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是啥意思啊
如果一個人欠了別人10美元不還,那是這個人的問題;但是如果他欠了別人14.29萬億美元不還,問題就是別人的了。 美國現在就是這個欠錢的人,只不過他的債主不是一個人,而是全球美債持有者,包括美國聯邦儲備局、本土投資者以及各國央行。 早在5月16日美國債務碰觸14.29萬億美元上限之後,根據美國法律,如果國會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就不能借新債來還到期的債務。美國的債務上限再次成為國會兩黨、政府和朝野各界爭論的話題,在達到14.29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之後,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緊迫。達到債務上限,意味著美國不能發行新的債務,不能融資,只能在收入范圍內「花錢」,而這將使得美國政府的支出更加捉襟見肘。因此蓋特納在信中說,在債務達到上限之後,他需要採取緊急措施,重新分配資金,以繼續支付款項,但這些措施只能支持今年8月2日,如果在此之前國會不提高現有舉債水平上限,美國將開始出現債務違約,會「迫使美國拖欠」支付給軍事人員、企業和投資者的款項。而出現違約在美國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這將給美國經濟造成災難性打擊及長期影響,繼而顯著降低經濟增長並增加失業。8月4日美國就有一批債務即將到期,如果其不能在8月2日提高債務上限,將面臨違約風險。一旦美國債務違約,即使只是技術違約,對金融市場的震動也將不可估量。如果不提高借債上限,預計美國政府每年要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共計近1.3萬億美元,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如果政府大幅削減開支和增加稅收,又有可能使得目前尚不穩定的經濟復甦步伐再度遭到打擊,特別是已經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將會雪上加霜,因此這是美國政府絕不可能採取的選項。而不提高債務上限的另外一個後果將更加危險:全球最大經濟體將無法償還債券本金和利息,美國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而這種情況可能嚴重影響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讓全球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給全球金融系統造成沉重的沖擊。
2. 什麼叫美債上限
債務上限是指特定機構正常運營情況下的最大債務承受能力,根據收支配比,扣除固有支出部分剩餘的即是最大債務承受力。對於剩餘的核準定義不完全,但是當債務大於固有資產,營運周期收益總和不能維持債務償還和可持續運營時,將不再享有資產自主權益。
美國債務上限是指美國國會批準的一定時期內美國國債最大發行額。1917年之前,每次美國政府需要借款時,都要獲得國會授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提高國家機器靈活度,立法者決定授予政府一攬子關於借款的許可權,條件為聯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總借款量小於已有的數量限制。可類比理解為個人信用卡透支額度,只不過美國政府手裡這張卡可以套現。
美國財政部:到2011年5月16日,美國債務已達法定的14.29萬億美元上限。蓋特納敦促國會盡快修改立法提高債務上限,以免對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蓋特納在寫給國會領導人的信中說,從16日開始,美國財政進入「債務發行暫停期」,直到2011年8月2日,屆時美國的借款許可權將用完。
美國債務問題的由來
美國債務問題由來已久,是由於長期的財政赤字造成的。據統計,2008財年美國財政赤字創下了4550億美元的新紀錄,較上一財年增長了180%;2009財年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美國的財政赤字規模達到1.42萬億美元,較2008財年飆升了207%;2010財年美國財政赤字1.3萬億美元。
回看,美國債務談判的僵局是由於為了2012年美國大選的需要,代表不同階層的利益的政黨的較量,比如債務期限、數額,緊縮計劃中要否增稅等。但是也要注意到可能對債權人利益的可能傷害,畢竟延期債務是也解決債務問題的通常手法之一。而對於履約美國政府並不能作出保證。
3. 美國債務上限的國家財政
國家財務收支即一個國家在特定周期的財務情況,包含多方面的經濟結構體以及稅費收入以及對應的支配和處分方案,主要劃分為兩個主體部分:
