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光資本是真的假的,投資理財利益很高啊,會不會是炸騙
理財產品都有風險,收益率越高風險就越大,你說的這個華光資本我不知道是不是正規公司,但是你投資之前一定要仔細考慮清楚,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② 如何避免遭遇銀行「假理財」產品
1.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不等於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銀行是一個「金融超市」。
現在的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
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
如果你選擇的是銀行代銷產品,那必須對該產品的發行公司進行查詢和了解。
2.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婪
通常,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相對安全,收益較穩定的。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這句話永遠不過時,安全對應的是低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常規收益在3.4%~4.5%之間,那些動不動就8%、10%收益保證的理財產品,難道您在購買前就沒懷疑過?
3.新技能get!識別「真理財」,告別「假理財」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編碼」,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就像身份證一樣,具有唯一性。
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
4.防止「飛單」,銀行「雙錄」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
「雙錄」指「錄音、錄像」。銀監會要求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
在購買銀行直銷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注意是否有「雙錄」,銷售人員是否按程序、按規定介紹理財產品,你的權利、風險和糾紛處理方式,錄音錄像為證。
總之,找正規的渠道,買正規的產品,不貪高收益,這樣就能盡量避免遭遇「假理財」了。
③ 虛假理財作為「飛單」中的一種嗎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營業場所銷售的理財產品,既包括自身依法發行的理財產回品(以下簡稱自有理財答產品),也包括合作機構依法發行的金融產品(以下簡稱代銷產品)。」福建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還有個別銀行工作人員或離職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向客戶銷售或推介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投資產品,俗稱「飛單」。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主體一般為資質優秀,實力雄厚的銀行業機構,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有很大保障。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進入某實體項目,投資標的門檻較低,宣傳的收益率很高。
④ 怎麼知道一家公司的投資理財產品是真是假的呢
一般小公司的產品還是不要信,尤其是高收益承諾的,要買理財還是選擇國家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如券商,銀行,信託公司,基金公司等,或者一些大企業和這些公司合作的產品,如余額寶,理財通,零錢寶等
⑤ 買銀行理財產品遇假 個人投資理財誤區有哪些
誤區就是,大家都以為銀行產品都是他們自己的產品,所以風險等不會太回在意,畢竟大銀行答的產品還是有保障的,熟不知,現在很多銀行都會代某些企業經營產品,風險由某些企業承擔,銀行不會承擔,就是這么回事。所以不要以為所有銀行產品都是風險小,這是嚴重的誤區。
⑥ 如何辨別理財的真假性
建議通過銀行購抄買理財,所在襲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以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頁面查看,也可通過「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
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⑦ 網路上投資理財全是騙人的嗎
底層邏輯怎麼看?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看到一款理財產品,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這個時候你就要知道,這8%是給你的。發行產品的平台也需要從中收取費用,就算是只收4%,這兩項加起來,用款方支付的資金成本就已經12%了。
那你就需要去看看用款方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事情可以保證他的年化收益能達到12%以上。要注意,這里的12%,已經是按照非常保守的方式進行計算了,如果你的年化收益有8%,用款方的實際成本絕不止是這么一點。
像這類的產品,表面看上去收益是還不錯,可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果說根本找不到,或者沒人能說清這錢最後到底用在了哪裡,那就更危險了。
堅守「不懂不投」的原則
不懂不投或許會讓你「錯失」一些暴富的機會,但這可以在每一次投資中,讓你避免重大的失誤。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身邊的朋友買了個從沒聽說過的產品,然後獲得了豐厚的收益。這個時候,換做是誰都難免會心動。可我們沒有看到的是,前期的繁榮只是誘餌,當大多數人都參與到這項擊鼓傳花的游戲中,鼓聲也就該停了。這些最後參與進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接盤俠。
不要過於依賴平台
投資理財中平台是否靠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還是以原油寶事件為例,即便是維權、投訴,即便是最後徹查、問責,投資者也不可能一點損失都不用承擔。大部分的損失還是要投資者自己買單的。
這里有一點,就是我們在投資時,是否做好了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心理准備。如果一直想要依靠誰、依靠哪個平台,我們是很難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的,因為這樣我們會覺得可以輕易的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但實際上買單的只能是自己啊。
總結:
我們所能看到的理財平台有真有假,即便是傳統的大平台,投資者依然有大額虧損的可能。唯有看清所投產品的底層邏輯,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投資,並從一開始就知道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