗慶後剛應付完兩家日本媒體和一家中國著名財經雜志的短暫群訪,就立即認真而熱情地接受了我們的獨家特別專訪。於是就有了這期封面故事。這也是我們創刊以來,第一次以企業家作為雜志封面人物。 關於財富,關於慈善,宗慶後的大白話里諸多再樸素不過的理念,實在引人沉思。其中,尤其讓我暗自吃驚的一點,是問及對「慈善家」的定義時,他給出了這樣的「三段論」答案:「首先要為社會創造財富;第二,先把自己企業的員工弄好,讓他們生活富裕起來,收入不斷提高;第三,有錢了之後再做點慈善事業,幫助它培育造血功能。」 這個「三段論」,顯然不會像他的「首富」名號那樣受人重視,恐怕也難以寫入慈善思想史,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宗慶後所表達的類似樸素的慈善觀,不僅在全國工商聯領導人那裡有著強烈共鳴(見本期論道《對話經濟學家王忠明:慈善是財富的必然邏輯》),更驚人地暗合著現下國際非常流行的CSR(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還有諸如「我們的財富,目前無非是以個人的名義在掌管,到一定時候都將是屬於社會的」、「救急不救窮」等話語,一同構成了大巧若拙的宗式哲學。 其實從更寬廣的歷史視角來看,上述財富觀和慈善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主流看法。這代企業家因日夜奔忙於實業創建和財富積累,雖漸漸掌握些企業社會責任的常識,但對真正意義上的慈善,則往往缺乏更為系統的關注與思考,多在大災大難時以捐款的形式噴薄其愛心,鮮有將慈善作為事業規劃重要方面的。從這個意義上,足見中國首富與世界首富之距。那些流於碎片化而不乏智慧的樸素話語,也將成為一個時代的典型符號。 然而,究竟如何將這種智慧加以制度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命題。今天,相比在商業上日益表現出對資本的開放心態,對於慈善,宗慶後也表示出一些「西學東漸」的願望,諸如打算通過建立中國版的「諾貝爾基金會」來鼓勵國人創新,像極了盛裝出發、見賢思齊的虛心學徒。 訪問結束後,一向低調而強悍的宗慶後,欣然為本刊慷慨題詞——「希望《中國慈善家》雜志能讓中國更多的富人關注並投身於中國的慈善事業,讓中國的老百姓富裕起來。」這位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言人笑言,他將來要做「《中國慈善家》代言人」。

