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債期貨 > 國債摩根

國債摩根

發布時間:2021-04-15 11:51:46

1. 摩根承攬推銷法國國債,後是如何改變華爾街的規則與傳統,銷售這批國債的

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法國因此陷入一片混亂中。給德國50億法郎的賠款,恢復崩潰的經濟,這一切都需要有巨額資金來融通。法國政府要維持下去,它就必須發行2.5億法郎的巨債。

摩根經過與法國總統密使談判,決定承攬推銷這批國債的重任。那麼如何辦好這件事呢?

能不能把華爾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銀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規模宏大、資財雄厚的國債承購組織——「辛迪加」?這樣就把需要一個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分攤到眾多的金融組織頭上,這5000萬美元,無論在數額上,還是所冒的風險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當他把這種想法告克查姆,他大吃一驚,連忙驚呼:「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對華爾街的游戲規則與傳統進行挑戰吧?」克查姆說的一點也不錯。摩根的這套想法從根本上開始動搖和背離了華爾街的規則與傳統。不,應該是對當時倫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投資銀行的傳統的背離與動搖。

當時流行的規則與傳統是:誰有機會,誰獨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讓別人染指。各金融機構之間,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敵視。即使迫於形勢聯合起來,為了自己最大獲利,這種聯合也像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各投資商都是見錢眼開的,為一己私利不擇手段,不顧信譽,爾虞我詐。鬧得整個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膽,各國經濟烏煙瘴氣。當時人們稱這種經營叫海盜式經營。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針對這一弊端的。各個金融機構聯合起來,成為一個信息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穩定整體。對內,經營利益均沾;對外,以強大的財力為後盾,建立可靠的信譽。他要克查姆把這消息透漏出去。正如摩根所預料的那樣,消息一傳出立刻如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摩根一下子被輿論的激流捲入這場爭論的旋渦中心,成為眾目所視的焦點人物。

摩根並沒有被這陣勢嚇倒,反而越來越鎮定,因為他已想到這正是他所預期的,機會女神正向他走來。在摩根周圍反對派與擁護者開始聚集,他們之間爭得面紅耳赤。而摩根卻緘口不言,靜待機會的成熟。《倫敦經濟報》猛烈抨擊道:「法國政府的國家公債由匹保提的接班人——發跡於美國的投資家承購。為了消化這些國債想出了所謂聯合募購的方法,承購者聲稱此種方式能將以往集中於某家大投資者個人的風險,透過參與聯合募購的多數投資金融家而分散給一般大眾。乍看之下,危險性似乎因分散而減低,但若一旦發生經濟恐慌時,其引起的不良反應將猶如排山倒海快速擴張,反而增加了投資的危險性。」

而摩根的擁護者則大聲呼籲:「舊的金融規則,只能助長經濟投機,這將非常有害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信譽。投資業是靠光明正大獲取利潤,而不是靠坑蒙拐騙。」隨著爭論的逐步加深。華爾街的投資業也開始受到這一爭論的影響,每個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不再需要喧鬧時,華爾街的人們開始退卻。「現在華爾街需要的是安靜,無論什麼規則。」

這時,人們把平息這場爭論的希望寄託於摩根,也就是此時,人們不知不覺地把華爾街的指揮棒給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機會女神青睞了。

摩根的戰略思想,敏銳的洞察力、決斷力,都是超乎尋常的。他能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形下,表現得泰然自若,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切都表明,他的勝利是一個強者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利用輿論的勝利。

2. 摩根家族的壟斷時代

摩根集團的早期歷史,記錄了一去不返的壟斷時代
1871年,創始人J.P.摩根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向鋼鐵、鐵路及公用事業等產業滲透,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19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從背景來看,1990年代中期後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確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國資本市場有相似之處:閑散資本過剩,市場充滿投機行為,投資者希望企業領袖橫空出世。
摩根的經歷卻無法因此被復制,1898年承銷美國政府2億美元債券、1899認購英國18億美元國債後,摩根一躍成為世界頭號金融大亨。 不過,摩根整合無序競爭產業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鑒意義。
為此,他首先選擇了約翰·恩·蓋茨擁有的美國鋼鐵·鐵絲公司。摩根用拉攏蓋茨律師等多種方法威逼利誘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之上,成立一個聯邦鋼鐵企業,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鋼鐵企業。
接下來,摩根以此為資本,開始了那場和安德魯·卡內基家喻戶曉的談判,最終以4億美元收購了後者的鋼鐵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國鋼鐵公司終於正式成立。
為了使公司加速運轉,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額產品價格,以擠壓中小鋼鐵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業門檻;另一方面,趁這些中小公司財務吃緊時,繼續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舉吞並了700多家相關鋼鐵企業。
此後,摩根的美國鋼鐵公司馬上開始降價,這種策略相當奏效,公司鼎盛時期,董事會控制了全美3/5的鋼鐵生產,可以決定近17萬鋼鐵工人的命運。而美國鋼鐵公司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工業公司。
如今,壟斷時代終結,世界商業權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機構。正如國內暢銷書《摩根財團》中所言:再也不會有哪家銀行能像摩根財團那樣強大,那樣神秘和富裕。

