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現今有多少國債
保持我國國債規模的可持續性,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逐步調整國債數量和品種期限結構,同時量化和控制其它政府債務,才能真正發揮國債政策的宏觀經濟調節作用。一、我國國債規模現狀(一)我國國債規模的演變我國國債規模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一1958年。為了籌集國家建設資金,發展國民經濟,我國在這一階段發行了幾億元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和經濟建設公債,發行規模不大,每年的國債發行額在當年GDP中比重不到1%.第二階段:1958—1980年。我國堅持財政平衡的思想,沒有發行國債,大多數年份預算保持平衡,即便有赤字,規模也很小,主要靠向中央銀行透支解決。第三階段:1981年一1993年。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籌集經濟建設資金,我國於1981年恢復國債的發行。但國債發行額較小,這一階段年平均發行量為198億元,累計發行量為2106億元,國債增幅比較平穩。第四階段:1994年一1997年。由於國家預算體制改革,不再允許財政向中央銀行透支解決赤字而改為發行國債,加之過於集中的還本付息,國債發行量呈現較大增幅。1994年國債發行量突破1000億元,1995年以後,每年發行量均比上年增長30%以上,遠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第五階段:1998年至今。為拉動內需和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為了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投資,國債發行量陡升,導致1998年國債發行額高達3310.9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3.7%.此後國債年發行量就一直節節攀升。2003年國債發行總量達到6355億元,創下國債發行總量的新高。(二)國債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5年以來,成效是顯著的。1998年一2000年國家財政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3600億元,共安排國債項目6620個,投資總規模2.4萬億元,到200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1.5萬多億元。1998年到2002年國債投資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5%、2.0%、1.7%、1.8%、1.8%.如果沒有國債投資的支持,我國不會在世界經濟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還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國債貢獻率是從動態上衡量國債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的一個指標,它以國債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來表示。為了使數據更精確,可以根據GDP和國債發行額的數據,建立一元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L GDP和L DEBT分別表示對GDP和國債發行額取對數,利用Eviews軟體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為:L GDP=6.22+0.63×L DEBT R2=O.97 t檢驗值:(24.5)(18.5)變數統計顯著,F統計值為342.8,基本通過檢驗。GDP與國債發行額之間成正比,且國債發行對GDP的彈性為0.63,可見國債對國民經濟增長有很大正面作用。二、我國國債規模指標分析決定或影響一個國家國債規模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各種經濟條件和狀況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其他國家或組織的國債規模指標來衡量我國國債規模。從我國的具體實際來看,我國國債規模的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國債發行額、國債余額、國債還本付息額、全國和中央的財政支出、全國和中央的財政收入、GDP、居民儲蓄額。下面將衡量我國國債規模的指標分為兩方面:應債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為配合下文的分析,表1給出了自1990年來我國國債規模相關因素的統計與衡量國債規模的各項指標值。(一)應債能力指標1.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當年GDP)。它反映了全社會宏觀資源的利用效率,類似於企業的負債杠桿。從我國負擔率走勢上看,基本上是小幅慢升,在1998年前平均幅度是52以下,1998年由於國債發行的大幅增加,這一指標上升到10%,此後一直保持了較高的水平,2000年為14.54%,2002年接近20%.但由於我國國債余額增長率基數小,一直大於GDP增長率。