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月收入1萬左右,如何理財。
可以先考慮一些保值物品的投資,比如說現貨黃金的投資
現貨黃金投資月收益5%以上,年收益可以算的來,並且資金是隨時取用
有興趣了解的話加我資料內扣扣
⑵ 月薪1萬不想存銀行,該如何理財
知識儲備:
如你在30歲前,還沒有存過第一個十萬,那你第一要務不是開始盲目理財跟風,而是先對理財知識做一個系統了解!
1.《富爸爸,窮爸爸》:★★★
這恐怕是大多數人的理財入門書,但實際上這本書就簡單講了一個概念:分清楚你的資產和負債,然後不斷買入資產。具體其中講到的故事和(炒房)方法,個人感覺應用性比較差;
2.《小狗錢錢》:★★★
略雞湯和小兒科,倒是蠻適合給小朋友講的,從小樹立理財觀念;
3.《財務自由之路》:★★★★★
《小狗錢錢》作者寫的成人版,非常贊的一本書。包括從負債狀態、積極存錢到理財選擇各種情景,以及從理念到實際執行上,都有涉及,當然也比較基礎,入門的話首推這本
上篇說完理念,這篇則側重在實操上,特別是在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但鑒於我目前主要
投資領域在基金上,所以書籍更偏重在基金投資上了。
4.《解讀基金》:★★★★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實操型投資書籍,主要是論壇帖子合集,涵蓋了從資產配置、風險測評到各類型基金知識的普及和購買操作,從內容上來講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但兩年後回頭來看,作者(當時的)主要投資領域在混合型基金,所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注意甄別;
5.《巴菲特基金投資6招》:★★★★★
首先為這本書獻上我的膝蓋,是目前看到的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但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並非巴菲特,而是中國研究巴菲特第一人劉建位,主要的內容集中於指數基金,包括怎麼買、怎麼賣、怎麼持有等,實操性強。又因為作者本身是中國人,也添加了一些中國本土的指數介紹和數據,讓實操性更上一層樓;
6.《指數基金投資指南》:★★★★
也是一本論壇帖子合集,在《巴菲特基金投資6招》上做了更多延展,特別是在各類型指數、指數估值的方面,都要更勝一籌。但論壇合集的話,難免稍有點水分,可以選對自己重要的看即可;
7.《聰明的投資者》:★★★★
這本書是巴菲特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寫給大眾投資者的投資書籍,實際上是寫給不聰明投資者的集思錄,有關於企業估值、投資的方法,但能看到的更多是他關於市場、投資、風險的觀點。雖然是幾十年前的書,甚至經過幾次修訂,但現在看還是有很多觀點值得回味和推敲,值得多讀多感受,特別是在自己有操作經歷之後;
8.《投資最重要的事》:★★★★
這本書更側重在於投資者的心理建設,作者把股市比作鍾擺,或高或低或在底部徘徊,其實投資者的心理更是如此,多看看這本書,可以讓自己冷靜冷靜,把投資回歸常態;
9.《窮查理寶典》:★★★★
這是巴菲特多年好友及合夥人查理·芒格的演講集合錄,查理本來是律師,後轉行做投資,並且以愛因斯坦作為自己的榜樣,生活中充滿了對事情、人生的思考和批判,所以不僅僅是做投資,很多人生問題的答案可能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共鳴;
10.《滾雪球》:★★★
這是巴菲特授權多年合作的編輯艾麗斯·施羅德為他撰寫的自傳,從孩童開始到2000左右的人生故事,一方面可以看到巴菲特和妻子、孩子之間關系的八卦,另一方面也從背後講述了他在各個投資項目背後激動人心的故事,包括最近大熱的《華盛頓郵報》女主角凱瑟琳·格雷厄姆與巴菲特之間的投資和友情故事。坦白講,這本書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參考性不大,但巴菲特看問題的角度,包括他自省的態度等都值得學習了解
