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公司向股東分紅後股東將錢匯入國內個賬戶上稅嗎
香港公司向股東分紅後股東將錢匯入國內個賬戶應該不上稅。
需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五)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夥企業的個人合夥人來源於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2)香港分紅理財險交稅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具體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並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自然災害遭受重大損失的。
國務院可以規定其他減稅情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⑶ 港股股票分紅派息後 需要交股息稅嗎
需要。
股息紅利稅是指對上市公司的分紅征稅。對一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對一月以內短期買賣的投資者加倍徵收股息紅利稅。
紅利所得稅屬於「個人所得稅」范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3)香港分紅理財險交稅擴展閱讀:
對於股息紅利稅差別化徵收這一消息,市場人士普遍將其視作利好,認為可以鼓勵長期投資,抑制短期炒作,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之前一直稱2132點是「鑽石底」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甚至表示,這一政策是一個重大利好,有助於目前A股市場的穩定,對鼓勵長期投資行為以及藍籌股的長期持有意義重大。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紅利稅差別化徵收利好藍籌股,特別是高分紅的「現金奶牛」,投資者可以通過長期持股獲得更大收益;對多年不分紅的績差股和券商股則是利空,因為投資者長期持股會降低交易頻率,減少券商交易傭金收入。
公司合並時得到的合並補貼等,原則上也「視同股息」,徵收股息所得稅。但是,股東在公司將利潤准備金轉入資本金時得到的收入和無償交付、股票分割及股東分攤有償增資所取得的新股票,不計入股息收入,亦不征稅。
征稅方式有三種,即免除申報制、源泉分離選擇制和申報綜合課稅制。無論哪一種方式,在股東從公司取得股息時已扣除了源泉所得稅(從源課稅),稅率原則上為股息的20%。
⑷ 買香港保險有哪些好處
第一類:重大疾病類(保障類)
重疾類險種無論在配置順序還是受歡迎程度都是穩居榜首的,為什麼重大疾病產品最受歡迎?因為重大疾病險是最體現保險轉移風險這個功能的。重疾險與醫療險最大的差別是一筆過賠償,而非實報實銷。意味著這筆錢的作用不僅僅能覆蓋部分報銷不了的醫葯費,還在於彌補疾病及康復期內收入和積蓄的損失。換句話說,就是在疾病來臨前,將疾病所帶來的財產風險轉移出去。
香港的重疾險主要優勢在於:
1)保障范圍廣、定義較寬松
保障的范圍和定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理賠的門檻,但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講,對醫學的專有名詞無法作出敏感的判斷,很多時候只能由代理人牽著走,容易被誤導銷售。香港重疾通常都覆蓋近100種疾病,50餘種重症,30餘種輕症,覆蓋面相對來說非常廣。
2)保額大,但費率低
同等費率下香港的保障額度高,同等保額下香港的費率低。主要原因有兩個:香港人均壽命長、患病率低,而保費是依據這些數據精算出來的;香港是自由貿易港、亞洲金融中心,投資渠道廣、收益高,為保費的釐定做出貢獻。
3)兼並儲蓄功能、分紅作用大
返還型重疾險說白了就是存一筆錢,免費送一個保障。這筆錢如果不出險,將來是可以連本帶利退保收回的,分紅就是這個利。當然了,對於一份保障型保險,分紅的作用不在於得利,而在於抗通脹。舉個例子,如果重疾險的保額不變,比如50萬保額的重疾險在二三十年後出險時還是50萬,但二三十年後的50萬可能只有5萬的購買力。
4)嚴核保寬理賠
香港的保險公司和大多數代理人,都會在投保前讓客戶提交體檢報告或是仔細詢問身體狀況及病史並如實申報,體檢不合格或者資金來源不明會直接拒保,一旦受保,理賠就輕松加愉快。這才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大多數誠信客戶的做法。
第二類:儲蓄分紅類(重收益)
這類產品很簡單,就是長期、穩健、現金流。長期的特徵決定了這筆錢的作用,服務於兩大剛需—教育和養老。穩健的特徵是為了平衡家庭理財的風險和收益。現金流的特徵是指靈活存取,存期可選,取的方式也靈活,可以散取也可以一筆過取。
香港儲蓄分紅險的優勢在於:
1)美金儲蓄,實現資產多元化
儲蓄險統一使用美金計價。人民幣從去年開始狂跳水,前一兩周回暖之後本周又開始貶值。匯率市場水太深,不懂的老百姓沒辦法作出預料和掌控。但實際上美金儲蓄的意義不在於利用匯率差賺錢,而在於將資金分散開來,對沖單一貨幣的風險,讓我們辛苦得來的財富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被莫名其妙地蒸發掉。而對於資產達到一定基礎,有意進一步開展海外投資的人而言,香港保險可以作為一個分散風險的緩沖墊,做好風險管理之後再做財富增值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2)復利分紅,回報高
這點是買儲蓄最重要的一點,香港的儲蓄類產品在兼顧安全系數高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5.5%-7%的收益率,後期的回報呈指數型上漲,這是非常難得的。原因在於其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資金池為分紅做出了貢獻。
3)避稅避債
