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減息與中國減持其國債的關系是什麼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純屬經濟原因,跟政治無關。」10月17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數量繼7月份小幅回升之後,8月份再次回落,當月減持數量達到88億美元,減持數量創7年多來新高。投資美國債不劃算「美國10年期國債的利率大約是4.6%,而英美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大致是4.75%到5%,在銀行間市場交易本金和利息回籠更便捷,也不會引起關注和猜想。」謝國忠說。在美國國債的前三大持有國當中,日本和中國在8月份都有減持,日本的減持數量更大,達到了248億美元。而第三大持有國英國則選擇增持,8月份當月的增持數量為334億美元。經過8月份的變動之後,目前,日本、中國和英國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分別是5856億美元、4002億美元和2440億美元。中東國家亦有增持,但是在他看來,中東國家增持美國國債可能會受到較小的損失,起碼獲得較低的收益。「但是,它們通過石油漲價獲得更高的收益,可以說是『堤內損失堤外補』;但是我們中國跟它們玩不起,我們還要進口大量的石油。不能兩頭吃虧。」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了1.43萬億美元,其中購買美國國債4000億美元,佔比為28%,謝國忠認為,美國次貸危機令美元匯率連連走低,再加上美聯儲減息50個基點的影響,美元資產漸漸不受歡迎,今年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已下跌了7%。美聯儲已經進入減息周期,但是,美國通貨膨脹率在走高。謝國忠說,美國名義上的通脹率是2%,但他估計實際通脹率在3.5%-3.6%。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並且日本拋售的更多。建言中投投資方向盡管8月份中國拋售美國國債近90億美元,但是在謝國忠看來,減持的幅度太小,應該更大規模地減持美國國債,直到美國有關當局提高國債利率。最好完全拋出美國債券。否則,美聯儲會犧牲持有國債者的利益來拯救面臨倒閉的美國房產擁有者。他估算,美國通脹率明年會上升到4%,此後還會更高。為了給日益增加的外匯儲備找到更好的投資渠道,9月底中國成立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予以購買,注入中投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全資子公司整體並入中投公司。中投公司對外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為主開展多元投資,實現外匯資產保值增值。對內則代表國家履行國有金融機構出資人的職能,進行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實現國有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隨著中投公司在海外投資經驗的積累,更多減持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元資產是肯定的。8月減持美國國債跟中投公司成立有直接關系,原來對外投資的機構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屬於央行直管,主要是保持中國外匯保值,安全第一,亦不需要公開損益。但是,中投公司成立後,該公司是按《公司法》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盈利變成主要任務,安全性是一個參考因素,更何況公司損益是需要披露的。短線上把資金投放到紐約和倫敦的銀行間拆借市場;中線投資黃金,或者收購生產黃金的公司;長線上可以在美國買農田,他說,美國的農田甚至比中國的更便宜,收益率在8%左右。2.在奧巴馬不斷希望人民幣升值,抱怨人民幣兌換美元利率太低,中國本來按照本來的路線人民幣升值是順理成章的,但因為奧巴馬的阻撓,反而會運用政治手段使人民幣保持在一定的穩定率上。而美國的專家認為人民幣幣值被低估讓中國獲取巨額貿易順差,人民幣大幅升值將促成中國與其貿易夥伴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而這點是不值得推敲的。3。貿易摩擦不會導致戰爭,這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中國現狀並不適合戰爭、
B. 謝國忠是誰
出生年月:1960年 籍貫:上海市
國籍:中國 中國護照號碼是:G15053871 戶籍:中國上海。
職位:前摩根士丹利 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區經濟師
頭銜:遏制A股海外勢力代言人,不分時間段堅決唱空A股的居心叵測者。
畢業院校:麻省理工學院
他對形勢和趨勢的判斷在多數情況下准確,這得益於他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多從國情出發,並充分考慮歷史、文化及傳統因素在影響經濟結果時所發揮的作用
在華爾街大牌投資銀行里具有大陸背景的亞洲分析師中,謝國忠屬佼佼者。這是許多業內同行認可的一個事實。在過去的三年裡,謝作為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亞太區經濟學家被基金經理客戶評選為亞洲排名第一的分析師。
謝國忠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源自他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就預見到了陷阱。他清楚地看到「亞洲經濟有巨大的結構性問題」。這使他在亞洲金融危機到來之前就作出了比較准確的判斷。
1997年初,當印尼的貿易順差仍然很高,出口增加20%多,財政也平衡的時候,謝國忠就發表報告說印尼的經濟會崩潰。當時很多人不相信。「我懂得印尼經濟里最大的問題是腐敗,」謝國忠說,印尼的財富是虛的,裡面其實都被掏空了。等到外國人不願意把錢放進去的時候,空架子就會倒下。