----------------------------------------------------------------------------------------------
當你理論知識了解後,下面開始正文:
不少人關於理財的觀念都有以下其中一種極端想法
1. 理財可以幫我賺快錢。
2. 把錢存進余額寶或者銀行吃一點穩定的利息就是理財。
然而,真正的理財,快不得,卻也絕非簡單地存錢進低回報的余額寶或者銀行。所謂理財,是你買了一隻會生金蛋的雞,讓它不斷給你下蛋,然後把金蛋拿去換更多會下金蛋的雞,從而越來越富裕。
這一隻雞,在理財裡面就叫做「資產」,理財中的資產跟我們平常所了解的資產概念不一樣,理財中的資產是指未來能給你帶來超過其買入價值的現金流的東西,比如一部讓你每個月不斷花錢維修交保險的車,就不是資產,除非你把這汽車租給別人開滴滴獲取收入。房子則是更有意思的產品,大部分人都覺得房子是資產,然而只有具備「高升值潛力」或者「高租金收益」的房子,才是你真正的資產。而部分溢價過高的房子(比如上海的湯臣一品,我們俗稱CEO盤),也只是一個純粹的消費品。
於這個理念,國內目前為止真正比較好的資產,也就兩樣,優質的房產和優質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衍生品。也就是說,我們的理財過程,實際上就是為了不斷累積這些東西。
不過,知道這個思路,我們還得知道怎麼去做到。
我們知道,理財的核心是購買資產,然而,我們總是沒錢去買資產。很多剛出來工作的朋友,男生工資出來,先擼一部PS4,女生工資出來,幾支YSL,然後唱K一波,浪一波,拍拖一波(沒錯單身狗存錢確實有優勢),工資GG。高端點的,一個月賺個一萬多兩萬,男生寶馬按揭走起,女生古馳LV掃一波,ZARA、HM再一波,然後工資又GG。
就這樣,在這欲壑難填的消費大潮中,我們發現錢包始終很難鼓起來。這時候,有兩個理財思維是你們需要掌握的。
首先,作為理財小白且消費習慣奇差的你,別用信用卡,如果用,額度請設置在你月收入的30%以內。信用卡是過渡消費的萬惡之源,在這刷卡的快感中你往往不經意就會把你的收入花光,惡劣點還會透支,然後就等著過上吃土的日子。因此小白理財第一要義是大幅度壓縮信用卡的使用。其次是,先存後花,這是小白理財的第一神技,收入到手後,先把一部分錢存起來(至少收入20%以上,我見過最強的人可以做到80%),存的地方越難提取越好(比如定投基金),然後你再用剩下的錢去考慮如何消費,這個技巧也是要基於控制信用卡的前提下才能用得好,不然當你工資發下來,你忙著還卡數最後就已經沒多少錢給你存了。學會先存後花,這樣你既可以把錢存起來,又能痛快地去消費。
需要提醒的是,在這個階段,如果你正在戀愛,我是非常建議你帶動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學習理財知識多存錢,陪伴她/他在早期的時候就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存到錢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資產配置,所謂資產配置,就是要將手頭的資金劃分出不同用途的幾個部分,並買入相應的理財品種,具體如下圖
此外,在這個階段,工資的提升是你的第一任務,聚焦在個人能力上的成長是最佳的投資,投資和理財的技巧兼顧學習即可。我認為,在一線城市,這個工資的提升速度應該是一個人達到平均水平的勤奮就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消費欲求的控制。同時,如果在這個階段,你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那麼最後取得的效果應該更理想,並且也為後續的資產增值做好准備。
通過合理的理財,你總算在30歲左右累積到一定的資產,而當你到達30歲階段,你將逐漸面臨一些變化,結婚、小孩、父母贍養等問題會接踵而來。如果你能恰當地處理好當中涉及到的理財問題,那麼你的家庭未來將平穩而順暢地發展,反之則有可能讓你前功盡棄甚至導致生活質量大幅度下滑。
如以上回答你還不滿足,可關註:小小瓦力
祝你早日實現財務自由,感謝您的閱讀!
