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社會醫療保險基金實現專款專用,收支兩條線的原則
醫療保險基金要與其他保險基金統一管理、分賬核算。根據《社會保險費征回繳暫行答條例》的規定,社會保險費實行「三費合征」,由稅務機關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三項社會保險費集中、統一徵收。《財務制度》要求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一管理,按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專款專用,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擠占和調劑。基金實行統一管理,具體就是機構、人員、財務管理要求、財務政策、財務報告的編制等等方面的統一。但由於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分屬不同險種,其保險的原則與方針、管理與協調、權利與義務、范圍與標准、資金來源與運用等環節的不盡相同,國家對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具體要求和規定也不盡一致。因此,在基金統一管理的原則下,基金要按不同險種分別建賬,分賬核算;各項基金都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用途做到專款專用,自求平衡,不同險種的基金不得相互擠占和調劑。
B. 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應遵循什麼原則
一,保基本。二,收支平衡,三,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四,公益性,福利性
C. 醫療保險基金的安全管理策略
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關繫到整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正常運轉和職工的切身利益,加強基金安全管理,應採取以下六點策略:(1)堅持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則。社會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收支平衡原則,堅持量入為出,略有結余;專款專用原則,設立醫療保險專戶,專款專用,不得挪用;基金分開管理原則;保證基本醫療需求原則;醫療保險基金管理與行政管理分離原則;遵循基金投資的安全要求,確保醫療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原則;保障參保人的基本醫療需求的同時,應與社會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相適應;基金的收支管理嚴格執行財務規章制度,並接受基金監督機構及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基金業務的各種應收、應付款應分別記賬,及時核算;基金投資必須以安全有效為前提,投資收益應補充醫療保險基金的不足和因物價上漲帶來的基金貶值;基金投資帶來的收益應單獨核算,確保基金的保值增值。(2)醫療保險基金管理要與醫療保險行政管理分開。醫療保險行政管理主要是制定有關的政策、法規和工作程序,並對醫療保險事業進行規劃、調控、監督等等。醫療保險業務經辦則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並作為政府授權的非營利性事業機構,受政府委託,依法獨立行使職能,負責醫療保險工作的正常運行。(3)規范基金籌集流程。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時、足額籌集,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和減免。基金能否根據規定按時、足額籌集,直接影響到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給付,關繫到職工本人的社會保險權益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平穩順利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徵收標準是經過周密計算確定的,如果對基金實行減免,不僅影響基金的籌集總量和規模,也影響到職工個人的切身利益。(4)建立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監督機構。加強管理、強化監督可以保證提供質量優良、價格低廉的醫療服務保證基金及時足額籌集到位;保證基金公平、公正、合理、有效使用;保證醫療投保人員受益,取信於民;保證合作醫療制度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首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建立健全基金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審計制度和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管理監督。其次,加強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行政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5)基金管理部門應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風險金動用機制及基金超支應急機制。明確責任人,規范處置程序,確保特殊情況的及時處理。一是對月度基金使用情況實行動態監測,建立基金支出預警機制。二是按規定計提、使用風險基金,使風險基金在正常情況下,保持穩定的規模。三是出現基金超支時,應及時上報衛生部門和財政部門,並提出彌補超支的具體建議。基金管理部門應建立舉報投訴制度和舉報人保護制度,設置舉報專線,及時辦理各種舉報投訴,實行舉報人保密制度,確保舉報、投訴成為基金管理部門有效掌握信息、改進經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徑。(6)應對人口老齡化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籌資的影響。老年人對醫療保險的需求明顯高於中青年人,因此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險制度的影響重大,主要體現在醫療保險基金的支出不斷增長。醫療保險基金是醫療保險制度運行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障,對醫療保險制度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醫療保險基金的作用在於它醫療保險制度的物質基礎,能夠增強人們抵禦疾病帶來的經濟風險的能力,還能合理負擔社會保險費用的需要。但是由於基金數目龐大,一方面來自於個別人員的弄虛作假,還有來自於管理本身的風險,使得基金的安全管理成為問題,對醫療基金案前的研究是極其必要的。
D. 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
