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政府債務波動增減的主要幾個原因涉及的大事件
美國債務越來越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點,美國的收入無法大幅增加,支出無法大幅削減,現在的美國財政基本是赤字的,只能依靠借債維持。美國的支出主要是社會福利和軍費等等,這些支出一般很難削減,比如減少社會福利會被選民拋棄,政治錯誤,削減軍費不符合大佬們的利益等等。而要加稅則是同樣的道理,各個階層也都得罪不起。
第二點,美國的財政體制有一定的特殊性,美國的央行美聯儲是私人,不像中國等國家,央行是,中國對於人民幣是有完全的監管權的。而美國對於印發美元必須通過美聯儲,需要用錢、收錢也得通過美聯儲,沒有央行控制權導致了美國國債居高不下。
第三點是通貨膨脹問題,由於每年的CPI總體是在1%~3%的「合理位置」上下的,所以同樣購買力的美元一般來說都是在貶值的。二戰之後美國的一艘航母不到1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萬、幾十萬美元,現在一艘航母數十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千萬、幾百萬美元。所以債務數字看上去很多,但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實際增長並沒有那麼嚴重。
第四點,債務是有利息的,發行國債這種金融產品一般都需要支付利息,而且需要支付比普通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導致美國的每年財政支出有一筆尾大不掉的國債利息支出。
第五點,美國國債問題並不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世界上國債問題最嚴重的是日本,日本國債總額超過GDP總量200%。但是日本國債持有者幾乎都是日本國內的財團、銀行和在他們那儲蓄的日本國民,所以基本還是內循環。美國基本依靠起強勢的國際地位,向海外國家兜售國債,所以國債受到國際輿論的重視,顯得比較多。
㈡ 導致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主要原因是
這從經濟上解釋很簡單,不過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美元是世界貨幣,作為世界貨幣,必須要能自由流通,讓全球各地人的手裡都有美元,這樣才能用美元全球消費投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貨幣,持有美元,就是持有美國政府的信用債券,如果美元多了,比如中國,會去購買大量的美國國債,這樣就更是美國政府的債主了,因此美國的美元是唯一的全球貨幣,為此必然大量全球負債。 如果一個國家有大量外匯儲備,會買哪個國家的債卷比較保險,買科威特的?四天讓伊拉克就給滅了,幸虧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才得以復國。因此如果你買一些小國的國債,這些小國不穩定,國內動盪或是被一些國家入侵,你投資的這些錢就全完了,所以要買實力最雄厚的「大企業」也就是美國,因此世界大批資金要流入美國,美國已經保持了150年的世界第一的經濟大國地位,因此你不買美國國債,在地球上還能買誰的?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軍費最高的國家、最大的進口大國這些都是需要錢的。
㈢ 1931年美國的國債是160億美元1939年飆升到400億美元投資美國國債的直接原因是
一九三幾年肯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啊
㈣ 為什麼持有美國國債,通貨膨脹的話,利息會升高
1.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目的是 【1.中國持有美元量也很大 目前國際市場總的來說很不景氣 如果把大量國家美元儲備投入生產建設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很難確保回收 但可以利用美元走低時機放債借給美國 將來生值 2. 中國想藉此時機 撼動美元的國際地位 使中國人民幣 在國際上成為【直接結算貨幣】--現在已經實現了 但這得由美國先認可 國際上其他國家才能接受 我國政府 利用向他放債實現了目的】 2. 銀行大幅調高 存款利率和國債利率 目的是 1. 回收前期貸款 確保不縮水貶值 2. 促使國家貨幣回籠 3. 節制生產投資
㈤ 戰後美國經濟迅速增長原因
大中小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驟然增長,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從1955至196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長。雖然在同一時期西歐各國和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趕上了美國(法國為5.7%、聯邦德國為5.1%、日本為7.2%、英國為2.8%),但是戰後美國經濟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仍佔有優勢地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時期美國經濟曾經出現連續106個月的持續增長,這一記錄直至90年代出現所謂的「新經濟」之後才被打破。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雖然美國沒有在戰後實行工業國有化,其經濟體制仍保持著較為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後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為戰後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對新科技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戰後美國政府就主動出面承擔起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的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國出口比重中,1949年佔46%,50年代佔30%左右,60年代佔20%左右。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二戰後,美國作為主要戰勝國之一,不僅大量搜羅戰敗國的機器、軍備等「硬體」,而且不遺餘力地搜羅戰敗國的先進技術等「軟體」,尤其是對那些掌握了先進技術的精英人才更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眾所周知頭腦是智慧、知識之所在,網羅這些人才就是為了獲取他們頭腦中的知識,獲取最新、最前沿的技術信息,而這一過程被人們稱為Headhunting也就是「獵頭」。如今看來,獵頭一詞被用來特指對人才的搜尋、網羅上,真是很貼切、很形象。