而美國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在33%左右,到1990年代末上升到66%,之後有所下降;日本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只有5%,1980年代的10年中迅速上升到67%,1990年代末超過100%;德國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也只有5%,1980年代上升到40%左右,1990年代末上升到60%,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國債負擔率處於較低的水平之上。同時,與西方發達國家規定的不超過45%,以及歐洲貨幣聯盟簽定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以下簡稱《馬約》)規定60%的比率相比,我國的這一指標顯著偏低。從這方面看,承受能力還具有較大的彈性空間。2.國債借債率(國債發行額/當年GDP)。它反映了當年GDP增量對當年國債增量的利用程度。從表1中看出我國該指標走勢一直平穩盤升,最高不過2002年的5.79%,與國際公認的50%警戒線相距甚遠。如果僅以這個指標為依據來判斷,則我國國債發行還有相當的空間。3.居民應債能力(國債發行額/當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從債權債務關系看,政府是凈債務主體,居民是凈債權主體。因此,國民經濟的應債能力最終主要落實到居民的應債能力上。從表1可以看出,盡管近年來我國國債發行規模增長很快,國債發行額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比率逐步提高,但由於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也在快速增長,所以國債發行額占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比率仍較低,居民購買國債的應債能力仍有較大潛力。(二)償債能力指標1.國債依存度(國債發行額/當年財政支出)。它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國債依存度有兩種:一種是國債發行額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即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另一種是國債發行額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即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前者《馬約》中規定的標准為20%,而我國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自1994年開始就已連續超過20%,近年來已達到30%.日本政府即使在財政最困難時期,國債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只有37.5%.在我國,由於國債是由中央財政發行、掌握和使用,因此分析中央財政的依存度更具現實意義。由表1,我們可清晰地看到,自1990年來我國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一直在攀升。1996年以後連年超過50%.1998年甚至達到了67.68%.2002年即使有所回落,也依然達到42%.總之,自1990年來我國中央財政的國債依存度一直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25%.顯然,我國這一指標顯著偏高。2.國債償債率(國債還本付息額/當年財政收入)。它表明當年的財政收入中必須拿出多少份額用於國債還本付息,該項指標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弱。由表1可明顯看出我國國債償債率已遠遠超過《馬約》中規定的10%的警戒線。1994—1998年我國國債償債率急增,至1998年的最高水平為23.82%,表明國債處於還本付息高峰期,已進入了不斷攀升的「發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時期。我們不能忽略各國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差異。以2001年為例,我國2001年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僅為16.52左右,而西方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一般為30%—40%.如果考慮我國的財政集中度,我們在評價國債償債率時,就不能簡單地拿10%警戒線來作為我國的標准。因此,根據我國目前國情,將國債償債率上限修正為20Z.但即使這樣,我國近幾年的國債償債率仍然高於警戒線。我國近些年由於國債規模的膨脹,加上新發國債期限較短,還本付息的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償債壓力會進一步擴大。此外,我國的國債期限結構不甚合理,國債償還期過於集中在「九五」後期和「十五」時期,我國今後一段時間還要面臨償債高峰的問題。在我國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困難不能得到根本扭轉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發新債來還舊債,後果是國債規模越來越大,極大地加劇了國債的規模風險。從上述的指標看,我國國債規模從應債能力角度,還具有一定的發債空間;但從償債能力角度,則具有不容忽視的風險。