你好,我是奶爸,醫療保險主要有以下4大原則:E. 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保險利益原則: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保險利益原則是指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或履行保險合同過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必須具有保險利益的規定。
2、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的含義是指當事人真誠地向對方充分而准確的告知有關保險的所有重要事實,不允許存在任何虛偽、欺瞞、隱瞞行為。而且不僅在保險合同訂立時要遵守此項原則,在整個合同有效期內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也都要求當事人間具有「最大誠信」。
最大誠信原則的含義可表述為: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內,應依法向對方提供足以影響對方做出訂約與履約決定的全部實質性重要事實,同時絕對信守合同訂立地約定與承諾。否則,受到損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規定可以此為由宣布合同無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或責任,甚至對因此受到的損害還可以要求對方予以賠償。
3、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在風險和損失之間,導致損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最接近的原因。
近因原則的含義是:在風險與保險標的損失關系中,如果近因屬於被保風險,保險人應負賠償責任;近因屬於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則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4、損失補償原則:
損失補償原則是指保險合同生效之後,當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是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前的經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收益。
參考資料:保險中介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用書----《保險原理與實務》
F. 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投資的基本原則中,哪些是合法投資時必須遵守的
你好,這些原則必須遵守:
1.多元化原則。
開展多元化投資,防止「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實現投資范圍、投資標的的多元化以及組合投資,將公共資源與市場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使人民群眾能夠分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時兼顧分散投資風險和提高投資收益的不二選擇。
2.市場化原則。
國際上的基本養老基金投資,有政府主導的國債型投資和以市場為基礎的多元化投資兩種基本模式。我國作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必然要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按照市場規律進行投資運營。
3.專業化原則。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是一件專業化的事項,應當獨立於行政機關及社保經辦機構,委託給專業投資機構和具有專業投資資質的人員來進行。目前,我國已經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採取信託管理模式,國家設立、國務院授權的准公共養老基金管理機構將予以設立或指定;一批具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基金託管經驗,或者具有良好的基金託管業績和社會信譽的商業銀行將負責安全保管養老基金資產;一批具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經驗,或者具有良好的資產管理業績、財務狀況和社會信譽的專業機構將負責養老基金資產投資運營。
4.相對集中原則。
《投資管理辦法》規定經歸集後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省級政府委託給國務院授權的養老金管理機構投資運營,即體現了這一原則。這有利於增強基金投資的規模效應,避免地方分散投資的非專業、低效和財務風險;也便於國家統一制定優惠政策,均衡投資收益,防止互相攀比;還便於國家加強對基金投資的監管。
5.加強監管原則。
在進行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同時,政府特別要加強監管,保證投資運營行為合法合規。《投資管理辦法》確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採取信託管理模式,其核心特徵是就是審慎管理、資產獨立,採取專業託管、嚴格監管,信息披露。此外,我國還從優化投資管理體制、健全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嚴格控制資產配置、強制建立風險准備金、強化投資運營報告機制等五個方面對嚴格控制風險作了制度安排和政策規范。
G.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原則是什麼
社保基金管理應遵循的四項原則:
1、歸集原則
在堅持社保基金單位與職工「雙負擔」的基礎上, 強化基金征繳力度, 積極解決拖欠和擴面問題。針對目前部分企業存在拖欠保險費的情況, 各級經辦機構應加大催收力度, 視具體原因, 依據社會保險相關條例法規採取措施。
對符合參保條件、有錢不繳的單位, 應由社保經辦機構責令限期繳納, 逾期拒不繳納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對有參保意識、經濟承受力薄弱的單位, 可考慮放寬政策期限, 採取辦理延期繳款或分期繳款等方式, 給予適當照顧。強化歸集, 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力度, 逐步增加基金積累, 努力營造「人人自我保障, 社會保障人人」的社保大格局。
2、「以收定支, 自求平衡, 略有結余」的管理原則
各級財政社保基金專戶普遍基金結餘量較大, 需要引起相關部門注意。結餘量大, 反映出基金支付能力良好, 保障實力雄厚, 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社保基金徵收計劃缺乏科學性, 支付范圍和額度狹小,閑置較大影響了社會保障功能的充分發揮等。
3、專款專用原則