㈡ 蓋茨與巴菲特慈善中國行的事件

2010年9月2日,蓋茨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葉雷在做客搜狐公益論壇時明確表示,蓋茨與巴菲特此次來華的時間段會放在中秋至國慶期間,雖然其他行程尚未明確,但同富人的會見活動將安排在29日。此前有媒體稱,蓋茨和巴菲特會出席2010年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舉辦的「2010中國自主創新峰會」新聞發布會。而據最新一位收到邀請的中國富人稱:根據「巴比」的邀請函,兩人將於2010年9月27日或29日在北京舉行一場小規模的慈善晚宴,但並未註明晚宴的具體地點。
根據邀請函,「巴比」將與嘉賓一起談慈善的發展、人生的價值觀、財富觀,以及如何推動世界和平、縮小貧富差距。 對於此前各方一直關注的會見富人名單,葉雷表示,雖然有一部分人很願意被暴露,會到網路上公布自己受到了邀請,但由於相當一部分被邀請的富人仍然明確表示希望身份不被暴露。因此,現在只能透露,被邀請的很多都是有錢人,並且是做慈善比較活躍的人。
日前,SOHO中國CEO張欣在微博上透露,已收到了「巴比」的晚宴邀請,張欣說,她將和巴菲特、蓋茨在9月29日見面時探討慈善問題。
另據了解,「巴比」晚宴擬出了至少50名中國富豪的名單。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和四川宏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滄龍已收到邀請函,但尚未確定是否應邀參加慈善盛會。
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游標已明確向記者表示:收到邀請並將赴會。而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先生也確認自己將會前往參與此次盛會。
此外,有分析認為,與巴菲特有交情的朋友也將受邀。其中包括比亞迪汽車老總王傳福、步步高電子掌門人段永平、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的創辦人趙丹陽、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蘇寧集團總裁兼董事長張近東、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等。 對於此前國內對勸捐的高度關注,葉雷特別解釋,由於巴菲特剛好是在媒體曝光40位富人作出「捐款誓言」時表達中國行願望的,所以很多人誤解為,來中國的目的也是為了推行「捐款誓言」。
葉雷表示,這一次巴菲特跟蓋茨來中國,目的在於「一給一取」,給的是倡導兩人的慈善理念,取的是對中國慈善現狀的了解。蓋茨和巴菲特對於中國的慈善現狀並不了解,因此,本次來華會跟中國不同人士進行慈善交流,對象不僅僅包括富人,還包括在慈善工作中有經驗的人。蓋茨、巴菲特希望了解中國富人的一些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慈善是怎麼做的,他們的想法是什麼等等。而通過與不同人士的交流,看看有沒有機會建立起一種合作或是聯盟機制,來共同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而對於游說富人捐出一半以上財產助善的「捐款誓言」行動,兩人尚未打算在中國啟動。 昨天傍晚5點30分,由楊瀾及「陽光文化基金會」協助,「蓋茨基金會」承辦的蓋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昌平區拉斐特城堡庄園如期舉行。張朝陽通過微博表示,巴比沒有勸捐,只是介紹經驗,捐款完全是個人的事情。 29日晚,參加晚宴的潘石屹、張欣、王石等多次在微博上發消息,直播現場。
29日下午5點16分,潘石屹第一條關於晚宴的微博稱,「大家基本到齊了,一邊聊天,一邊等蓋茨和巴菲特」。其間,陳游標說,「我裸捐是給蓋茨和巴菲特兩人中國之行的見面禮」。此後,「裸捐」被富豪們「熱烈地討論」。
當天赴會者有50人左右,包括有幾位嘉賓攜太太同往。出席晚宴的中國富豪在財富榜和慈善榜排名靠前,嘉賓中不僅有民營企業家曹德旺、陳麗華、陳發樹、王傳福、郭廣昌,還有民政部長李立國等數位部長及工商銀行姜建清、中國人壽楊超、招商銀行馬蔚華等央企領導和IT精英張朝陽、李彥宏、馬雲等。
談「對待捐贈態度」等
王石的微博中說,慈善酒會討論的主題有:對待財富的態度;對待捐贈態度;捐贈如何更有效;慈善對家庭的影響。
張朝陽在搜狐微博上透露,晚宴開餐之前確實一直在以論壇的形式討論慈善問題,巴比坐台上,大家發言提問很踴躍。
「巴菲特80歲,滿臉微笑,話語中充滿感激,每一個問題都很認真地聽,看得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談及對巴菲特的印象,張欣的微博中如此描述,認為「他的謙卑態度很能打動人心」。
巴比在晚宴中未勸捐
張朝陽稱,巴比沒有勸捐,只是介紹經驗,捐款完全是個人的事情。張朝陽稱,他跟蓋茨說他的基金應該更關注環境,而不只是疫苗和疾病。蓋茨回答說有效治療疾病會降低出生率,減少地球人口。蓋茨還說北京這幾天的空氣還可以忍受。關於捐款的問題,記者當面采訪張朝陽時,張朝陽認為中國還沒發展到國外的地步,他不會裸捐,會通過企業增加就業機會,多為國家納稅,這也是慈善。
陳游標表示,在昨天的聚會上,氣氛非常融洽,巴比二人也十分活躍。他說:「巴比不僅表揚了我,還稱贊我是中國富豪的榜樣。」並且,昨天絕非人們猜測的鴻門宴,沒有任何勸捐的行為,也沒有參與者現場捐款。
陳游標介紹,自己在聚會上主要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舉辦一些,並建立相應的機制促進中美慈善事業的交流。
會議成功且卓有成效
