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基金 > 我國家庭金融理財的風險

我國家庭金融理財的風險

發布時間:2021-03-05 00:28:31

㈠ 家庭理財的風險防範:

一是要對風險進行預測。家庭投資要仔細計算一下家庭的收入、現金、實物資產以及金融資產,分析各自的投資風險。只有認清各項理財的風險,才能減少風險。
二 是要通過轉移來降低風險。家庭應通過合法的交易和手段,將投資風險盡可能地轉化出去。如家庭不直接參與投資項目,而向承擔項目的個人或單位投資,讓 部分利益給承擔者,這樣,家庭便可不承擔風險。轉移風險的常見方法有:在保險公司購買保險;債權投資中設定保證人;為避免利率、匯率、物價變動形成的損 失,在交易市場上進行套頭交易,買進現貨時賣出期貨,或賣出現貨時買進期貨等。
三 是要把風險分散開。應注重資產結構的優化組合,主要可採用分散投資資金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盡量地將投資風 險分散在幾個不同的投資上,以便互補。一個慎重的、善於理財的家庭,應把全部財力分散於儲蓄存款、信用可靠的債券股票及其他投資工具之間。這樣,即使一 些投資受了損失,也不至於滿盤皆輸。
四是要作好風險補償。這是對家庭投資已遭受損失後的一種補救方式。家庭應從投資收益中定期按比例提取一定的資金,建立風險損失准備,對風險進行補償,穩定家庭生活。

㈡ 理財到底有沒有風險啊

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只是根據理財產品的不同,風險也不同。理財產品的收專益和風險屬成正比,即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何況預期收益率並不意味著實際收益率。目前銀行短期高息型理財產品多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對缺乏理財常識的投資者來說,如果要購買高息理財產品,更要詳細咨詢專業人士,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並做好風險評估,切忌盲目出手。

(2)我國家庭金融理財的風險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第六條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充分揭示風險,保護客戶合法權益,不得對客戶進行誤導銷售。

第九條 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應當遵循風險匹配原則,禁止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財產品。風險匹配原則是指商業銀行只能向客戶銷售風險評級等於或低於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理財產品。

㈢ 什麼樣的家庭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小

收益和風險往往是成正比的,不要期望太高。

現在很多銀行都發行了預期收益率超過內6%的理財產品容。

春節前銀行間資金面偏緊,理財收益率或將繼續上行。

國有大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則低於6%,在國有大行在售的理財產品中,以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的一款2014年第21期「工銀財富」資產組合投資型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為5.8%。

㈣ 家庭理財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認識上的現狀:理財意識觀念逐步增強,但盲目理財,分不清自己的需求以及能承擔的風險,跟風現象嚴重;同時,對自己所認購的理財產品很少了解,甚至出現虧損時引發很多糾紛;家庭理財還是個人理財都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配置,要麼過於保守,錯過市場結構性的機會;要麼過於激進,投資方向過於集中,為家庭理財帶來很大的風險。
2工具的選擇問題:理財工具結構單一,對可選擇的配置工具認識片面,不能充分發揮資金的運用潛力,不能充分利用正確合適的工具進行合理有效配置
3渠道上:過分依賴銀行,或保險,或證券等,由於大部分渠道即是服務的提供者也是產品的提供者,很難從客戶的角度給出客觀切實的建議,自賣自誇的賣瓜行為和誤導銷售屢見不鮮。當然國內缺少這種專門的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同時,作為客戶,應該為家庭的理財投入一些精力,畢竟關繫到家庭財產的保值增值,不必打麻將。
4 法律上來說,由於投資者缺少必要基本的專業知識,精力,當服務機構出現違規操作時,不能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此外,我國的金融資本市場還處於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的過程當中,配套的法律法規的缺位也讓進行家庭理財的投資者無可奈何,甚至有一些理財產品不僅法律法規落後,連監管機構都沒有,由於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讓投資者無形中承擔了更多的風險。

