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平台 > 投資理財如何公建幸福廣東

投資理財如何公建幸福廣東

發布時間:2021-03-05 14:13:35

1. 為什麼建設幸福廣東,如何建設

為什麼:
1.建設幸福來廣東是貫源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2.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口素質。
3.這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4.有利於加快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
怎麼做: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
2.繼續實施科技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3.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4.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人口素質。
5.青少年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立志成才,奉獻社會。
--------------
我知道答得不全,可我只想到這么多了...見諒

2. 求建設幸福廣東,說說你的感想(500字)

今天看了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關於「幸福廣東」的報告,了解了很多。
廣東省委認為,把握「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一主題主線,落實到廣東「十二五」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於是,有了「幸福廣東」這一概念的提出。
「幸福廣東」 是在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上提出的,它的定義是讓民眾幸福更給力更持久。初看這定義,就可以看出它體現了人為本的思想、可持續發展戰略。
為加快轉型升級,必須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式的關系、處理好經濟增長與民生福祉的關系,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提高自覺意識。「不能認為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改善民生是軟任務;也不能認為二者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抓經濟就難以顧民生,搞民生會影響抓經濟;更不能認為這些年來民生改善夠多了,群眾也該知足滿足了。」
在如何改善民生的問題上,省委書記汪洋在報告中指出,要改善民生,首先就要,利用增加就業、增加收入等措施,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和穩定性,促進形成內外需協同拉動經濟增長格局。而且這也恰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為了改善民生,不能把著重點僅僅放在發展經濟上。我們中國的一些現狀也表明了,還要發展文化,健全法制,完善社會管理。我們也都知道,這些無疑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就應著力健全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現代社會管理體系,加快文化、教育、衛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而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梅州「創衛」,我覺得真的確實是這樣,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感,這些是必須的。在那段時間,我們大家都在為同一目標奮斗,走在大街上看不到一點垃圾。村民們也都自覺起來不亂丟垃圾。大家都有種感覺是生活在一個文明的城市。
省委書記還指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要集中力量推進重點工作取得突破創新驅動。要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全國自主創新示範省;結合我省經濟結構,力求發展轉型產業;根據發展不平衡現狀,協調區域、統籌城鄉;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提升全民法律素質;加快推進社會管理和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基本社會政策體系;要堅持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對外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深入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改善公共設施,提高社會保障等來改善民生。
看著這方方面面,既具體、全面,又具可操作性。我相信,在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一步一步認真貫徹落實「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我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加快經濟轉型這一手段,實現「幸福廣東」這一目標。

3. 對於建設「幸福廣東」,你有什麼想法

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回,不斷增強經答濟實力,建設富裕廣東;②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滿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建設人文廣東③落實計劃生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廣東;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文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廣東;⑤走共同富裕道理,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建設宜居城鄉,建設和諧廣東:⑥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涌流。建設充滿生機活力廣東;⑦依法治國,懲治腐敗。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改善社會治安,保障人民權益,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建設法治廣東

4. 材料一:為建設幸福廣東,省政府向廣大市民徵集幸福廣東指標體系意見,並召開座談會。廣大群眾就教育公平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分)
意義:首先,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2分)
其次,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2分)
再次,有利於促進公民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2分)
最後,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2分)
(2)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2分)
②政府要切實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3分)
③政府要切實履行文化建設的職能。(3分)
④政府有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2分)
⑤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審慎用權,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2分)
(要簡要分析每點才給滿分)