同年9月份,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兩月有餘,謝國忠又寫了一份香港房地產要下降50%的報告。當時大家覺得是無稽之談。謝國忠解釋說,他主要看的是供應量層面,他看到香港通過控制房地產的供應量來提高價格,人為地吹起一個資本泡沫。
同樣是在1997年的夏天,謝國忠看到的另一個問題是中國的通縮,並意識到中國經濟將從短缺走向過剩。而當時中國經濟的增長率維持在8%的高水平,很多人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謝國忠的觀察是,原來很多產品短缺導致中國人消費的慾望很強烈。到了1997年左右,這些短缺的產品基本得到滿足,消費慾望就開始下降。中國畢竟是一個財富積累較低的國家,不能保持高消費的水平。他因此提出通縮將成為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的主旋律。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但是這些先見性的觀察後來經現實證明是正確的,謝國忠因此自1998年開始被基金經理們認可,並逐漸獲得他們的信任。
現在,謝國忠是亞洲地區被媒體引用最頻繁的分析師。在公司內部,他是摩根士丹利公司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小組的領頭人。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在多次關於中國經濟的演講中引用謝國忠計算出來的數據——在中國近8%的經濟增長率中,出口佔了74%的比重。
謝國忠認為,他對形勢和趨勢的判斷之所以能在多數情況下准確,得益於他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角度多從國情出發,並充分考慮歷史、文化及傳統因素在影響經濟結果時所發揮的作用。這種思維方式是謝國忠到美國留學之後逐漸形成的。在國內,謝國忠念的是工程。到美國後,由於覺得工程學對他已經不再有挑戰,遂改學經濟學。正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經濟學博士時,他深受經濟學系索羅教授的影響,認為經濟學的復雜性在於一切都是聯系起來的。單純地套用理論模式並不能完全解釋現實問題。看一個模式,要看什麼是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
畢業後謝國忠在世界銀行工作過五年。這段經歷的作用是幫助了他從宏觀的、國家的角度來理解東南亞地區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世行工作期間,他有機會對一個國家的整個金融體系或一個行業從上到下看了個透。比如在印尼,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這個國家的電力行業。
現在,謝國忠在亞洲區的同行中以追求立意新穎,見解獨到而非人雲亦雲而著稱。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謝國忠研究所涉范圍雖廣,但對有些國家及領域的分析並不夠嚴謹和充分。另外,因為投行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謝國忠有時說話容易過激,即追求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
謝國忠自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從小到大,他在學校里的考試成績總是第一。在同濟如此,到了麻省理工依舊。僅得的一個B也是「因為故意跟老師作對」。
謝國忠是上海人,生於斯,長於斯,直到赴美留學。他承認在就業上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每一次工作的轉換都很順利。目前他在摩根士丹利(亞洲)穩坐著首席亞太區經濟學家的位置。不過,謝國忠對自己的人生觀則非常務實。他認為人要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這是最重要的。同時,人要有自約克制力,要有耐心。不能貪,不能急功近利。他表示中國十幾年來最大的弱點是很多青年人急於求成,因而導致浮誇。
至少到目前為止,謝國忠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感到滿意。由於他的工作需要經常和基金經理們交流爭論,他將其形容為是一種上戰場的感覺。他說他喜歡和很多人辯論時的那種興奮、新鮮的感覺。特別是當市場出來的情況和預測的結論一致時,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不過,和一般印象中上海人的性格特徵不太吻合的是,謝國忠喜歡想大問題。他在投行經濟分析師中被列入「大師」一級,是因為其知識和見解的廣度與深度被認為在眾人之上。謝國忠說他對歷史情有獨鍾。最近他正在讀的兩本書分別是《大英帝國》和《羅馬帝國的興衰史》。-
簡歷
謝國忠
1960年出生於上海,1983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路橋系,1987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碩士,199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銀行,擔任經濟分析員。在世行的五年時間,謝國忠所參與的項目涉及拉美、南亞及東亞地區,並負責處理該銀行於印尼的工商業發展項目,以及其他亞太地區國家的電訊及電力發展項目。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擔任企業財務部的聯席董事。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亞太區經濟學家。2007年,由於個人原因離開摩根士丹利.現准備組建自己的研究團隊,設立一個僅向熟人開放的私募股權「投資俱樂部」,資金規模2億至3億美元,將投資於中國的非上市公司.