⑶ 每月工資1萬塊,怎麼合理的分配和理財
一萬塊錢工資,要扣除個人所得稅、社保、公積金,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能剩下八千多就不錯了。再加上租房、水電、吃飯、人情往來、生活用品等等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要拿些錢孝敬父母,一個月工資不省著用,很可能就是月光族。每個月定向存點錢,再想著做其它事情。至於理財,也是有風險存在的,不建議拿工資理財。等存到錢,可以拿少量存款去理財,也對自己有所保障。畢竟現在理財產品,很多都存在問題,銀行的也不靠譜,很多金融公司都在倒閉,本金收不回來也正常。有人夫妻兩個人一個月工資總共也就八千不到,省吃儉用,存個三年不到,付個首付也買房了。有人年薪25萬,奮斗五年都不敢買房,就是平時應酬開銷大,所剩無幾。由於年薪高,生活水平也高了,各類應酬、禮金也高。錢要用起來,沒有夠的時候。為了自己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還是要有規劃,省吃儉用還是必要的。日子不是今天過完,明天就沒有了的。誰都不敢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了,需要用錢的時候,再好的親戚朋友也會敬而遠之。
⑷ 月薪一萬,我應該選擇哪種理財方式
月薪一萬的情況下,如果是到手一萬那可以買基金,如果是工資一萬再扣掉一些錢那麼久沒有必要做一些投資。買基金算是比較靠譜一種理財方式了,如果你想要一些收益比較高的那麼你還是應該找專業的理財基金會。
⑸ 月薪1萬5-2萬,怎麼樣理財
理財不只是投資,在現金、消費、風險等方面規劃好之後才可以進行投資,不是閑錢不能投,否則投資出現虧損後,可能影響生活。
建議找專業的理財規劃師。本人毛遂自薦一把。另提醒一下,專業的理財方案,是要收費的,因為要花不少的精力和時間來制訂方案。
⑹ 我月收入1萬,應該怎麼理財
~~理財的關鍵是合理計劃、使用資金,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用。
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學會節流。工資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錢要節約,只要節約,一年還是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收入,這是理財的第一步。
2、做好開源。有了余錢,就要合理運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理財的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說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工薪階層同樣需要理財),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參考。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記住:你理財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以賺錢為目的的活動那叫投資!
觀念一:樹立堅強信念投資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工薪階層或中低收入者持有「有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觀念。普遍認為,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應付日常生活開銷就差不多了,哪來的余財可理呢?「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與自己的生活無關」仍是一般大眾的想法。
事實上,越是沒錢的人越需要理財。舉個例子,假如你身上有10萬元,但因理財錯誤,造成財產損失,很可能立即出現危及到你的生活保障的許多問題,而擁有百萬、千萬、上億元「身價」的有錢人,即使理財失誤,損失其一半財產亦不致影響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說,必須先樹立一個觀念,不論貧富,理財都是伴隨人生的大事,在這場「人生經營」過程中,愈窮的人就愈輸不起,對理財更應要嚴肅而謹慎地去看待。
理財投資是有錢人的專利,大眾生活信息來源的報章、電視、網路等媒體的理財方略是服務少數人理財的「特權區」。如果真有這種想法,那你就大錯而特錯了。當然了,在芸芸眾生中,所謂真正的有錢人畢竟佔少數,中產階層工薪族、中下階層百姓仍占極大多數。由此可見,投資理財是與生活休戚與共的事,沒有錢的窮人或初入社會又身無一定固定財產的中產等層次上的「新貧族」都不應逃避。即使捉襟見肘、微不足道亦有可能「聚沙成塔」,運用得當更可能是「翻身」的契機呢!
其實,在我們身邊,一般人光叫窮,時而抱怨物價太高,工資收入趕不上物價的漲幅,時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為富貴之家,或有些憤世嫉俗者更輕蔑投資理財的行為,認為是追逐銅臭的「俗事」,或把投資理財與那些所謂的「有錢人」劃上等號,再以價值觀貶抑之……,殊不知,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邏輯思維——一方面深切體會金錢對生活影響之巨大,另一方面卻又不屑於追求財富的聚集。
因此說,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必須要改變的觀念是,既知每日生活與金錢脫不了關系,就應正視其實際的價值,當然,過分看重金錢亦會扭曲個人的價值觀,成為金錢奴隸,所以才要誠實面對自己,究竟自己對金錢持何種看法?是否所得與生活不成比例?金錢問題是否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避免之痛」了?
財富能帶來生活安定、快樂與滿足,也是許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徑之一。適度地創造財富,不要被金錢所役、所累是每個人都應有的中庸之道。要認識到,「貧窮並不可恥,有錢亦非罪惡」,不要忽視理財對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功能。誰也說不清,究竟要多少資金才符合投資條件、才需要理財呢?