三、結束語以上只是從應債能力與償債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國國債的規模。事實上,影響我國國債規模的因素還有很多,並且難以量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綜合負債。國家綜合負債是指國債規模加上各種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2.國債期限、品種結構。在國債期限上,我國現在大多是3、5年的中期國債,缺乏1年以內短期和5年以上長期國債,期限單一,平均期限偏短,償債高峰周期短;在品種結構上,國債品種結構設計不合理,我國20多年來不可流通的憑證式國債佔主導地位,滿足不了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品種的不足同樣制約著國債規模的發行空間擴展。3.中央銀行對國債的需求。就貨幣政策而言,央行在國債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業務,是調節貨幣供給量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中央銀行為便於公開市場操作則更關注國債的高流動性,希望多發行短期國債,並要求國債達到一定的規模,不能僅以財政赤字的消除為限。因此,在國債規模控制中,既要考慮財政原則,也要考慮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規模和期限結構。4.國債資金運用的效果。由於我國缺乏對資金使用效益的監管制度,加上地方政府對資金的爭奪,項目缺乏可行性研究等,使得國債的利用效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另外,我國國債還屬於籌資型國債,國債資金用於建設性支出的比例還比較低,形成「赤字債務化,債務消費化」的傾向,這勢必影響國債的實際規模。
❷ 國債發行量 中國統計年鑒
中國國債協會網站上,右上角有國債數據資料。
❸ 哪裡可以查到中國的國債債務總額
這個沒意義 只是賬面上的東西 中國是政府發錢 隨時可以走壞賬給沖掉
中國的國債不同於美國
中國的國債是用於收緊流動性的 不過效果一般
還是提高准備金是正道
❹ 什麼是國債佔GDP
所謂國債就是國家借的債,即國家債券,它是國家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書面借內款憑證,承容諾在一定的時期內按約定的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 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實物券式、記帳式三種。 另外還有特殊國債。
發放國債,只要沒被央行買去,就不會增加基礎貨幣,一般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
發行國債的總量除以GDP總量即為佔比,一般國債發行量達到GDP百分比超過60%時會引發通貨膨脹,但目前看來也不盡然,美國、日本都例外。
❺ 中國對外國債總額現在有多少
中國債市總體來看2007年債券市場債券發行總額發行79934.03億元,逼近8萬億大關,回較2006年的58653.34億元增長36%
中國答債市主要分為央票、國債和金融債.
國債中可以分為普通國債及特別國債,依發行方式又可以分為記賬式及憑證式,次級交易市場分為銀行間及交易所(滬及深),大多數交易量在銀行間市場.
初次發行方面,目前已發行國債,2007底累計,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人民幣債券37431.3 億元,同比增加95.85%
其中,財政部發行記賬式國債21849.5 億元,同比增加234.43%,主要為特別國債發行15502.3 億元
次級交易方面,07年二級市場現券和回購共成交623799.4655億元,較06年增長62%。其中現券交易157232億元,較06年增長53%;回購交易466566億元,較06年增長65%。其中,銀行間市場共成交60.3941萬億元,佔比達到96.82%,上海交易所成交1.9832萬億元,深圳交易所成交24.65億元,兩者相加尚不及銀行間市場的零頭,僅佔3.18%
*參考資料小弟我附上人民銀行的2007市場運行情況的pdf報告連結網頁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提問
❻ 中國國債達到多少了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道,根據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的月度數據,中國在2011年8月份出售了36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中國的持有總量由此降至1.137萬億美元,是一年來最低的。
報道稱,當月中國出售了36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中較長期國債的出售達到400億美元,中國的持有總量由此降至1.137萬億美元,是一年來最低的。中國仍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第二位是日本,其8月份持有總量達到9366億美元,高於7月份的9148億美元。
但是,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股票、債券和其它金融資產的需求在8月份飆升,投資者尤其熱衷於買入美國國債,視其為一種避險投資。8月初,標普將美國的信用評級下調一級,至AA+。但就美國國債面臨的需求而言,歐元區債務危機和全球股市大幅下滑的影響,超出了美國評級遭調降的影響。來自英國、瑞士、日本的投資者,以及對沖基金愛用的加勒比地區銀行業,大量買入美國國債。