香港保險不用交稅,以投資型保險的形式在海外做一筆資產配置,避免了被「割肉」;另外做生意的朋友有虧有賺是常態,但如果孤注一擲放在生意上,牽扯到債務,這個危險系數是相當大的。事先拿出一部分資產與生意做好隔離,即使虧了也能給自己和家人留條後路,為以後的生活做個保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三類:高端醫療類 (高凈值人士)
這個險種主要推給年收入過百萬級的朋友,其餘中產階層居民醫保+大保額的重疾足夠了。高端醫療類產品相當於一張私家醫院VIP卡,主要設計給追求生活品質的、時間比金錢還貴的高凈值人士,免去了在公立醫院排隊、住院及醫療條件有限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居民醫保就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已經足夠填飽肚子了,但如果追求高檔的環境、稀有的食材和不浪費時間排隊,那麼可以選擇每年花一筆錢吃米其林三星。
第四類:財富傳承類 (富豪階層)
這個險種有三種玩法:大額保單(基礎版)、保費融資(進階版)、家族信託(高階版):
基礎版大額保單是走保守路線,基本沒有流動性,最大的目的是避開遺產稅將財富傳給後代。至於具體能留多少給後代,保單越大、投保人壽命越長,賠得越多。
進階版保費融資簡單說就是利用保單抵押的形式向銀行貸款進行再投資,只要再投資的收益超過貸款的利息(香港銀行貸款利率較內地低很多),穩賺不賠的情況下還免費拿到一張大額保單。
高階版家族信託就是將資產的所有權分離,該資產的所有權不再歸資產所有人,但依然根據他的意願收取和分配。如果將來遭遇離婚分家產、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債,這筆錢都將獨立存在,不受影響。一旦投保人不幸身故,這筆大額保單的現金價值和收益將根據投保人生前的意願,選擇受益人的分配比例(全數/部分)和支付方式(一筆過/定期定額)。
溫馨提示:
除以上四種外,意外險也是受關注的一個險種,大家都有接觸過,在這里不做詳細解釋。意外險因為其費率低、保額大,通常不作為主險購買,作為重疾、醫療、儲蓄險的附加契約是常見的形式。
來源:香港保險服務站
⑸ 香港離岸公司分紅股東用交個人所得稅嗎
一.新加坡公司與香港公司的比較
-設立新加坡公司在香港開離案賬戶,做真正的離岸業務
-新加坡十大優勢,香港不具備
-新加坡是獨立的國家,香港不是
-新加坡公司注冊政府只收費一次,香港每年都收商業登記費
-國家稅務總局與香港特區政府早在2011年就簽訂稅務稽查協定,新加坡沒有
二.新加坡政府與中國政府簽訂的協議
-中國企業可直接到新加坡上市2013年11月
-互免雙重征稅協定
-東盟10+1自由貿易協定
-人民幣海外結算中心-香港/新加坡/倫敦
三.適合去新加坡設立企業發展的企業
-進出口貿易、製造及加工貿易 -科技類、教育及文化 -物流產業
-船運船務行業-石油化工 -投融資行業
⑹ 個人取得保險產品分紅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目前的情況是可以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至於未來,不確定。
爭議一直存在,分紅到底是保險理賠范圍還是資本利得。
如果從分紅險本身定義來看,分紅的作用是抵禦部分通脹所帶來的的貨幣貶值,當然是不用繳稅的。
但是,現實情況是,分紅險也可以是資產保全的金融工具,所以,資本利得的慨念,也是成立的。
未來的政策,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還要看具體的情況。
至於目前,很多人宣稱的保險產品避稅避債問題,都存在很多誤區,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的,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的。
對於保險是否能「避債避稅」,保險業界資深人士普遍認為,如果保險人陷入經濟糾紛或涉嫌犯罪,屬民法范圍,只要沒有證據證明其保險合同無效,或者資金來源有問題,法院是無權強制處理保單的。但如果涉及刑事犯罪,法院照樣可以凍結、扣押、查封涉案人的保險。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只有人壽保險能「避債避稅」。人壽保險是屬於人的生命資產,不需要繳稅的,並且受益人的權利是大於債權的,債權人無權要求受益人以保險利益來償還債務。
保監會《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規定,人壽保險是指以人的壽命為保險標的的人身保險,分為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兩全保險等,其設計類型分為普通型、分紅型、投資連結型、萬能型等。所以,買保險時,如果產品屬於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或者兩全保險,都屬人壽保險的范疇歸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保險公司以類似年金形式返還的產品,實際屬於兩全保險。而其他類型的保險,如企業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只有受益金受到法律保護。
另外,投連險和萬能險的投資賬戶部分,甚至分紅險的紅利部分,基於其理財功能的存在,與保險中真正起保障功能的資金有本質區別,或許很有可能在特殊情況下會被法院追繳用來抵債。目前來看,雖然投連險和萬能險都屬於人壽保險,但也不能排除由於司法解釋缺乏,具體判決結果會有不同的情況。
「人壽保險的債務豁免功能肯定是有的」, 「但在填寫保單時,必須指定受益人,否則賠償金只能算作遺產,需償還被保險人債務」。
按照《保險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如果債務人死亡,其購買的保險又有明確指定的受益人,那麼這筆保險金會直接賠給受益人,不作為遺產處理,也不會被用來償還債務。但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受益人死亡或者只是在保單的受益人項目里填寫了「法定」,那該筆賠償金則算作被保險人的遺產,需要償還生前債務。
祝好!