從我們多年從事金融工作的經驗和市場調查的情況綜合來看,理財應「從第一筆收入、第一份薪金」開始,即使第一筆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個人固定開支及「繳家庫」之外所剩無幾,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錢的聚斂能力,1000萬元有1000萬元的投資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財方式。絕大多數的工薪階層都從儲蓄開始累積資金。一般薪水僅夠糊口的「新貧族」,不論收入多少,都應先將每月薪水撥出10%存入銀行,而且保持「不動用」、「只進不出」的情況,如此才能為聚斂財富打下一個初級的基礎。假如你每月薪水中有500元的資金,在銀行開立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劈開利息不說或不管利息多少,20年後僅本金一項就達到12萬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數目更不小了,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視。
當然,如果嫌銀行定存利息過低,而節衣縮食之後的「成果」又稍稍可觀,我們也建議開辟其它不錯的投資途徑,或入戶國債、基金,或涉足股市,或與他人合夥入股等,這些都是小額投資的方式之一。但須注意參與者的信用問題,剛開始不要被高利所感,風險性要妥為評估。絕不要有「一夕致富」的念頭,理財投資務求扎實漸進。
總之,不要忽視小錢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時間一樣,懂得充分運用,時間一長,其效果就自然驚人。最關鍵的起點問題是要有一個清醒而又正確的認識,樹立一個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我們再次忠告:理財先立志——不要認為投資理財是有錢人的專利——理財從樹立自信心和堅強的信念開始。
觀念二:理財重在規劃別讓「等有了錢再說」誤了你的「錢程」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一輩子工作勤奮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錢,卻又不知所為何來,既不知有效運用資金,亦不敢過於消費享受,或有些人圖「以小搏大」,不看自己能力,把理財目標定得很高,在金錢游戲中打滾,失利後不是頹然收手,放棄從頭開始的信心,就是落得後半輩子悔恨抑鬱再難振作。
要圓一個美滿的人生夢,除了要有一個好的人生目標規劃外,也要懂得如何應對各個人生不同階段的生活所需,而將財務做適當計劃及管理就更顯其必要。因此,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何不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訂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呢?
許多理財專家都認為,一生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蹉跎歲月之後老來嗟嘆空悲切。
1、求學成長期: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2、入社會青年期: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3、成家立業期:結婚十年當中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爭取貸款,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採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4、子女成長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扶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採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5、空巢中老年期: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多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面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尚可考慮為退休後的第二事業做准備。
6、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採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採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並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於「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只是憑一時之間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少成多」、「錢滾錢」地逐漸累積,平穩妥當的生涯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於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下安定、有保障、高品質的基礎。
觀念三:拒絕各種誘惑不良理財習慣可能會使你兩手空空
每個月領薪日是上班族最期盼的日子,可能要購置家庭用品,或是購買早就看中的一套服飾,或是與朋友約好去上一份「人情」……,各種生活花費都在等著每個月的薪水進賬。
在我們身邊不時地看到這樣的人,他們固定而常見的收入不多,花起錢來每個都有「大腕」氣勢,身穿名牌服飾,皮夾里現金不能少,信用卡也有厚厚一疊,隨便一張刷個兩下子,獲得的虛榮滿足勝於消費時的快樂。
月頭領薪水時,錢就像過節似的大肆花,月尾時再苦嘰嘰地一邊縮衣節食,一邊再盼望下個月的領薪日快點到,這是許多上班族的寫照,尤其是初入社會經濟剛獨立的年輕人,往往最無法抗拒消費商品的誘惑,也有許多人是以金錢(消費能力)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是補償心理某方面的不足,這就使得自己對金錢的支配力不能完全掌握了。
面對這個消費的社會,要拒絕誘惑當然不是那麼容易,要對自己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具有完全的掌控權就要先從改變理財習慣下手。「先消費再儲蓄」是一般人易犯的理財習慣錯誤,許多人生活常感左入右出、入不敷出,就是因為你的「消費」是在前頭,沒有儲蓄的觀念。或是認為「先花了,剩下再說」,往往低估自己的消費欲及零零星星的日常開支。對中國許多的老百姓來說,要養成「先儲蓄再消費」的習慣才是正確的理財法,實行自我約束,每月在領到薪水時,先把一筆儲蓄金存入銀行(如零存整取定存)或購買一些小額國債、基金,「先下手為強」,存了錢再說,這樣一方面可控制每月預算,以防超支,另一方面又能逐漸養成節儉的習慣,改變自己的消費觀甚至價值觀,以追求精神的充實,不再為虛榮浮躁的外表所惑。這種「強迫儲蓄」的方式也是積攢理財資金的起步,生活要有保障就要完全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不僅要「瞻前」也要「顧後」,讓「儲蓄」先於「消費」吧!切不可先消費——盡情享受人生——等有了「剩餘」再去儲蓄。
觀念四:沒人是天生的高手能力來自於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常聽人以「沒有數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財」等借口規避與每個人生活休戚相關的理財問題。似乎一般人易於把「理財」歸為個人興趣的選擇,或是一種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與所學領域有連帶關系,非商學領域學習經驗者自認與「理財問題」絕緣,而「自暴自棄」「隨性」而為,一旦被迫面臨重大的財務問題,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嘆沒有金錢處理能力。
事實上,任何一項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學習與實際經驗才是重點。理財能力也是一樣,也許具有數字觀念或本身學習商學、經濟等學科者較能觸類旁通,也較有「理財意識」,但基於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免於個人理財責任之外。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女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從現今一般家庭由太太掌管財務的比例較高中似乎得到印證,但從家庭角色分工的角度來看,管家的人管錢也是理所當然的「份內事」,但並不表示女性擅長理財,不然為何在理財專業人士當中,女性的比例又偏低呢?
