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養老保險和自己存錢到銀行養老的區別是什麼
1、利率差別
現在的社會保險,城鎮職工的個人賬戶利率為8.31%。如果存錢自己養版老的話,按照目前的利率,一權年期定期存款為2.25%,最高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3.5%。銀行的理財產品利率基本在3.5-5%之間,從利率來說,還是養老保險要高一點。
2、計算基數
社會養老保險目前退休金是根據職工繳費時間,基數,以及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這幾個因素計算出來的。因為養老金要與上年平均工資掛鉤,因此養老金發放待遇會根據經濟情況調整。而自己存錢養老的話,銀行只會根據本金與利息計算,以目前銀行的利率來看,還還不如通貨膨脹率高,也許存幾年錢會更不值錢。
3、增值潛力
退休金每年國家都有相應增加幅度,退休金只會越領越高,而銀行存款只有利息。
㈡ 請問:參加自由職業個人養老保險與個人儲蓄有什麼不同
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是法定的保險,它是國家管理部門以法律為依據,以行政手段進行實施和管理的保險。凡是參加工作或自謀職業的成年人都必須參加的保險。它可以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范圍內的經濟保障。因為社會保險是政府行為,所以它帶有強制性的特點。僱主(或機構)在僱用雇員時應該簽定勞動合同,僱主(或機構)應該為雇員辦理社會保險,這是僱主應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個體人員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參加社保,之後要履行按時、足額、連續繳費的義務。參保人員在遇到以上問題時,可以得到相關方面的經濟保障。
社保強調的是社會公平(參保人員每人只有一份),它的基本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保障是保而不包。所以,它的保障度是不能完全滿足個人需求的,於是,就需要商業保險來做補充了。
商業保險:是集社會(參保人員)力量為少部分被保險人在遇到某些(如:重大疾病、意外傷害、醫療健康 …… 等)人身風險時提供應有經濟保障的保險。購買商業保險是一種商業行為,它應該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個人的經濟支付能力來購買的保險,既然是商業保險,它就帶有強烈的商業色彩,它是社會保險的補充。商業保險強調的是個人公平(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經濟能力進行購買,買的多,保障多,買的少,保障少,不買就沒有保障),它的定位應該是:社會保險的補充。購買原則是:自願原則。
這兩種保險的共同特點:為被保險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經濟保障。社保是一定要買的,因為它帶有一定的福利性。至於商業保險買與不買?你最需要買什麼險種?買多少?那要根據你自己的需求和經濟支付能力來確定。
買保險買的是保障,而保障是人人都需要的。
存款是把你暫時不用的錢放在銀行,一方面,在一個時段內獲取一點利息;另一方面,為國家做一點好事——繳稅,而保險是不用交稅的。
㈢ 個人儲蓄和養老金有什麼關系,怎麼算
沒關系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您今年已經47歲,養老保險最少繳納15年才會有基礎養老金,看您當地社保部門能否補交3年費用。可以補交就可以辦理。退休也是根據您本人的繳費基數算的,每一年的社保部門會公布上一年的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數目,比如上年度城市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為2500,您定的每月繳費比例為60%,那你本年度養老金的繳費基數為2500*60%=1500,每月養老金繳費為1500*20%=300(單位),1500*8%=120(個人),醫療為1500*8%=120(單位),1500*2%=30(個人)+90元大病統籌=120.
至於退休能拿多少,有一個公式。您可以自己算: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
這里要提一下,單位交的放統籌賬戶,個人交的放個人賬戶。辦理退休時,會從統籌賬戶轉3%到您個人賬戶。
㈣ 養老保險與養老儲蓄有什麼區別
養老保險制度的第三支柱是指自願性個人儲蓄養老金計劃。它採取完全積累制,由個人自願繳費,國家給予稅收優惠。在資金上體現為先積累後使用,即年輕時逐步積累資金,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保值增值,退休後使用資金。
從1998年中國正式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以來,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就處於「一枝獨秀」的狀態,第二支柱積累型的企業年金發展嚴重滯後,第三支柱個人儲蓄養老金近20年來尚未起步。
中國面臨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當前現收現付的基本養老金制度在應對銀發浪潮時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大規模的積累制養老金制度已經成為一條必由之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自己交養老保險還是將錢存銀行好
你一萬塊錢存銀行也就200多塊錢利息一年,如果是有活動的小銀行可以達到400,你交養老保險的話,可以你退休了有保障,這個不好比較吧,一個是現在能看到錢一個是未來不敢肯定的拿到錢
㈥ 職工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繳哪個檔次劃算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編輯本段調整方案
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
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 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 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 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所以你可以看出來,交得多,拿得相對也會多,但是,也不至於多的了多少,怎麼樣都是不夠的了……還是另外准備養老金才好。
㈦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什麼都有哪些規定
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的界定,我國養老保險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部分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部分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由社會保險機構經辦的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職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記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應按不低於或高於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以提倡和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記入個人賬戶,本息一並歸職工個人所有。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准退休後,憑個人賬戶將儲蓄性養老保險金一次總付或分次支付給本人。職工跨地區流動,個人賬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職工未到退休年齡而死亡,記入個人賬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繼承人繼承。實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目的,在於擴大養老保險經費來源,多渠道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減輕國家和企業的負擔。有利於消除長期形成的保險費用完全由國家包下來的觀念,增強職工的自我保障意識和參與社會保險的主動性。同時也能夠促進對社會保險工作實行廣泛的群眾監督。
㈧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什麼都有哪些規定
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由職工根據個人收入狀況自願參加的一種養老保險。它居於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的第三層次。
規定: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辦法,職工個人根據自己的工資收入情況,按規定繳納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記入當地社會保險機構在有關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應按不低於或高於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以提倡和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儲蓄性養老保險,所得利息記入個人賬戶,本息一並歸職工個人所有。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隨之轉移。職工未到退休年齡而死亡,記入個人賬戶的儲蓄性養老保險金應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繼承人繼承。
(8)養老保險和自己儲蓄擴展閱讀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發展優勢
1、有利於多渠道籌集養老基金,緩解養老壓力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成功開展將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國家的養老負擔。
2、有利於提高個人養老金替代率
國際上由政府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險的替代率一般為20-30%左右,我國有進一步降低目前的替代率以適應國際慣例的趨勢,這就使得參保職工必須採用除第一支柱外的其他方式,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3、有利於增強職工自我保障意識
積極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有利於增強人們的自我保障意識,提高個人的養老責任感。
4、有利於個人做好理財規劃
在目前經濟環境不穩定、資本市場動盪較大的情況下,通過開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有助於提供一個個人理財途徑;對於年輕人來說,通過開展個人儲蓄性養老,可以制定相應的理財計劃。
5、有利於促進我國相關金融行業發展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積極開展,不僅能增加資本市場的資金供給,促進資本市場的規模擴大,而且能促進資本市場的產品創新,提高資本市場效率,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