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國債的經濟效應和政策功能
國債的收與放能夠控制市場投資量,資金流動量,當然也能控制政府收入回。答
國債還有一個很大的政策功能就是控制利率,央行制定的國債利率領導整個市場的利率走向。利率穩定才不會打亂幣種(人民幣)的供求量,所以收放國債,控制利率也是政府調節幣種價值的一個手段。
1、增加了城鄉居民的就業機會和收入,改善了居民生活條件;
2、加快了中西部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的發展,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3、促進城市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
4、調節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保持社會穩定:
5、為國家重大項目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6、國債的投資對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㈡ 在怎樣的情況下,國債會給後人造成負擔
簡單地說,國債用途如果不是自償性(建設完成之後會有收入,例如高速公路),就會對後人造成負擔,因為欠債必須還錢,如果沒有收入,最終都是納稅人買單。
國債負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債權人負擔。國債作為認購者收入使用權的讓渡,這種讓渡雖是暫時的,但對他的經濟
行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國債發行必須考慮認購人的實際負擔能力;
2)債務人負擔。政府借債是有償的,到期要還本付息,盡管政府借債時獲得了經濟收益,
但償債卻體現為一種支出,借債的過程也就是國債負擔的形成過程,所以,政府借債要考慮償
還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3)納稅人負擔。不論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還債的收入來源最終還是稅收,
也就是當政府以新債換舊債的方式難以繼續時,最終是以稅收來還本付息。馬克思所說的國債
是一種延期的稅收,就是指國債與稅收的這種關系。
4)代際負擔。由於有些國債的償還期較長,連年以新債還舊債並不斷擴大債務規模,就會
形成這一代人借的債轉化為下一代甚至幾代人負擔的問題。如果轉移債務的同時為後代人創造
了更多的財富或奠定了創造財富的基礎,這種債務負擔的轉移在某種意義上被認為是正常的;
如果國債收入被用於當前的消費,或者使用效率低下,留給後代人的只有凈債務,那麼,債務
轉移必將極大的影響後代人的生產和生活。
㈢ 如何理解國債負擔
國債負來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自析:
1)債權人負擔。國債作為認購者收入使用權的讓渡,這種讓渡雖是暫時的,但對他的經濟
行為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國債發行必須考慮認購人的實際負擔能力;
2)債務人負擔。政府借債是有償的,到期要還本付息,盡管政府借債時獲得了經濟收益,
但償債卻體現為一種支出,借債的過程也就是國債負擔的形成過程,所以,政府借債要考慮償
還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3)納稅人負擔。不論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還債的收入來源最終還是稅收,
也就是當政府以新債換舊債的方式難以繼續時,最終是以稅收來還本付息。馬克思所說的國債
是一種延期的稅收,就是指國債與稅收的這種關系。
4)代際負擔。由於有些國債的償還期較長,連年以新債還舊債並不斷擴大債務規模,就會
形成這一代人借的債轉化為下一代甚至幾代人負擔的問題。如果轉移債務的同時為後代人創造
了更多的財富或奠定了創造財富的基礎,這種債務負擔的轉移在某種意義上被認為是正常的;
如果國債收入被用於當前的消費,或者使用效率低下,留給後代人的只有凈債務,那麼,債務
轉移必將極大的影響後代人的生產和生活。
㈣ 在比較不同國家的債務負擔時,如何調整國債指標為什麼
衡量國債規模(限度)的指標主要有:國債負擔率、國債依存度、還本付息率(國債償債專率)
國債負擔屬率:
國債負擔率又稱國民經濟承受能力,是指國債累計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這一指標著眼於國債存量,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對國債的承受能力。國際公認的國債負擔率的警戒線為發達國家不超過6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
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當國債發行規模過大、債務依存度過高時,表明財政支出過多依賴債務收入,財政狀況脆弱。國際上關於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國債依存度,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
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某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即當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部分所佔的份額,該比率衡量的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中央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中央政府的償債能力越強。公式:國債償債率=(當年還本付息支出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
㈤ 財政學問題:1,政府為什麼可以干預經濟2,政府為什麼發行國債3,如何理解赤字與國債的關系
我是學經濟的但是給不出你如教科書般全面的答案,但反正也沒人回答,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
1.新經濟主義學說認為政府不應該干預經濟發展,但至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後,我國就預計到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政府幹預經濟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說,稅,利率,國債,外匯。
金融手段就包括了控制貨幣的流通量,中央銀行的貼現率,還有銀行的利率等手段來控制人們的投機慾望。
2.國庫和政府是兩個獨立的部門,政府沒錢的時候不能直接找國庫要,只能通過貸款和發行國債的方式集資。
3.當政府開支發生赤字時,就會發行國債來填補,但國債本身就是一種定期債務,如到期不能償還就形成了新的赤字,民眾也會開始不信任政府,而停止購買國債,使得赤字越來越大(歐債危機就爆發啦)
樓主就隨便參考下吧,我就圖一樂
㈥ 從依存度看國債規模大,而從國債負擔率看,國債規模不大,你對此問題如何看
國債依存度是國債收入與中央財政支出之比,國際公認警戒線為25%-35%左右。我國國債近年依存專度高達80%左右屬,這是因為:1、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過分向個人傾斜,國家總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不高;與此對比,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一般為45%-55%左右;2、我國中央財政在國家總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長年維持在52%-53%左右。即我國的中央財政支出基數低於國際標准水平。我國的低國債負擔率恰恰說明了我國國民收入高,只不過是大部分為國民所持有。需要支出的是,我國的國債規模近年已相當高的增速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㈦ 影響國債的負擔因素有哪些
國債的適度規模客觀存在,但在具體實踐中,卻往往很難把握其具體數量界限。某些國家現行的關於國債規模的警戒性指標,諸如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GDP)不超過60%;國債依存度(當年債務收入/當年財政支出)不超過20%;國債償債率(當年債務償還額/當年財政收入)不超過10%;當年財政赤字/GDP比例不超過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經驗指標,並不一定與其他各國的具體情況吻合,特別是難以適應對各國某個特定時期國債適度規模的判斷。這就需要從國債規模的影響因素出發來進行必要的分析探討,以求科學認識國債發行的需要和可能,進而討論和決定較為適宜的國債規模。