3. 為什麼約翰·摩根被人們稱為「金融界的瘋子」

約翰·摩根毫無疑問是華爾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創業的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冒險和投機鑽營。在幫助法國政府發行公債中,大膽改造,終於創建了金融聯合公司「辛迪加」。

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財閥的發跡史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也是先從投機鑽營開始的。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1861~1865年)爆發,林肯總統頒布了「第一號命令」,實行了全軍總動員,並下令陸海軍展開全面進擊。

摩根與一位華爾街投資經紀人的兒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個絕妙計劃。

克查姆說:「我父親在華盛頓打聽到,最近北方軍隊的傷亡慘重!」

摩根敏感的商業神經被觸動了:

「如果有人大量買進黃金,匯到倫敦去,會使金價狂漲的。」

克查姆聽了這話,對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為什麼自己就沒有想到這點,兩人於是精心策劃起來——

兩人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先秘密買下400—500萬美元的黃金,將其中一半匯往倫敦,另一半留下。然後有意地將往倫敦匯黃金之事泄露出去。這時,估計有許多人都知道北方軍隊新近戰敗的消息,金價必漲無疑,那時再把手裡的一半黃金以高價拋出去。

當摩根與克查姆「秘密」地向倫敦匯款時,消息走漏了,結果引起華爾街一片恐慌。黃金價格上漲,而且連倫敦的金價也被帶動得節節上揚。摩根、克查姆大賺了一把。

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由於北方軍隊准備不足,前線的槍支彈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這又是賺錢的好機會。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寬大的辦公室,邊踱步邊沉思著。

「知道嗎?摩根,聽說在華盛頓陸軍部的槍械庫內,有一批報廢的老式霍爾步槍,怎麼樣,買下來嗎?大約5000支。」克查姆又為摩根提供生財的消息了。

「當然買!」

這是天賜良機。5000支步槍!這對於北方軍隊來說是多麼誘人的數字。槍終於被山區義勇軍司令弗萊蒙特少將買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匯到了摩根的賬下。

「這是比南軍更可怕的武器。」由於錯買了這些廢槍,而以瀆職罪免去司令職務的弗萊蒙特少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聯邦政府為了穩定開始惡化的經濟和進一步購買武器,必須發行4億美元的國債。在當時,數額這么大的國債,一般只有倫敦金融市場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戰爭中,英國支持南方,這樣,這4億美元國債便很難在倫敦消化了。如果不能發行這4億美元債券,美國經濟就會再一次惡化,不利於北方對南方的軍事行動。

當政府的代表問及摩根,是否有辦法解決。摩根自信地回答:「會有辦法的。」

摩根巧妙地與新聞界合作,宣傳美國經濟和戰爭的未來變化,並到各州演講,讓人民起來支持政府,購買國債是愛國行動。結果4億美元債券奇跡般地消化了。

當國債銷售一空時,摩根也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地從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筆酬金。

輿論界對於摩根,開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國的英雄,白宮也開始向他敞開大門,摩根現在可以以全勝者姿態出現了。

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法國因此陷入一片混亂中。給德國50億法郎的賠款,恢復崩潰的經濟,這一切都需要有巨額資金來融通。法國政府要維持下去,它就必須發行2.5億法郎的巨債。摩根經過與法國總統密使談判,決定承攬推銷這批國債的重任。那麼如何辦好這件事呢?

能不能把華爾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銀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規模宏大、資財雄厚的國債承購組織——「辛迪加」?這樣就把需要一個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分攤到眾多的金融組織頭上,這5000萬美元,無論在數額上,還是所冒的風險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親密的夥伴克查姆時,克查姆大吃一驚,連忙驚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對華爾街的游戲規則與傳統進行挑戰吧?」

克查姆說的一點也不錯。摩根的這套想法從根本上開始動搖和背離了華爾街的規則與傳統。不,應該是對當時倫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資銀行的傳統的背離與動搖。

當時流行的規則與傳統是:誰有機會,誰獨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讓別人染指。各金融機構之間,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敵視。即使迫於形勢聯合起來,為了自己最大獲利,這種聯合也像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各投資商都是見錢眼開的,為一己私利不擇手段,不顧信譽,爾虞我詐。鬧得整個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膽,各國經濟烏煙瘴氣。當時人們稱這種經營叫海盜式經營。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針對這一弊端的。各個金融機構聯合起來,成為一個信息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穩定整體。對內,經營利益均沾;對外,以強大的財力為後盾,建立可靠的信譽。他要克查姆把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預料的那樣,消息一傳出立刻如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他太膽大包天了!」

摩根一下子被輿論的激流捲入這場爭論的旋渦中心,成為眾目所視的焦點人物。

摩根並沒有被這陣勢嚇倒,反而越來越鎮定,因為他已想到這正是他所預期的,機會女神正向他走來。

在摩根周圍反對派與擁護者開始聚集,他們之間爭得面紅耳赤。而摩根卻緘口不言,靜待機會的成熟。

《倫敦經濟報》猛烈抨擊道:「法國政府的國家公債由匹保提的接班人——發跡於美國的投資家承購。為了消化這些國債想出了所謂聯合募購的方法,承購者聲稱此種方式能將以往集中於某家大投資者個人的風險,透過參與聯合募購的多數投資金融家而分散給一般大眾。乍看之下,危險性似乎因分散而減低,但若一旦發生經濟恐慌時,其引起的不良反應將猶如排山倒海快速擴張,反而增加了投資的危險性。」