磚家謝國忠曾經發表過的文章:
A、謝國忠石油之「研究」:
1、《石油價格還將是長期熊市》,2003年3月5日,來源:世紀經濟報道
2、《中國油價明年將大跌》,2004年6月1日,來源:信息時報
3、《石油泡沫將擠破地產泡沫》,2004年9月15日,來源:新財富雜志
4、《看跌石油,看多煤炭》,2005年1月24日,來源:證券日報
5、《石油價格高漲也是個泡沫》,2005年3月14日,來源:證券日報
6、《未來幾年需求下降 油價下跌》,2005年12月16日,來源:上海證券報
7、《國際油價將崩盤》,2006年6月20日,來源:中國石油報
8、《一年內油價將跌破30美元》,2007年1月24日,來源:財經
9、《油價年內將會跌至20-25美元》,2007年8月20日,來源:中國企業家
B、謝國忠房地產之「研究」:
1、《中國經濟面臨調整 地產泡沫將破裂》,2004年9月27日,來源:證券日報
2、《有史以來最大的地產泡沫將在近期破裂》,2004年10月18日,來源:證券日報
3、《中國地產將重蹈汽車的覆轍》,2004年11月25日,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4、《2005中國經濟泡沫更大或劇烈下跌》,2004年12月20日,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5、《上海地產泡沫難闖05年關將步曼谷後塵》2005年2月27日,來源:中國經營報
6、《中國地產市場是10年前東南亞的翻版》,2005年3月16日,來源:深圳特區報
7、《房地產減速開始 下一階段將在六個月後》,2005年8月30日,來源:證券日報
C、謝國忠股市之「研究」:
1、《2005中國經濟泡沫更大或劇烈下跌》,2004年12月20日,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2、《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泡沫》,2005年12月26日,來源:博客中國
3、《熱錢離開亞洲 泡沫六個月破滅》,2006年1月21日,來源:財經時報
4、《過度流動性暗含風險 警惕股市泡沫》2007年1月9日 來源:財經
5、《未來兩個月震盪整理》,2007年3月5日 來源:成都晚報
6、《政府切勿救市 A股大跌有因還震盪兩月》,2007年3月21日,來源:鳳凰網
7、《頂部已見》,2007年3月23日,來源:財經
8、《股市進入泡沫時代 政府應出台政策遏制》,2007年4月28日 來源:網易財經
9、《政府不幹預股市泡沫也會破》,2007年5月15日 來源:經濟日報
10、《建議政府徵收資本利得稅以降溫股市》2007年5月19日 來源:南方周末
11、《中國股市崩潰已經發生》,2007年7月10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C. 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美國救市政策對中國股市是否有影響次貸危機和以前發生的經濟危機有什麼異同
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這些現象可以看作是美國次貸危機發展的一個延續。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朱武祥教授認為,房利美與房地美的相關危機作為一個信號,表現了投資者對市場信任感的降低。其影響還有可能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全球資本市場的信心,打擊他們對美國經濟或美元將很快強勁反彈的期望。
"二房"危機的前景不堪設想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設立於1938年和1970年,屬於私人投資者控股但受美國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放貸機構購買住房抵押貸款,並將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後,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
據悉,房利美和房地美是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主要資金來源,其所經手的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約為5.3萬億美元,約佔美國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一半。美國政府高度依賴這兩家公司支撐受抵押貸款違約率飆升拖累的美國抵押貸款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如果其中一家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就將對已經極度疲軟的房市和經濟形成沉重打擊。
受次貸危機和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房利美和房地美資產近來嚴重縮水,負債飆升。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7月上旬發表的報告稱,為避免破產,兩公司需融資750億美元。報告同時預計,兩公司還會遭受更多損失。該消息導致兩公司股票遭遇市場恐慌性拋售,7月11日收盤價與去年8月份相比跌幅超過80%。
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從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以外的住房抵押貸款業務,投資者擔心,由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裂引發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有可能向更為廣泛的"住房抵押貸款危機"演變,而這將進一步加大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動盪的風險。
雷曼兄弟公司的分析師警告說,如果兩家公司破產,其後果將十分嚴重。與之相比,美國次貸危機到目前為止所引發的金融動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房利美和房地美破產,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很可能在短期內完全"停擺",這不僅將使美國住房市場復甦無望,還會危及美國整體經濟增長。
7月13日,美聯儲宣布對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機構提供直接貸款,美國財政部也表示可能會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希望以此重塑市場對這兩個房貸巨頭的信心。
而在此前的2月底,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還明確表示,反對政府對住房市場實施重大幹預措施。盡管這是美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下行風險,保爾森認為實施該措施將弊大於利。美聯儲7月7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政府對住房市場大規模的直接干預不僅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傷害市場對於房價的自我調節能力。
美國政府出手救市實屬無奈
該如何評價美國政府的態度轉變?