1,對前一個周期內的收入進行規劃性支配,同時審核和實施前一個周期內所制定計劃的實施以及投資方案的進展情況;
2,統計周期內的收益狀況,安排下一個周期內的支出方案和投資計劃
債務組成
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主要包括如下兩個部分,一是聯邦政府向公眾發行債券,為已經出現的預算赤字融資,這被稱為公眾持有的國家債務;二是聯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了債務,向財政的透支。這些支出包括軍費、社會救災、安保、醫療和運輸等,這被稱為政府賬戶產生的債務。這兩個部分的債務加總即為聯邦政府債務總和。
截至2007年10月1日,美國審計署計算的美國政府長期債務達到了52.7萬億美元。為便於理解,審計署把它分解成以下數字:美國居民每個人17.5萬美元(2007年美國的人均GDP是46280美元),每個全職員工41萬美元,每個家庭45.5萬美元。為了應付債務,美國政府每天都得對付18.6億美元的新債。而按照英國《金融時報》2008年11月24日羅布·阿諾特的文章稱,美國政府、社會保障、企業、個人及非營利組織的債務合計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8倍,按2007年美國14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債務總計已超過100萬億美元。
4. 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
美元是由抄美聯儲發行的不假襲,但發行數量不是由美聯儲說了算的。具體過程是美國國會決定國債上限(這也就是現在美國兩黨爭執不下的熱點新聞),然後美國財政部決定發行國債的具體數量,再由美聯儲發行與此同等數量的美元來投放市場。也就是說提高國債上限,就有可能要加印美元。
貨幣目前跟黃金毫不相干,黃金只是一種商品而已。
5. 美國債務危機的國債上限
國債上限是具有美國特色的一種債務限額發行制度,源於1917年,由美國國會立法通過。其根本目的在於對政府的融資額度做出限制,防止政府隨意發行國債以應對增加開支的需要,避免出現債務膨脹後資不抵債的惡果。如果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接近法定上限,美國財政部必須採取非尋常措施來滿足承擔的義務。
美債危機:風險在於兩黨角力
2011年的美國債務余額上限危機是2008年-2009年金融危機的一種延續,本輪金融危機使得美國國債余額突破了10萬億美元大關,逼近國會2010年立法設定的14.29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務余額上限。
2013年1月6日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寫信給國會,告知國會當觸及債務余額上限時,財政部有一定的周轉空間,大概能維持幾周時間,隨後如果仍然不能提升,那麼美國政府承擔的一些義務可能將得不到償付。
2013年4月4日,蓋特納再次致信國會,說明到2013年5月16日可能觸及債務余額上限,隨後財政部的周轉可能維持到2013年7月8日。
5月,美國政府公債余額達到14.29萬億元的債務余額上限,後由於美國政府的收入狀況好於預期,政府不能維持正常償付義務的時點被推後至8月2日以後。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包括公眾持有的債務和政府機構持有的債務, 主要包括兩部分:財政赤字和部分政府賬戶盈餘的國債投資。金融危機不但大幅推高了美國國債規模,對美國國債的結構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金融危機發生後,市場拋售各種機構債券換成美國國債,美聯儲為穩定市場,減持了大量國債同時買進大量機構債。當前持有者中,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持有額所佔比例已經下降。
債務余額上限的意義和達到債務上限的舉措
債務上限的提高顯然是必須的,兩黨爭論的焦點在於如何減少赤字。隨著美國財政赤字與債務規模不斷攀升,市場與評級機構對其未來償債能力開始產生憂慮,因此一致共識是美國大幅提高債務上限的同時需要做好開源節流,承諾在未來大幅減少赤字。
標准普爾表示,美國要確保AAA評級,在提高2.4萬億債務限額的同時,需要在未來十年至少削減4萬億美元以上的財政支出。這個理念也基本為兩黨所接受。圍繞提升債務上限問題,民主黨和共和黨表面上的分歧是在上述表中的三個領域,其核心則是明年大選的政治策略。民主黨從拉攏其傳統的低收入支持者的角度,希望能夠維持他們一定的社會保障水平,而傾向於採取增收和減支並舉的「平衡」方案;共和黨則是更多站在其支持者更多是中產階級和富人的角度,反對任何加稅政策。
共和黨關注的是預算改革,而非債務上限上調。他們想借機大幅削減奧巴馬政府財政政策的核心:社保與醫保計劃開支,同時他們反對增加政府收入。根據蓋洛普公司7月中旬做的一次民意調查,實際上有42%的民眾反對提高上限,22%支持,35%中立。