晚宴上,巴菲特認為中國慈善發展之快超過想像,未來發展會比美國快。「我們發展了100多年,現在有很多好的NGO,但在中國會發展得更快。」他表示,慈善捐贈是很私人的決定,到此只是和大家分享他們的經驗。「我的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樹立榜樣,他一生都在捐贈」。巴菲特說,「我沒有因為錢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出的錢卻可以改變千百萬人的生活方式」。
蓋茨在隨後的一份新聞公報中稱:「我和巴菲特先生都非常期盼這次交流,很多慈善家、商業領袖抽出寶貴時間來參加這次討論,並發表了他們對於慈善的深刻見解。對此,我們深表感謝。」
「我們希望通過此次交流,更多地了解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巴菲特表示。他強調:「不論從哪個方面講,這都是一次成功而卓有成效的會議。我們非常愉快地交換了意見,同時也了解到中國慈善領域正在開展的大量有意義的工作。」
安保嚴格富豪低調
當天進入拉斐特城堡酒店赴宴車輛全部提前登記車號,赴宴嘉賓坐駕在駛近酒店大門時即有安保人員遠距離核實車牌,隨後無線通知大門處守衛人員。
赴宴賓客車輛先繞至主宴會廳前門,嘉賓下車後快速駛入宴會主樓後側。17時20分左右,宴會廳停車場停有39輛赴會車輛,其中近半為低調的奧迪,賓士寥寥可數。
陳游標介紹,一些富豪帶了孩子,有些帶了助手,但只有本人可以進入現場,「富二代」是不可以進去的。
媒體扎堆苦等富豪
昨晚6點,拉斐特城堡酒店大門外約3米寬的馬路邊停滿了車輛。數名保安將四五十名記者阻攔在外。
由於富豪們進去時有專車接送,記者們連富豪們的人影都見不著。一些記者開始離去,「等著沒啥意義。」另一些記者則仍懷著一點希望堅守著,「希望哪位富豪能突然發慈悲,出來接受大家的采訪。」
究竟是商演還是慈善
本是一次再普通不過的「慈善之旅」,偏偏在中國鬧出這么大動靜,估計連「巴比」兩位「大師」也始料未及。兩人在受訪時曾表示,「中國行」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傾聽,分享慈善經驗。
然而,不少人卻從巴菲特的行程表裡嗅出了些許「商業味兒」:從深圳到北京再到長沙,作為民企比亞迪公司股東的巴菲特,要相繼參加「比亞迪汽車第100萬輛銷售慶典」「比亞迪新車發布」「比亞迪與南方電網簽約」等一系列活動。在華4天中,除29日晚參加「慈善晚宴」外,可謂「天天都有比亞迪」。一邊是「股神」,另一邊是「炒作」,「炒股」就這樣誕生了:受巴菲特「效應」刺激,比亞迪股價28日大漲逾4%。
「究竟是商演還是慈善」好像並未引起輿論的普遍關注,反倒陷入「走味兒」的「宣傳」中:要麼想方設法擠入慈善晚宴「直擊現場」,要麼絞盡腦汁編輯策劃「名人專訪」,「赴宴富豪能捐多少」的話題始終刺激著人們的神經。
聚光燈下,一場普通的慈善晚宴變成一次道德表態賽,把不少富豪嚇得「逃之夭夭」。貼著「商業化」標簽的「慈善之旅」就這樣打了折扣,「炒」掉了「慈善中國行」的面具,「炒」掉了「國人行慈善」的熱情。
慈善,慈悲為懷、踐行善舉,從蓋茨、巴菲特到普通百姓、媒體,以冷靜、低調為妙,棄浮躁、炒作之風。
對富豪捐贈者要寬容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在京舉辦慈善晚宴一時備受矚目。中華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李本公對此事件進行全面深入解讀。李本公說,對於富豪捐贈者要寬容、理解和鼓勵,只有這樣,才會使「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優良傳統不斷發揚下去,才會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捐贈行善環境。
很多人認為陳游標表態裸捐是在炒作自己,「我們不宜刻意地挑剔,當然也不必去推廣和號召模仿。」李本公說,如果陳游標能按照他的承諾兌現的話,那麼他的這種做法會產生一種效應,至少會引發很多人去思考,這無疑會對整個社會有積極的一面。
李本公認為,中國富豪之所以顯得低調,除了各自的其他原因外,可能與不認同「巴比」的慈善理念有關。「慈善還是應崇尚多層次、多形式、多理念為宜,不認可蓋茨、巴菲特的理念不等於不認可慈善理念,更不能就此認為慈善意識差。」中國富豪能否接受「巴比」的游說並赴宴,是他們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
國外慈善形式不可照搬
李本公介紹,美國式捐贈或者說美國現代意義上的慈善事業在國際上是先進的,其中有很多東西值得中國借鑒。從長遠看,中國的富豪有朝一日能放棄把全部財富留給子孫後代的傳統理念,轉而接受把財富回饋給社會,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也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但我們也應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現代慈善事業發展到如此程度有其特殊的國情,如濃厚的宗教觀念、高額的遺產稅收、巨額的財富積累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不可比擬的。」李本公說,慈善事業如同其他事業一樣,要積極開放、大膽借鑒,但一定不能照搬照抄,重犯過去拔苗助長、盲目引進的錯誤。
李本公認為,中國慈善事業在前行的過程中,除了應汲取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也要牢牢立足於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開拓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慈善發展之路。