㈤ 普通老百姓將如何面對家庭理財中的投資風險

但是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提升,以及高通貨膨脹率和低利率的壓力,這些保本保收益產品漸漸失去了吸引力,一些有著更高預期收益的投資產品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讀懂風險是理財的第一步 理財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在既定的收益水平下盡量降低風險,或者在相同風險程度下盡量提高收益率,因此認清理財產品的風險,按照自身可接受的風險水平進行合理選擇是理財的關鍵。 投資有風險,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但不投資也會有風險,通貨膨脹會造成風險,少賺也會有風險。所以不要害怕風險,重要的是一定要了解你投資的品種風險度有多大,只有了解了風險度才有有效規避風險。一談到風險,更多的人會把風險等同於損失,實際上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金融投資中的風險,就是一種不確定性,即每年的實際投資率相對於預期年收益率的上下波動程度,向上超出的收益和向下缺少的部分都是風險。 選擇理財產品面對四類風險 目前市場上理財類產品,按照風險高低可分為: 第一, 低風險程度的理財產品。主要有銀行存款和國債,由於有銀行信用和國家信用作保證,具有最低的風險水平,任何國家都是如此。但同時收益率也是較低,投資者保持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滿足生活日常需要和等待時機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第二, 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主要為各種貨幣市場基金或偏債型基金,這類產品投資於同行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個市場本身就具有低風險和低收益率的特徵。 第三、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主要有信託類理財產品和偏股型基金。信託類理財產品是由信託公司面向投資者募集資金,提供專家理財、獨立管理,投資者自擔風險的理財產品。投資這類產品投資者要注意分析募集資金的投向,還款來源是否可靠,擔保措施是否充分,信託公司自身的信譽等。偏股型基金,是由基金公司募集資金按照既定的投資策略投向股市,以期獲得較高收益的一類產品,由於股市本身的高風險性質,這類產品風險也相對較高,本金也有遭受損失的可能。 第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主要是股票、期權、黃金、藝術品等投資項目,由於市場本身的風險特徵,投資者需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豐富的投資經驗和敏銳的判斷分析能力才能在這類市場上取得成功。 想要降低理財中的風險,首先就要正確評估自身可承受的風險水平。投資者在進行理財前應主要從兩個方面評估自身可承受風險的水平。一是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可以從年齡、就業狀況、收入水平及穩定性、家庭負擔、置產狀況、投資經驗與知識估算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一般而言,退休家庭、老年層次的家庭,還有中低收入人群,風險承受能力較差,可以做一些低風險產品配置。而單身白領和中高收入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投資於高風險理財產品。二是風險承受態度即風險偏好,可以按照自身對本金損失可容忍的損失幅度及其他心理測驗估算出來。 其次,「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就是要了解市場的理財工具,比如說基金、國債、保險等等,以及市場的整體走勢。 還要構建家庭資產的合理組合。今年基金和股市都很好,有的基金收益率達到70%、80%,甚至達到100%以上,但問題是,下一年還能保證有80%的收益率嗎?收益80%的基金佔用了家庭收入的多少?如果佔用家庭收入的比重過高,且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又比較大,這就為家庭理財帶來了很高的風險;但如果相對於家庭收入而言,投資比例過少,即使有80%的收益率,這些收益對於家庭來說,幾乎沒有明顯的貢獻,所以這就涉及到家庭收入合理分配以及家庭資產合理組合問題。就一般家庭而言,應用不超過家庭收入的40%供房,30%用於家庭日常支出,20%用於流動性較強的金融資產如:活期、定期儲蓄,貨幣型基金等,10%用於購買各類保險及風險較高的理財品種。這種組合方式,既可保證家庭較高的收益,又可防範理財風險。此外家庭理財還要根據家庭成員的年齡、構成等因素,進行合理組合,並在不同市場趨勢下進行適當調整。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除了要有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以外,投資者的心理素質也很重要。很多投資者今天買了股票,就希望明天看到漲停板,幾天不漲心裡就著急,聽到別的股票的小道消息就趕緊追漲,這樣的心態就導致了他們頻繁操作,甚至不惜冒更大的風險去買進一些投機性很強的個股,往往事與願違,收益卻非常有限。其實,我們今天買的股票,是看好它未來的成長潛力,明天就封上漲停的可能性極小,如果你確實遇到了一買就漲停的情況,就當是自己運氣好,不要認為是自己水平高、分析准,否則的話就會樹立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自己有能力繼續掙到一個漲停板。然後就會不斷地選股、換股、再選股、再換股,如此循環下去,最終結局可能是虧錢,或者賺得很少,整個投資過程中的心態也會越來越糟。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市場情況,對於投資者而言,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長期投資是永遠的法則。長期投資是很簡單的投資法則,但真正能做到長期投資長期持有的人很少。風險補償一定是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內才會體現出來,在美國,做股票投資,投資10年,虧錢的概率只有2%,98%的機會是賺錢,投資15年,根本沒有虧錢的幾率。中國近十幾年也是如此,如果持有股票的時間只有一年,投資收益率為負的概率是46%,也就是將近一半的概率是虧損的。如果持有三年,虧損的概率不到1/3。如果持有五年,投資收益為負的概率是零。同樣在中國買基金,從過去幾年你會發現,四年根本不會虧錢,所以,理財是長期的行為,要以長期投資心態來對待理財產品。一年兩年投資成功的行為不能算是一個很會理財的人,需要持續進行下去,讓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只有把時間拉長,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㈥ 哪些風險因素會影響居民家庭金融投資