沈明高認為,在目前情況下美國政府出手救助,使得單個市場的金融風險降低了很多,但同時也存在弊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認為,此舉的弊端相當於政府承擔了所有的風險,而道德危害和道德風險的轉嫁使得原本就冒著很大風險的金融機構以及金融操縱者可以更加肆無忌憚。
政府救助房產市場後,局勢可能暫時穩定,但後果也很嚴重。美聯儲把市場上部分信用風險收入自己的資產平衡表,在增加了信用風險的同時,也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壓力。
暫時穩定的先決條件是注入新的流動性,再往裡投新的錢,然後降低利率,那麼次貸之後就會是優貸危機、全面的危機。如果美國長期維持低利率和重新注入流動性,一個最大的壞處就是全球經濟將進入一個非常高的通貨膨脹時代。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專家表示,現在美國的政府幹預主要是以央行為主,財政也出一些錢,但是力度相對較小。如果下一步加大幹預力度,開始對一些機構國有化,那就可能使問題進一步惡化。
亞洲各大央行與金融機構是美國債券的主要持有者,且其中相當一部分債券來自房利美與房地美。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截至2007年6月,海外投資者持有總計1.3萬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占此類債券總量的21.4%。其中中國與日本是最大投資者,分別持有3760億美元與2290億美元。
盡管存在風險,但市場普遍認為美國政府不會允許兩家機構的債券違約,因此大多數觀察人士並不十分擔心危機對亞洲債券持有者造成直接影響。
不過,這一危機對亞太地區的間接影響可能嚴重得多。曾任世界銀行分析師和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的謝國忠認為,美國政府出手救市可能會引發美元進一步貶值,從而直接沖擊亞洲央行與金融機構所持巨額美元證券的價值。
次貸危機遠未到底
"經濟增長前景存在重大下行風險",而"通脹前景面臨的上升風險增加",這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7月15日的最新判斷。
與美聯儲6月份貨幣政策聲明中所作的"經濟下行風險有所下降"的判斷相比,伯南克此次對經濟前景的描述似乎更加悲觀。有分析師指出,這一基調轉變主要緣於近期美國金融市場出現的新一輪動盪。
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並引發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隨後,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干預措施,以避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聯儲先後7次降低聯邦基準利率,使之從5.25%降至2%。與此同時,美聯儲還採取一系列措施向金融系統注資,以緩解信貸緊縮。到今年4月份,歷時數月的金融市場動盪一度出現緩和跡象,西方國家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當時曾樂觀地表示,美國次貸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D. 美國國債違約和不違約有什麼區別,就算不違約大家也是知道他沒有錢還的,對時間情況與什麼幫助呢
有錢還,開動印鈔機,還你一大堆紙票子。之後貶值。
E. 美國債務違約對中國的影響重大,為什麼
不要再買了,趕快用錢買成實物
F. 幫我解釋下這個金融觀點
美國,日本,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資金流出國.在經濟正常期間,大量的美國資金,日本資金流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去投資.經濟世界的規律是,人均GDP越高,發展越慢,人均GDP越低,發展越快.和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一樣,GDP高低之間有引力,在經濟正常期間,發達國家的資金總是湧向發展中國家.和其他發達國家.
在經濟危機期間,因為投資回報率有可能形成負數,為避險,資金會迴流到輸出國.除投資資金迴流外,還有更大的套息資金迴流.套息交易已經完全左右著全世界的外匯流動和外匯市場.人們總是從低息國家借入貨幣,通過美元中介,換成其它國家的高息貨幣.懶惰的投資者就是直接存在銀行,享受息差收入.由於有杠桿,息差又很容易達到2%-8%,放大個三五倍就利潤驚人了.所以息差交易控制著外匯交易.這樣,高息貨幣的價格實際是被嚴重扭曲的,低息貨幣也是.金融危機一發生,意味著高息國家要降息.投資資金加套息資金的迴流,,促使了資金流出國國家貨幣的大幅升值.最近的七十天,美元升值了17%,其中10%以上得益於這兩種資金的迴流.而日元70天升值了10%,幾乎全部得益於這種迴流.
