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營非企業、民辦非企業和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是什麼樣的關系,是一個意思么
三者之間有區別,但是區別不大,民營非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幾乎一樣。
1、民營非企業單位不具有企業特性和特點的社會服務組織,它具有民間性、社會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特性,其行為特徵是體現在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產品的公益性為宗旨、追求最大化的社會效益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目標。
2、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界定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3、民間非營利組織是由民間出資舉辦、不以營利為目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宗教等社會公益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分類主要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寺院等。
國家會在稅收等方面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實行一些特殊的減免政策。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盈餘和清算後的剩餘財產則只能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不得在成員中分配。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是多渠道的,它不僅可以是熱心於公益事業者的出資,也可以接受政府的資金資助、公益項目支持、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和政府購買服務,更可以接受社會各界以及國外資金的捐贈和贊助,同時還能享有國家對其事業的發展所給與的鼓勵和扶持的稅收優惠政策。
如民辦的養老機構、民辦的教育機構、民辦的文化體育機構以及民辦的公益服務機構等,不僅能接受政府的資金資助、公益項目支持、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各界以及國外資金的捐贈和贊助,還能享受到政府給予的免營業稅、所得稅的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1)基金會和民非的區別擴展閱讀:
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分布在:
1、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2、衛生事業,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3、文化事業,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
4、科技事業,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民辦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
5、體育事業,如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
6、勞動事業,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
7、民政事業,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民辦婚姻介紹所,民辦社區服務中心(站)等;
8、社會中介服務業,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民辦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民辦人才交流中心等;
9、法律服務業。
『貳』 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
基金會是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的非營利性機構,它按照規定可分為公募基金回會和答私募基金會,它下面可以設立多個基金,比如以前紅十字會下面設立的「壹基金」,後來李連傑單獨在深圳成立「壹基金基金會」,屬國內第一家成立的民辦公募基金會;
基金按性質分兩種,1是投資型基金,2是捐贈基金,幼兒園發展基金屬「捐贈基金」;
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規定,民辦非單位(民辦幼兒園屬於這一類)接受捐贈,捐贈款項超過50萬可以成立基金,同時必須上報同級管理部門,並賬務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叄』 基金會跟NGO有什麼不同
1、NGO:
是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一詞的縮寫,非政府組織(NGO)這一概念主要是指「處於政府與私營企業之間的那塊制度空間」。它是現代社會結構分化的產物,是一個社會政治制度與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斷趨向分離過程中所衍生的社會自組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政府組織一詞來自國外。據考證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的一份重要文件里,當時主要指那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機構,如國際紅十字會、救助兒童會等,後來成為一個官方用語被廣泛使用,泛指那些獨立於政府體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職能的社會組織。1995年,北京舉辦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因同期舉行的「世界婦女非政府組織論壇」,而使非政府組織這一詞彙在中國推廣開來。
2、基金會
基金會(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2、非營利性
非營利性體現在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及其相應的制度規范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非營利的分配與收入約束機制,要求基金會的捐贈人、實際受託管理者不得從基金會的財產及其運作中獲得利益;二是存在非營利的組織運作和管理機制,要求基金會具備有效規避較高風險與較高回報的自我控制機制;三是存在非營利的財產保全機制,要求基金會不得以捐贈以外的其他方式變更財產及產權結構。
3、非政府性
基金會的非政府性是其區別於政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基金會在決策體制上不同於政府,是具有自主決策、自治的獨立法人;二是基金會在治理結構上不同於政府,是民主治理、公開的社會組織;三是基金會在運作機制上不同於政府,是追求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組織。
4、基金信託性
基金會是以捐贈為基礎形成的公益財產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財產,有兩層含義:一是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信託關系,是捐贈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之間圍繞公益財產達成的公益信託,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二是基金會是以公益財產形式存在的財產集合,通過有效的財產運作實現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肆』 非盈利組織,公益事業,基金會的區別,以及轉型問題.
非營利組織是抄社會組織襲的本質特性,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區別於企業。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有三類: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非營利組織主要從事的是公益事業,但社會公益事業不是非營利組織專有,政府、企業也可從事公益事業。基金會不能轉制為企業,其工作特點是以公益目的聚集社會資金,將其投放到公益項目中,為社會提供福祉。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當然要獲取薪酬,但成本不能超過收入的10%,薪酬標准目前都不高。目前相比之下,還低於企業。非營利組織可以投資辦企業,但企業必須是獨立的法人,非營利組織在企業取得的收益應用於公益目的。
『伍』 請問登記慈善基金會、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取得的證書有什麼區別
登記機關有什麼區別呢,都是民政局發的吧,三類都屬於社會組織,證書區別不重要,業務分類和活動不同而已。
『陸』 民間組織促進會的定義是非營利的嗎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都是非盈利的嗎
非營利機構的定義並抄不是說這個機構沒有任何的收入,或者這個機構的財務上必須要支出大於收入,才叫做非盈利機構。非盈利,指的是「不以營利為目的」,考察的是它的收入是如何來的、用到哪去了(如果是NGO還要考察它與政府的關系如何)。
「民間組織促進會」前身是一個科研社團,如果網上的資料屬實,那麼它應該是非營利機構。簡單理解,它的工作領域就是幫助催化民間組織更快更好的發展。
『柒』 什麼是非盈利基金會,和普通基金會的區別
首先在名稱上有個直觀的區別。
1. 普通公司以PTE.LTD.結尾(哪怕公司名稱中含有基金或者基金會這種字眼,只要結尾是PTE.LTD.那它還是屬於普通公司)。
2. 非盈利基金會以FOUNDATION.LTD.結尾
其次公司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普通公司是股份制,非盈利基金會不含股份制,是公眾擔保類型。
我們眾所周知的比特幣、火幣、比原鏈這些大咖們注冊的都是非盈利基金會,可信度會更高。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做區塊鏈ico需要發幣的話,有些交易所需要法律意見書的,如果你注冊普通公司是無法做法律意見書的,只有非盈利基金會可以做相關法律意見書。
接!
『捌』 民間非營利企業和基金會和社會團體有何不同
基金會和團體不算企業,存在本質的區別··
『玖』 基金和基金會有什麼差別
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的不同
基金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二、分類不同
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以及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基金會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
三、特徵與功能不同
基金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
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拾』 民辦非企業和民辦企的區別
所謂「民辦非企業」,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它是內指企容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在我國現行體制下,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基金會一樣,其實質均為民間組織的一種形式。
私營企業一個所有制概念。私營企業是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通俗說,就是私人出錢開辦的企業。 而民營經濟,則不是一個所有制概念,它是從經營層面上說的。它強調的是「以民為經營主體」,與「國營」或「官營」相對應。因此,只要不是國有國營或官辦的經濟,全都是民營或民營經濟。在民營經濟中,既包括全部私有制經濟,也包括除了國有國營以外的其它公有制(集體所有制)經濟,例如鄉鎮企業,合作社經濟,以及社區所有制經濟,社團所有制經濟,基金會所有制經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