而摩根的擁護者則大聲呼籲:「舊的金融規則,只能助長經濟投機,這將非常有害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信譽。投資業是靠光明正大獲取利潤,而不是靠坑蒙拐騙。」

隨著爭論的逐步加深。華爾街的投資業也開始受到這一爭論的影響,每個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不再需要喧鬧時,華爾街的人們開始退卻。

「現在華爾街需要的是安靜,無論什麼規則。」

這時,人們把平息這場爭論的希望寄託於摩根,也就是此時,人們不知不覺地把華爾街的指揮棒給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機會女神青睞了。摩根的戰略思想,敏銳的洞察力、決斷力,都是超乎尋常的。他能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形下,表現得泰然自若,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切都表明,他的勝利是一個強者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利用輿論的勝利。

摩根作為開創華爾街新紀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錢中度過,他賺的錢不下百億,但他死後其遺產只有1700萬美元。

摩根從投機起家,卻對投機深惡痛絕,並針對華爾街的這一弊端加以改造,創造了符合時代精神的經營管理體制。他為聚斂財富而不擇手段,而他卻又敬重並提拔待人忠誠的人。

摩根在他76歲生日時逝去,他成功的經營戰略,至今仍影響著華爾街。

4. 請問摩根是誰求他的簡介。

金融寡頭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亦是1900年代美國最重要的實業家,他幫助美國基礎工業籌款,並在多個領域成就卓著——其中包括鐵路、鋼鐵、電話、電力、銀行、保險。J.P.摩根從一個無名小輩,經過艱辛的努力奮斗,在強手如林的金融界站穩腳跟,並一一擊敗對手,終於發展成為紐約市華爾街第一號人物,榮登美國經濟霸主的寶座。

「摩根式」的經營哲學是:不怕風險,勇於向強者挑戰,實現獨占鰲頭的目標,同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

含著金鑰匙出生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的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從他的祖父約瑟夫到他的父親J.S.摩根,摩根家族經商都很成功。他的父親J.S.摩根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富商,起初搞乾菜批發,後與城裡著名的銀行家皮鮑狄合夥,在倫敦成立皮鮑狄公司,專門經營美國國債、州債、股票及國外匯兌等項買賣。他們生意興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國游資引入資金極度匱乏的美國。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家庭氛圍與商業熏陶,摩根從年輕時就敢想敢幹,很富有商業冒險和投機精神。他日後的發展與其父背後的資助也是分不開的。J.S.摩根嚴厲地要求兒子J.P.摩根接管家族產業,幫他選定在瑞士、德國留學的課程,安排他在華爾街當學徒,而且大小事件都有可能成為他教訓J.P.摩根的事因。

自古英雄出少年

J.P.摩根從一開始就顯示了其善於抓住機會的超人能力。他大學畢業後,去父親朋友華爾街開設的鄧肯商行里實習。一次采購途中在新奧爾良碼頭,一位陌生白人問其是否想買咖啡,那人自我介紹說,他是往來美國和巴西的貨船船長,受託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裡運來一船咖啡。沒想到美國的買主已經破產,只好自己推銷。如果誰給現金,他可以半價出售。J.P.摩根考慮了一會兒,從最初的驚疑中清醒過來,覺得這樁生意不錯,決定買下這船咖啡。他帶上咖啡樣品到新奧爾良所有與鄧肯商行有聯系的客戶那兒推銷,但是沒人接受,他們反過來還勸告他,也許這些咖啡與樣品不符,何況以前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但摩根覺得,這位船長是個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判斷力。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先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全船咖啡,並電告商行總部已買到一船廉價咖啡。然而鄧肯商行回電嚴加指責說,不許擅自用公司名義!立即取消這筆交易!無奈摩根只好發電報給倫敦的父親,向他求援。在父親的默許下,用父親在倫敦的戶頭,償還了原來挪用鄧肯商行的款項。他還在那位船長的介紹下,買了其它船上的廉價咖啡。

摩根贏了!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沒錯: 艙內全是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積極聯系客戶的時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減產,國際市場咖啡價格猛漲2-3倍。摩根大賺了一筆!他的冒險精神令熟悉他的人贊嘆不已,他那在商海中奮斗大半輩子的父親,也情不自禁誇贊孺子可教!

大發戰爭財

在父親的資助下,J.P.摩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對面成立了摩根商行。他的事業開始了!一座經濟的摩天大廈就這樣奠基了!