㈢ 在這一次的抗震救災中明星捐款是多少

郭台銘 捐款萬元
成龍楊受成 捐款1000萬元
博納英龍眾藝人 捐款100萬元
陳慧琳
與演唱會主辦單位 捐款60萬元
周傑倫
捐款50萬元
李冰冰 捐款30萬元
謝霆鋒 捐款30萬元
阿Sa 捐款30萬元
那英 捐款20萬元
范冰冰 捐款20萬元
陳坤 捐款20萬元
黃聖依 捐款20萬元
林建岳 捐款20萬元
徐靜蕾 捐款20萬元
黃曉明 捐款15萬元
陸毅鮑蕾夫婦 捐款15萬元
趙薇 捐款10萬元
周迅 捐款10萬元
姜文 捐款10萬元
孫儷 捐款10萬元
顧長衛蔣雯麗夫婦 捐款10萬元
劉倫浩翁虹夫婦 捐款10萬元
李湘 捐款10萬元
何潤東 捐款10萬元
馮小剛徐帆夫婦 捐款10萬元
鍾欣桐 捐款10萬元
王中軍 捐款10萬元
劉曉慶 捐款10萬元
林心如 捐款10萬元
劉德華 捐款10萬元
劉燁 捐款10萬元
李詠 捐款10萬元
蔣勤勤 捐款10萬元
張信哲 捐款10萬元
《中國兄弟連》劇組 捐款10萬元
張國立鄧婕夫婦 捐款10萬元
田亮葉一茜夫婦 捐款10萬元
容祖兒 捐款10萬元
譚維維 捐款10萬元
伊能靜 捐款10萬元
邵兵 捐款10萬元
蘇有朋 捐款10萬元
張庭林瑞陽 捐款10萬元
於丹 捐款10萬元
張靚穎 捐款10萬元
易中天 捐款8萬元
朱時茂 捐款5萬元
姜武 捐款5萬元
巫啟賢 捐款5萬元
陳佩斯 捐款5萬元
賈樟柯 捐款3萬元
卡雷拉斯 捐款1000歐元

㈣ 現在西南遇上百年大旱,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捐了多少錢和物資呢還有第2第3又捐了多少

我看到晚會現場宗來慶自後捐了1000萬瓶娃哈哈純凈水,價值1500萬。我就納悶了水1000萬瓶,怎麼可能價值1500萬呢?就是按零售價1元一瓶那也就是1000萬,要是按進價那就更便宜了,不知道他們怎麼算的賬,這些商人啊把形式看的太重,他可能絕的拿1000萬瓶水比直接拿1500萬元錢墩大吧,你們想啊1000萬瓶水那就是416666.66666666(1*24瓶)件水啊,40多萬件的水啊,15000萬元錢那就是(黑社會毒品交易提的一皮箱)也就那一箱,還是誰的場面大,有面子。連廣告也免費做了。說到這我想那1000萬瓶水價值1500萬元錢可能把運費也算里了吧?