我們認為反對或者認為提高債務上限不重要在共和黨內也是一種重要傾向。絕大多數共和黨人都反對為了國家能繼續舉債而增稅。
民主黨最關心的自然是提高債務上限使得政府能夠繼續運轉,因此他們願意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但為了選戰考慮,他們希望能將財政爭端立法解決。同時民主黨不願意大幅削減自己的社保與醫保計劃,而是想削減國防開支同時對富人增稅來解決財政危機。
經過數周的反復磋商,雙方在上述關鍵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秘密協商破裂,雙方走向了直接對抗。2013年7月25日眾議長博納在眾議院引入了兩步提高債務余額上限的減支法案,參議院多數黨(民主黨)領袖裡德則也推出了一個不加稅、但是減支額度不到3萬億美元的一步提高債務余額上限方案。
7月25日晚,奧巴馬和共和黨眾議長博納分別走上電視,發動了最後拉動民眾的公共關系宣傳戰,奧巴馬的講話宣稱按照其方案,「98%的美國人稅收不會增加」,目標群體直接是大約佔美國選民1/3的中間獨立派人士。博納的講話則針對其傳統的共和黨支持者陣營,「政府支出越多,你們支付越多!」。
當前主要方案的解讀
任何方案都需要經過國會兩院過半數表決通過和總統簽署才能立法成功。眾議院435個席位共和黨佔240席位,民主黨佔183席位。參議院民主黨佔53席位,共和黨47個席位。
我們看到的在討論中的主要方案不盡相同,反映了一定程度上兩黨內部訴求與思路未必一致。例如討論的基準提案:里德和博納的立場實際上已經是共和黨中的溫和派。
奧巴馬為了政府運營與選戰主題考慮,盡量避免了對自己選舉主打牌——全民醫療保障計劃開支的大幅削減。奧巴馬方案只提出了1.65萬億美元的開支削減,而其中1萬億的削減還是在於國內與國防支出,同時還提出了1.2萬億政府稅收收入的增加,這對於共和黨來說顯然難以接受。六人幫方案:增稅讓共和黨難以接受
民主黨和共和黨參議員組成「六人幫」的提議得到過奧巴馬的贊賞,這個方案一方面有較大的減赤規模,另一方面也支持增稅。但實際上這個兩黨聯合提議並不代表兩黨主流的共識,尤其是1萬億美元規模的增稅,讓絕大多數共和黨議員難以認同。
麥康納爾的後備方案:精巧的非主流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裡德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聯合提出的後備方案非常奇特,不但無需奧巴馬政府增稅,實際上也不強制要求奧巴馬政府削減開支。只是要求他將開支削減計劃投交國會投票表決。
更精巧的是,這個方案一旦成立,奧巴馬要上調債務上限只需兩院三分之一的投票就能通過。這就給了共和黨議員可以反對該法案(如奧巴馬可能提出的增稅等)而對選民交待,同時又可以保障國家利益避免違約。
但是這個有所妥協的方案並不受兩黨主流的認可。第一,這個方案要分三階段走,並且由奧巴馬來提削減開支方案讓國會表決,這讓民主黨在選情非常被動。第二,這個方案對於政府開支削減的要求非常弱,這讓共和黨人並不滿意。超過70名共和黨眾議員已經聯署發出公開信,明確表示反對麥康納爾方案。而且這方案的削減赤字力度,可能也不能讓評級機構放心。
因此這個所謂的後備方案也未必能得到兩院和奧巴馬總統的通過,即使通過也依然讓市場對美國的償債能力及其國債的AAA評級有所擔憂。
里德方案:削減赤字力度太弱
里德方案屬於民主黨中的妥協派。這個方案不包含任何的政府收入增加,這讓主流的民主黨人感到難以接受。而另一方面里德方案的對於開支削減的規模與力度又讓主流共和黨人感到不滿。與麥康奈爾方案一樣,這個方案即使得到了兩院與總統的通過,依然可能讓市場和評級機構對其未來償債能力產生憂慮。
博納方案:讓民主黨骨鯁在喉
博納方案基於已經被民主黨參議院否決的「縮支、限制、平衡」方案。
這是對民主黨最徹底的示威方案,一方面方案分為二階段,即先給奧巴馬政府1萬億美元債務額度,但是與之搭配的只有政府開支減少,沒有政府收入增加。第二階段將繼續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同時將表決時間放在2012大選年。另外,這個方案的第一步只是短期過渡方案,即使得到表決通過,由於兩黨對於其方案第二步的表決結果依然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國債今後的違約風險依然存在,評級機構也依然可能下調評級。
6. 美國債務上限的介紹
美債上限就是在美國政府能夠償還 美債的最大限額。但是美債規模不斷擴大。規模驚人的大。償還或是願不願意償還是個問號。
7. 美國的債務上限到底是多少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提高美國國債上限,因其在今年5月16日已超14.29萬億美元的上限要求,經過專兩黨的激烈屬博弈,最後達成提高美債上限2.1萬億,為了對全球投資者作出交代,同時提出10年內削減支出2萬億.提高上限要分兩步,第一步只提高上限9000億美元,今年11月份再對第二步作出安排.
