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基金結余實現了連年增長嗎
據報道,2月26日人社部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特別是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推進,我國的社會保險,特別是養老保險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基金收支呈現出新的特點。
近年來,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開展基金投資運營,啟動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社保基金,做強做大全國社保戰略儲備資金等舉措,都為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將進一步增強社會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 社保基金有結余,養老金確虧空萬億,到底什麼意思啊
社保基金有結余,是指從有社會保險以來,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減掉已支付出去的基金後,還有剩餘。
養老金虧空:我國實行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統籌相結合的方式,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理論上應該存到個人賬戶中,但現在這筆錢不足。
舉例說,社保累計收取了100億的養老保險費,這些年支付了80億的養老金,則社保的養老基金結餘20億元,但應該存入個人賬戶30億,而現在只有20億,則虧空10億。
3.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額是什麼意思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指截止報告期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相抵後的累計余額。
年度或一定時期內,累計數計算出來的余額數,結存也就是余額。
本年累計結存=上年結存數+本年累計收入數-本年累計支出數
簡而言之,就是指某一年去除養老保險給付的數額之外還剩下的結余。
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為例,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即撫養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達到2.75:1。其中,有9個省份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跌破了2:1。
(3)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近5萬億元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於「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退休後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與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時間的早晚直接掛鉤。他們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4. 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多少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壓力不斷加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壓力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以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為例,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即撫養比在逐年下降,由2014年2.97:1降至2015年的2.87:1,2016年更是達到2.75:1。其中,有9個省份的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跌破了2:1。
對此,游鈞指出,由於我國現在社會保險制度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比如職工養老還是省級統籌,職工醫保還是市級統籌,所以保障的負擔不均衡,基金的分布不平衡問題還依然存在,所以個別地區收支出現當期缺口。但從全國范圍看,基金的運行是總體平穩的,確保了各項保險待遇按時支付。
游鈞進一步介紹,比如大家非常關心的,特別是企業養老保險,2017年基金收入是3.27萬億元,支出是2.86萬億元,當期結余是4187億元,累計結余是4.12萬億元,累計結余資金可以支付17.3個月,確保發放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確實對我們整個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
5. 人社部公布的企業養老保險累計結余多少
人社部:企業養老保險累計結餘4萬億元 ,可確保發放。
按照黨 中 央、國 務 院決策部署,人社部這幾年一是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開展基金的投資運營,使基金保值增值,並且已經啟動了劃撥國有資產來充實社保基金,做強做大全國社保戰略儲備資金,這些都為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各級財政也加大對社會保險的投入。2016年各級財政對社會保險的支出達到1萬億,這其中主要是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和城鄉居民醫保,但是占同期財政的支出僅僅是5.72%,比上一年增加了1.38個百分點。應該說,與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相比,佔比並不高,所以相對負擔並不重。據了解,像美國、德國、日本,財政社保支出佔比都在20%以上,還是有潛力、有空間。
6. 怎麼看待養老金2035年將耗盡一事
到2019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2019年為4.26萬億元,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攀升,8年後就會到達峰值6.99萬億,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意味著2019年需要2個人交的社保養活一個退休人員,但是到2027年就需要一個人交的社保養活一個退休人員,這個壓力是成倍的增長,所以不太看好社保養老金這回事。
作為普通老百姓不可能一個人交一兩千塊錢到退休後可以領到三四千塊退休金,這個期望給的太大,而相關部門要民眾把這個預期降下來,並且要通過各種辦法,把替代率給降下來,而到現在的替代率僅為49.9%(2019),這也是養老機構的一大難題。而解決這個辦法的很大趨勢就是延長退休時間,這樣周期加大成為運作的時間籌碼,而第二個解決辦法局勢最近國辦發文要對從事養老服務行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給予貸款支持,這意味著很多商業養老也開始步入這個競爭行業,這樣下去的話老百姓的養老渠道增多,這樣期望值和保障才會更加穩定
不過個人來看,我們第一要降低對社保期望值,多准備養老方式,以房養老/商業保險、社會養老、投資養老等都可以選擇,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把相關部門設定的養老資金作為糊口的就行,不需要抱太大的希望。
而且這個養老計劃在退休之前的15年就需要有良好的規劃,這樣才會增加自己的性價比,不過說到底,好好活著鍛煉身體這才是最大的資本
7. 我國養老保險收支數據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其中,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老有所養,是重大民生工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對經濟發展又會產生什麼影響?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保險能否兜得住?
並軌擴面
養老改革啃下硬骨頭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關系著每個人年老後的生活,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社會保障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支柱性制度安排,肩負著維系國家長治久安與人民世代福祉的重大責任。而養老保險又是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支柱性制度安排。養老保險改革無疑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關鍵性、基礎性重大改革項目。」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認為。
把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放在「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的重要位置,如何理解?
鄭功成表示,養老保險制度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化解養老後顧之憂,維護老年人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二是優化制度結構與功能,均衡並適度降低法定勞工成本,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三是平滑個人收入,提振居民消費,持續助力經濟增長。「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利於惠民生、促公正、穩預期、助發展,既是穩中求進的重要基石,又是穩中求優的重要方面。」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全面深化改革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3年來,養老保險領域多項改革措施出台,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由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共同構成的法定養老保險體系正式形成。
——養老保險覆蓋面取得新飛躍。2014年,啟動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截至2016年9月底,領取養老金人數達到2.4億人。
——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制明確。
「最近,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把『社會保障傑出成就獎』授予中國政府,是對近年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肯定。」鄭功成說。
改革提速
堅持統賬結合不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加快出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這引發不少人暢想:養老保險改革舉措推出不少,還會有哪些改革?