當時正處南北戰爭時期,有一天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夥子來拜訪他,還似乎是隨意提到1862年1月27日林肯總統頒布的「第一號命令」。這道命令決定2月下旬北方軍隊總動員,陸海軍全面進擊,南北戰爭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段北軍傷亡慘重。摩根一下子激動起來,他認為金價又要上漲了。那時的林肯政府常被軍費嚴重不足所困擾。後來曾任過俄亥俄州州長的波蘭·喬伊斯出任了財政部長,他開始實施「赤字政府」政策,盡管政府出現貨幣不足,除國債外喬伊斯還用高達7%的利息發行戰爭債券。結果一種反常現象出現: 如果北軍勝了金價就會下跌,反之就上漲甚至暴漲。他們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個投機的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他們會面後不久,北軍在布爾淵河戰役中大敗。為補充軍備,喬伊斯趕緊發行200萬美元戰爭債券,但是無人認購,最後只好通過紐約聯合銀行轉賣到倫敦。克查姆將情況迅速通告了摩根。他們很快又得知債券是經皮鮑狄倒手的。摩根同倫敦皮鮑狄商量後秘密買下大量黃金,一家一半。美國、英國到處都流傳著皮鮑狄購買黃金的消息,金價也隨之飛漲。人們開始了種種調查和猜測,因為這時北軍不止一處失利,金價上漲似乎與軍備、日用品、工業用品緊缺沒有聯系,那麼一定是有一隻無形的手在後面操縱。隨後《紐約時報》宣布這個操縱者找到了,他就是青年投機家J.P.摩根。這家報紙嚴厲批評蓄意導致金價暴漲的行為。但是批評歸批評,金價還是在暴漲。從這件事看得出年輕的摩根為了賺錢有些不擇手段,他父親對此的解釋是這孩子膽子太大了。隨後摩根僱傭了一個電報工作人員,專門跟前線軍官聯系,從而更確切地知道消息。無疑這些消息給摩根帶來了不少黃金。後來J.S.摩根獲得絕密情報,美國政府要賠償英國100萬英鎊的黃金。不用說,J.P.摩根又發大財了。

南北戰爭後,摩根商行日趨興旺。他從前的同事、鄧肯商行的查爾斯·達布尼及他的表弟古特溫都加盟了他的公司,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為達布尼·摩根商行。

隨著摩根一次次獲利,他也終於從一個無名小輩成長為華爾街的一顆新星。從而掀開了摩根輝煌事業的新篇章。
鷸蚌相爭摩根得利

1869年,摩根插手聞名的薩斯科哈那鐵路之爭。

薩斯科哈那鐵路是聯結美國東部工業城市與煤炭基地的大動脈。它起於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到賓夕法尼亞州北部的賓加姆頓,全長220多公里,賓加姆頓城有許多鐵路通往各煤炭產地,是著名的煤炭集散地。而且這條鐵路南接伊利鐵路,西達美國中部重鎮芝加哥,匹茲堡的鋼鐵和產油河的石油都可經此運抵紐約。所以在實業家眼裡,薩斯科哈那地方鐵路簡直就是條運錢的路。1869年8月,圍繞著這條鐵路的所有權問題,華爾街的投機家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爭奪是由在投機業上獨霸華爾街的年輕投機者喬伊·顧爾德發動的。為了奪取薩斯科哈那鐵路,他聯合了年輕力壯的吉姆·費斯克一起行動。他們聰明地利用華盛頓的金融緊縮政策,在渥多維劇場印刷虛有的公司交換債券,使鐵路半數左右的股份落入自己手中,同時行賄司法人員,在薩斯科哈那鐵路股東大會召開前,查封了薩斯科哈那總公司。紐約州法院同時下令,免去薩斯科哈那鐵路總裁拉姆傑的職務。隨後,顧爾德很快延長他所有的伊利鐵路到賓加姆頓准備宣布擁有薩斯科哈那鐵路的所有權。當他滿載武裝人員的列車駛入薩斯科哈那鐵路時,卻被拉姆傑率領全副武裝的公司職工們堵住,雙方發生了激烈沖突,死傷慘重,成為轟動全美的一大慘案,政府只有出動軍隊予以平息。

拉姆傑決心雪此奇恥大辱。他經人介紹,求助於已成為華爾街年輕金融投資家的摩根。摩根經再三考慮後答應給他幫助。辦法是與顧爾德上法庭,摩根要求拉姆傑僱用他的岳父崔西律師及其助手韓特律師,拉姆傑滿口應承,並許諾事成之後專門發行3000股新股,使摩根、達布尼、崔西和韓特均列為股東。法庭斗爭很快有效,法院為拉姆傑復了職。接著他們准備迎接股東大會的斗爭。崔西預料在大會上顧爾德和費斯克很可能以武力相威脅,摩根覺得岳父的想法是正確的,就與拉姆傑等人進行了周密的協商與布置。股東大會那天一大早,摩根、拉姆傑、崔西、韓特4人就趕到會場,卻見費斯克早帶著許多全副武裝的侍衛來了。看著他們如此緊張,摩根覺得滑稽。就在這時會場大廳入口傳來一聲斷喝: 「費斯克,不要動!」隨即四周冒出許多身著灰制服的奧爾巴尼郡警察,費斯克呆住了。在局長的指揮下,費斯克被逮捕。當然,沒有出示逮捕證,沒有公布他的罪行,遭受恐嚇的費斯克也忘記要求他們這樣做,就糊里糊塗地被押上馬車帶走了。由於弗斯克的被捕顧爾德破壞大會的計劃泡了湯,股東大會順利舉行。會上拉姆傑繼續擔任總裁職務,摩根則被選為薩斯科哈那鐵路的副總裁。步出會議大廳摩根情不自禁大笑。人們後來才知道,逮捕費斯克那戲劇性的一幕,完全是摩根一手策劃導演的,那些所謂「警察」、「警察局長」自然也是雇來的。