⑺ 香港投資者投資者私募基金後取得的收益需要繳稅嗎可以避稅嗎
謝邀,您好,任何香港公司符合以下三項條件者,便需繳納利得稅:
1. 有在香港經營活動(包括行業、專業、業務)者;
2. 在香港經營活動有產生利潤者;
3. 所得利潤來源於香港。
根據香港法例,公司董事必須為香港有限公司准備相應年度的公司營運憑證,並委聘有資質的香港會計師(執業會計師)為公司帳目進行審計(核數),並填報稅表委託執業會計師遞交香港稅務局。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香港公司的做賬報稅的時間。
1、香港公司核數報稅周期若新成立公司第一次報稅是在18個月之後,以後每年1次(周期12個月);
註:建議選擇數年(香港有兩個財政年度,即12月31日——次年1月1日;4月1日——次年3月31日)稅務申報比較方便,一旦選定了埋數年度,每年都需在固定時間進行申報。
2、香港公司每年需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核數師報告、填寫稅表給香港稅務局,核數報稅時間是以稅務局發出的稅表計算,第一次報稅:稅表發出後的三個月內完成核數報告,多次報稅:稅表發出後的一個月內完成核數報告。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需要提交的資料如下(具體資料根據因公司不同而定):
1.香港銀行賬戶月結單:
是指以香港公司名義開立的所有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流水單,通常香港銀行每月都會將上月的賬戶流水單以郵件形式發送給客戶;就算香港銀行發送的香港銀行賬戶月結單郵件沒有保存,也沒有關系,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持有人,可以向香港銀行申請重新發送月結單,這也是香港公司補做審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2.香港公司業務單據:
有了香港本地銀行賬戶月結單,就需要香港公司簽署的業務單據對每一筆資金的進出進行說明。
比如,某個香港本地銀行賬戶當月有3筆進賬,4筆出賬,那麼香港公司就應該有3份銷售合同對應3筆進賬;4份購貨合同對應4筆出賬;
3.收/付款憑證:
香港公司每一筆進出賬對應的發票、收據等資金簽收證明;值得說明的是,香港並不存在「發票」一說。因為香港稅務局並不會像大陸稅務局一樣,統一印發專用的發票。香港政府承認香港公司自行印製的樣式收據,但該香港公司收據必須是有香港公司簽名蓋章的收據,以證明是由該香港公司簽發。
4.賬本:
記錄香港公司所有收入支出,包括香港公司正常運營成本,如人員工資、購置辦公用品、繳納房租、香港公司正常貿易收付等。與國內公司賬本一致,也是判斷香港公司盈虧的重要依據。
5.裝箱單:
(提供服務的服務型企業則不需要這項),是香港公司貿易的最直接憑證,證明該香港公司進行的貿易活動真實有效,而這些商品存在運、物流活動的,還需要提供相關的物流合同/提單等文件。
為什麼香港公司要做賬報稅?
