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國債的經濟效應
國債簡單來說是幫助國家融資,通俗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國債的發行,有助於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那融資所得的錢是用來市政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也有可能是用來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空!所以其政策功能是有助於國家的穩定.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對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對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濟效益見效慢、資金回收時間長的項目,如農業開發項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進行扶持。為了扶持這些項目,政府往往實行各種鼓勵措施,各國通常採用的辦法是設立政策性銀行,專門對這些項目融資。這樣做,不僅是從財務角度考慮,而且有利於集中資金,支持重大項目的建設。
重要意義①將政策性投資貸款從原專業銀行業務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國家中長期政策性投資並承擔相應的風險和責任。②專門承擔國家主要農副產品采購和農業基本開發等融資業務,加大農業資本投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3。扶持落後地區和落後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經濟均衡發展。
⑵ 國債的特點有哪些
國債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安全性高。由於國債是中央政府發行的,而中央政府是一國權力的象徵,所以發行者具有一國最高的信用地位,一般風險較小,投資者亦因此而放心。
流動性強,變現容易。由於政府的高度信用地位,使得國債的發行額十分龐大,發行也十分容易,由此造就了一個十分發達的二級市場,發達的二級市場客觀地為國債的自由買賣和轉讓帶來了方便。使國債的流動性增強,變現較為容易。
可以享受許多免稅待遇。大多數國家規定,購買國債的投資者與購買其它收益證券相比,可以享受更多的稅收減免。我國在1999年11月起開始徵收20%利息稅,但各類債券交易仍然享受免稅政策。
能滿足不同的團體、金融機構及個人等需要。典型的表現是國債廣泛地被用於抵押和保證,在許多交易發生時,國債可以作為無現金交納的保證,此外還可以用國債擔保獲取貸款等。
低利率。由於國債的還本付息由國家做保證,在所有債券中,信用度最高而投資風險最小,固其利率也較其它債券低。
是政府平衡市場貨幣量的籌碼。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可以有效地伸縮市場貨幣量,進而實現對宏觀需求的調節。
⑶ 國債的漲跌是什麼意思(如圖)
國有債券的價格高低的意思。
⑷ 國債的意義是什麼
又稱公債,是政府舉債的債務。具體是指政府在國內外發行債券或向外國政府和銀行借款所形成的國家債務。是整個社會債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債是一個特殊的財政范疇。[它首先是一種財政收入。國家發行債券或借款實際上是籌集資金,從而,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調節經濟三大功能。國債的發行要遵循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債券或借款到期不僅要還本,還要付一定的利息。國債具有認購上的自願性,除極少數強制國債外,人們是否認購、認購多少,完全由自已決定。按照不同標准可以把國債分為不同的種類:以國家舉債的形式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以籌措和發行的期限為標准,國債可分為長期國債、短期國債和中期國債。所謂長短中期是比較而言的,沒有絕對的標准。世界大多數國家普遍將一期以下的稱為短期國債,10年期以上的稱為長期國債,期限界於兩者的稱為中期國債。以籌措和發行的性質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強制國債和自由國債。以籌措和發行的地域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內債和外債。所謂內債,是國家在本國的借款和發行的債券。所謂外債,是指國家向其他國家政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借款。以債券的游泳流動性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可出售國債和不可出售國債。國家的借款是不能轉讓的,只有債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國債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與其它類型債券相比較,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具有極高的信用度,被譽為「金邊債券」。
意義:
為了有效地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國政府除了有規律性地發行適度規模的普通型國債以外,還不定期地發行一定數量的特殊型國債。
普通型國債主要可分為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和無記名(實物)國債三種,特殊型國債主要有定向債券、特種國債和專項國債等幾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記息。
記帳式國債:以電腦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定向債券: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採取主要向養老保險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簡稱:「兩金」)及其它社會保險基金定向募集的債券,稱為「特種定向債券」,簡稱「定向債券」。
特別國債: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批准,財政部於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
