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國債的利率和加息後的銀行利率都比債券市場同期限債券的利率高,所以資金自然會流向高利率的債券。
但是,特別國債的發行和加息不會總是對債券市場形成利空,恰恰相反,目前的債券市場已具備了較高的投資價值。因為下跌使得交易所債券有了更高的到期收益率。
② 發放特別國債利好股票有哪些
這個與股市無直接關系,甚至利空股市,因為它分流了股市的資金。
③ 央行發行特別國債最利好哪些板塊的股票
你好,財政部來發行特別國債,央行不發源行國債。從以往看,國家發行特別國債,會推動股市上漲,具體哪個版塊受益最多,並不就上漲由上漲幅度最大,以前特別國債支持基建,實際上以前特別國債發行時,基建等行業並上漲並不最多。總之,對股市是利好,但千萬別直線思維。把歷史上的事說一下,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國債的當天,上證綜指從4132點上升至4253點,日漲幅為2.9%,隨後股市有所下調,直到7月5日(3615點)重啟上升行情,最高達6092點(10月16日),把好時機,更重要。
④ 請問:發行國債對股市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
昨日晚間,新華社發出通稿,內容是:CZB強調發行萬億國債是中性措施。文中,透露重大信息:「這次特別國債發行本身對宏觀經濟政策來說應該是中性措施,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後,將增加人民銀行持有的國債,增加對貨幣政策操作的支持,為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提供一個有效的工具。人民銀行通過逐步賣出特別國債調節貨幣供應量,緩解流動性偏多的問題,並充分發揮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結合點的功能。同時,特別國債將更好地滿足國債市場的投資需要。隨著銀行存貸差增加,保險與社保基金資金運用渠道的拓寬,對國債的投資需求正在快速增長。CZB發行特別國債規模較大,人民銀行賣出特別國債時,金融機構等國債投資方可以購買,能較好地滿足各方投資需要。」
請注意,以上文字明白無誤的告訴我們,此次特別國債將不會採取此前分析家普遍預測的,直接面向一般金融機構和社會公眾發行,而是在初始發行時面向人民銀行,一次發行到位!其後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通過人民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逐步釋放,而這種釋放將根據市場態勢逐步進行,絕不會一次或幾次在短期內傾瀉到貨幣市場上!因此,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是逐漸的,與人民銀行此前的公開市場操作行為並無本質區別,對股市根本不形成大的利空!
今天出版的中國證券報刊登了CZB官員答記者問文章,內容完全是新華社通稿的翻版,甚至具體字句都沒什麼變化,充分體現了管理層解釋政策、安撫市場的用心!而到目前為止,各大財經媒體、網站、分析師對這樣一個重大利好信息卻鮮有回應,既有周末放假的因素,也有很多分析師水平不高人雲亦雲的原因,更有部分做空人士有意忽視這一重大政策利好信號,圖謀下周一先知先覺,利用恐慌情緒低位建倉的險惡用心!
另據了解,近期國資委即將公布國有大股東減持股份的規定,這又是一個根本性的重大利好,對市場將產生重大的轉折性刺激!根據各方面信息,此辦法將明確規定,國有大股東即使想減持股份,三年內減持將不得超過5%!考慮到某些公司總股份數量巨大,特意規定,這些大公司的國有股股東三年內減持將不得超過3%,或5000萬股!這就意味著,大家先前所一直擔心的大非解禁後,國有大股東隨意減持的局面將根本不會出現!而大非解禁後的一大部分減持壓力將得到輕松化解!為什麼說這是一個重大利好呢?因為此前,市場在計算大非解禁壓力時,是把所有解禁股放在一起來算的!比如,之所以很多媒體提到六七月份是大非解禁高峰期,需要幾千億元資金來消化,是因為他們把中國銀行等大股東的幾百億股的解禁股份都算了進去,而此辦法一旦出台,三年內最多能賣5000萬股,這是多麼重大的利好啊!一旦被充分解讀,將使市場對於長期牛市的信心極大增強!而就在幾天前,還有部分媒體把這條消息當作利空消息來解讀,不知道他們是真的不懂,還是良心壞到了家!