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於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勤儉儲蓄的傳統單一理財方式已無法滿足一般人需求,理財工具的范疇擴展迅速。配合人生規劃,理財的功能已不限於保障安全無慮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質和精神滿足。這時,你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玩金錢游戲」,與己無關的行為,那就證明你已落伍,該急起直追了!
觀念五:不要奢求一夕致富別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
有些保守的人,把錢都放在銀行里生利息,認為這種做法最安全且沒有風險。也有些人買黃金、珠寶寄存在保險櫃里以防不測。這兩種人都是以絕對安全、有保障為第一標准,走極端保守的理財路線,或是說完全沒有理財觀念;或是也有些人對某種單一的投資工具有偏好,如房地產或股票,遂將所有資金投入,孤注一擲,急於求成,這種人若能獲利順遂也就罷了,但從市面有好有壞波動無常來說,憑靠一種投資工具的風險未免太大。
有部分的投資人是走投機路線的,也就是專做熱門短期投資,今年或這段時期流行什麼,就一窩蜂地把資金投入。這種人有投資觀念,但因「賭性堅強」,寧願冒高風險,也不願扎實從事較低風險的投資。這類投機客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時機好也許能大賺其錢,但時機壞時亦不乏血本無歸、甚至傾家盪產的「活生生」例子。
不管選擇哪種投資方式,上述幾種人都犯了理財上的大忌:急於求成,「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缺乏分散風險觀念。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商業的發達和加入WTO、國際市場的大開,國人的投資渠道也愈來愈多,單一的投資工具已經不符國情民情,而且風險太大,於是乎有「投資組合」的觀念應運而生,目的既為降低風險,同時也能平穩地創造財富。
目前的投資工具十分多樣化,最普遍的不外乎有銀行存款、股票、房地產、期貨、債券、黃金、共同基金、外幣存款、海外不動產、國外證券等,不僅種類繁多,名目亦分得很細,每種投資渠道下還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若不具備長期投資經驗或非專業人士,一般人還真弄不清呢。因此我們認為,一般大眾無論如何對基本的投資工具都要稍有了解,並且認清自己的「性向」是傾向保守或具冒險精神,再來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量力而為」選擇較有興趣或較專精的幾種投資方式,搭配組合「以小博大」。投資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據個人能力、投資工具的特性及環境時局而靈活轉換。個性保守或閑錢不多者,組合不宜過於多樣復雜,短期獲利的投資比例要少;若個性積極有沖勁且不怕冒險者,可視能力來增加高獲利性的投資比例。各種投資工具的特性,則通常依其獲利性、安全性和變現性(流通性)三個原則而定。例如銀行存款的安全性最高,變現性也強,但獲利性相對地低了;而股票、期貨則具有高獲利性、變現性也佳但安全性低的特性;而房地產的變現能力低,但安全性高,獲利性(投資報酬率)則視地段及經濟景氣而有彈性。配合大經濟環境和時局變化,一般說來,經濟景氣不良、通貨膨脹明顯時,投資專家莫不鼓勵投資人增加變現性較高且安全性也不錯的投資比例,也就是投資策略宜修正為保守路線,維持固定而安全的投資獲利,靜觀其變,「忍而後動』」。景氣回蘇,投資環境活絡時,則可適時提高獲利性佳的投資比例,也就是冒一點風險以期獲得高報酬率的投資。了解投資工具的特性及運用手法時,搭配投資組合才是降低風險的「保全」作法。目前約有八成的人仍選擇銀行存款的理財方式,這一方面說明大眾仍以保守者為多,另一方面也顯示,不管環境如何變化,投資組合中最保險的投資工具仍要佔一定比例,我們普遍認為,不要把所有資金都投入高風險的投資里去。「投資組合」乃是將資金分散至各種投資項目中,而非在同一種投資「籃子」中作組合,有些人在股票里玩組合,或是把各種共同基金組合搭配,仍然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作法,依舊是不智之舉啊!