專項國債: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 過,財政部於1998年9月面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 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4家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 1000億、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國債,專項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投入。
⑸ 國債是怎麼回事它的作用和意義又是什麼
您好,國債,又稱國抄家公債,襲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有錢花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⑹ 國債是什麼意思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發行國債大致有以下幾種目的:
1、在戰爭時期為籌措軍費而發行戰爭國債。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
2、為平衡國家財政收支、彌補財政赤字而發行赤字國債。
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3、國家為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建設國債。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借換國債。
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6)國債的擠入效應擴展閱讀:
公債與國債的區別
公債:公債是政府依據認用原則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活動。在同代各國大都在法律中規定:當政府在確有必要時,有權以債務人的身份向個人、企業、社會團體、金融機構以及他國政府借款。
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債務收入,同時也是政府的一種負債,政府必須按借款時的約定方式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因此,在整個公債活動中,形成了政府與公債持有者之間穩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一般而言,這種關系是一種雙方自願的交易關系,這完全不同於稅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納稅人單方面進行的強制性與無償性的徵收所形成的征納關系。
國債:公債有時也稱為國債,在法律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債。但在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債稱為國債,而地方政府的借債只能稱為公債或地方債。
所以,公債=國債+地方債券(法律允許前提下)
⑺ 試論國債的功能及其效應
國債簡單來說是幫助國家融資,通俗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國債的發行,有助於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那融資所得的錢是用來市政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也有可能是用來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空!所以其政策功能是有助於國家的穩定.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對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對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濟效益見效慢、資金回收時間長的項目,如農業開發項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進行扶持。為了扶持這些項目,政府往往實行各種鼓勵措施,各國通常採用的辦法是設立政策性銀行,專門對這些項目融資。這樣做,不僅是從財務角度考慮,而且有利於集中資金,支持重大項目的建設。
⑻ 試結合「擠出效應」和「擠入效應」談談政府投資與私人投資的相互關系,並結合實際闡釋其發生與否、發生的
通俗而言,擠出效應是指在一個市場里,由於供應、需求有新的變化,導致部分資金從原來的預支中擠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擠出效應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它突出表現在政府支出對減少私人支出,尤其是減少私人投資支出的影響。
比如,政府經常會遇到需要籌資的情況。這時,往往採取通過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國債的方法。在政府發行國債時,由於貨幣供給量沒有增加,政府債券的出售便會導致債券價格下降,利率上升。接著,利率上升減少了私人投資,形象說來,就像是私人投資被「擠」出了公開市場。這就是擠出效應。在這時,擠出效應的大小取決於投資的利率彈性,投資的利率彈性越大,則擠出效應越發明顯。
當然,政府引發擠出效應的途徑,並不僅僅局限於國債。當政府通過增加稅收來籌資時,由於增稅減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費與投資減少,同樣會引起擠出效應。另外,如果政府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時,政府支出增加便會引起價格水平的上升,它也會減少私人消費與投資,產生擠出效應。
以上所涉及的國債、稅收、充分就業等與擠出效應有關的內容,由於涉及復雜的宏觀經濟學知識,經濟學家對其理解,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著各種復雜的數學模型。不過,它們都可以從經濟學最基本的市場供需理論加以理解。再以國債為例。大家都知道,國債的信用風險很小,在市場上是個受歡迎的,它能吸引很多投資者,因而國債被大量購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投資於國債,實際上是投資於非生產領域,國債買得越多,就會導致用於企業生產的資金越少,因為大批投資人出於低風險獲利的目的,不向企業投資了,生產所需的投資因此大為減少。如果政府將用國債所籌資金用於彌補財政赤字,那麼這種國債的擠出效應將更加明顯,將會對企業生產產生害處。不過,如果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完全是游余資金,即處於游離狀態的資金,它們將用於國家項目投資(即用於社會生產)而不是用於彌補財政赤字,這種擠出效應的不利之處便被減到最小。
一般來說,政府支出增加會對私人預期產生不利的影響,也就是說私人會對未來投資的收益率產生一種悲觀看法,認為收益將會減少,很明顯,這時私人便會減少投資。