各級財政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經辦機構要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和確保基金專款專用。一是要保證基金及時足額支付, 確保當年符合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條件的群體, 全部享受和領到社保救助金; 二是要切實採取措施杜絕各級經辦機構擠占挪用社保基金問題的發生。
財政、審計部門要從制度的落實和執行上入手, 加大對基金經辦機構監管力度。對因制度執行不到位或其他原因造成基金損失的, 應 依據《條例》給予嚴懲。若確因經辦機構辦公經費緊張造成擠占挪用基金的, 各級財政要給予必要扶持。
4、投儲結合、保值增值原則
出於支付和資金安全性考慮, 各級財政將所管理的社會保險基金用於購置國債和其他安全系數高的金融工具總量很少,絕大多數社保基金處於銀行儲蓄狀態, 這種基金投資方式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的存在, 缺乏抵禦風險的能力。從保值增值的角度分析, 大量基金閑置將無法應對未來非預期的貨幣貶值風險。沉澱基金管理應採取更為有效的方式。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根據國家和個人的經濟承受能力,而開展的社會保險基金籌集、待遇支付、基金保值增值等的行為和過程。
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主要包括: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的預算和決算管理、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管理、社會保險基金稽核、監督等。
H. 社會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保險利益原則: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的含義是指當事人真誠地向對方充分而准確的告知有關保險的所有重要事實,不允許存在任何虛偽、欺瞞、隱瞞行為。而且不僅在保險合同訂立時要遵守此項原則,在整個合同有效期內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也都要求當事人間具有「最大誠信」。
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在風險和損失之間,導致損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而不是指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最接近的原因。
損失補償原則: 損失補償原則是指保險合同生效之後,當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是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前的經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益。
I. 簡述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目標及原則
社會保障基金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為實施社會保障制度回而建立起來、專款專用的資答金。
社會保障資金管理目標
在建立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資金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目標下,社會保障資金管理的具體目標有:
1.確保社會保障資金安全
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問題是社會保障資金,而社會保障資金的首要目標是確保資金安全。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推進,社會保障資金的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
2.講求社會保障資金效益
社會保障資金在運行過程中,要講求資金效益,要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社會保障資金在運作過程中,要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既是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很好途徑。
3.促進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
社會保障制度與我國經濟一樣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管理好社會保障資金,即當社會保障制度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如人口老齡化、突發性的自然災害等意外情況時都能從容應對,保證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4.實現社會公正與和諧
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是,在保證基金資產安全性、流動性的前提下,實現基金資產的增值。
J. 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的原則包括什麼
對於你的問題,我找了很多資料,並加以綜合後,給出如下目前最為完善的答案,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
1、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則
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則是社會和國家要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個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醫療需求,使每個社會成員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及失業時,能夠及時地從社會保障方面獲得基本的生活資料和基本的醫療和葯品,從而能夠正常地生存下去。人的基本生活包括:營養、衣著、住所和獲得個人自由與進步的機會,這是保障基本需求原則的基本要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社會生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里所說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需要原則,也正是適應這一要求。