以上一個已經出台將在這幾天逐漸明確的重大利好(特種國債由人民銀行逐步向市場釋放),以及一個即將出台的限制國有大股東減持的特大利好,將使極度超跌的市場迅速企穩,並產生力度大於上一波的反彈甚至反轉!部分無良媒體有意忽略利好信息,部分分析師目光短淺置利好於不顧,反映了某些人企圖繼續階段性做空股市,在更低位置抄底的良苦用心!但,利好已經出來,而且是以新華社通稿形式發布,反映了ZF穩定市場信心的強烈願望,下周各大媒體必將做出充分報道和分析,在下周一上午繼續恐慌性殺跌的中小投資者將又一次嘗到上一波6月5日上午斬倉的苦果!請各大媒體、網站、分析師緊急行動起來,對以上信息給予應有的充分重視!小散戶們已經夠慘了,千萬別再忽悠他們把最後的帶血籌碼在大漲前獻給惡人!
特大利好,特別國債和央票,機構在騙大家割肉,小周小金是在救市
特別國債發行2000億美圓=15000億人民幣
看上去是要收走市場(銀行)14000億RMB,資金供給會減少。
但是,有一個問題散戶都忽略了,機構也忽略了(但我覺得很有可能的是,機構已經知道了,確在裝傻,然後拚命唱空,引導大家割肉他們好建倉)。
這個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
特別國債實際上是要取代部分央票!!!
(不要問我什麼是央票,自己去BAIDU一下)
看下錶,從2006年1月1日到現在,1年半,央行發了共31973億央票(僅為未到期的,只有1和3年期),3.2萬億,相當於股市市值18萬億的1/6!!!!!!發央票和收准備金不同,准備金是央行無償從銀行拿走的錢,央票是要支付利息的,我算了加權平均,約為3%左右。那麼從2006年1月到現在,1年半時間內,央行要支付的利息是931億RMB,央行用什麼來支付?用印刷機。市場上每1年半一下多了931億RMB,足以讓通貨膨脹一次上漲10%(這個影響多我沒有數據支持,有研究的幫忙研究一下)
所以,如果央行如果不停的發央票,那他就需要不斷的印刷鈔票,市場鈔票一多,價格就上漲,既然糧食,房地都上漲了,股票也需要上漲。但是,ZF肯定不希望通貨膨脹。於是:
小周同志和小金同志背著全國人民的唾罵,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改用特別國債(外匯投資公司債券)來取代央票,特別國債為7年期,而且是投資公司,有盈利來源,是以外國資產的升值產生的鈔票來來支付利息,等同於是外國勞動力產生的價值流動到中國,這樣就不需要開印刷機狂發鈔票。
說一下,央行發鈔票支付利息和外匯投資債券收益支付利息的區別,打個比方:
央行發鈔票支付利息=騙你說資產注入實際上沒有資產注入,而抬升股價
外匯投資債券收益支付利息=有實際資產注入,同時由於價值的升高而股價上升
所以,小周和小金同志的做法是避免了通貨膨脹,房價無止盡上漲,糧食不斷攀升,ZF考慮的東西不是股市漲跌這么簡單,他們最關系的還是人民吃飯的問題,股票跌了最多幾個人,當年紅小豆,當年國債期貨讓多少人ZF也沒什麼事。但是,要是通貨膨脹人民吃不上飯,ZF會睡不著覺,因為歷史上所有的起義,造反全都是因為沒飯吃,絕不是因為賭博虧了錢。所以小周和小金這次舉動是正確的,你每年也不願意看著股票上漲50%,結果身邊的東西價格也上漲50%吧。
===================
下面,我就說一下特別國債對股市的影響了,
理論上來說,通貨膨脹會讓股票上漲(糧食房子漲價,企業也是商品,難道不漲價么),通貨緊縮會讓股票下跌。
但是從實際和中長期來看,我做一個流程圖大家就明白了:
1。企業發展好,出口增加,從外國人手裡賺了不少外匯
2。企業拿著外匯到中央銀行兌換成人民幣
3。中央銀行開始發愁,我從哪裡弄人民幣出來跟企業兌換外匯呢?