5. 求 加快轉型升級 建設幸福廣東 組織生活會發言稿

組織生活會發言
「十二五」時期,是廣東推動科學發展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廣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中共廣東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起點,把握新形勢,提出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廣東「十二五」發展的核心任務。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對做好全省各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結合實際落實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
中央提出,「十二五」發展,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深刻把握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新特徵的 根本要求,對廣東尤其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廣東省委認為,把握這一主題主線,落實到廣東「十二五」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因 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廣東已全面進入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推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刻不容緩;與此 同時,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容形式更豐富、水準要求更高、權利訴求更強烈,追求體面、尊嚴和高質量生活已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和價值追求,落實以人為 本、增進民生福祉同樣任務艱巨、刻不容緩。在這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候,省委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順應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內在要求和全省人 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符合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抓住這一核心,就突出了廣東「十二五」發展的主攻方向,就掌握了推動 廣東科學發展的主動權。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一個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的有機整體。這其中,轉型升級是手段,幸福廣東是目的,二者統一於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加快轉型升級,就是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內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 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而夯實物質基礎,保證人民群眾有更給力的幸福,更長久的幸福。建設幸福廣東,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生態環 境,建設宜居城鄉,改善社會治安,保障人民權益,暢通訴求表達渠道,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從而強化轉型升級的目的依歸和價值導向,使轉型升級成果更好地 轉化成人民群眾福祉。歸根到底,就是要通過轉型升級增強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創造社會財富和公平分配社會財富,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好日子,增強幸福感。可以說,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既體現了中央要求與廣東特色的統一,又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 展、物質發展與人文發展的統一,還體現了發展路徑方向與發展價值取向的統一,是一個立足實際、面向未來的科學發展願景。
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固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要做好「持久戰」的思想准備和工作準備,但也絕非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而 是全省各個地區經過努力都可以實現的目標。在這個問題上,也要防止出現「先污染後治理」現象,就是說要防止先造成了「不幸福」,再去追求「幸福」,而是要 把推進發展與增進福祉統一起來,努力實現與發展階段和水平相適應的幸福,這就是發展的目的所在。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把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 核心任務落實到開展「十二五」發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通過扎實努力工作,把這一面向未來的美好願景一步一步變成現實可及的幸福生活。
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全局的重大關系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統籌兼顧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
第一,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式的關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有一定發展速度作支撐,問題是追求什麼樣的速度,怎樣去追求速度。很明顯,按照科 學發展要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能搞多快搞多快,而傳統模式下的速度我們絕不能再追求。我們清醒認識到,雖然長期以來廣東發展速度快,經濟總 量大,但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發展質量的提升與發展速度、經濟總量的提升之間確實存在較大落差,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強。當前和今後一個 時期,廣東發展的主要矛盾或說矛盾主要方面,是必須更加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這過程中,既要不斷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又要積極消化過去積累的老矛盾 老問題,可能一段時間發展速度會慢下來。省委「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GDP年均增長8%以上,低於我省「十一五」預期目標和實際增長速 度,目的是要強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導向。從長遠看,暫時的「稍慢」是為了將來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轉過來了,即使一段時間 速度和總量被趕超,我們還可以東山再起,迎頭趕上。否則,欲速不達,最終會因為喪失持續競爭力而永遠落伍。當然,就廣東不同區域來說,由於發展階段不同, 我們對速度問題並不強求劃一。珠三角經濟發達,總量相當可觀,但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其發展寧可速度低一點,也要質量好一點,集中力量促創新、調結 構、轉方式。粵東西北經濟欠發達,總量小實力弱,在堅持不走「先污染後治理」這條老路的前提下,要加快發展,做大產業規模,做強經濟實力。總之,要堅持 「好」字優先,「快」在其中,爭取又好又快。也就是說,堅持「好」字優先,不是不要「快」,而是要有質量的「快」。要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努 力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增創廣東科學發展新優勢。
第二,處理好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硬實力與軟實力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競爭力。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 硬實力日益強大,軟實力長足發展,但我們也清醒看到,軟實力不強始終是制約廣東進一步發展的軟肋。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方面,廣東與國內先進 省市區還有相當差距;在法制環境、營商環境等方面,廣東與世界發達地區還有更大差距;在改革激情、創新意識、進取精神等方面,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也有明顯 差距。我們要正視差距,明確方向,切實克服「重硬輕軟」傾向,在不斷壯大硬實力的同時,更加註重增強軟實力,大力推進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優化 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強化改革創新精神,以軟實力的增強促進硬實力的提升,增創廣東綜合實力新優勢。
第三,處理好經濟增長與民生福祉的關系。經濟增長為民生福祉提供物質基礎,而增進民生福祉則是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和最終歸宿。在這個問題上,要進一 步深化認識,強化自覺。不能認為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改善民生是軟任務;也不能認為二者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抓經濟就難以顧民生,搞民生會影響抓經濟; 更不能認為這些年來民生改善夠多了,群眾也該知足滿足了。必須看到,與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相比,廣東民生社會事業發展還有相當差距,經濟社會發展 不協調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問題比較多,人民群眾呼聲和訴求也比較集中和強烈。還要看到,改善民生是一個綜合性、動態性發展過程。過去 講改善民生,主要是吃飽穿暖有住所有錢花,現在則重點是要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群眾還有積極參與社會,表達利益訴求等新的要求。更要看到,改善民生與經濟增 長不是對立的,而是內在統一的。改善民生,首先要增加就業、增加收入,這將會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和穩定性,促進形成內外需協同拉動 經濟增長格局,這恰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同時,改善民生,還要發展文化,健全法制,完善社會管理,這些無疑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條件。當前,我省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集中凸顯,其中相當部分集中在民生社會領域,如果我們長期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就難以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我們 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長治久安也將失去根基。因此,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生福祉擺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圍繞增進民生福祉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 展,著力促進居民增收,完善社會保障,增強社會安全感,建設宜居城鄉,維護公平正義,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人民安居樂業,共建共享幸福廣東。只有這樣,才 能真正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從根本上夯實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基礎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群眾基礎,增創廣東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新優勢。