㈤ 娃哈哈董事長獨女宗馥莉,為何38歲身價千億仍單身

相信大家都在市場上見過很多的飲料還有乳製品都是娃哈哈的品牌,這個品牌的銷量在全國是最好的飲料品牌。

娃哈哈的商業董事長是宗慶後的獨生女宗馥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她吧。

01

宗馥莉,出生於1982年1月5日,是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的女兒,被外界公認為宗慶後事業的接班人。

在她上小學時,因為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的工作非常的忙碌,她只能到公司吃飯和寫作業。

對此,小夥伴們如何評價這件事情?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原創不易,請多關照。

㈥ 四川地震明星們的捐款

「有愛就有希望,有希望就不要放棄」
--------------------李宇春

到昨天為止,李宇春本人已為地內震受災地區捐助人民幣容35萬元。

明細如下:
1、20萬元,由李宇春本人向紅十字基金會的「玉米愛心基金」捐贈,並定向捐助震區;
2、10萬元,取消MINI專輯《少年中國》宣傳發布會,所有宣傳費全部捐贈震區;
3、5萬元,參加央視《同一首歌》義演,現場捐贈5萬元。

同時,在李宇春的影響下,她作為終身代言人的「玉米愛心基金」也捐贈100萬元人民幣,捐助震區百姓。這玉米愛心基金120萬是第一批捐款,5月10日以後接受的玉米基金都將定向災區,第二批捐款在統計中。自災難發生,累計捐款已達135萬元人民幣

㈦ 宗馥莉老公圖片

宗馥莉(1982年抄1月15日-),杭州宏襲勝飲料集團總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的女兒。 2014年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
2014年,福布斯中文網發布"中國商界女性排行榜",宗馥莉再次榜上有名,並高居第八位。
2015年,宗馥莉身家30億美元居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三名。2015年,在全球最富有的20位35歲以下億萬富豪排行第11名。

㈧ 王力宏代言的品牌

1997
◎1月,資生堂化妝品SQ代言人。(台灣)
◎3月,維他露P 代言人,同年十月因此片入選「十大廣告明星」。(台灣)
◎9月,Hang Ten 服裝代言人。(台灣)
1998 ◎5月,Hang Ten 服裝代言人。(台灣)
◎11月,古道綠茶廣告。(台灣)
1999 ◎6月,受邀擔任台灣環保大使。(台灣)
◎7月,娃哈哈純凈水代言人。(大陸)
2000 ◎美國棉2000代言人。(台灣)
◎於香港擔任國際名表寶路華亞洲代言人並演唱廣告歌曲與發行單曲。(香港)
2001 ◎娃哈哈純凈水。(大陸)
◎莎朗洗發水。(大陸)
◎雅芳美白產品代言人 (大陸)
◎IBM Pentium4 。(香港)
2002 ◎寶島眼鏡。(台灣)
◎味全每日C 100%蔬果汁。(台灣)
◎娃哈哈純凈水、果汁。(大陸)
◎鍔萊特休閑鞋。(大陸)
◎港士龍休閑服飾。(大陸)
2003 ◎Hugo Boss 亞洲區品牌活動代言人。
◎娃哈哈純凈水、果汁。(大陸)
◎港士龍休閑服飾。(大陸)
◎「純屬意外文字寫真書」(中文版、日文版)
◎BOURBON 巧克力。(日本)
◎麥當勞大中華區代言人。(大陸、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
◎Discovery頻道《太魯閣的秘密》引言人。(台灣)
◎「Portrait of a Love Song」寫真詩集。
◎麥當勞兒童慈善基金會榮譽志工。(台灣)
◎國際自行車環台邀請賽代言人。(台灣)
◎米奇75周年許願大使。(台灣)
2004 ◎波卡Lay』s洋芋片。(台灣)
◎台灣交通部「台灣觀光大使」。(台灣)
◎雀巢脆谷樂Cheerios(大陸)
◎三陽新款機車「Mio」代言人。(台灣)
◎鍔萊特品牌形象代言人。(大陸)
◎娃哈哈激活飲料。(大陸)
◎御茶園。(台灣)
◎柏仙多格服飾。(大陸)
◎麥當勞夏日甜蜜蜜冰品。(港台)
◎代言Tom-Sky。(港台)