在當今世界,財政政策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之一。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同樣也沒有完美無缺的財政政策。擠出效應便是在特定情況下,財政政策所產生的一種副作用。但是,需要提出的一點是,政府也可以利用財政政策產生影響經濟的正面效應,與「擠出效應」相對,可以將之稱為「擠進效應」。
財政政策的擠進效應最早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邁克爾·帕金所提出。這一概念為財政理論提供了一個觀察的新視角。
所謂擠進效應是指政府採用某些財政政策時,能夠誘導民間消費和投資的增加,即拉動私人投資,從而帶動社會生產和就業的增加。比如,政府對公共事業增加投資,如修建公路、綠化環境、通信建設、醫療衛生建設等,這些都會改善當地的投資環境,從而使得私人投資成本下降,將有可能誘導私人投資的增加。另外,政府用財政資金為居民建立起更完善的養老和醫療保障,就會給居民吃下「定心丸」,可以形成對未來的良好預期。未來有保障了,人們的消費觀念便會不再保守,這樣自然會拿出儲蓄去消費和投資,從而促進社會生產。
http://data.book.163.com/book/section/000BAfLS/000BAfLS33.html
⑼ 國債是什麼意思,通俗點解釋
對,國債又叫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你買了國債就相當於國家和你借錢。
對,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就相當於美國欠中國的錢。
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
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
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從法律關系實現來看:
國債屬信用等級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債權債務關系。
從債務人角度來看:
國債具有自願性、有償性、靈活性等特點。
從債權人角度:
國債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等特點。
(9)國債的擠入效應擴展閱讀:國債發行目的
籌措軍費
國債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平衡財政收支
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
籌集建設資金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擴展鏈接:國債-網路
⑽ 國債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國債對財政收支的影響
政府行使其職能,必須有一定的財政支出。一般來說,政府的主要收入來自稅收,當政府稅收剛好等於或者大於其財政支出時,政府無赤字或有盈餘;當稅收小於支出時,政府赤字就產生。因此,為了追加收入,彌補財政缺口,政府便發行國債。籌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將其使用權轉移到國家手中。根據乘數效應,在今後年度,必將引至國民經濟的大幅度增長。
(二)國債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政府發行國債,當中央銀行承購國債,會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這部分存款用於政府各項支出,撥給社會上的部門企業和個人時,其賬戶所在的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相應增加,其結果就是貨幣供給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擴張社會貨幣供給量。如果社會正好處於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的狀況,那麼很容易造成很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直接承購政府債券。在現代銀行制度下,這是中央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而商業銀行又具備擴張信用和創造派生存款的機制,它表明商業銀行雖然不能創造貨幣,卻能夠在中央銀行放出貨幣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信用規模。於是中央銀行在承購國債時,擴大的貨幣供給不僅僅是國債本身,而可能是擴大的許多倍。按照存款准備金制度,當財政向社會有關方面進行撥款後,商業銀行的社會存款將會增加。於是,其中一部分作為准備金繳存中央銀行,另一部分可用來發放存款。存款的結果又使得社會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環進行,使得信用擴張。當商業銀行動用超額准備金購買債券,沒有減少社會存款,貨幣供給沒有減少,而銀行購買債券,政府運用資金,會擴張貨幣供給。國債的流通對貨幣供給也有一定的影響,當企業或者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把國債轉讓給商業銀行,非銀行部門的存款就會增加,即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投放出來,貨幣供給量增加。當商業銀行將手中的國債轉讓給中央銀行時,商業銀行在中央的超額准備金將增加,這筆資金隨時可以投放出去,擴大貨幣攻擊量。因此,中央銀行買賣債券可以控制貨幣供給。
(三)國債對投資行為的影響
首先政府發行國債以後,如果將籌集的資金進行投資性支出,就直接擴大了政府的投資規模。實踐中,很多國家的債務收入都是用來作為擴大政府投資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債券能影響資金市場的利率,而當利率升高時會引起投資支出的減少。因為人們的成本提高了。相反,當利率降低的時候,投資就會增加。國債同時對消費產生影響。政府舉借國債增加了政府現實可用的資源,如果這些擴大的收入來源被用於各種消費開支,那麼國債的直接效應就是增加政府消費。但從個人角度來看,國債使得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減少,從而使家庭或個人的消費減少。
(四)國債對總供給的影響
不管外債還是內債,如果能夠有效運用,投入生產過程,就能促進生產發展擴大未來的社會支出,從而擴大社會供給量。在舉借外債的時候也可以增加國內市場的供給。政府通過外債的發行,擁有了以外匯形式的貨幣購買力。政府可以進口緊缺的商品物資,從而增加社會供給量。國債還可以影響社會總需求。它是通過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表現的。如果國債運行擴大了某經濟主體的投資或者消費,又沒有減少其他主體的投資和消費,那麼社會總需求就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