英國的美國國債持有總量在8月份增加425億美元,至3972億美元,而一年前為1810億美元。但是,鑒於倫敦作為一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此類流動可能反映了其它國家的購買。過去,當美國財政部每年一次修正國際資本流動(Tic)數據時,曾大幅下調英國的持有量,同時大幅上調中國的持有量。
瑞士的美國國債持有總量在8月份增加391億美元,至1475億美元,但這被視為反映了瑞士央行壓低本幣匯率的努力。
8月份的Tic數據很可能標志著美國國債購買量的一個高峰。9月份,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降至1.72%這一1945年以來的最低位之後,外國官方實體和日本私人投資者出售了數量可觀的美國國債。
上述基準收益率已在10月份回升至2.25%,同時美聯儲(Fed)數據顯示,外國央行自9月初以來出售了73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日本私人投資者在9月份最後一周出售了創紀錄的290億美元外國債券,其中大部分為美國國債。
❼ 美國的國家國債總額是多少
據星島日報報道,以現時全國3億人口計算,不論男女老少,每個美國人負擔的債務約3萬美元。龐大欠債意味著政府在償還利息上的開支比重越來越大,已侵蝕正常開支,為了維持收支,民眾在房價上漲、燃料騰貴和信貸緊縮之餘,還要面對加稅或福利削減,甚至兩者並行的局面。
在未來25年內,65歲以上的國民數目將比現時增加一倍,勞動人口越來越少,退休後的嬰兒潮人將在社安和醫療援助上佔用政府更多資源。但觀乎政府的財政前景,屆時是否有能力奉養老年人口實在令人質疑。
根據06年數字,退休保障計劃和健保福利是政府開支最大的項目,其次是國防經費,排在第3而又急速上升的,是總值4300億的國債利息。評級機構標准普爾的首席經濟師韋斯稱,如果政府不改變現行政策,到了2050年前國債就會達到本地生產總值3.5倍的驚人水平,以現在的稅率,社會福利制度「根本行不通」。
分析人士稱,國債節節上升布希政府可說難辭其咎。他2001年上台時國債總額是5.7萬億,估計他08年年初離任前後,數字將突破10萬億大關。有經濟學家批評,政府就像拿著信用卡拚命花錢的消費者,數年揮霍後現在嘗到了償還利息的苦果。曾是國會預算分析員的企業顧問考蘭德更形容,政府的處境和借了次貸的業主差不多。
對於政府現況,民主、共和黨之間互相指責,埋怨對方理財不負責任令國家財政步上困局。但倡議減少國債的跨黨派組織「協和聯盟」直言,各方雖然明知現時的財政趨勢不能持續,但政界卻鮮有改革的意願,沒有多少人願意麵對長遠的財政問題,更遑論提出解決方案。皮尤民調機構調查員考赫特也稱,政治人物總傾向處理眼前的迫切問題,比如工資、就業率和貧富懸殊等,往往把財政穩健這些長遠議題拋在腦後。
❽ 中國現在還在流通的國債的總值大概是多少
33800.07億
2006年記賬式(一期)國債 330
2006年憑證式(一期)國債(3) 420
2006年記賬式(二期)國債 330
2006年記賬式(三期)國債 340
2006年憑證式(二期)國債(3) 280
2006年憑證式(二期)國債(5) 120
2006年憑證式(一期)國債(5) 180
2005年記賬式(十期)國債 331.7
2005年記賬式(十一期)國債 333.5
2005年記賬式(五期)國債 337.8
2005年記賬式(四期)國債 339.2
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5) 150
2005年憑證式(三期)國債(3) 350
200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5) 105
200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3) 245
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5) 105
2005年憑證式(一期)國債(3) 245
2005年記賬式(三期)國債 333.9
2005年記賬式(一期)國債 300
2005年記賬式(六期)國債 353.8
2005年記賬式(七期)國債 350.8
2005年憑證式(四期)國債(三年期) 210
2005年憑證式(四期)國債(五年期) 90
2005年記賬式(八期)國債 324.5
2005年記賬式(九期)國債 319.4
2005年記賬式(十二期)國債 344.1
2005年記賬式(十三期)國債 328.4
2005年記賬式(十四期)國債 333.9
2004年記賬式(七期)國債 372.9
2004年憑證式(五期)國債(電子記賬) 200
2004年憑證式(六期)國債 140
2004年憑證式(六期)國債 60
2004年記賬式(八期)國債 336.1
2004年記賬式(十期)國債 389.1
2004年記賬式(十一期)國債 256.6
2004年憑證式(三期)國債(電子記賬) 500
2004年記賬式(六期)國債 242.4
2004年記賬式(五期)國債 635.3
2004年記賬式(二期)國債 267.6
2004年記賬式(三期)國債 641.6
2004年記賬式(四期)國債 367.5
2003年憑證式國債一期五年期 300
2003年記帳式(七期)國債 460
2003年記賬式(八期)國債 163.8
2003年記賬式(十一期)國債 360
2003年憑證式國債二期三年期 450
2003年憑證式國債二期五年期 450
2003年記賬式(一期)國債 700
2003年轉換國債 1663.5689
2003年記賬式(九期)國債 220
2003年記賬式(六期)國債 260
2003年記賬式(五期)國債 260
2003年記賬式(四期)國債 260