第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是當今公共治理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對於處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的廣東來說,正確處理這一關系尤其重要。總的來 說,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有效形式,但也有缺陷。政府可以矯正市場失靈,但也絕非萬能。只有適時適度發揮好市場與政府 「兩只手」的互補作用,才能有效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各級政府快手重拳迅速遏制經濟下滑勢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我們千萬不要 因此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產生「誤讀」。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充分證明, 市場化的經濟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下去並深入推進,絕不能因為政府宏觀調控積極有效而對政府的角色定位作出誤判。要進一步發揮廣東市 場發育比較成熟的優勢,在完善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繫上下更大功夫,消除市場壁壘,保護合法產權,健全信用體系,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 活力和創造力,增創廣東市場經濟新優勢。
第五,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這是我國也是廣東發展的基本經驗。要始終堅持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 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全面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新的形勢下,廣東要擔負起探索科學發展新 路的重任,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就必須更加堅定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繼續走在改革開放最前列。要進一步增強改革的勇氣、膽識、智慧和 操作能力,注重整體設計、重點突破,鼓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圍繞消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學習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經驗,著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社會民生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建立國際化營商制度體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率先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創廣東體制機 制新優勢。
三、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要集中力量推進重點工作取得突破
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我們提出「十二五」時期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自主創新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和 諧共享戰略等六大戰略,並研究制定幸福廣東指標體系,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顯著進展、社會軟實力顯著提升、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日 益完善這「三個顯著一個完善」目標。為此,我們強調要善於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帶動工作全局。
一是創新驅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如果未來五年不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廣東核心競爭力就無法提升,發展就不可能有新的出路。要 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全國自主創新示範省,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為此,要著力完善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大保護知識產權力度,加強產學研合作,強化 關鍵技術攻關,推進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
二是轉型發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其關鍵是要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根本突破。要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先進製造業與現 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增量擴張與傳統產業存量提升「兩手並舉」,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與此同時,要促進內外需協調發展,著力擴內需拓外需,促進消 費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增強發展可持續性。
三是區域協調。這是長期制約廣東發展的最大短板,能否補齊這一短板,關繫到能否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建成幸福廣東,「十二五」必須取得突破性進 展。要按照「五個一體化」要求,扎實推進並確保基本實現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構建帶動全省發展的強大引擎。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還要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亞 太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與此同時,要全力推動粵東西北跨越發展,實現粵東西北發展全面提速,努力使區域發展差距呈現拐點式轉變。為此, 我們提出要在基礎設施、產業布局、財政體制、幹部體制等方面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舉措,爭取五年取得顯著進展。
四是統籌城鄉。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著力破解的難題。要樹立以城鎮帶動區域發展的理念,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強化科學規劃,優 化城鎮布局,提高城鎮化質量,以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帶動產業和區域轉型升級,建設宜居城鄉。要著力發揮廣東農業優勢,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 業,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要完善城鄉統籌制度建設,全方位推進「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健全統籌城鄉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制度,逐步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是改善民生。這是加快轉型升級的根本依歸,也是建設幸福廣東的主體工程,是應對轉型期矛盾凸顯的治本之策。要樹立民生導向的社會發展理念,把 民生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促進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著力健全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現代社會管理體 系,加快文化、教育、衛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六是民主法治。這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根本保障。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形式新 途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支持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民主、公正、高效、權威的良好法治環境。要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探索保障人民群眾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有效方式,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 務。要落實《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2011—2015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著力構建法治政府。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提升全民 法律素質。
七是深化改革。這是廣東贏得科學發展新優勢的關鍵。要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率先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 體制機制。要圍繞市場化方向推進經濟領域改革,設立一批改革試點地區,重點推進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價格體系、國有企業等方面改革,創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 環境。要推進法治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加快推進社會管理和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體制改革,探 索建立基本社會政策體系。
八是擴大開放。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要堅持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對外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 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深入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全方位加強開放合作,深化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參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力開辟新興市 場,著力培育廣東本土跨國公司。把粵港澳合作作為擴大開放的戰略重點,全面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和內容,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鞏固和深化對台經貿合 作,促進提升在粵台資企業。落實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加強國內經貿合作,提高服務全國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就必將推動廣東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 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真正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創造更加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新生活。