二戰結束後美國之所以迅速崛起、經濟快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從戰敗國獵取了大量高素質戰俘,為美國的發展帶來了大量智力財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尤其是人才競爭日益激烈。於是,精明的商人們把為企業選取人才轉變為徹底的商業行為並從中收取費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經濟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佔有全面的優勢。在完成了由戰時經濟向和平時期轉變之後,美國經濟從50年代起在上述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持續增長。
美國戰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優勢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於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國家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
美國政府在戰後對經濟干預還表現在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此外美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等,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具有一系列新的特點。首先從50至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出現了一個被西方經濟學家稱之為「黃金時代」的時期。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經過「黃金時代」的發展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戰後美國經濟增長出現「黃金時代」的主要原因為:一、美國聯邦政府對經濟加強了干預;二、為應付冷戰而加強的國民經濟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三、戰後技術革命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四、利用戰後的經濟優勢地位,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的廉價資源,其中特別是石油資源,從而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五、戰後美國的國內政治局面相當穩定。
其次,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重心逐漸地向西部和南部轉移。美國傳統的工業區在東北部,隨著戰後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美國的西部和南部由於一沒有傳統工業的負擔,二擁有新興工業的原料——石油而特別適宜於諸如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美國西部和南部的新興財團也驟然興起,在經濟乃至政治上與傳統的東北部財團形成激烈的競爭。美國西部和南部經濟實力的增長,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財團的興起,對美國的政治也產生巨大影響。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歷屆政府的大權主要由東北部的財團操縱,但是這種政治局面在戰後開始發生變化,西部和南部的財團逐漸地在政治上與東北部的財團展開競爭,美國的政治權力不再由「多雪地帶」的東北部獨占,西部和南部的「陽光地帶」開始分享政治權力。
再次,現代跨國公司在美國興起。跨國公司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早期的跨國公司還是以局部地區為重點,其經濟實力和業務經營的多樣化也沒有達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地步。戰後,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獲得空前的發展,對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影響。現代跨國公司首先在美國飛速發展的原因如次:一、美國在戰後憑借其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地位,掌握了世界經濟的領導權。美國的壟斷企業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充分地利用全球資源和世界市場,通過直接投資,以投資代替出口,擴大並保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絕對份額,從而贏得高額利潤。二、美國政府對待企業特別是對待大公司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美國經歷了三次企業兼並的高潮。第一次兼並浪潮發生於19和20世紀之交,主要為同一產業部門的大企業吞並小企業。第二次兼並浪潮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其特點是從控制生產開始,到控制原料的供應和加工,直至最終控制銷售市場。第三次兼並浪潮就發生在戰後,從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點為混合合並,即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互不聯系的企業進行合並和吞並,從而形成混合聯合公司。這樣的混合聯合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僅以爭奪美國國內市場為主要目標,而是以世界市場為導向,為世界市場設計商品,根據全球資源(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不同分布情況,同時在幾個國家生產,並把自己的金融和銷售戰略瞄準世界市場。由此,通過戰後混合兼並的美國大公司紛紛成為現代跨國公司。它們擁有巨額的資本,廣泛的經營范圍,並且業務經營強調「全球戰略」,因此可以獲取巨額的利潤。
最後,戰後美國的經濟危機的烈度大大減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60年代末,美國沒有出現過1929至1933年那樣的經濟大危機,但是曾經經歷過5次經濟衰退(或者可以說發生過5次一般的經濟危機)。雖然戰後美國經濟並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的周期性循環,經濟危機或經濟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時間就要出現一次,但是經濟危機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業生產下降幅度基本在百分之十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這一次持續的時間最短。另一方面,戰後美國政府對經濟危機都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即運用赤字財政,通過膨脹通貨,刺激總需求,從而抑制經濟危機的破壞烈度,避免大量的企業在危機中倒閉,同時控制失業率的急劇攀升,穩定社會秩序。當然美國政府的這些國家干預的辦法,在解決危機的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有增無已,以至積重難返,對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㈥ 為何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的利息反而升高
