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疾險,消費型好還是儲蓄型好
這個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下面來介紹兩者的區別,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就行!
消費型重疾險與儲蓄型重疾險區別
一、繳費方式
消費型:每期繳費不同,在前期只需要用較少的保費就可以獲得較高的保障,杠桿高。
儲蓄型:儲蓄型則為固定繳費,並且在繳費期完成後仍然會有保障。
舉個例子,比如說30歲投保儲蓄型保險保至50歲,到了50歲之後就不用繳費了。缺點就是前期的保障與消費型保險類似,但是保費卻高了很多。
二、保險期限
消費型:這種類型的保險最高可保至65周歲,不過對於老人來說,65周歲之後可能更需要保險。
儲蓄型:保障期限可以到八十周歲,甚至是終身。
三、是否續保
消費型:每年核保一次,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承保的風險也在加大,也許到了某一年就會被拒保。優點是比較靈活,可選擇不續保,也可以在2年、3年後重新附加上這份重疾險。
儲蓄型:只要在投保時核保通過,就可保證續保,直到繳費期限滿了之後結束。缺點是一旦投保,就需要一直續保直至繳費期限滿了之後結束,中途不想繳的話只能選擇退保,不過這樣會有較大的經濟損失。
四、適合人群
消費型:更適合20周歲到35周歲保險意識強、需要保額高的中青年人群。因為該險繳費壓力不大,又可獲得高額保障。
儲蓄型:35周歲至45周歲時,消費型在保費方面已經不佔明顯優勢,尤其過了40歲,消費型大病險的保費大幅提升,而儲蓄型繳費的提高比例相對較低,更值得選擇。
引自:網頁鏈接
希望對你有用,滿意請採納!!
B. 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有哪些優缺點
環境的污染、食品的安全問題、電器的輻射、工作的壓力等等因素使得重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年齡越來越小。而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就是防範和降低風險的一個有效的經濟手段。不過有些消費者也在為投保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合算,還是選擇消費型大病保險放心的問題而遲疑不定。 要說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和消費型大病保險哪種保險好,首先就要找到這兩種保險的不同之處。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一般是作為主險單獨購買的。它的優點是每年交費都一樣,短期交費,長期保障,沒病還可以拿回保費或者保額。缺點是保費比較高。所以適合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的人購買。消費型的一般是作為附加險的形式出現。它的優點是保費便宜,每年可靈活調整。它的缺點是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且賠償責任只是在確診患上保險范圍之內的重大疾病後才按照約定賠償。而且中間如果身體出現狀況,或超過年齡限制,保險公司都有可能拒保。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和消費型大病保險各有各的優缺點,很難說清哪種保險更好一些。不過保險專家建議,按照年齡來選擇更為合適。 對於30歲之前的被保險人來說,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和消費型重大疾病險價格相差非常大,投保後者的保費很低廉。同時,年輕人事業處於成長期,消費開支較大,這類人群適合選擇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而超過30歲之後,消費型重大疾病險在保費方面相對於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已經不佔很大優勢。尤其是過了40歲,身體素質開始下降,消費型重大疾病險的保費開始大幅提升,同時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的保費提高比例卻相對不高。所以,三十歲以後的還是選擇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更為合算。 無論是儲蓄型重大疾病保險還是消費型重大疾病險,都是社會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消費者都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類型投保。在平安保險商城還有更多的保險可以選擇,網上投保還有更多的優惠。
C. 儲蓄型重疾險應該怎麼買
儲蓄型重疾險除了可以為投保人提供重疾保障,當投保人在保障期限內未患所保重疾,版滿期後還可返還所繳權保費。以下為您提供幾點投保建議:
一般來說,儲蓄型重疾險的保費較高,適合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人購買。而對於剛剛步入社會,事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成年人來說,不建議購買此類保險,可以考慮保費較為便宜的消費型重疾險。成年人往往是家庭的經濟支撐,在購買此類保險時需格外關注產品的保障額度。
考慮到目前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的平均水平,因此建議成年人將保額設置在30萬元以上。另外,還需明確返還額度該類保險的返還額度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有關,建議您選擇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進行投保。
D. 消費型重疾險和儲蓄型重疾險有何區別
「有病賠錢,無病返還」這八個字,就像一個魔咒,吸引著消費者前仆後繼,也讓返還型重疾險在國內流行了這么多年。事實上,即使是現在,返還型保險的熱度也並不低。
大部分懂保險的人,其實一般都是不太推薦買返還型重疾險的。
這里不推薦購買返還型保險,並不是否定返還型保險。只是在選擇返還型保險時,很容易陷入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只看中返錢,不關心保障
其實很大一部分購買返還型保險的人,都只是看中了它能返錢,對於產品的保障到底如何,可能根本不太了解,這完全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而且市面上的返還型保險產品保障差異又極大,很容易導致買錯保險。萬一因為買錯保險,導致在出險後得不到理賠,那簡直就是得不償失。
誤區二:到期返還,才能發揮理財功能
保險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理財工具,但是像重疾險這類保障型的保險,主要通過轉移風險的形式來進行理財的。比如說,一個人得了癌症,需要50萬醫療費。如果他買了重疾險,那麼這50萬就由保險公司來負擔,轉移了大病對這個家庭可能會造成的經濟打擊。用每年幾千元的保費撬起幾十萬的保障,才是重疾險最本質的理財手段。
也就是說,買保險本身就是一種理財,不管是返還還是不返還,在保障期間內保險都提供了風險保障,所以已經達到了理財的目的。
誤區三:消費型不返還,不賠太虧
很多人不喜歡消費型保險,是因為覺得「保險不賠就虧了」。但是我們很久之前就跟大家說過,不出險意味著自己或者家人沒有生大病,平安健康才是最好的,又怎麼會虧呢?
消費型重疾險現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它真的性價比超高!選擇同等保額,消費型重疾險的保費可能會便宜一半都不止,保險杠桿更高,也讓更多收入不高的家庭有機會完善保障。
當然,不推薦大家買返還型的保險,也並不是完全反對。返還型保險中也有不少好的產品,只是在選擇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保障需求和預算,而不要一味地關注返還功能。
哪些人群可以考慮購買返還型保險?
1. 家庭經濟條件良好,有充足的保費預算。根據雙十原則,一般全家人的保費預算最好是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而保額最好是能達到年收入的10倍以上。而返還型保險的保費真的比消費型保險要貴得多,有充足的預算可以說是購買返還型保險的基本條件。
2. 投保年齡與返還的時間最好不要相隔太久。簡單點說,小孩子就不太適合買返還型保險。比如0歲投保,70歲才返還,半個多世紀都快過去了,這個返還還有意義么?而如果是40多歲才投保,到65歲返還或者70歲返還,則還能為養老提供部分支持。
總的來說,保險也是一種商品,而選擇買何種商品都是每個人自由,大家在選擇產品時,也不一定要糾結自己購買的到底是消費型還是返還型,首先還是要優先以保障為主,結合自身的需求和經濟能力,盡量讓自己擁有更高和更完善的保障。
在這里,梧桐樹保險網為大家推薦一款2019年新推出的超高性價比、保障超全面的——桐心守護重大疾病保險,無論是在保障還是保費方面,它在同類型產品中都幾乎做到了極致,跟2019年新推出的其他產品相比,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2019年六款新品重疾險對比
看上去差別不大,但如果從細節設計上觀察,可以說是火葯味十足。
1. 桐心守護前十年重疾保額增幅50%,不單獨限制投保及出險年齡
重疾保額加保也是幾款重疾險新產品的特色之一,但經過橫向對比之後不難發現,前10年重疾保額額外賠付最低的僅20%,再高一點的可能達到35%,看起來35%的比例在同類重疾險中算是比較良心的了。
唯獨桐心守護重大疾病保險的額外賠付比例達到了50%,在現有的幾款產品中一騎絕塵。人生中黃金階段的10年,有了這款重疾險就有了更足的底氣!
另外,桐心守護重大疾病保險150%保額賠付保障最高可持續至65周歲,無論何時投保,保障都會完整覆蓋保單生效後的10年時間。而其它一些包含該項保障的重疾險產品要求在規定年齡之前初次確診,才可享受額外賠付,規定的年齡通常低於50周歲。
1. 桐心守護99+1種疾病賠付,真正覆蓋「癌症」+「非癌症」保障
單次賠付的重疾險,往往很難真正做到兼顧癌症與其它重大疾病。
這類重疾險如果首次出險為惡性腫瘤,理賠後就只剩下惡性腫瘤的二次保障,一下失去了癌症以外的幾十上百種重大疾病的保障,想想是不是覺得有點虧?