居民家庭金融投資,主要銀行存款,保險,債券,基金,股票。相對投資渠道少,而且版意識權不是特別強,基本集中在低風險領域。利率是很大的一個風險,還有就是股票市場熱度也是一個,股市瘋狂,會導致低風險資金向高風險投資領域轉移,還有一個就是經濟問題,畢竟老百姓資金大多數存錢意識強,主要還是針對有備無患的

㈦ 家庭理財的理財風險:

家庭理財風險主抄要有政策風險,指因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的出台實施或調整變化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法律風險,指因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進行金融投資而形成的風險。市場風險,指因市場變化而造成的風險。機構風險,指因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不善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詐騙風險,指家庭在投資過程中被人詐騙而形成的風險。操作風險,指家庭進行金融投資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而形成的風險。

㈧ 家庭理財風險如何分析

●債券(30%的資金)由於目前人民幣整體利率水平存在上調壓力,所以,國債投資的中長期潛在版利率風險加大權,容易遭受升息帶來的機會成本損失。

●保險(10%的資金)作為一種迴避風險的投資本身也有風險,比如保險合同是否合法,保險責任是否清楚,保險金給付是否及時等。

●股票(10%)的資金。用家裡的閑錢,要有財經和股票知識,要有好的心理素質。

●外幣(其他資金)。現鈔有一定匯率風險,它也不如現匯存款含金量高。

●收藏(其他資金)。收藏投資必須具備很高的專業知識,評估知識和鑒別水平以及敏銳的眼光。

㈨ 家庭自身可以通過哪些措施來防範金融風險

(一)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要想更好投資理財,應當加強自己對金融投資的了解,積極學習相關金融知識。首先,可以通過電視、網路等方式對金融投資多加學習了解,先看到金融投資帶來的風險,從而在投資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再次,不要盲目跟從,不要看到某人在其一投資中獲得利益,也就跟風投入,因為不是每個投資都是永遠獲利的。家庭收入有限,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判斷力,降低家庭金融投資的風險。
(二)選擇適合家庭本身的投資方式。由於社會金融機構的發展,許多金融投資產品流入市場,使人們投資時眼花繚亂,這就需要在投資時做出准確的判斷。用自己所積累的金融知識對市場做准確的判斷,結合家庭情況選擇適合的金融投資。在選擇金融投資是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被利益蒙蔽。同時,家庭投資要具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因為每個投資都存在風險,某一環節的失誤都可能使投資失敗,所以一定要有樂觀的心態。每個家庭的承受力都不同,所以在投資是要選用適合自己的,不能只追求高的利益,而錯失了對投資風險的判斷力。
(三)政府機構應當加強對金融人才的培養。由於近些年家庭投資者對金融投資興趣的不斷高漲,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應當加強金融的管理。相關部門建立一些專業的機構,對家庭投資者多一些建議性的指導、分析從而加大家庭的盈利。同時吸引更多人們對投資產生興趣,加強資金的運轉,有利於社會的經濟發展。選擇適合的金融投資方式,是家庭投資風險降低最有力的金融投資。專業的投資指導,家庭規避金融投資風險最好的方法,也有利於維護金融市場潛在的危險。
(四)政府部門對市場的管理。我國投資市場還不穩定,需要政府對其監督管理。政府部門應當健全法律機構,用法律形式維護金融市場,使市場運作更加和諧,進而保障家庭在投資時能獲得更大利益。政府部門法律的完善,使金融市場做到有法可依,使家庭投資得到法律的保障,減少金融投資給家庭帶來的風險。
(五)注重金融人才的培養。金融市場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隨著眾多新興理財產品的出現,市場上呼喚一批專業知識過硬的人才。為此,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金融人才的培養,與各大高校聯合起來,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水平,為人們提供專業化的金融理財服務,不斷提升居民的投資信心,只有規范市場,才能夠贏得居民的信賴。

閱讀全文

與我國家庭金融理財的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