4A。中央銀行對銀行發行央票,收來人民幣以兌換外匯,然後把外匯全買了美國國債,等央票到期的時候再賣了美國國債來還給銀行本金和利息,但是美圓貶值了,央行虧了,於是就拚命的印刷RMB,結果通貨膨脹了,股票大漲,物價也大漲,實際上=股票沒漲。
4B。CZB對銀行發行特別國債,收來人民幣幫助中央銀行購買企業手裡的外匯,等特別國債到期了,用投資收益還給銀行本金和利息(前提是沒有虧損),於是央行不需要狂發鈔票,M0維持現有水平,物價平穩;在通貨沒有膨脹的情況下,由於外匯投資公司賺取的利潤不斷回到銀行體系,再進入股市,股市大漲。
結論:
特別國債的發行避免了股票短期內狂漲,然後物價跟飛一樣也漲,等到央行的印刷機刷爆了,大家都明白了,然後物價跳著漲,你背著一麻袋的錢去炒股票,你背著一車的錢去買盒飯。
特別國債的發行讓海外的熱錢通過投資海外資產回報持續穩定的流入中國股市(從前是外國人偷偷的進來,投機賺了就跑,讓市場大起大落;現在是ZF通過自己的公司一點一點的放熱錢進來),這樣,中國股市可以長期持續的穩定的上漲。央行的印鈔機開始發霉了,物價不再上漲。
p.s.7年以後,萬一外匯投資公司虧了,虧得一分錢都不留下,意味著外匯儲備,或者說企業賺的外匯沒了,但是沒關系,因為央行可以印刷RMB,企業只要RMB不需要外匯,印刷給他們就好了。倒是外國人從外匯投資公司拿走了他們的本幣,導致他們市場流動性過剩了。
附表:
代碼 名稱 發行日期 期限(月) 發行總量(億元) 利率/參考收益率(%) 利息 起息日期 到期日期
0601055.IB 06央行票據55 20060801 12 80.9 2.80 2.26 20060802 20070802
0601058.IB 06央行票據58 20060808 12 171.3 2.80 4.79 20060809 20070809
0601060.IB 06央行票據60 20060815 12 600 2.80 16.78 20060816 20070816
...
...
...
0701067.IB 07央行票據67 20070628 3 300 2.75 8.24 20070629 20070928
0701066.IB 07央行票據66 20070628 36 10 3.49 0.35 20070629 20100629
現在看來,機構6月20號左右就知道人大要審議發特別國債消息,但是不知具體細節,先知的機構先出貨,6月22號,後知的機構也開始出貨,造成尾市暴跌,後來他們知道詳細的細節後,故意誇大利空,乘勢對倒下壓,製造恐慌,當散戶拋掉手中的籌碼,機構同吃,這樣既拉低了成本,有擠壓了泡沫。
⑤ 國債發行對股市有影響嗎
國債發行對股市有影響,短期利空,資金被分流,長期利好,國家進一步發行貨幣,通貨膨脹,股票價格也會抬高。
⑥ 中央政治局27日會議提高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這對資本市場有何影響
對流動性沒有實質影響.對沖流動性角度看,發行特別國債似乎對未來流動性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
分流股市資金.巨額特別國債對未來流動性預期及參與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尤其是股票市場心理上和實際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如何保值增值.特別國債發行置換,雖然能夠代替部分央票對沖流動性,使央行調節和控制貨幣發行和流動性管理變被動為主動,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將「偏多」的流動性疏引到海外市場。
⑦ 抗疫特別國債與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有何優勢
國債收益率明顯比一般理財產品低,但好在保本固定收益!
