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財周刊雜志哪個報社集團的
上海世紀出版有限公司主辦.
創刊於2001年3月18日的《理財周刊》,是國內第一本實用型個人投資理財專業雜志,逢周一在上海出版,全國發行。雜志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派有常駐記者,其廣告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深入人心。雜志內容主要包括股票、基金、保險、貸款、不動產投資、集藏、創業,以及各種經濟趨勢分析與理財規劃方法等。它擅長透過新鮮生動的文字,深入淺出的介紹,圖表化的視覺呈現,讓理財信息不再晦澀難懂。
作為目前國內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投資理財類專業雜志,《理財周刊》擁有包括平面媒體、網路平台、教育培訓、會展服務、手機無線服務在內的專業、立體的傳媒資源。《理財周刊》主辦了國內第一個理財博覽會——上海理財博覽會;興辦了國內第一所理財高等專科學校——上海理財專修學院;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大型綜合理財門戶網站——第一理財網(www.Amoney.com.cn);評選了國內第一批理財明星——上海「十佳理財之星」。2002年,《理財周刊》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4年被國際權威獨立品牌評估機構——英國的SUPER BRANDS評為中國財經理財類雜志第一個「超級品牌」, 2006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中心、中國廣告協會等權威機構評為「中國十強品牌期刊」。
B. 理財周報與理財周刊
不是一家、理財周報會好一些、這是獲得的榮譽:
2007年7月23日《理財周報》創刊以來,以大氣磅礴的形象在業界掀起了廣泛的波瀾,並贏得了的諸多市場贊譽:
2007年11月創刊語率先提出「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過CPI」,此後被廣為傳頌,亦被《新周刊》評為2007年年度語錄。
2007年12月由於《理財周報》上市以來出色的市場表現,《銷售與市場》授予《理財周報》「傑出媒體營銷獎」。
2008年1月《理財周報》被史坦國際和中國傳媒論壇評為中國「最具成長性媒體」。 2008年1月在今傳媒雜志和騰訊網發起的「影響中國2007年度傳媒100強」評選中,組委會授予《理財周報》「最具成長性媒體」和「最具投資價值媒體」兩項殊榮。
2008年6月在今傳媒舉辦的「中國傳媒百強年會」中,《理財周報》又獲得了「媒體創新貢獻獎」。
2008、2009年連續兩年,《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從2000多種報紙,9000多種期刊,300多家電視台的9000多個欄目中選出《理財周報》成為唯一的財富管理類(理財類)媒體的「中國標桿品牌」。
2009年12月《理財周報》獲得由史坦國際和中國傳媒論壇學術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獎項。
理財周報官方獨家合作電子版 http://moneyweek.dooland.com/
理財周刊:
全年零售價:384元/年 每期零售價:8元/期
希望可以幫到你!給點分好不好啊?我想升級!呵呵、謝謝啦!
C. 《理財周刊》這雜志如何
給你轉載個他們主編的話語,自己評價。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站在《北京商報》更名3周年的時間窗口上,回頭看看這三年來我們傾心打造的《理財周刊》,作為她的執行主編,我對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們做《理財周刊》的目的,僅僅是覺得財經新聞中心旗下應該有一個周刊,因為從財經很容易過渡到理財上來。至於能辦成多好的刊,能不能「發光」,我的主編、我以及我的同事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
但是我們經常問自己問題。
比如理財是什麼。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寫稿子,我都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比如我們要給讀者寫點什麼。每一次報選題前,我們財經新聞中的記者們都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再比如我們的文風是什麼。每一次在簽版付印前,我們的主編都會重新問自己一遍。
結果,在商報改版後的第三年,我們的周刊走過了近150期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僅藉助了《北京商報》人性化的發行方式,還藉助於我們成熟讀者的不斷指點,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追求的。在這種與時俱進中,《理財周刊》「發光」了。
我們堅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有錢存到銀行嘛,理什麼財?」即便是到了21世紀第9個年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享受金融業提供的以錢生錢的理財生活。
誠然,靠雙手努力勞動換得金錢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獲得財富也是「人情」。而我們更相信,一個國家的金融業需要人氣,人多了,這個市場才完整。
理財是什麼?這是我們提過的一個問題。在周刊的記者看來,理財就是使你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為精緻的工具。比如有人認為買基金就是理財,用錢買一款基金,基金就能為自己掙錢。其實,買什麼樣的基金、在什麼時候買,甚至在什麼時候贖回,這些都是有據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證指數在沖上4300點後出現回調,《理財周刊》就針對當時一部分投資者的心理,寫了《震盪市 基金是避風港嗎?》這篇文章。文章披露,號稱「理財專家」的基金在調整中戰績各不相同,但進取型基金在市場回調時風險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證指數已經跌到2868.8點,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基金加倉的好時機,但記者在對比後發現,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風險過大,因此寫了《暴跌中選擇中低倉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證指數漲到3000點以上,一時間指數基金這個熊市中的「破落戶」變成市場新寵,記者從指數基金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預期出發,報道了《指數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財方案,同時提示風險。