股東大會後摩根實際上取代拉姆傑,掌握了薩斯科哈那鐵路的實權。華爾街乃至全美國都對此議論紛紛,各種猜測紛至沓來。無形中摩根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無人否認他第一次涉足鐵路投機業所獲得的巨大成功,並且有人把他喻為華爾街極有手腕、謀略和發展前途的新軍。《美國人物誌》這樣評價他: 「摩根作為一個企業經營者,同當代最具有實力、擁有各種武器的金融資本家抗衡,他獲得了勝利,由此奠定了馳騁於企業大舞台的基礎,也開拓了他自己的人生。」

摩根集團的早期歷史,記錄了一去不返的壟斷時代
1871年,創始人J.P.摩根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向鋼鐵、鐵路及公用事業等產業滲透,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19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從背景來看,1990年代中期後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確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國資本市場有相似之處:閑散資本過剩,市場充滿投機行為,投資者希望企業領袖橫空出世。
摩根的經歷卻無法因此被復制,1898年承銷美國政府2億美元債券、1899認購英國18億美元國債後,摩根一躍成為世界頭號金融大亨。
不過,摩根整合無序競爭產業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鑒意義。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鋼鐵業發展迅速,其後的美西戰爭和布爾戰爭令鋼鐵價格一路上漲,利潤猛增,兼並事件比比皆是,但無序的價格戰也由此出現。摩根認為,要想在鋼鐵工業中建立正當的秩序,必須進行更大規模的兼並與改組。

為此,他首先選擇了約翰·恩·蓋茨擁有的美國鋼鐵·鐵絲公司。摩根用拉攏蓋茨律師等多種方法威逼利誘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之上,成立一個聯邦鋼鐵企業,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鋼鐵企業。

接下來,摩根以此為資本,開始了那場和安德魯·卡內基家喻戶曉的談判,最終以4億美元收購了後者的鋼鐵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國鋼鐵公司終於正式成立。
為了使公司加速運轉,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額產品價格,以擠壓中小鋼鐵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業門檻;另一方面,趁這些中小公司財務吃緊時,繼續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舉吞並了700多家相關鋼鐵企業。

此後,摩根的美國鋼鐵公司馬上開始降價,這種策略相當奏效,公司鼎盛時期,董事會控制了全美3/5的鋼鐵生產,可以決定近17萬鋼鐵工人的命運。而美國鋼鐵公司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工業公司。

如今,壟斷時代終結,世界商業權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機構。正如現在國內暢銷書《摩根財團》中所言:今後再也不會有哪家銀行能像摩根財團那樣強大,那樣神秘和富裕。

5. 摩根亞洲債券人民幣累計定投怎樣

投了30多期還是負了 取消了 感覺是騙手續費的

6. 摩根承購法國國債如何獲利

承購國債是現在國際投行喜歡承接的業務。
因為投行手裡有大量投資者的信息,所回以投行可以作為中介人,為答法國國債提供購買人。
而其賺取的就是傭金,由法國政府支付。具體傭金數量得看雙方簽訂的協議,
一般是承銷額的一定百分比,但比例不會太大。因為這種業務投行基本無風險,像IPO一樣