既然在經濟危機期間,尤其是後期,必然是資金流出國貨幣大量升值,所以資金流出國國債受追捧.資金流出國貨幣受追捧.
除此之外,美國的降息趨勢讓美國國債比日本國債更加受追捧.現在美元僅僅是對日元和人民幣沒有升值,在經濟危機後期沒有投資方向,所以美國國債成了世界各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如果在半個月前買入美國國債,現在收益是5%,而買入黃金,現在收益是-13%.國家如果按照劉軍洛謝國忠的金融小白菜投資思維就完蛋了.國家投資都是長期投資.美國已經接近於沒有降息空間.預期在2009年10月,石油價格由147元跌到50美元,黃金由980美元跌到500美元,黃金跌幅較好於石油.全世界可交易的黃金價值只值4000億美元,我國有外匯1.9萬億美元,投資黃金無法投,而且會嚴重虧損.而買美國國債,每年的債券利息可以穩拿在手,而且可以享受美元升值利益.我國享受美國升值並不多,其它國家享受美元升值才利害.
至於說投資能源那就更愚蠢了.經濟沒有走出低迷,能源只能不斷下跌.底部應該出現在一年後,石油有可能走到45-55美元,現在遠不是投資時機.危機期間投國債的投機定律是不會變的.要投資石油,也要到半年至一年後再逐步進入.
說投資俄羅期也很愚蠢.這次危機,受損比例最大的將是俄羅期.第一俄羅期也是外匯富餘國,不缺投資.第二俄羅期的管制非常嚴格,對中國資金尤其忌諱.第三投資能源必然要等到經濟接近復甦的時候.
還有說投資美國藍疇企業.這種說法看似可行,但還是不行.現在美國的股息回報遠遠低於債息回報,時機未到.而且現在美國大企業倒閉的風險非常大,因為他們和中國不同,大企業都類擬金融機構.
G. 如果美元大幅度貶值後果會怎樣
首先,美元將不會再貶值;其次,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沒有貨幣發行權的政府!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後,美國政府最終喪失了僅剩的「白銀美元」的發行權。美國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須將美國人民的未來稅收(國債),抵押給私有的美聯儲,由美聯儲來發行「美聯儲券」,這就是「美元」。
以史為鑒,可知興衰;以史為鑒,可知未來。
1929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完善了市場的經濟體制,極大激活了社會的創造力;1987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完善了股票證券市場的管理體制,激活了市場的創新動力,世界資金蜂湧而入;兩次金融危機,成就了美國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的地位。前蘇聯從未發生過經濟危機,但它解體了。
2008美國的金融危機,將會完善了金融市場的的管理體制,美國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美國經濟的領先指標美元指數已率先起航。
華爾街2008年的金融風暴,大大加強了美元的世界經濟貨幣的地位。10月28日,美元指數最高沖至87.884,較9月15日的78.909升值11.37%,這一升值幅度在1967年以來近502個月中能排進漲幅榜的前五位;BIS的最新數據也顯示,9月美元名義有效匯率為78.25點,較二季度末的74.18點升值5.49%,這一升值幅度在1964年以來近179個季度中排在第六位,美元實際有效匯率為87.69點,較二季度末的83.56點升值4.94%,這一升值幅度在1964年以來近179個季度中也排在第六位。次貸危機,非但沒有終結美元的霸權地位,甚至把美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2008年月11月21日,美元指數再創新高,達88.44。
2008華而街的金融危機,將自動調節資本主義世界裡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還不協調關系,短暫調整之後,將重新揚帆起航,世界經濟,世界格局將進入新的里程碑。
H. 美國為什麼會欠中國那麼多億國債美金
中國買了太多的美國國債
1.中國的外匯不都屬於國家,還包括老百姓的個人存款,這些錢都存在中國的銀行里,銀行要付利息,投資美國國債有穩定的收益以便支付利息(國內的美元存款利息低於美國國債利息)。
2.握有美國國債可以平衡人民幣升值壓力,若人民幣升值太多,可以拋售一些美國國債抬高美元匯率,穩定人民幣幣值。
3.其實持有美國國債是不得已的,因為每年的貿易順差賺取的的外匯太多,又沒有地方可投資,你想想中國算窮國了,還借錢給很富有的美國,窮人借錢給富人這算什麼事啊
中國目前持有這么多的美國國債是騎虎難下,只要原因是中國的GDP增長很大一部分依賴於貿易逆差,貿易逆差就會產生一大筆的外匯進項,這個問題在德國和日本崛起的時候也存在,只不過德國採用了換取美國的黃金儲備,日本採用了購買美國的固定資產的方式來消化外匯,而中國的外匯儲備缺乏統一的使用戰略,唯一一次大手筆確是ZHU總理動用外匯為幾大國有銀行的呆壞賬買單。
美國,日本,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資金流出國.在經濟正常期間,大量的美國資金,日本資金流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去投資.經濟世界的規律是,人均GDP越高,發展越慢,人均GDP越低,發展越快.和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一樣,GDP高低之間有引力,在經濟正常期間,發達國家的資金總是湧向發展中國家.和其他發達國家.