在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來看,諸如經濟的發達程度、當時的經濟周期區位、經濟的增長率和效益指標、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水平、全社會投資規模和結構合理性程度、財政收支狀況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國債適度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國債的管理水平與結構狀況,諸如籌資成本、期限安排、品種搭配、償還方式和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與使用效益,均會構成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
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
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國債政策措施應首先注重促進宏觀經濟的均衡發展。從我國現階段情況看,與國債規模相關的首先是赤字問題,在赤字完全以債務彌補的情況下,政府赤字債務規模的合理確定就成為合理確定國債規模的關鍵。從理論上說,只有當年赤字債務額與當年凈儲蓄額相等時,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宏觀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債務額。當然,這是從靜態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慮政府赤字開支的擴張效應(即帶動相關社會投資的增加),那麼實際的赤字債務額要小於靜態的社會凈儲蓄額。具體情況如何,則要視赤字開支擴張效應的大小而定。如果當年赤字債務額超過社會凈儲蓄,那麼可能會產生兩種後果,即或者成為通貨膨脹的直接動因,或者對社會有效投資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從長期來看,這些後果均會對社會資源配置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徒增國家財政的未來負擔。反之,若當年赤字債務額遠遠小於社會凈儲蓄,又未能夠有效調動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那麼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利用不足(即未達到充分就業狀態),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會阻滯財政收入的增長。
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
另外,如果社會投資在總量上達到一定規模,但在結構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那麼就必然和理論上所說的社會有效投資規模存在著相應的偏離度。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債務籌資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我國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著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實際上體現著社會有效投資的不足,從而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國債籌資的形式來形成有效投資以矯正投資的偏離度。當然,政府行為是否能夠達到這一點,則取決於政府的效率和經濟預測、決策、管理水平的高低。政府對投資偏離度的矯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政府直接投資或舉債貼息引導投資等),也同樣會影響因此而引發的國債規模。政府究竟應採取何種方式或方式組合,要視當時的具體經濟環境和諸種影響制約因素,以效率為基點而定。
政府管理水平及信譽
再有,從社會經濟總量方面對國債適度規模進行的探討,還必須結合政府管理與財政實際運行狀況。這是因為政府或財政作為國債的負債主體,其本身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也制約著國債規模的擴展。政府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為缺陷,往往導致對社會經濟形勢預測不準、決策時滯大,乃至於決策失誤,不但影響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而且有時也會加重政府的債務負擔,並影響政府信譽。總的說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舉債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是以宏觀的、社會綜合的效益為主,而不是具體的微觀經濟效益的簡單加總。這使得政府債務資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或未來增加的潛力與後勁)、社會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來提高的空間)、社會基礎設施的擴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公共服務的改進等方面。問題在於,政府決策者的行為並不總是直接體現為社會效益與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但確實決定著政府信譽的有限性(盡管我們常常認為政府的信譽是最高的),而且,就應債主體來看,仍然存在著私利和公利的協調配比問題,以及對政府的認知和評價問題。這樣,即使在國債資金運用較為合理的條件下,國債的依存度和國債的負擔率的評估仍然聯系著社會對政府信譽的主觀評估,也同樣體現為國與國之間政府信譽的相互評估指標。國債規模的警戒性經驗指標實際上反映了對政府經濟行為的信任度指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規制政府行為的指標。雲掌財經為您解答
㈧ 國債怎麼理解
是上市交易國債,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深交易所和試點銀行櫃台進行交易,到你所在地的證券公司開戶,在通過證券公司的委託端進行交易買賣,辦個網上交易功能,進入你的帳戶,輸入國債的代碼和數量,點擊買入賣出.
希望採納
㈨ 衡量國債負擔的主要有哪些指標
衡量國債規模(限度)的指標主要有:國債負擔率、國債依存度、還本付息率(國債償債率)
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又稱國民經濟承受能力,是指國債累計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這一指標著眼於國債存量,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對國債的承受能力。國際公認的國債負擔率的警戒線為發達國家不超過6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
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當國債發行規模過大、債務依存度過高時,表明財政支出過多依賴債務收入,財政狀況脆弱。國際上關於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國債依存度,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
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某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即當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部分所佔的份額,該比率衡量的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中央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中央政府的償債能力越強。公式:國債償債率=(當年還本付息支出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