7. 約翰·摩根是誰一生有何成就

約翰·摩根毫無疑問是華爾街的金融奇才,在其創業的人生道路上,充滿了冒險和投機鑽營。在幫助法國政府發行公債中,大膽改造,終於創建了金融聯合公司「辛迪加」。
摩根的金融管理方法一直延續至今。
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財閥的發跡史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也是先從投機鑽營開始的。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1861~1865年)爆發,林肯總統頒布了「第一號命令」,實行了全軍總動員,並下令陸海軍展開全面進擊。
摩根與一位華爾街投資經紀人的兒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個絕妙計劃。
克查姆說:「我父親在華盛頓打聽到,最近北方軍隊的傷亡慘重!」
摩根敏感的商業神經被觸動了:
「如果有人大量買進黃金,匯到倫敦去,會使金價狂漲的。」
克查姆聽了這話,對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為什麼自己就沒有想到這點,兩人於是精心策劃起來——兩人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先秘密買下400—500萬美元的黃金,將其中一半匯往倫敦,另一半留下。然後有意地將往倫敦匯黃金之事泄露出去。這時,估計有許多人都知道北方軍隊新近戰敗的消息,金價必漲無疑,那時再把手裡的一半黃金以高價拋出去。
當摩根與克查姆「秘密」地向倫敦匯款時,消息走漏了,結果引起華爾街一片恐慌。黃金價格上漲,而且連倫敦的金價也被帶動得節節上揚。摩根、克查姆大賺了一把。
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由於北方軍隊准備不足,前線的槍支彈葯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這又是賺錢的好機會。
「到哪才能弄到武器呢?」
摩根在寬大的辦公室,邊踱步邊沉思著。
「知道嗎?摩根,聽說在華盛頓陸軍部的槍械庫內,有一批報廢的老式霍爾步槍,怎麼樣,買下來嗎?大約5000支。」克查姆又為摩根提供生財的消息了。
「當然買!」
這是天賜良機。5000支步槍!這對於北方軍隊來說是多麼誘人的數字。槍終於被山區義勇軍司令弗萊蒙特少將買走了,56050美元的巨款也匯到了摩根的賬下。
「這是比南軍更可怕的武器。」由於錯買了這些廢槍,而以瀆職罪免去司令職務的弗萊蒙特少將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聯邦政府為了穩定開始惡化的經濟和進一步購買武器,必須發行4億美元的國債。在當時,數額這么大的國債,一般只有倫敦金融市場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戰爭中,英國支持南方,這樣,這4億美元國債便很難在倫敦消化了。如果不能發行這4億美元債券,美國經濟就會再一次惡化,不利於北方對南方的軍事行動。
當政府的代表問及摩根,是否有辦法解決。摩根自信地回答:「會有辦法的。」
摩根巧妙地與新聞界合作,宣傳美國經濟和戰爭的未來變化,並到各州演講,讓人民起來支持政府,購買國債是愛國行動。結果4億美元債券奇跡般地消化了。
當國債銷售一空時,摩根也理所當然名正言順地從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筆酬金。
輿論界對於摩根,開始大肆吹捧。摩根成了美國的英雄,白宮也開始向他敞開大門,摩根現在可以以全勝者姿態出現了。
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法國因此陷入一片混亂中。給德國50億法郎的賠款,恢復崩潰的經濟,這一切都需要有巨額資金來融通。法國政府要維持下去,它就必須發行25億法郎的巨債。摩根經過與法國總統密使談判,決定承攬推銷這批國債的重任。那麼如何辦好這件事呢?能不能把華爾街各行其事的所有大銀行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規模宏大、資財雄厚的國債承購組織——「辛迪加」?這樣就把需要一個金融機構承擔的風險分攤到眾多的金融組織頭上,這5000萬美元,無論在數額上,還是所冒的風險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
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親密的夥伴克查姆時,克查姆大吃一驚,連忙驚呼:
「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對華爾街的游戲規則與傳統進行挑戰吧?」
克查姆說的一點也不錯。摩根的這套想法從根本上開始動搖和背離了華爾街的規則與傳統。不,應該是對當時倫敦金融中心和世界所有的交易所投資銀行的傳統的背離與動搖。
當時流行的規則與傳統是:誰有機會,誰獨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讓別人染指。各金融機構之間,信息阻隔,相互猜嫉,互相敵視。即使迫於形勢聯合起來,為了自己最大獲利,這種聯合也像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各投資商都是見錢眼開的,為一己私利不擇手段,不顧信譽,爾虞我詐。鬧得整個金融界人人自危,提心吊膽,各國經濟烏煙瘴氣。當時人們稱這種經營叫海盜式經營。
而摩根的想法正是針對這一弊端的。各個金融機構聯合起來,成為一個信息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的穩定整體。對內,經營利益均沾;對外,以強大的財力為後盾,建立可靠的信譽。他要克查姆把這消息透漏出去。
正如摩根所預料的那樣,消息一傳出立刻如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他太膽大包天了!」
「金融界的瘋子!」
摩根一下子被輿論的激流捲入這場爭論的旋渦中心,成為眾目所視的焦點人物。
摩根並沒有被這陣勢嚇倒,反而越來越鎮定,因為他已想到這正是他所預期的,機會女神正向他走來。
在摩根周圍反對派與擁護者開始聚集,他們之間爭得面紅耳赤。而摩根卻緘口不言,靜待機會的成熟。
《倫敦經濟報》猛烈抨擊道:「法國政府的國家公債由匹保提的接班人——發跡於美國的投資家承購。為了消化這些國債想出了所謂聯合募購的方法,承購者聲稱此種方式能將以往集中於某家大投資者個人的風險,透過參與聯合募購的多數投資金融家而分散給一般大眾。乍看之下,危險性似乎因分散而減低,但若一旦發生經濟恐慌時,其引起的不良反應將猶如排山倒海快速擴張,反而增加了投資的危險性。」
而摩根的擁護者則大聲呼籲:「舊的金融規則,只能助長經濟投機,這將非常有害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信譽。投資業是靠光明正大獲取利潤,而不是靠坑蒙拐騙。」
隨著爭論的逐步加深。華爾街的投資業也開始受到這一爭論的影響,每個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都不敢輕舉妄動。
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前途未卜,在人人都感到華爾街不再需要喧鬧時,華爾街的人們開始退卻。
「現在華爾街需要的是安靜,無論什麼規則。」
這時,人們把平息這場爭論的希望寄託於摩根,也就是此時,人們不知不覺地把華爾街的指揮棒給了摩根。摩根再次被機會女神青睞了。摩根的戰略思想,敏銳的洞察力、決斷力,都是超乎尋常的。他能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形下,表現得泰然自若,最終取得勝利。這一切都表明,他的勝利是一個強者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利用輿論的勝利。
摩根作為開創華爾街新紀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錢中度過,他賺的錢不下百億,但他死後其遺產只有1700萬美元。
摩根從投機起家,卻對投機深惡痛絕,並針對華爾街的這一弊端加以改造,創造了符合時代精神的經營管理體制。他為聚斂財富而不擇手段,而他卻又敬重並提拔待人忠誠的人。
摩根在他76歲生日時逝去,他成功的經營戰略,至今仍影響著華爾街。