⑧ 國有銀行上市利弊
國有銀行上市之利弊
國有四大商銀上市,硬說是百利無一害,有失客觀,從利弊分析中,興利除弊,才是正途。
利的方面
(一)以上市直接融資方式充實資本:衡量銀行資本狀況的重要指標是資本充實率,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充實率不得低於8%,大陸《銀行法》也有同樣的規定。資本充實率代表了商業銀行應對金融危險的能力,該比率越高,存款人的本金安全就越有保障。目前大陸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實率普遍未能達標。如去(1999)年9月底,工行為4.57%、農行為1.44%、建行為3.79%、僅中行達到8.5%。
(二)有利於社會監督與透明化:成為上市公司後,依法定期公布信息,經營業績與公司重大作法,可達到一定的透明度,股東、監管部門與社會大眾的監督力度會與日俱增,有利公司的管制與經營的改造。相對而言,投資決策失誤,公司重大措施的制定,受到一定的約束,可避免黑箱作業。
(三)有利於分散銀行的經營風險:股票發行與上市意味著銀行經營風險分擔的社會化,集中表現在股份銀行體現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銀行的股份越是分散,股東數量越多,其分散風險的功能就越顯著。如此一來,國家一肩挑起的風險,可逐步放下。同時商業銀行過去依賴政府財政補助的習性,也可日漸獲改善。走向向股東負責,非向上級政府負責。相對而言,銀行經營效益自然增長。
(四)資源可妥善運用:所謂的資源,不僅是所獲資金,包括人員與設備等。過去國企辦社會,視為當然。把企業的資源去辦社會福利事業,造成沉重負擔。上市後,社會福利事業應剝離,交由各級政府編預算來處理,企業只須依法繳納員工的社會保障金的一部分。如此企業資源妥善運用,過去撥去辦社會事業的人員與設備可收回,加以重新訓練和安置。
(五)可壯大與平衡股市:以今年7月19日中國股市滬指上升到2000點,滬深上市家數逾1000家之際,金融只有5家,整個比例上不平衡。
弊的方面
(一)誤以為上了市,就可達到公司的改造:上市後,固然有來自外界監督的壓力,但公司本身如缺乏制上市後的自覺自律,不良資產仍然產生,就會成為股東及投資者避之惟恐不及的股票。千萬不可誤以為上市是解決國有商銀困境與迎接加入WTO的萬靈丹。如上市查核與公司負責人心態度不調整,易陷入為人詬病的吃完財政,吃股民,即以發行股票換鈔票的"圈錢"弊病。
(二)股民負擔改革成本:國有商銀上市,一方面開拓了股民投資的管道,另一方面是否也由股民擔負了一份改革的成本。在國有股與法人股比例大下,股東大會的發言權是否受重視,值得考慮,而以上市作為改革的方式,以上對股民是否公平,應慎重考慮,向股民詳細說明。更重要的是透過上市,徹底改變經營體制,使股價為社會大眾認同,對國家、企業及股民都有利。
(三)關注銀行風險轉往財政風險:國內國債負擔沉重,截止1999年止,全部國債達19,895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國內生產總產值的近25%,比五年前提高5倍以上。中央財政對國債的依存度大大高於西方國家平均水平,中央財政債務負擔提高,擴大發行國債的餘地愈來愈小。1998年中國預算債務負擔率為9.6%,1999年為11.7%。但為防金融風暴,1998年財政部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2,700億元的特別國債,專門用於補充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為開發中西部的資金及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需要龐大資金,如再發行國債,財政負擔重,而雖然國有商銀上市後,政府不必再負擔財政,可是如股市不景氣、股價下跌、融資不足,政府國債無再發行補充國有銀行資本金,銀行危機與財政危機將相互影響。
由以上看,利大於弊,然弊的部分,改進與防範並不難。有的只是觀念上的問題,例如上市前股份改革,上市後避免再吃大鍋飯。而有的為法令規章和制度設立的問題,銀行風險管理與依法建立制度,又如上市後信息定期披露,對股民公平,又可防範風險。
四項建議
(一)主承銷商所負責的國有四大商銀輔導上市,必須確定負起責任:新的股票發行制度,由審批改為核准制,主承銷商要為自己的商譽信用評分負責,一旦四大商銀輔導考核上市,應拿出對國家、社會和投資人負責的態度,一簽名保薦上市,必然是信用卓著的。
(二)扮演經濟警察的會計師應負起責任:一般投資大眾,少有看得懂密密麻麻的公司會計帳目,主承銷商所指定的會計,應負起責任仔細查核,不可因是國有商銀而網開一面,甚至加以化裝偽造帳目,為上市而上市,這又何異於過去的紅光與瓊民源事件。
(三)以自律代替他律:以上所言的社會大眾、股東等的監督,畢竟是他律,被動性的作法。而如自覺自律,更可贏得大眾的信任。銀行間的自律協會,是過渡性作法,一旦加入WTO,自律不足,他律又無法產生效用,在市場化優勝劣敗淘汰下,國有商銀也會倒閉的。
(四)採取1997年8月間人民銀行稽核監督部門所提出的研究報告,融合了國際貨幣基金作法,對呆壞帳分類管理的作法要設計這個信貸管理表,旨在改變國有商銀。管理上的基本觀念,勿因上市吸收資本金充足後,就可高枕無憂的錯誤觀念。尤其是風險觀念的加強不可忽略,過去國家壟斷風險,再多的呆、壞賬,與銀行信譽和風險關系不大,畢竟有國家信用擔保,一旦上市,國家逐步退出,銀行就得一步步地面臨信用與風險,即「企業信用」日益大於「國家信用」,最後以「企業信用」為主。因此,如缺乏風險管理,可能就掉入金融危機中。
