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投資理財是不是騙人的
說投資理財是騙人的這種說法有點片面,確實現在理財產品中,尤其是高收益的網貸產品中有很多不正規的平台商在坑害投資者的利益,但是也有很多合規的平台商。像我有投過的君來投、人人貸、錢牛牛都還不錯。
『貳』 網路上投資理財全是騙人的嗎
底層邏輯怎麼看?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看到一款理財產品,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這個時候你就要知道,這8%是給你的。發行產品的平台也需要從中收取費用,就算是只收4%,這兩項加起來,用款方支付的資金成本就已經12%了。
那你就需要去看看用款方是做什麼的,有什麼事情可以保證他的年化收益能達到12%以上。要注意,這里的12%,已經是按照非常保守的方式進行計算了,如果你的年化收益有8%,用款方的實際成本絕不止是這么一點。
像這類的產品,表面看上去收益是還不錯,可是經不起推敲的。如果說根本找不到,或者沒人能說清這錢最後到底用在了哪裡,那就更危險了。
堅守「不懂不投」的原則
不懂不投或許會讓你「錯失」一些暴富的機會,但這可以在每一次投資中,讓你避免重大的失誤。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身邊的朋友買了個從沒聽說過的產品,然後獲得了豐厚的收益。這個時候,換做是誰都難免會心動。可我們沒有看到的是,前期的繁榮只是誘餌,當大多數人都參與到這項擊鼓傳花的游戲中,鼓聲也就該停了。這些最後參與進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接盤俠。
不要過於依賴平台
投資理財中平台是否靠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還是以原油寶事件為例,即便是維權、投訴,即便是最後徹查、問責,投資者也不可能一點損失都不用承擔。大部分的損失還是要投資者自己買單的。
這里有一點,就是我們在投資時,是否做好了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心理准備。如果一直想要依靠誰、依靠哪個平台,我們是很難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的,因為這樣我們會覺得可以輕易的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但實際上買單的只能是自己啊。
總結:
我們所能看到的理財平台有真有假,即便是傳統的大平台,投資者依然有大額虧損的可能。唯有看清所投產品的底層邏輯,才能有效規避風險。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投資,並從一開始就知道要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叄』 個人投資理財的騙局有哪些
個人投資理財不能說是騙局吧,但都是有風險的,想要避免風險,最好多了解一些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普華商學院)
『肆』 如何遠離投資理財騙局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可了解下招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首次購買理財產品,需先辦理風險評估,評估後,可購買對應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的理財產品。
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 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 頁面查看,也可通過 搜索 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伍』 有人說投資理財是騙局,是嗎
任何行業都存在騙子和真心想發展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論,不過說實話投資理財公司被爆出的騙子很多,正面信息幾乎沒有,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陸』 如何識別網上投資理財騙局
1、識別網上投資騙局:沒有第三方託管的不去
潔身自好,提高自我修養和素質。別總是想著不勞而獲,通過投資就可以一夜變富豪。我們要知道財富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獲取的。也不要做一些坑蒙拐騙的行當去騙取別人的錢,有這樣的心都不行。
網路騙子行業山外有山,有一天你也會被更大的騙子騙的。總之要時刻想著天下只會掉陷阱,不會掉餡餅的。有好的發財之道,人家早就去發財了,還要告訴一個與你毫不相關的人,讓你發財。
(6)投資理財騙局擴展閱讀
2011年5月初,在一個飯局上,經商的雷女士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劉某原。對方自稱是「中國電信長沙分公司某業務經理」,代理電信黃頁廣告業務,公司馬上要統計了,其業務量還差一點,一旦完成,公司便會發放高額的回扣和獎勵。
劉某原勸說雷女士,先出100萬元在黃頁上投放廣告,幫他沖業務量,等其他公司投放廣告的資金到位後,他就會把100萬元本金連同13萬元提成都給她。
剛開始,雷女士很謹慎,不願借錢。為打消雷女士的疑慮,劉某原向她出具了借條並蓋上了「公章」,又將個人名下價值100萬元房屋的「房產證」作抵押,最終從雷女士手裡借走了99.9萬元。
過了一個多月,雷女士不但沒有收到回報,而且劉某原也失聯了。發覺情況不妙,雷女士拿著「房產證」去相關部門查詢,竟然是假的,她馬上向警方報案。
2017年8月4日,民警在瀏陽市某小區將劉某原抓獲。據其交代,他以需要完成電信公司業務量為由,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先後騙取包括雷女士在內的多名被害人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