美債提高上限對中國有利,否則我國持有8.1%的美債就會面臨違約風險,大損失啊.美國人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投資者負責!
8. 關於美國國債上限問題
美國人的借債的上限又提高了!全世界都在發抖,發抖能結局問題嗎?
無論我們國人怎麼痛恨美國無恥行徑?但都不能改變現實!
既然不能改變它,我們就適應!
第一,美國是個帝國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沒有改變,當年它侵略過我們,他們的天堂世界裡有我們同胞們血淋淋的鮮血,這個我們不忘是對的。不要這些年它跟我們做朋友了,就忘了自己的歷史,別忘了那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第二,美國這個國家雖然現在是很富裕,但都是表面現象。為什麼呢?美國表面上是很風光,但是內部已經很糟糕了。為什麼呢?誰說一個富人比窮人賺的錢多,他們就一定餐餐有肉吃嗎?富人用是嗜賭如命,吸毒成癮,好打成痞呢?也許常常也是吃不上飯呢!!!
這樣比喻吧?中美兩個國家就好像兩個家庭一樣啊,美國這一家呢,雖然家底很厚是富人,但是子孫們揮霍無度,超前消費,入不敷出。那又有人說了,那麼富裕啊!怎麼會入不敷出呢?美國當全世界的大哥,全世界的耀武揚威,不要錢啊!這個過程很復雜,但最終是不夠花,怎麼辦呢?那就借,發國債。
表面看來,中國還挺有錢的,其實呢,中國人民是在勒緊褲腰帶,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供美國人大把大把的花著。痛心也沒辦法。
這樣的分析,我覺得還不夠形象。中國的外匯怎麼來的呢?貿易順差啊!有順差是不是一定好事呢?不一定。
中美比著兩個人,美帝是地主老財,中國是長工。地主老財是長年的不幹活,整天在那裡吃喝玩樂,把他們的房子蓋的美美的,那裡也山清水秀,礦山石油金銀珠寶也不開發。而長工呢整天地為地主老財幹活,最後把房子、妻兒老小都賣了。最最後自己的血也被榨幹了。
接下來,我們分析錢。這是兩種貨幣。同學們,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簡單的貨幣。貨幣就是一張紙,但也是度量衡。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印刷錢的數量要合理,多了,貨幣貶值,然後人們趕緊的去買東西保值,商品就價格就上去了,最終是通貨膨脹。少了也不好,會通貨緊縮。都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穩定,最終損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地主老財不幹活,入不敷出了。就支付長工的美元,其實就是一張紙。接下來政府拿到了美元怎麼辦呢?這美元原來是中國老百姓的一點點的血汗錢,而美元在民間又無法流通,你拿著美元去菜市場買菜,菜農根本不鳥你。
再來看外匯的總量那麼大,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所得嗎?中國多少人啊,一人貢獻美國100美元,那就是1300億啊!我們賣了自己的礦山啊,我們的礦石都是賤賣啊!美國老財自己的礦山為什麼保留著,不開采呢?是美國的沒有礦山石油嗎?是美國的版圖小嗎?不是,美國人有戰略眼光,先別人的東西都用光,等到別人資源枯竭的一天,他就在那裡樂呵呵的了。
第三,發國債得有人買啊!最初總在忽悠別的國家的政府買,好處說了一大堆。買了,就上了賊船了。為什麼呢?網友說,乾脆把美國國債拋了吧!似乎這樣,美國就怕了。
這種言論剛出來,就有人來打壓了,美國垮了,全世界都跟著遭殃。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說的。長工拿了他的紙票子,想買老財家的好果子(高科技、藍籌股)吃,吝嗇的老財捂死死的。你耍點花招買了好果子,還沒吃上,錢就被凍住了。難道能跟他打架嗎?只能拿一堆無用紙,去換回另一堆無用的紙回來。
第四,而老百姓創造的價值,得到的是中國政府自己發型與順差對等的人民幣。錢多了,東西貴了,老百姓被愚弄了。美國的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差距是多大啊!人家過得滋潤的很,欠債不犯愁。反正國際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這就導致別國創造出來的血汗換來的只是一堆紙,而本國的貨幣卻流不出去。