未來走向
(一)基於全球化與加入WTO的挑戰,國有商銀上市,透過股市資產重組是可預見的:由於銀行信息化的來臨,電子銀行、網路化的設計是不可避免的,而此一設計需龐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降低競爭成本,銀行合並或作策略聯盟是必然要面對的。然為合並而合並,采「弱弱聯合」,造成更弱,還不如不聯合。或彼此企業文化不相融,僵化地合並,必然走向分離,或費時日去磨合。
(二)政企分離是未來必然走向:一般國企早就作此要求,何況也是屬國企的四大商銀,所謂的政企分離,即所有權(董事會)與經營權(專業經理人)分開,作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既然上了市,股權也分散了,政企分離要求也會日益高漲。而上市初期國家控股所持有的國家股和法人股,由於不流通,可高達70-80%之間,對一般股東不公平,同時也易為人鎖定籌碼從中炒作,所以未來如何進一步釋出國有與法人股,應有所考量。
(三)上市國有商銀股權分散了,政府所要管理的,轉向宏觀管理;透過貨幣政策、利率、存款准備率等作為,由中央銀行公開操作調控。而不是像過去,動輒以行政干預,強行命令財政撥款那一個企業,去救那一個公司。央行管的是宏觀的運作與交易秩序、危機的防範等。屆時上市商銀與企業和個人的來往,可透過市場機制,各自作選擇權。尤其是利率自由浮動後,銀行間的自律協定將被打破。
結論
國有四大商銀循序改革符合條件,股票上市是應走的路,因為加入WTO在即,競爭激烈可想而知。既然債轉股有成果,減輕了四大國有商銀的債務,可符合上市條件,當以走向上市為最佳選擇。由政策背景的客觀討論中可知,國有四大商銀上市,是有必要的,而利弊分析中,雖利弊互見,但現況與未來看,利大於弊,有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計劃經濟時代所遺留的國有獨資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現代化公司,股票上市,既減輕了政府財政負擔,又開拓了股民多元投資管道和依序操作下,可避免金融危機與等待危機的惡化和來臨,倒不如早做。否則今天不做,明天可能後悔。何況目前開發中西部與辦社會保障,需大筆資金,政府無法分心再去照顧國有銀行,而處理得當順利上市,以目前股市榮景,上市國有商銀又爭氣的話,國有股與法人股,乘勢釋出,對西部開發資金和社會保障的資金籌措,可帶來莫大的助益。
⑨ 央行的特別國債有什麼用
減少國內外匯持有量,改變央行資產結構,以緩解國內貨幣流動性過剩,從而引發回股市和房答地產價格膨脹;同時讓外匯資產保值增值。
沒有什麼影響,即使有影響也很小;因為現在的牛市根基有其上市公司的業績做支撐,況且實際為負利率下老百姓有投資資本市場和房地產保值增值的期望;換一方面說:央行回收貨幣,也主要對銀行,因為大部分儲蓄在企業和一些機構手裡,他們才是現階段牛市的始作俑者。
⑩ 特別國債和特種國債有區別嗎區別又在哪裡
國債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與其它類型債券相比較,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具有極高的信用度,被譽為「金邊債券」。
為了有效地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國政府除了有規律性地發行適度規模的普通型國債以外,還不定期地發行一定數量的特殊型國債。普通型國債主要可分為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和無記名(實物)國債三種,特殊型國債主要有定向債券、特種國債和專項國債等幾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記息。
記帳式國債:以電腦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定向債券: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採取主要向養老保險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簡稱:「兩金」)及其它社會保險基金定向募集的債券,稱為「特種定向債券」,簡稱「定向債券」。
特別國債: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批准,財政部於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
專項國債: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 過,財政部於1998年9月面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 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4家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 1000億、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國債,專項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