要搞好基本生活保障,就必須認真研究和正確地確定基本生活保障線,這是基本生活保障的依據。基本生活保障線是指平均每人每月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收入水平或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生活費用標准,低於這個水平,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就要受到影響。基本生活保障線也是衡量是否貧困的標准。在我國,目前將基本生活保障線確定為職工最低收入標准線、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失業人員救濟標准線、農村扶貧標准線,分別確定不同的待遇標准。此外,還應確定最低養老金標准線等,以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需要。
2、社會保障標准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
社會保障是個人消費的分配,社會可供分配的消費品的數量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所以法律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標准要與國家、社會及公民個人所能提供的財力、物力相適應。西方福利國家在社會保障標准方面,待遇過高,包攬過多,給政府財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養成了國民的依賴心理,改革舉步維艱。目前,許多國家在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時,都力圖避免這一弊端。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沒有達到全面
小康社會的生活水平。而且,全國還有幾千萬人沒有擺脫貧困,解決問題。中國的基本國情一方面決定了建立社會保障的必要,另一方面又限制了社會保障項目不能過多,范圍不能過寬,標准也不能過高,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世界各國的實踐經驗表明,社會保障和福利水平具有剛性,易升不易降。但也不能過低,要滿足廣大群眾的基本需要,保證對象的基本生活。中國在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時,應嚴格遵循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必須的項目一定不能少,重要的事情先辦,范圍和水平不能過高過寬。法定的基本保障只能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想要提高受保人的生活質量,有條件的單位、企業和個人可以自願進行補充保障。
3、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
社會保障是保證社會成員有安全感的穩定機制,也是保證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調節機制。保證公平,即在社會保障制度下,每一個社會成員或勞動者,即使沒有了收入來源或收入極低時,也應有獲得基本生活資料的權利。這就要求社會保障在高低收入之間有再分配的功能,讓每個勞動者在年老、失業、生病、傷殘或死亡時能滿足其基本生活要求。社會保障不體現公平原則,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
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保持經濟運行的較高效率,社會保障也不能再像計劃經濟那樣吃「大鍋飯」。因此,社會保障在考慮公平時,還要盡量考慮效率,體現激勵原則,如保費一般是按個人工資比例繳納的,工資高者繳的多,享受標准也高。效率原則就是要讓對社會做出貢獻大的,享受社會保障待遇標准高一些,這會激勵勞動者更好地工作,以提高經濟效率。
在這里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首先要考慮「公平」和「保障」的要求,如果離開了「給勞動者以物質保障」這一宗旨,僅以勞動貢獻來決定保險待遇,那麼只要按勞分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搞社會保障。但是,效率也決不可少,因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勞動是勞動者謀生的基本手段,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必然起作用。經營好的單位和經營差的單位相比,不僅在職職工的工資待遇要高一些,而且社會保險待遇也應好一些。從職工個人來看,勞動好的和勞動差的相比,不僅工資收入高些,而且保險待遇也高些。如果不體現這一區別,職工退休時不管原來勞動和工資如何,拿一樣的退休金,無疑是打擊先進,鼓勵落後。可見,社會保險中要體現激勵要求,效率原則,保險待遇一定要有差別。當然,這種差別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大到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顛倒的地步。社會保障只能是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如果失業救濟金比就業時工資還高,人們寧肯失業也不工作。這種保障,不僅沒有效率,也失去了公平。
4、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的原則
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鮮明特點。公民享受權利就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在履行一定的義務之後就應享受保障的權利。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所以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社會保障的經辦主體雖然是國家,但其費用負擔卻是以個體勞動者付費為前提的。因此說,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相對等的特點。
首先,社會保障是人人平等享受的權利。現代社會保障區別於以往各種慈善救濟事業的特徵之一,就是它是公民應當享受的一種權利。人人平等地享受社會保障權利,意味著反對各種歧視,包括反對職業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健康歧視、政治歧視、宗教歧視等。
其次,權利主體應承擔義務。與權利主體相伴隨的是義務,公民、社會成員作為醫務的主體要履行應屬的義務,才能取得權利主體的資格。義務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最基本的,稱之為勞動(或工作)義務;第二個層次是捐獻(或繳費)義務。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是社會保障,尤其是社會保險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只有堅持這一原則,才能增強公民自我保障意識,強化投保意識,有助於每個公民從個人利益上關心自己的保障待遇,從而密切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建立起國家、集體和個人三方共擔風險的社會保障機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