這是《理財周刊》「解剖麻雀」的一個例子。平時,我們關注各種理財產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普通投資者如何買投連險、退保需要什麼手續、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讀、保本產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銀行理財師的能力怎樣、房貸轉按揭手續費多少、國債提前贖回怎麼算利息、銀行卡手續費如何計算、哪家銀行信用卡積分最值錢、怎樣買黃金最劃算、掛鉤葡萄酒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如何保證……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話題。甚至,我們向讀者傳達這樣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錢,也要計算一下怎樣存是最劃算的。
到了節假日,我們給讀者的理財建議就多起來。比如在今年春節前最後一期周刊1版,我們財經新聞中心12名編輯記者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出發,簡短盤點一年來的理財市場,並對投資者在牛年中的理財生活進行了規劃(詳見本報2009年1月23日理財周刊A1《牛年到 商報祝您Happy牛Year》),這是財經新聞中心記者一次集體亮相,目的是讓讀者看到,平時理財精打細算的這些人,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惟一不同的,是這12個人都戴眼鏡。
我們堅持——
早於讀者發現理財陷阱
《理財周刊》的另一項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財市場,或者是市場中的怪現象,以幫助讀者成功繞過鮮花裝飾的陷阱。
這里要提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團隊中所有成員,對於理財市場的「負面報道」其實都心懷抵觸,原因是作為市場中的一員,我們不願意向讀者傳達過多的負面消息。但有些時候,監管層的觸角無法伸向異常隱秘的地方,這時,我們的筆就變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報《理財周刊》頭版頭條刊登了由現任周刊主編劉傑、商報《老周侃股》專欄作者周科競和那時僅僅是一位新記者的我共同寫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詢機構賺錢伎倆曝光》。這篇稿子一發布,其犀利的語言、獨特的視角以及大量采訪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網路轉載數量上百條,鏈接留言數不勝數,既以內容警示了投資者,也使我們看到了讀者的訴求。這篇稿件後來被評選為2007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一等獎以及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之後,幾乎每隔一個階段,我們都會對理財市場中的黑幕或陷阱進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針對理財產品市場存在的銀行銷售者誤導投資者現象,我報道了《揭秘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該文後來被評為2008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二等獎),直揭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復雜到連金融博士都讀不懂的怪現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訪之後,記者陳潔在周刊發表了《原始股騙局卷土重來》一文,揭露了騙子利用投資者「貪小」的心理弱點騙取錢財的全過程;隨後周刊再次發文《熊市中股民謹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資者切勿上當;今年1月,為提示投資者在進行消費時謹防銀行卡被復制,或者被山寨釣魚銀行網站騙去錢財,我和記者黃競儀寫作《理財消費防騙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針對市場上泛濫的假保險理賠單,記者崔啟斌在周刊發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單」》;4月,A股股指「龍抬頭」,我與記者王丹寫作《股市投資的四大圈錢陷阱》,提示投資者要謹防炒股次生風險;而在信用卡濫發背後,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於今年6月在周刊1版寫作《信用卡「餡餅」背後的六大陷阱》,供投資者參考。
長長的一串稿件名稱背後,是記者們通宵達旦寫作的辛苦。但每當新一期《理財周刊》印製出來,我們手裡的這份報紙帶給我們的快樂都無法形容。
我們期冀——
下一個三年更精彩
過去的三年裡,《理財周刊》循著市場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沿途我們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時不我待。今後三年,我們的目標是在理財行業內部得到更多的認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創新元素外,我們還希望能夠與市場中的各方建立廣泛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題材。
另外,雖然三年來《理財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發展,對市場熱點也能准確捕捉,但並沒有舉辦過任何大型的論壇或者發布任何理財消費指數報告。事實上,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
因此,我們幾位周刊同志都認為,下一個三年,我們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頻率,不僅讓讀者和市場記住周刊,同時也要使大家認識我們,了解我們,鞭策我們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陽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財周刊》執行主編 崔呂萍
D. 什麼是財經快訊
財經快訊精選《理財周刊》、《財經界》、《錢經》、《財經》等主流財經理財類精品雜志內容,經過精心采編,為用戶提供集財經知識、國際財經動態、財經觀點、投資理財知識等內容為一體的財經理財類手機報業務,讓您隨時隨地了解最新財經理財動態,掌握財富密碼。謝謝您對電信產品的關注,祝您生活愉快。 如果以上信息沒有解決您的問題,也可登錄廣東電信手機商城(http://m.gd.189.cn),向在線客服求助,7X24小時在線喔!