8. 摩根是何許人也他是怎麼發家的

華爾街之子J.P摩根,摩根集團的創始人。

摩根集團的早期歷史,記錄了一去不返的壟斷時代
1871年,創始人J.P.摩根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向鋼鐵、鐵路及公用事業等產業滲透,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被美國金融界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19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從背景來看,1990年代中期後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確和一百多年前摩根所在的美國資本市場有相似之處:閑散資本過剩,市場充滿投機行為,投資者希望企業領袖橫空出世。
摩根的經歷卻無法因此被復制,1898年承銷美國政府2億美元債券、1899認購英國18億美元國債後,摩根一躍成為世界頭號金融大亨。
不過,摩根整合無序競爭產業的金融手段具有借鑒意義。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鋼鐵業發展迅速,其後的美西戰爭和布爾戰爭令鋼鐵價格一路上漲,利潤猛增,兼並事件比比皆是,但無序的價格戰也由此出現。摩根認為,要想在鋼鐵工業中建立正當的秩序,必須進行更大規模的兼並與改組。

為此,他首先選擇了約翰·恩·蓋茨擁有的美國鋼鐵·鐵絲公司。摩根用拉攏蓋茨律師等多種方法威逼利誘達成了一個協議:在美國鋼鐵·鐵絲公司之上,成立一個聯邦鋼鐵企業,其中包括全美265家鋼鐵企業。

接下來,摩根以此為資本,開始了那場和安德魯·卡內基家喻戶曉的談判,最終以4億美元收購了後者的鋼鐵公司。1901年,摩根自己的美國鋼鐵公司終於正式成立。
為了使公司加速運轉,摩根一方面制定高額產品價格,以擠壓中小鋼鐵公司的方式抬升了行業門檻;另一方面,趁這些中小公司財務吃緊時,繼續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舉吞並了700多家相關鋼鐵企業。

此後,摩根的美國鋼鐵公司馬上開始降價,這種策略相當奏效,公司鼎盛時期,董事會控制了全美3/5的鋼鐵生產,可以決定近17萬鋼鐵工人的命運。而美國鋼鐵公司也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工業公司。