2003年記帳式(三期)國債 260
2003年記賬式(二期)國債 260
2002年記賬式(十一期)國債 200
2002年記賬式(九期)國債 173.3
2002年記帳式(六期)國債 460
2002年記帳式(五期)國債 260
財政部2002年記賬式(二期)國債 360
2002年記賬式(一期)國債 200
2002年記帳式(三期)國債 200
2002年記帳式(十期)國債 200
2002年記帳式(十三期)國債 240
2002年記帳式(十四期)國債 224
2002年記帳式(十五期)國債 600
2002年憑證式國債一期五年期 180
2002年憑證式國債二期五年期 150
2002年憑證式國債三期五年期 167.5
2002年憑證式國債四期五年期 115
2001年憑證式國債三期五年期 150
2001年憑證式國債一期五年期 120
2001年憑證式一期五年期增發 200
2001憑證式國債二期五年期 150
2001年記帳式(三期)國債 120
2001年記帳式(七期)國債 240
2001年記帳式(十期)國債 200
2001年記帳式(十二期)國債 200
2001年記帳式(十五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十五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十四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十三期)國債 200
2001年記帳式(十一期)國債 16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九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十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七期)國債 24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六期)國債 20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五期)國債 45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四期)國債 12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三期)國債 120
2001年財政部記賬式(一期)國債 200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十二期)國債 252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十期)國債 120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九期)國債 500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七期)國債 200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六期)國債 125.5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二期)國債 280
2000年財政部記賬式(一期)國債 200
2000年記帳式(四期)國債 140
2000年記帳式(十期)國債 120
1999年財政部記帳式(五期)國債 160
1999年記帳式(八期)國債 200
1999年財政部記賬式(十期)國債 160
1999年財政部記賬式(五期)國債 160
1999年記帳(六期)國債 600
1999年財政部記賬式(三期)國債 120
1999年財政部記賬式(二期)國債 120
99定向國債1 20
1998年財政部記賬式(六期)國債 300
1998年財政部記賬式(三期)國債 700
1998年財政部記賬式(二期)國債 2700
1997年財政部記帳式(二期)國債 130
1997年財政部記賬式(四期)國債 130
1996年財政部記賬式(六期)國債 255.3
❾ 中國國債共有多少
美國財政來部數據計算顯示,源中國2009年10月末約持有美國長期機構債4,797.68億美元、長期公司債245.46億美元、股票1,007.5億美元。從2008年9月起,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2009年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948億美元,約為2009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國GDP的18%。
持有美國國債面臨著較高的機會成本或實際成本。美國10年期國債的年度收益率平均為3%-6%,這遠低於投資者投資於股票指數或進行直接投資能夠獲得的平均收益率。對中國央行而言,持有美國國債有著更為現實的成本。這是因為,央行外匯儲備的累積會導致外匯占款增加,為防止外匯占款增加對國內基礎貨幣的沖擊,央行通常採用發行央票的方式進行沖銷,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希望採納
❿ 發行國債有可能使貨幣供給總量不變
一般都不會對貨幣總供給造成影響。
因為發行國債是一種自願、有償、靈活的內方式,國債發行容只涉及資金使用權的讓渡,是對社會資金和國民收入的一種臨時分配,流通中的貨幣總量沒有改變,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增加需求總量,不會導致通貨膨脹,有利於供求平衡。用發行國債籌集的資金彌補財政赤字,是各個國家的通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