與其它多次賠付的產品相比,桐心守護重大疾病保險的惡性腫瘤單獨一組,剩餘99種重大疾病一組,賠付了惡性腫瘤不影響其他99種重疾的賠付,而其他重疾賠付之後,也不影響惡性腫瘤的賠付,真正實現「癌症」+「非癌症」全面覆蓋。
首次理賠非癌症重疾:後續提供兩次癌症保障,充分應對癌症風險,減輕患癌造成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
首次理賠癌症:剩餘99種重疾仍有保障,如3年後癌症持續、復發、轉移或新發可再次理賠,全面兼顧。
1. 桐心守護輕症、中症賠付後現金價值不變
現金價值,就是保單所具有的價值,與退保時可以拿回多少錢息息相關。
某重疾險產品在條款中明確規定:「若本公司已按本合同的約定給付過保險金,本合同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將根據保險金已給付情況相應減少。」如果被保險人出險,保險公司賠付過保險金,最後拿到手的現金價值會相應扣除一部分。
這里就必須要誇一誇桐心守護重大疾病保險的一個隱藏福利——如果被保險人罹患輕症或者中症並獲得賠付,保單現金價值不受影響。也就是說,倘若後期退保,即使輕症及中症發生過理賠,仍可以按照現金價值表領取相應的金額,不會減少,消費者利益得到了充分維護。
E. 所有的重大疾病保險都是儲蓄型的嗎
通常,重大疾病保險既有儲蓄型的,也有消費型的。儲蓄型重疾保險期間大多為終身,費率相較於消費型會高出很多。消費型重疾保險期間是確定的一定期間,如果在此期間沒有發生保險事故不會有任何返還。
F. 什麼是儲蓄型商業醫療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現如今,重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人們開始注重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保障問題,並積極關注相關保險產品,其中儲蓄型商業醫療保險受到眾多人的青睞。
G. 哪家保險公司的哪種儲蓄型商業保險適合我
本人今年27歲,在上海工作,月薪稅前4800+500交通補貼。由於沒有辦理上海居住證(因為覺得不會在上海很長時間,最後還是要回老家的。),
1,27歲,年收入6萬,上海地區工作(以後打算回老家居住)
原來在家那邊工作的時候,公司是給交社保的
2,暫時無社保,有補充醫療保險(回老家後,別忘了繼續交社保)
人壽的「為了明天」,很小的時候家長給保的,具體怎麼回事兒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每年要交500多塊錢的保費
3,有一份保險,年交500多
為了明天是3年一返還的,如果一直不領取,可以在55或60歲轉換成養老年金,變成每年(月領也行)領取
智盈人生到底適不適合我呢
4,當然不錯,對於年輕人有以下優點
①保障高
②交費靈活
③年輕買保障,平平安安以後補充養老
網上說"XXXXXXXXXXXXXXXXXXXX"
5,網上說法挺多的,人越看越頭疼
你明白一個道理就行,不管產品吹的怎麼好,他都是根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來分紅,在不確定如何選擇保險公司的情況下,重點考慮大的保險公司即可,因為大的保險公司都有自己專門的投資渠道,收益更有保障.
6,和諧人身醫療保障計劃
招商銀行信用卡相關的保險很多,相對來說,辦理方便,電話確認即可.
缺點也很明顯,客戶經常無法弄清楚保險利益.
這個也是銀行保險的通病,還是找專門的保險代理人更方便.
哪家保險公司的哪種儲蓄型商業保險適合我?
1,優先考慮大公司,兩個好處
①收益更穩定
②網點多,以後在老家居住,做個保單遷移即可
2,保險公司產品很多,就算是我們保險代理人,也無法一一了解
所以,買保險之前,只要看這個保險是否適合我即可
根據你的介紹,平安智盈人生還是挺適合你的
(如果有興趣,可以詳聊,網路消息,網路HI,QQ,都可以,或者當面聊下也行,我就是平安上海分公司的)
H. 儲蓄型重大疾病醫療保險
根據你的經濟條件來買。拿年收入的百分之十齣來。然後買一份重疾險,加一張意外卡單。中國人壽有一個重疾險就還可以,保50種重大疾玻然後再買一百塊錢保8萬的意外卡單。五險里頭的醫療保險,不保大病用的進口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