如今,壟斷時代終結,世界商業權力也已分散到不同機構。正如現在國內暢銷書《摩根財團》中所言:今後再也不會有哪家銀行能像摩根財團那樣強大,那樣神秘和富裕。

9. 摩根家族的世界債主

1871年,經過了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革命,法國政局一片混亂。成立於法國西部加倫河畔的波爾多臨時政的首腦梯也爾給J.P.摩根的父親J.P.摩根拍發了緊急電報,讓他趕到托文城去,越快越好,有要事相商。J.P.摩根火速趕到了托文城,會見了梯也爾的密使。原來梯也爾想讓J.P.摩根包銷國債,金額為2.5億法郎約合5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在當時是個相當大的數字美國從法國手裡買下的大路易斯安娜,整整214萬平方公里,不也才1500萬美元嗎?老摩根決定承購這筆法國國債,他指示在紐約的摩根接受一半的國債在美國消化掉;但鑒於一個人承擔如此大的一筆數目可能負擔過重,老摩根想到一個新點子--成立辛迪加(聯合),也就是把華爾街上大規模的投資金融公司集合起來,成立一個國債承購組織,共同承購國債。J.P.摩根覺得父親這個想法非常高妙,立刻著手去實行。這種了方式其實就是各機構分攤風險,來消化掉那5000萬美元的國債,這確實是一個大膽而富有創意的想法。
然而,正當J.P.摩根拚命努力時,他的努力遭到了輿論界的抨擊。《倫敦經濟報》這樣評論:「發跡的美國投資家J.P.摩根承購法國政府的國家公債。承購者想出了所謂的『聯合募購』的方法來消化這些國債,並聲稱這種方式能將風險透過參與『聯合募購』的多數投資金融家,逐級地分散給一般大眾,而不再象以往那樣集中於某個大投資者手中。乍一看來,似乎因分散而降低了風險性,但其實假如經濟恐慌一旦發生,其引起的不良反應就快速擴張,有如排山倒海一般,反而使投資的危險性增加。」在紐約輿論界,也有類似的評論。不管評論是褒是貶,一個青年投資家引出這么大的話題,對摩根知名度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大眾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而事實證明,「聯合募購」是成功的,摩根成功地消化掉了5000萬美元約法國國債,這一來他名聲大振,各種贊揚之聲不絕於耳。到了後來,對國債實行「聯合募購」幾乎就成了不成文的規矩,而摩根在這一行中,則早就打響了名頭,確立了自己的領袖地位。到了1898年美西戰爭之前,摩根由於在重大的關頭決策正確,已經是財源遍地,其事業遠非祖父、父親可比了。這時的摩根,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整個世界,美國的廟已經有些嫌小,裝不了他這么一尊大菩薩了。他要向美洲擴張,向世界擴張,而擴張的最有力、同時也是摩根很早就已運用熟練的工具,便是購買外國政府的國債。 美西戰爭之前就有消息透露:墨西哥政府由於無力償還西班牙政府的舊債,已到了破產的邊緣。在一隻腳已經踏向了深淵的情況下,墨西哥政府當局不得不死馬當作活馬醫,繼續著手發行公債,計劃金額將達到1.1億美元,以利用新債償舊債,度過眼下的難關。常人一般都不會去認購墨西哥政府在此情況下發行的公債,而摩根的想法卻與眾不同。他想:正因此時墨西哥政府處境艱難,我伸出手去幫一把忙,既可以要求較多的實惠,又為以後的繼續接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別人不敢做的事,做了才有更豐厚的利潤,況且墨西哥的政局還是穩定的。基於這些想法,摩根立即和德國銀行聯合組織了辛迪加認購那些墨西哥公債,當然,有實惠的條件:取得墨西哥油礦及鐵路權作為擔保。事實證明,摩根的決策是對的,這次行動不管從短期還是長期來說,都為他帶來了不小的收益。
事後,不僅是華爾街、龐德街,就連法蘭克福及巴黎的商人們都佩服摩根頭腦敏捷,判斷准確,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無論是在眼光上還是在魄力上都差摩根老大那麼一截。摩根不但在墨西哥有動作,在阿根廷,他也以一個救世主的形象出現了。阿根廷經過1864到1870年與巴拉圭的戰爭後,元氣大傷,到了19世紀90年代,即陷入了經濟危機之中。倫敦的哈林公司以阿根廷的廣大土地作為抵押,購買了大量的阿根廷公債,獲利不少,然而因其財力限制,無法全部承擔阿根廷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就使摩根動開了腦筋:阿根廷的鐵路非常有潛力,乳酪產品在世界馳名,雖然政府非常腐敗,但對於外國資本卻是恭敬有加,這樣的政府倒台了,對以後住南美發展也沒有好處,買阿根廷政府的公債,一則可以獲利,二則可以維持現政權,有利於自己今後發展,是合算的買賣。就這樣,摩根毅然出資購買了 7500萬美元的阿根廷政府公債。
時光流逝,站在今天的角度,當年摩根對墨西哥與阿根廷放的債究竟起了什麼作用?是拉了美洲人民一把,還是更深地將其推人深淵,壓迫了各國人民?眾說紛壇,難以分辨,但摩根通過這樣的手段,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與影響,撈取了大量的財富,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 做各國的債主自然風光,而摩根最感得意的,是連大英帝國都不得不向他摩根求援。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面開發的霍屯督族的國家布爾(即南非),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成了大英帝國的一塊殖民地,不久,該地的鑽石與黃金被探險家們開發了出來,而大英帝國為了開發鑽石與黃金,制定了殘酷而苛刻的殖民地政策,這樣就進一步加深了與原先就住在那兒的布爾族人的矛盾。隨著矛盾沖突的激烈,爆發了第一次布爾戰爭(1880-1881)。
英國人勝利地將布爾族人驅逐到了北方,將黃金與鑽石的產地統統收歸已有,加以管制。這樣一來,英國人與布爾族人的對立進一步加深,終於又爆發了第二次布爾戰爭(1899年)。這一次,布爾族人吸取了上次戰爭失利的教訓,採用靈活而頑強的游擊戰與英軍周旋,使英帝國的遠征軍備受困擾,欲進不能,欲罷不甘,其勢已成騎虎,而且第二次戰爭開始後,英國的戰爭費用出乎意料得龐大,遠遠超出人們開戰初的估計。屋漏偏逢連夜雨,歷來與英國水火不相容的德意志皇帝,又正野心勃勃地計劃建造一支大艦隊,英帝國歷來是海上的老大,豈能容忍他人取而代之?必然要與德國抗衡,於是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一邊開戰一邊擴充軍備,英國的財政頓時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單靠自身的力量已無力回天,必須求助他人了。
這時,英國政府首先就想到了摩根,於是派出羅斯查爾公司紐約代表處的貝爾蒙來征詢摩根的意見,向他求援。摩根毫不推辭,一口答應了下來。摩根首先從第一次布爾戰爭的公債下手,負責購買了價值總計1500萬美元的公債。後來又反復地追加認購。實際上,總共認購了價值達1.8億美元的英國政府公債。做了這么多筆戰債、公債生意,對摩根來說是利益無窮。
到了20世紀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摩根已經成了世界的債主。

10. 摩根亞洲債券怎麼取消

只能在螞蟻聚寶里取消終止。首先下載螞蟻聚寶APP,各位一定要先賣出!!賣出!!然後下面如圖是賣出和終止,在一起的,自己看吧。我也是剛賣出的。。(圖片查看,點我的頭像,我回答過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國債摩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