6. 如何共建共享幸福廣東 論文

一要誇一誇作為廣東人的幸福指數高,接下來論述共建廣東的和諧方式

7. 要建設幸福廣東,最根本的是什麼

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處理好與發展經濟的關系。廣東省委、省政府給專出了這樣的答案:屬加快轉型升級是手段,建設「幸福廣東」是目的。就像「做蛋糕」與「分蛋糕」的關系,只有「蛋糕」又大又好,建設「幸福廣東」才有良好的物質基礎。「幸福廣東實際上是讓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更多的讓老百姓享受到,我個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陳偉明認為,要實現2020年達到小康的目標,要對關繫到人民基礎生活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多加改善和提高。

8. 你對廣東省提出建設幸福廣東,你怎麼看

為什麼要提出建設抄幸福廣東:
1.建設幸福廣東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2.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口素質。
3.這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4.有利於加快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
我會怎麼做: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改革開放。
2.繼續實施科技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3.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4.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人口素質。
5.青少年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立志成才,奉獻社會。

9. 如何建設幸福廣東

農民增收是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關鍵
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經營,以及通過農村城鎮化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減少農業人口,從而增加人均的農業勞動收入
把經濟發展的目標由總量增長轉向國民收入增加,從追求「國富」轉向追求「民富」,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的重要標志。建設「幸福廣東」,前提是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荷包滿,心裡安,群眾才有幸福感。民富了,才有消費的增長,才能持續地釋放內需,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與和諧穩定。
什麼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的有效途徑呢?
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最低工資標准應與經濟增長掛鉤
農村居民要增加工資性收入
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的關鍵。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2010年廣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97.8元,增長10.8%,扣除價格因素,全年實際增長7.5%;2010年廣東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890.3元,同比增長14.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3%。盡管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增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但農村居民收入的水平仍然只有城鎮居民的1/3。
農村居民實際收入的增加主要來自於外出務工等工資性收入,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點。

民生保障體系:民生事業突破的切入點
保障范圍覆蓋國民基本生活的主要方面,保障水平跟上社會經濟發展

目前,我省可以說形成了初步的民生保障體系,包括義務教育制度、多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多種養老保險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低保制度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制度。但其內容、結構不全,保障水平不高,還不能有效滿足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因此,在廣東建設民生保障體系,絕非「從零開始」,而是在現有的民生發展和民生保障的基礎上,針對現實中的民生難題,針對其體系內容、結構、水平和功能方面的缺失與不足,既創新思維,從體系整體的角度進行新的設計和安排,又充分強調要在目前各個民生項目發展和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整個體系,並重視特殊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強調保障范圍覆蓋國民基本生活的主要方面,強調保障水平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為人民的幸福提供基礎。
建設民生保障體系要盡快實現三個「轉變」
從戰略思維上來講,要建設民生保障體系,創建「幸福廣東」,要盡快實現三個「轉變」:即由被動性考慮民生問題轉變為前瞻性地安排民生保障;由分門別類地考慮民生問題轉變為系統地考慮和解決民生問題;由「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轉變為「保障民生」。具體而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重頭戲,著力抓好扶貧開發、增加就業、公共教育均等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城鄉社會保險、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民生工程;要建設民生財政,大力發展民生經濟,實現經濟與民生保障事業的協調發展;要研究建立民生保障指標體系,對民生保障問題進行動態監控與預警。
全方位實施更加積極就業政策
調整就業結構,全面拓展三次產業就業空間
實行更加積極靈活的招工用工辦法
在農村、城鎮和企業分階段抓好勞動技能培訓
理順工資利潤稅收關系
現代幸福觀不可或缺的新元素
要讓「公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更加暢順,社會管理更加完善,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全省人民幸福感明顯增強」。
公眾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暢順是轉型社會一種「幸福要素」
在政治發展和社會管理創新中強化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及機制建設
暢通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是促進包容性增長的需要
暢通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各級政府責無旁貸
暢通訴求表達和利益協調渠道須凸顯網路問政的示範效應

10. 初中政治題:建設幸福廣東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廣東已全面進入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傳統發展模內式難以為繼,推進容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刻不容緩。與此同時,民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容形式更豐富,追求更體面、尊嚴和高質量的生活已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和價值追求,增進民生福祉的任務同樣艱巨,刻不容緩。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中共廣東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上表示,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主題、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落實到廣東「十二五」的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不斷增強市民群眾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宿感和自豪感。其中,轉型升級是手段,「幸福廣東」是目標。他重點提到建設「幸福廣東」的側重點: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宜居城鄉,改善社會治安,暢通訴求表達渠道等。

與投資理財如何公建幸福廣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 Arrange www.learning365.cn 2017-2021
冀ICP備14023832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