在經濟危機期間,因為投資回報率有可能形成負數,為避險,資金會迴流到輸出國.除投資資金迴流外,還有更大的套息資金迴流.套息交易已經完全左右著全世界的外匯流動和外匯市場.人們總是從低息國家借入貨幣,通過美元中介,換成其它國家的高息貨幣.懶惰的投資者就是直接存在銀行,享受息差收入.由於有杠桿,息差又很容易達到2%-8%,放大個三五倍就利潤驚人了.所以息差交易控制著外匯交易.這樣,高息貨幣的價格實際是被嚴重扭曲的,低息貨幣也是.金融危機一發生,意味著高息國家要降息.投資資金加套息資金的迴流,,促使了資金流出國國家貨幣的大幅升值.最近的七十天,美元升值了17%,其中10%以上得益於這兩種資金的迴流.而日元70天升值了10%,幾乎全部得益於這種迴流.
既然在經濟危機期間,尤其是後期,必然是資金流出國貨幣大量升值,所以資金流出國國債受追捧.資金流出國貨幣受追捧.
除此之外,美國的降息趨勢讓美國國債比日本國債更加受追捧.現在美元僅僅是對日元和人民幣沒有升值,在經濟危機後期沒有投資方向,所以美國國債成了世界各國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如果在半個月前買入美國國債,現在收益是5%,而買入黃金,現在收益是-13%.國家如果按照劉軍洛謝國忠的金融小白菜投資思維就完蛋了.國家投資都是長期投資.美國已經接近於沒有降息空間.預期在2009年10月,石油價格由147元跌到50美元,黃金由980美元跌到500美元,黃金跌幅較好於石油.全世界可交易的黃金價值只值4000億美元,我國有外匯1.9萬億美元,投資黃金無法投,而且會嚴重虧損.而買美國國債,每年的債券利息可以穩拿在手,而且可以享受美元升值利益.我國享受美國升值並不多,其它國家享受美元升值才利害.
全球貿易已經把世界連成了一體.尤其是中國,中國已經超過德國成了貿易依存度最大的國家.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就像廣東和江蘇的關系,像房地產業和銀行的關系.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美國現在為中國貢獻的貿易逆差是2500億美元.相當於直接使中國GDP增加5%.如果這個順差減小到1000億美元,那麼中國GDP增長率就下降3%.美國還影響著其它國家.事實上美國不會垮,會垮的是股市,中國如果袖手旁觀會讓道指到六千點,這樣滬指會到1300點.美國跨國企業為避免倒閉會撤回到美國,世界上投資嚴重萎縮,後果完全不堪設想.全球的共識是保持金融穩定,所有常有G7G20的全球聯合政府出救市政策.唯有小白菜們逆天而行,想推人一把,卻不知道害得正是自己.中國現在經濟發展非常好,這種勢頭若能再持續幾年,中國成為第一大國指日可待.我早就做過預測,201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15%成為世界第二.在發展最好的時候,理應想的是持續發展,而不是去做損人害已的事.中國已經被世界孤立了四十多年,歷史不能重演,中國比美國更加不能崩潰.全世界都很融洽,唯獨文革餘孽不願融洽.
I. 中國是否應該把美國國債換成美國股票
美國有他自己的國情,適合中國的處理方式不見得適合美國。
而且,美國的大企業多為私營,所以其盈虧由私人負責,其股票的風險程度遠大於國家債券。而且股票的波動幅度很大,購入股票又不退還本金。而購買美國國債,由美國國家信譽為擔保,風險率遠低於股票,而且,債券到期要還本付息。
而美國現在的國家經濟顯示,連買國家債券都有風險,怎能換為股票?(PS:你見過國家發行股票的么?不都是企業發行?所以,樓主你所謂的「美國股票」定義不明,本人只能這么給你解釋)
J. 為什麼中國和日本要大量借錢給美國和歐洲
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