第五,老財們壞透了,錢在別人手裡捏著,他們也不是滋味。暗暗地指揮起一條條金融大鱷還時不時把一些國家撕咬的血淋淋的。殺雞儆猴呢,讓人們意識到,捏緊了那堆無用的紙,還是很有用處的。捏得越多,越牢靠。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明例。
第六,美帝最擅長是轉嫁國內的矛盾,把國內的矛盾押注到別國一場戰爭上去。
美國的金融體系綁架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你越是獻的越多,越是虧空的越厲害。另一方面他又脅迫你一直捏著那一堆無用的紙,另外美帝國主義手裡還拿著一根大棒呢;雖然他可能不敢打中國這樣的大國,但是也要提防他跳牆的可能。
所以,說呢,中央及時調整拉動國內消費的戰略是對的。長工不能長年地給地主老財家搞的富麗堂皇的,自己的茅草房還破落不堪呢。物質的,精神都應該有,享受也該有。未來的中國人民,會加速的走向富裕。
美國國債不過是一堆紙,我們拿了他們的一大堆紙,而他們卻一張人民幣也沒有。長工把最甜美的果子賣給老財了,而得到的是一堆紙,大大的不對等。記得一個專家說,2001至2005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特別的好,A股卻總是跌,最低跌到1600呢。還說什麼,中國的股市同經濟對這干。一看數據,確實是好,外匯翻番地漲,順差那麼大,真讓人沾沾自喜的。現在想一想,算是明白了,那幾年外匯高了,對經濟產量消極的影響。股市中不是有一句話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相反地,07年的大牛市,是怎麼起來的?個人觀點是,正是在01年以來,順差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一下子就刺激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再加上政府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下,股市起了一個大牛市。對於股民來說,當然希望多碰幾回大牛市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漲必然會大跌。大漲也推動了一大批的房地產股的熱絡,一個個神話被炒起來了。房產商從股市上撈取了大把大把的錢。
由此看來,股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歷史,應該說它的其中確確實實存在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股市跌的那麼厲害,就是經濟不好,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數據迷失。所以,我們政府決策者也可以從股市中去分析宏觀經濟,股市一發生感冒發熱的現象時,就應該及時的思考。那樣中國就是戰無不勝了。
由此看來,股市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它的根本的規律沒有改變,相反地它確實是起到了天氣預報的作用。但是令人悲哀的是無人正視股市的作用,以為股市在中國是怪物,是小丑。甚至個別別有用心的人污衊我們的政權對股市的控制。
那麼由此看來,現在的A股還是一個上升的階段。從07、08年的牛市之後,短暫地探底之後,現在已經很平穩。而現在的股民都在懷念07年的大牛市,我們要知道,歷史是不會重來的。瘋牛的出現,對經濟不見得就是好事。當然事事都有正反兩面。我們的股民不能一直懷念著,更不能整天幻想那天再來個大瘋牛。而現在從08年11月的大底,到現在已經上升了很多了。你們有沒有抓住呢?現在的股市在低位還是在高位?現在的股市與01——05年的點位差不多,而且相比較而言,還是較高的水平。是國內外的經濟形式比01——05年那段時期要好嗎?那為什麼,股市不跌呢?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08——2011年股市在漲,這說明經濟在好轉,我們的政策的對的。
那就是中國人民放棄了勒緊褲腰帶一味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美國人民的方子。興起了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國家的神聖使命!!
祝願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黨,越來越來好!!!