觀念六:管理好你的時間勝於管理好你的金錢和財富
現代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時間來了」。每日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就像常怨嘆錢不夠用的人一樣,是「時間的窮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時變成48小時來過的願望。但上天公平給予每人一樣的時間資源,誰也沒有多佔便宜。在相同的「時間資本」下,就看各人運用的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時間宰割,毫無管理能力,二十四小時的資源似乎比別人短少了許多,有人卻能「無中生有」,有效運用零碎時間;而有些懂得「搭現代化便車」的人,乾脆利用自動化及各種服務業代勞,「用錢買時間」。「時間即金錢」,尤其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時間分分秒秒的流失雖不像金錢損失到「切膚」的程度,但是,錢財失去尚可復得,時間卻是「千金喚不回」的。如果你對上天公平給予每個人24小時的資源無法有效管理,不僅可能和理財投資的時機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還可能終至一事無成,可見「時間管理」對現代理財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時間既然不可能,那麼學著自己「管理」時間,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徑。
「忙」、「沒有時間」只是借口而並非真實,如果聰明才智相仿,而工作時數比別人長,績效(薪水、所得、職位、成就)卻不比別人好,那就該好好檢討,是不是沒有充分發揮時間效率?在心理上必須建立一個觀念,力求「聰明」工作,而不是「辛苦」工作。例如別人六個小時可做到的事,我努力在四個小時之內完成。以追求最高的時間績效為目標,假以時日,時間自然在你掌握中!
時間管理與理財的原理相同,既要「節流」還要懂得「開源」。要「賺」時間的第一步,就是全面評估時間的使用狀況,找出所謂浪費的零碎時間,第二步就是予以有計劃地整合運用。首先列出一張時間「收支表」,以小時為單位,把每天的行事記錄起來,並且立即找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徹底改善。再來,把每日時間切割成單位的收支表做有計劃的安排,切實去達成每日績效目標。「時間是自己找的」,當你把「省時」養成一種習慣,自然而然就會使每天的二十四小時達到「收支平衡」的最高境界,而且還可以「游刃有餘」的處於「閑暇」的時間,去從事較高精神層次的活動呢!
如果你是開車或乘公交車的上班族,平均一天有兩個小時花在交通工具上,一年就有一個月的時間待在車里。如果把這一個月里每天花掉的兩個小時集中起來,連續不斷地坐一個月的車,或不眠不休地開一個月的車,就能體會其時間數量的可觀了。
要佔時間的優勢,就要積極地「憑空變出」時間來,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你輕松成為「時間的富人」。
盡量利用零碎時間:坐車或等待的時間拿來閱報、看書、聽空中資訊。利用電視廣告時間處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點一滴的時間,盡量利用零碎時間處理雜瑣事務。
改變工作順序:例如做飯時,先洗米煮飯、煮湯、再來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時,飯、湯也好了。稍稍改變一下工作習慣,能使時間發揮最大的效益。此種「時間共享」的作業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嘗試,而「研究」出最省時的順序。
批量處理,一次完成:購物前列出清單,一次買齊。拜訪客戶時,選擇地點鄰近的一並逐戶拜訪。較無時效性的事務亦以地點為標准,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節省交通時間。
工作許可權劃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學習「拒絕的藝術」,不要浪費時間做別人該做的事,同事間互相幫忙偶爾為之,不要因「能者多勞」而做爛好人。辦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員都該一起分擔,上班族家庭主婦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書房、車子;小孩的房間、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負責,把省下的時間用來自我充實,做個「新時代主婦」。
善加利用付費的代勞服務;銀行的自動轉帳服務可幫你代繳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信用卡費、租稅定存利息轉賬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車勞頓與排隊等候的時間。
以自動化機器代替人力:辦公室的電話連絡可以傳真信函、電子郵件取代,一方面可節省電話追蹤的時間內容又有憑據,費用亦較省。而且傳真信、電子郵件簡明扼要,比較起電話連絡須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題,節省許多無謂的「人力」與時間。家庭主婦亦可學習美國婦女利用機器代勞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動單缸洗衣機、洗碗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電用品,可比傳統人力節省超過一半的時間,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