㈨ 娃哈哈捐款多少

中新網4月16日電,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在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社會各界展開了抗震救災活動,哇哈哈集團在得知玉樹地震的消息後,也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工作中。

據了解,目前玉樹救援工作非常困難,災區缺乏帳篷、食物和水。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出差途中聽到玉樹地震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青海分公司立刻安排向災區調水調糧,由於青海分公司並沒有這么多庫存的貨源。宗慶後當即要求青海周邊地區的分廠向青海發運,並親自落實貨源和部署運輸工作,確保災區急需的水、糧在第一時間送到。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缺水缺糧!玉樹告急!!!

目前,玉樹的救援工作非常困難,缺乏帳篷、食物和水,鎮上的商店要麼倒塌,要麼關門,有錢都很難買到東西。前方救援人員表示「在缺帳篷、缺水、缺食品、缺葯品、什麼都缺的情況下,我們現在的工作很難開展。」

玉樹告急!

玉樹告急!

調水調糧!宗慶後親自部署!

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出差途中聽到玉樹地震的消息後,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青海分公司立刻安排向災區調水調糧,由於青海分公司並沒有這么多庫存的貨源。宗慶後當即要求青海周邊地區的分廠向青海發運,並親自落實貨源和部署運輸工作,確保災區急需的水、糧在第一時間送到。

大愛無疆娃哈哈讓愛無所不在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據相關統計,國內飲料龍頭企業娃哈哈成立23年來,累計支援教育事業的經費已超過1.7億元!在社會公益方面的投入超過2.69億元!

1999年娃哈哈捐贈1500萬元建成的娃哈哈小學新校舍

2003年「非典」娃哈哈捐贈價值900萬元的商品

2003年娃哈哈與浙江大學簽訂「宗慶後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協議

2005年東南亞海嘯,娃哈哈捐贈物資916萬元

2007年娃哈哈在全國貧困地區捐建23所「希望小學」

2008年5·12日汶川地震,娃哈哈共計捐款捐物超過1600萬元

2009年成立「娃哈哈慈善基金會」

2009年娃哈哈慈善基金會招募100名愛心志願者赴貴州、四川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娃哈哈慈善基金會急調「及時雨」,將價值1700多萬的純凈水陸續運往災民手中

……

大愛無疆,大美無言。民族企業娃哈哈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民族有難,民族企業必伸援手,決不袖手旁觀!

㈩ 王健林都想要的兒媳,30歲沒談過戀愛卻是千億資產繼承人,是誰呢

突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香港的富商們大都喜歡生很多小孩,可能還是有那些傳統的觀念,多子多福吧,不過這也引起了很多紛爭,豪門內總是龍爭虎鬥的,沒有一點手段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不過大陸的富商們正好相反,都不喜歡生太多,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這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王健林的獨生子王思聰,還有宗慶後的獨生女宗馥利了吧。

宗馥利從20幾歲的時候,就非常熱心公益事業。宗馥莉曾說:「有人用一億元可以去買一架私人飛機,或者一艘豪華遊艇,但對我來說,捐贈高校來培養食品領域的職業人才更有意義」。

在她剛剛回到中國不久,她就捐出了7000萬元給浙江大學。2007年,她又捐出了1000萬元成立了宗馥莉基金會。宗馥莉之後還捐了1個億給西安大學。

宗馥莉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富二代,獨立自信能力強,而且還完成不像是一個富二代。王健林一直希望給兒子王思聰找的不就是宗馥莉這樣的一個老婆么。不過宗馥莉至今依然沒有結婚,確實這樣出色的一個女人,也不知道國內有哪個男的可以配得上她。宗馥莉也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世界女首富。

閱讀全文

與娃哈哈慈善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