收起全文 瀏覽(12) 評論(0) 編輯
9. 美國國債上限
國債是由來國家發行的債券源,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即國家的一些經濟政策,重大建設或者戰爭需要資金的時候向外界尋求支持的一種方式。因為是國家財政為債券擔保所以安全系數極高,適合保守型投資者持有。
國債上限具美國特色,就是對債務金額的最高限額。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政府隨意發行債券以至於最後資不抵債還不了債款。當債券發行接近上限時,財政部就會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控。
國債上限增加是美國財政赤字的增加(政府支出大於收入),財政赤字增加在短期內能刺激需求和增加產出。財政赤字又會提高美國的利率,利率↑,美國國內投資↓,別的國家對美國投資↑,這樣美元便會升值↑。美元升值將導致美國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和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引起美國貿易收支朝逆差方向發展。
但是如果國債上限不提高,美國也不減少支出的話,美國便會出現債務違約風險,可能造成投資者對美元失去信心,大量拋售美元,美元大幅下跌,這對全球經濟都影響巨大。
如果美國違約,中國將減持美國國債,而且作為美國第一大債務國,中國將人均損失177美元。
10. 美國政府國債上限 12.294 萬億美元,是怎麼計算計算出來的
國債余額上限是指聯邦政府的債務上限。美國憲法賦予美國國會有權確定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的最高限額。確定法定債務的上限是要限制聯邦債務的擴大,控制聯邦政府的支出。如果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接近法定的上限,美國財政部必須採取非尋常措施來滿足承擔的義務。債務上限也確定了國會和政府承擔財政義務,使政府在赤字條件下借入資金。同時,債務上限也表達了節儉的理念和管理政府財政的經濟考量。
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通過兩個方式形成,一是聯邦政府向公眾發行債券出售債務,為預算赤字融資,這被稱為公眾持有的債務;二是聯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債務,如社會安全、醫療和運輸,從而減少了政府賬戶的順差,這被稱為政府賬戶產生的債務。這兩類方式產生的債務加總為聯邦政府的債務總和。
法律上確定美國國債上限始於1917年的"第二次自由債券法案",該法案出台背景是美國政府通過融資參與世界第一次大戰。該法案對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券作出總量限制的規定,並在以後的20年裡,該法案實施中分別對長短期國債債券的數量作出限制。1939年,美國國會廢除了分別限制長短期國債債券的數量限制,但繼續實行對公共債務的總量限制,從而使財政部更能靈活地管理國債事務,對各類債務進行期限搭配。 1941年至1945年,美國國債上限被限制在3000億美元。二戰結束後,國債上限下降,一直到1962年,才接近3000億美元的水平。但1962年以後,美國國債上限一直提高,國債上限佔GDP的比重不斷上升,尤其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近幾年。2008年至2010年,美國國債上限分別為10.61萬億美元、12.10萬億美元和14.29萬億美元,分別佔GDP的比重為70%、84.1%和92.1%。
美國國債上限增加背後的經濟機制是這樣的:國債上限增加是美國財政赤字的增加,財政赤字增加在短期內能刺激需求和增加產出。這就是美國出台"2009年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的理由。從長期看,當經濟復甦接近充分就業時,政府的赤字會導致拉動利率的上升,高利率會導致融資成本的上升,從而抑制投資,削減生產性資本存量。高利率也會抑制消費。但高利率的積極效應促使外國資金流入美國。高利率條件下,美元資產更具吸引力,外國投資者會購買美國國債。 因為購買美國的債券,首先必須購買美元,從而導致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將導致美國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和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引起美國貿易收支朝逆差方向發展。外國資本的流入可以部分抵消財政赤字增加對投資的消極作用。由於美元是國際貨幣,美國中央銀行通過購買美國國債使美元流向全世界。所以,美國的財政赤字,即美國的債務一定程度上是全世界承擔的。
誰是美國債務的債權人?美國國債持有者的分布是這樣的:美國政府通過其掌握的信託基金是美國國債主要的持有者,擁有美國國債的37.8%;美聯儲擁有6.5%;國內私人機構和自然人擁有21.8%;州政府和當地政府擁有4.6%;外國投資者29.3%。
美國國債上限的上下幅度如何確定?從長期看,國債佔GDP的比例是確定經濟穩定的關鍵指標,從而也成為確定國債上限的依據。如果國債的增長超過GDP增長,國債是不可持續的。國債佔GDP的比例取決於預算赤字,也取決於利率和GDP增長率。通常情況下,預算赤字應該等於債務利息支付。從而使每年的債務增長等於債務的融資成本。所以,債務增長率等於利率。如果利率高於GDP增長率,債務增長就超過了GDP增長,國債佔GDP的比例就上升。 與此相反,利率低於GDP增長率,國債佔GDP的比例就下降。從1940年至1970年,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與債務利息支付基本持平,但是從小布希政府以來,預算赤字遠遠超過了債務利息支付,所以,美國國債已面臨不可持續問題。投資者如果懷疑美國國債的償付能力,美國國債就不再可能在市場上繼續融資。從橫向比較看,美國國債佔GDP的比例在發達國家中並不高。2009年,國債佔GDP的比例,比利時為101.2%,希臘為114.9%,義大利為123.6%,日本為189.3%,美國為83.9%。
由於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勢頭良好,預計2011年美國經濟增長將超過3%。美國強大的國力和美國國債有著良好的信譽,美國國債並沒有給美國造成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