每一間香港公司均需要按要求出具核數師報告,核數報告是國際認可的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政府在公司年審以及公司宣告結束時都會憑著這份報告考察,而且做好每年的核數審計報告,也可以提高香港公司在政府的信譽。對企業後續發展也會帶來極大的幫助:
1、想公司長期運營,需如實申報:每年理賬可保持良好的會計及核數記錄,利於日後反查賬目及管理使用。同時透過核數,提高公司管理素質;了解內部監控制度,保障股東之權益。一個正常運作的公司應按照當地的稅法規定依法納稅,這個是每個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想公司長期運營下去的話,則需要做實申報。
2、香港展位費減半的優惠:很多外商都會要求其合作夥伴提供過往的會計及審計記錄,以便了解公司的背景及實力,從而考慮是否進行合作或是提供商品。在香港參加展會,如有審計報告和交稅證明,可以申請香港貿易發展局給出的展位費減半的優惠。
3、虧損持續彌補下年度利潤:香港公司理賬報稅後,經香港稅局核定為虧損,可無限期彌補以後所產生的利潤。
4、企業資金盤活,利於銀行融資: 利用香港公司名下所持有的資產可以進行和銀行融資貸款,可以幫助企業進行資金盤活;公司需要有連續3年的「審計報告」,並且都是盈利的,這樣有利在香港銀行信貸審查。
5、利於開信用證:香港公司每年都做賬審計,有利於開信用證。銀行在給客戶開具信用證的時候會審查客戶歷年的審計報告,據此來決定給客戶開具信用額度。
6、完稅證明:目前天貓國際的續簽和入駐都需要香港公司提供的完稅證明,而完稅證明則是正常去香港報稅後的結果。
7、香港移民:後期申請香港移民,企業正常報稅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之一。
8、香港上市:如果後期企業想要發展香港上市,那麼正規合理的稅務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關於香港公司做賬報稅事宜,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探討。
⑻ 為什麼保險分紅收益不用交稅
通常情況下,保險的分紅具體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來源於保險公司少賠了錢。例如原先預計一萬個人里有三個人死亡,保險公司要賠三份錢,結果到真賠錢的時候卻只死亡了一個人,有兩份錢就沒有賠出去。沒賠出去的錢,就成為了部分的分紅。
二是來源於保險公司少花了費用。例如保險公司預計給員工的獎勵要花費兩個億,結果只花費了一億八千萬,沒花出去的錢,成為部分的分紅。
三是來源於保險公司「多」獲得了投資收益。由於保險公司收取了大量的保險費不可能馬上都賠付給保險消費者,總有許多保險費長期放在保險公司,所以保險公司會用這些錢進行投資,使錢通過時間再生錢。保險公司要將投資收益的一部分給回消費者。當給回消費者的錢沒有浮動時一般是無分紅的保險,有一定浮動時經常是分紅保險,浮動出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分紅。
在上述三項中的頭兩項中,由於其中保險公司賠給人們的錢多數是從沒有被賠的人那裡收來的,而保險公司的花費也是直接收的消費者的錢,所以保險由此產生的分紅顯然是保險公司還給消費者多交的保險費。既然分紅是消費者從保險公司拿回自己多交的錢,當然就不應當交稅了。至於第三項的投資收益,則有一定的相對性。相對性表現在它確實來源於投資,但卻非目的於投資,它是服務於保險的。由於投資服務於保險,所以站在保險的角度講,這種保險的投資收益所產生的分紅,也同樣會被認為是一種多交保險費的返還,最終也就不用交稅了。
對策:在現實情況中,分紅保險有時幾乎沒什麼保險的分擔、共濟等功能,分紅保險確實就是投資。例如我們在銀行櫃台可以買到的某些保險,這些保險所能提供的保障很低,低到保險幾乎不再有保險的意義,其提供得更多的,則是保底的低「利息」和可能有的投資收益,所以此時,這些保險無論內部結構怎樣,從外在結果上就基本不再是保險,而真是披著保險外衣的投資了。
對於分紅會被認為是返還給消費者多交的保險費的保險,我們可以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⑼ 香港友邦保險分紅型理財保險復利多少
很多客戶看了保誠公司的雋升儲蓄計劃之後,對其中的收益總額如此之高感到驚訝。
比如:
假定每年投入5萬美元,連續投入5年,即總投入為25萬美元。
若積存生息,期間一直不提取現金,那麼,
第25年,賬戶總價值為100萬美元;
第35年,賬戶總價值為200萬美元;
第50年,賬戶總價值為500萬美元;
第60年,賬戶總價值為1000萬美元;
第70年,賬戶總價值為2000萬美元;
第100年,賬戶總價值為1億美元;
咋一看,很多人會不屑一顧地表示這樣的產品不可信,怎麼可能通過購買保險產品將25萬美元增值到上千萬美元乃至上億美元呢。
但如果理性地做一個簡單的計算,會發現實現這樣的增值只需滿足兩個條件:1)穩定的復利年收益率6.5%;2)時間。打開手機或者電腦上的計算器,計算(1+0.065)的35次方,得出來的數值大約是9;這意味著從30歲開始投保到65歲退休時的35年裡,投入的資金從25萬增值到200萬並非難事。在眾多理財渠道中,收益率6.5%並不算高,比如基金通常能夠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收益率;難得的是在幾十年時間里維持這樣一個收益率,而且是以利滾利(即復利)的形式。
以下兩張圖顯示的是投資收益總額以6.5%的平均年復利收益率隨著時間的增長曲線。圖(a)的時間尺度是50年;圖(b)的時間尺度是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