E. 如何判斷個股會反彈
你好,個股搶反彈的兩種判斷方法
1.注意觀察莊家的實力
判斷莊家實力的辦法很簡單那,如果某隻股票上市後,前期股價上升飛快,成交量也很高,這就說明莊家實力不容小覷,在這種時候,如果股價發生暴跌,莊家的抗擊風險能力會更強。另外,在摸清莊家實力的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流通盤情況,因為目前股市中,鮮有股票沒有主力操控,在這種情況下,判斷個股有搶反彈時,要選擇流通盤不到8000萬的小型盤,因為盤面越小,背後的主力想要出倉難度會更大一些,從而會延長散戶們拋出時間,降低風險。
2.注意跌幅數據
這種判斷個股有搶反彈的辦法,雖然看起來比較專業,但操作很簡單,只要記住幾個簡單的數據即可。通常情況下,主力出倉時,股票下跌幅度會達到上升幅度的50%,有時候甚至會達到60%-70%之間,此時把該數據和日均線以及EXPMA的支撐線一對比,就能找准個股有搶反彈的機會。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F. 誰知道> 《投資與理財》雜志社
《投資與理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國際財稅研究會協辦,北京華夏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承辦。是集引導投資為導向、傳播大眾理財為資訊的大型綜合性月刊。《投資與理財》雜志以專業的水準為大眾提供投資理財的咨詢服務為辦刊宗旨,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帶著濃厚的商機氣息,及時、全面地傳達經濟市場中新穎的投資理念和理財策略,更是初次創業者與投資人最為理想的資訊整合體。 為進一步滿足讀者要求,《財稅前沿》《環球工商》《投資與理財》雜志將聯合推出「個稅籌劃」、「企稅籌劃」、「稅務IT」、「信用企業」、「企業家天地」、「投、融資案例分析」、「農業投資」以及「大學生投資課堂」和「優秀經濟學術成果展示」等專刊,希望財稅界、工商界、投資界、金融界、學術界及各行業學會與協會積極參與,共同為中小企業、大中院校及廣大讀者提供最有價值、最具權威的專業文章和實用資訊。 另外,為了充分發揮本刊的資源優勢,分享專家智慧,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構建學術界、商業界、金融界、投資界的交流與合作平台,為企業家及廣大讀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本刊將開展各種論壇、企業培訓、專家咨詢、信息庫建設等服務項目,同時委託本刊獨家運營商北京華夏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全面組織實施(此外,本刊將聯合籌建各地工作站,誠邀各界人士及企業團體加盟合作)。 誠邀合作,歡迎垂詢!
G. 自學金融投資學要學多久
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人們對金融投資領域的的關注度也大大加強。其實,金融投資是一個商品經濟的概念,它最早是在實物投資的基礎上形成的。現在金融火熱,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已變得非常重要。金融投資理財目前情況怎樣?學習金融投資理財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資本所有者與資本運用者是結合在一起的,經濟主體一般都直接擁有生產資料和資本,親自從事生產消費,投資大多採取直接投資的方式,也就是直接投入資本,建造廠房,購置設備,購入原材料,從事生產、流通活動,因此,早期的投資概念主要是指實物投資。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佔有資本和運用資本的分離,日益成為資本運用的一種重要形式。這是因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單個資本家的資本實力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擴大的投資規模對龐大資本的需求,迫切需要超出自身資本范圍從社會籌集投資資金,於是,銀行信用制度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股份制經濟也應運而生,銀行信貸、發行股票、債券日益成為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因此,金融投資也成為現代投資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於現代金融市場的日益發展和不斷完善,金融投資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因此,現代投資概念更主要地是指金融投資。在西方學術界的投資學著作中,投資實際上指的就是金融投資,特別是證券投資。
學習金融投資理財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要學習金融投資理財,首先要樹立學習的目標,通俗點就是想通過學習達到什麼目的,比如進入金融行業以求將來更好的職業發展,或者只是想學點知識為自己將來的理財投資活動儲備知識。不管怎樣,要一邊看一些基礎的金融方面的書籍,比如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這些對於你理解經濟金融現象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要理論結合實際,建議經常看看財經類的報紙雜志,比如《第一財經》、《理財周刊》,一個偏向分析,一個貼近生活實際,特別適合初學層次的學生去看看。另外有一些財經類的網站也非常不錯;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在實踐中去學習,比如你可以儲蓄、投資網貸,如匯 富 寶
等,學習股票、基金知識等,等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後,找一家金融理財類的公司去實習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
H. 理財周刊和第一理財網在業內出名嗎
創刊於2001年3月的《理財周刊》是中國內地第一本面向個人和家庭投資者的專業理財雜志,每周一出版。他已經連續多年獲得了的「影響中國十大期刊」等榮譽,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