「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形成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促使養老保險制度從單項突破向總體優化轉變,最終使養老保險制度走向成熟定型。」鄭功成表示。
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應該圍繞什麼?鄭功成說,基本內容至少應包括5個部分。一是明確發展目標,即養老保險要追求制度統一、均衡責任負擔、保障適度水平、完善多層結構、維護公平公正。二是確定多層次架構及其功能定位。即以基本養老保險為根本,輔之以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積極發展商業保險,建立起多層次的保障體系。三是均衡責任主體的負擔,即政府、用人單位與參保者個人的負擔相對均衡,同時逐步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四是盡快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以更高層次社會統籌充分體現社會公平。五是設計合理過渡方案,為實現頂層設計目標提供操作依據。
基本養老保險是整個養老保險制度的主體和根基。一段時間以來,基本養老保險採取什麼樣的制度、是否要在此輪改革中調整,一直存有爭議。「穩中求進是當前經濟工作總基調,也應當是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基調。我國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一點不會變。那種主張大賬戶或全賬戶制的觀點,不符合法定養老保險制度常識與規律,只會導致制度異化。」鄭功成說。
據了解,我國養老保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在基金籌集上採取傳統的國家、單位、個人共同負擔模式,實行社會共濟,在養老金計發上強調個人賬戶養老金激勵因素。經過20多年發展,這項制度運行平穩有序,效果總體良好。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進一步完善個人賬戶制度,但堅持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前提沒有變。
迎接挑戰
通過改革實現全國統籌
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1.77億人,已佔總人口13.26%。公眾對於養老保險高度關注,格外擔心可能出現的風險。特別是近兩年,「養老保險不保險、一半省份靠財政補貼」「養老保險基金缺口擴大」等說法時時冒出來,更讓參保者緊張。
養老保險制度是否可靠?改革將如何增強養老保險可持續性?
「老齡化的確給養老保險制度帶來巨大挑戰,但並非不可應對。」鄭功成解釋,養老保險制度是否可靠,不取決於一時一地之基金多寡,而取決於責任分擔機制是否合理、取決於能否根據人口結構等變化對制度進行合理微調。我國5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9萬億元,其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節余約4萬億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還管理著約2萬億元戰略儲備基金。這些數據表明,養老保險基金狀況良好。此外,我國還有2億多青壯年勞動者應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平均退休年齡54歲左右,第二、三層次養老保險發展空間巨大。這些因素對於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都非常有利。
鄭功成認為,對養老保險制度有必要澄清3個認識誤區。
——財政是否應當補貼養老金支出?「回答無疑是肯定的。這不僅是國際慣例,更是確保老年人合理分享國家發展成果的正常途徑。我們可以探討財政補貼方式,但不能否定政府財政對養老金制度應當承擔的法定補貼義務。」
——眼下局部地區出現收支缺口是否必然導致全局性風險?答案是否定的。這只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採取地區分割統籌導致的結果,未來應通過改革實現全國統籌。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會不可持續嗎?「這種悲觀看法沒有根據。包括德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現收現付制,都在穩步持續發展。我國有數以萬億元計的戰略儲備基金與滾存結余基金,還有巨大政策調控空間。只要加快改革步伐,構建起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一定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鄭功成認為,我國養老保險值得信賴,是可靠的制度安排。隨著改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不僅能為全體人民提供晚年生活穩定安全預期,也將為整個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8. 目前社會保險基金資金結余已逾萬億,為何還會出現養老保險空賬情況,社會保險基金的各個項目之間不往來的
社保基金空賬運行主要是1995年以前的個人賬戶,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視同繳費年限,回1995年前個人不繳費,視同已經答繳費完整。這是一個部分
還有就是,我國養老保險賬戶沒有按照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分開管理,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中很多地方統籌基金已經不足支取,是從其他人的個人賬戶中暫支。
你所說的保險基金萬億,包括個人和統籌的全部。實際上如果做實個人賬戶就不止一萬億,更何況必須保證一定的統籌基金正常運行。
初步估計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缺口超過5萬億
9. 社保基金累計結余多少萬億元
《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制度運行總體平穩,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均比上年有所增長,基金收支規模進一步擴大,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2016年,全國各地繼續大力推進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在摸清底數基礎上實現精確管理、精準擴面,五項保險參保人數均比上年有所增長。其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8.88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7.44億人(含人社部門負責管理的城鄉統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2.19億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1.81億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1.85億人。
日前,人社部向社會發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截至2016年底我國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建設、管理運行及經辦服務情況。
在基金收支方面,《報告》顯示,基金收支總體運行平穩。2016年,我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為5.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1%;總支出4.6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基金累計結余為6.6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5%。
《報告》認為,基金收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降費率等政策影響,部分險種基金收入增速放緩或同比下降;部分險種支出增幅高於收入增幅。
相關部門除了擬依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強化徵收和支出管理,密切跟蹤研判基金運行態勢,及時預警和積極化解地方可能出現的基金運行風險外,還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作為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步,進一步夯實社保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10. 社保基金累計結余已達6.6萬億元了嗎
據報道,2016年,我國復五項社會保險制基金總收入比上年增長14.1%,總支出比上年增長20.3%,收支增速差距進一步拉大,社保基金累計結余達6.6萬億元。
專家表示,相關部門除了擬依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強化徵收和支出管理,密切跟蹤研判基金運行態勢,及時預警和積極化解地方可能出現的基金運行風險外,還將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希望人人都可以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