供給增加了,國債價格就要下降,債券價格下降就意味著債券到期收益率上升
你說的利息升高不準確,因為只有浮息債券每期有利息才會變化,而美國國債都是固定息,所以說升高的只能是收益率
㈦ 美債利率最近上升的原因是啥
國債是美國政府的債務憑證,也是它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以資助其超支部分的主要方式。最1.新美政府通過了1.9萬億美元救助計劃,也就是美國即將發更多的美元,美元可能貶值。另一方面因為貨幣貶值市場就需要更高的收益去對沖積極到來的貶值預期。市場對美債的臨界點是1.5%左右,加劇市場對美國通脹的擔憂。
2.美債價格和收益率是負相關。對沖基金可能做空美債,導致美債價格大跌,另一方面價格下跌就到賬利率上漲
3.通脹預期導致美聯儲可能加息,加息就是加利率。
4.大量的美元救助,市場錢多了會推高商品市場和股票市場,導致泡沫擔憂,增加美聯儲加息可能。
㈧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漲跌受到哪些因素影響為何近期上漲
油價
油價是影響通脹的重要因素,油價升得太快,對通脹的擔憂加劇,導致十年期美債飆升。
貿易戰因素
這是次要的,但不可小視,貿易戰會影響到美國相關產品的價格,推動通脹。
影響美債收益率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即經濟基本面,通貨膨脹水平和期限溢價。經濟基本面向好,整個經濟的回報水平升高,帶動國債收益率上升;通脹水平上升,提升市場加息預期,投資國債也會要求較高的收益率水平;期限溢價是對投資者持有長期證券所承擔額外風險的補償,投資者風險偏好低時,期限溢價上升推高長期國債收益率。
1.1 經濟基本面
國債收益率決定於國債發行國的經濟基本面。國家主權債從本質上來講是以該國的經濟發展預期為背書發行的債務,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經濟基本面的好壞決定著全球經濟的走勢。自1980 年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月均收益率與名義GDP 同比增速展現了很強的關聯性,拐點出現時間呈現高度的一致性。名義GDP 增速由兩部分組成,實際GDP 增速與通貨膨脹水平。實際GDP 增速代表了經濟的基本面,即扣除物價因素之後的產出變化,自八十年代以來,與美國國債收益率基本同步下行。除GDP 增速外,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反映經濟基本面變化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1.2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預期,代表了市場對央行利率政策變化的預期,通脹預期上行,加息預期升高,對投資美國國債所要求的收益率也會升高,反之亦然。根據費雪效應,當實際通貨膨脹上升時,投資者必然需要更高的名義收益率來維持實際收益率不變。持續偏低的通脹或通脹預期,壓低了美債收益率水平。
1.3 風險偏好
一般認為,投資者對十年期美債的需求反映了其對低風險或安全資產的配置需求,因此,其收益率的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全球投資者對於投資風險的判斷。用以描述美國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最常見的指標,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指數)。基於標普500 指數計算得來的VIX 指數在處於高位時,對應市場參與者預期更激烈的市場波動程度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安心理。因此,VIX 指數和收益率之間的邏輯傳導關系大致為:VIX 上升 → 不安情緒上升 → 避險(美債)需求增加 → 美債價格上升 → 美債收益率下降。
更為准確地,期限溢價(Term Premium)能夠很好地量化投資者由於鎖定較長的投資期限所要求的額外回報。紐約美聯儲經濟學家提供了期限溢價的估算(詳見紐約聯儲網站)。從理論上推斷,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期限溢價越高,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就越高。然而,從簡單的相關性來看,期限溢價與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相關關系並不明顯。
㈨ 美國政府的債務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美國政府債務越來越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點,美國的收入無法大幅增加,支出無法大幅削減,現在的美國財政基本是赤字的,只能依靠借債維持。美國的支出主要是社會福利和軍費等等,這些支出一般很難削減,比如減少社會福利會被選民拋棄,政治錯誤,削減軍費不符合大佬們的利益等等。而要加稅則是同樣的道理,各個階層也都得罪不起。
第二點,美國的財政體制有一定的特殊性,美國的央行美聯儲是私人機構,不像中國等國家,央行是政府機構,中國政府對於人民幣是有完全的監管權的。而美國政府對於印發美元必須通過美聯儲,需要用錢、收錢也得通過美聯儲,沒有央行控制權導致了美國國債居高不下。
第三點是通貨膨脹問題,由於每年的CPI總體是在1%~3%的「合理位置」上下的,所以同樣購買力的美元一般來說都是在貶值的。二戰之後美國的一艘航母不到1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萬、幾十萬美元,現在一艘航母數十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千萬、幾百萬美元。所以債務數字看上去很多,但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實際增長並沒有那麼嚴重。
第四點,債務是有利息的,發行國債這種金融產品一般都需要支付利息,而且需要支付比普通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導致美國的每年財政支出有一筆尾大不掉的國債利息支出。
第五點,美國國債問題並不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世界上國債問題最嚴重的是日本,日本國債總額超過GDP總量200%。但是日本國債持有者幾乎都是日本國內的財團、銀行和在他們那儲蓄的日本國民,所以基本還是內循環。美國基本依靠起強勢的國際地位,向海外國家兜售國債,所以國債受到國際輿論的重視,顯得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