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發行國債對貨幣流通量的影響
既然賣給美聯儲,同時又賣給普通民眾,剛好正負相抵;就不會增加膨脹了。就跟08年我國一樣,外匯占款不斷擴大,為了減少通脹,央行不停的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或者其他方法收迴流動性。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2. 發行國債可以說是增發貨幣嗎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5000多億,而總共外匯儲備是1.8萬億。美元儲備在中國外匯儲備總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0%。
關於你的擔心完全不必要;很多人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相反,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也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現在這個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大國之間的利益是環環相扣,彼此依賴;都知道傷人1寸自傷1尺;美元是世界貨幣,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就是美元,黃金、石油、礦石和糧食等交易都是用美元,美國又是世界強國,經濟、科學技術、人才儲備都是世界一流;國家信用是世界最強的。他的國債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機構的投資品種;流動性好,就跟美元一樣。如果美國不認帳自己發行的國債,代表著整個美國國債信用的垮塌,那麼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是美國盟友們,如日本、中東石油國家、歐洲;你想想美國會不會這么做,它們會不會同意美國這么做,美國是靠借貸消費的國債,每年都要發行國債,如果否認自己的國債信用,意味著以後沒有人會再買美國國債了。
如果中國擔心美國國債成廢紙,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拋售,5000億,隨便一個發達國家、幾個大的金融機構、以及投資基金都可以接盤,其實美國自己都可以把中國手裡的國債全部買下。
中國已經不是100年前的那個國家,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體在世界上屬於龐大,最大的消費市場;沒有人會欺負我們,因為大家都清楚,不管做什麼都是為了利益,打戰的話雙方都有損失,不如在談判桌上表現自己的智慧
3. 為什麼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政府債券,會增加貨幣供給
因為中央銀行從政府債券的持有人手中買入政府債券,貨幣就會從中央銀行流入市內場,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就會容增加,即增加了貨幣供給量。
貨幣供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層次的劃分,貨幣創造過程,貨幣供給的決定因素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流通的范圍和形式不斷擴大,現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認為是貨幣,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債、人壽保險單、信用卡)也被認為具有貨幣性質。
(3)增發國債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嗎擴展閱讀:
貨幣供給的過程:
1、通貨供給
通常包括三個步驟:
(1)由一國貨幣當局下屬的印製部門(隸屬於中央銀行或隸屬於財政部)印刷和鑄造通貨;
(2)商業銀行因其業務經營活動而需要通貨進行支付時,便按規定程序通知中央銀行,由中央銀行運出通貨,並相應貸給商業銀行帳戶;
(3)商業銀行通過存款兌現方式對客戶進行支付,將通貨注入流通,供給到非銀行部門手中。
2、存款貨幣供給
商業銀行的存款負債有多種類型,其中究竟哪些屬於存款貨幣,而應當歸入貨幣供應量之中尚無定論。但公認活期存款屬於存款貨幣。
4. 在中國,政府財政赤字,用發行政府債券是否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擴張
既然法律有規定那就說明央行不會向政府透支,不能買國債,這方面還是比較按法律來的,不會亂來。政府發的債如果是由央行以外機構個人購買的話不會增加貨幣供給,因為他們不能發行貨幣,不能印鈔只能用自有資金;只有央行購買國債才會增加貨幣供給,因為央行能發行貨幣。
5. 為什麼增發國債反而會引發通貨膨脹呢求解答
政策多用於調節這些現象。
總的來說 總需求的上漲和總供給的下降可以產生物價水平上漲 貨幣供給增多 也就是你說的流通的貨幣增多 是可以直接產生降低利率 投資增長的效果 隨之引發總需求上升而短期供給未調整 繼而物價水平上升 但也刺激了總產出水平的上升 就是GDP上升 所以說通脹是可以被貨幣政策調節不僅僅是貨幣政策的問題
下面來講貨幣緊縮的結果也不僅僅是通脹緊縮 因為如果單純的減少貨幣供給(發行國債是一種方式)不僅會造成通貨緊縮還會產生通貨貶值(匯率下降)以及產出下降 引發失業率上升。這是用主流的經濟學原理進行的大致的現象分析 不包括經濟史上的特例。所以調節通脹率不能單一以貨幣而論。
下面來說一下 如果你問的是當前中國的問題 上面的分析也應該給了你一些答案
具體的講 中國現在確實面臨CPI上漲的問題 但不等同於通貨膨脹。CPI只是消費品物價上漲 而且目前來看也只是結構性上漲 以食品和住房上漲為大 其他部分升降相抵 物價總水平是比較穩定的
而且目前我國也已經出台了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前段時間不是發行國債么 呵呵 就是用得你說的方法拉 還有六次提高利率,提高銀行准備金率阿其實都是貨幣緊縮的政策哦~影響貨幣量的政策不僅僅是國債哦)這個和以上的理論的分析也是相符的。關於結構性物價上漲的解決還是要追根溯源 看具體原因 國家現在出台的政策就是在支持基礎農業的發展(緊縮的貨幣政策就是要通過提高利率 抑制投資及流動性增長過速 注重基礎建設),這樣保證農業發展從而保證供給 這對穩定農產品價格是有必要的
至於這些政策效果還是要靠時間來顯示。理論加實踐才是真知么~
6. 簡述增加稅收和增發政府債券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從短期效應來說,增稅並不會直接縮減貨幣供給,這是因為從個人、企業部門將貨幣徵收到財政手中,這部分貨幣通過購買或者轉移支付的方式又回到個人與企業部門,社會上的貨幣供給總量不變。
當然如果增如課稅所得收入的貨幣財政不再投出,那直接就會壓縮貨幣供給量。從長期來看,增稅會降低企業投資的積極性,降低企業對貸款的需求,從而可能成為控制貨幣供給增長的緊縮性因素。
(6)增發國債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嗎擴展閱讀:
債券的購買者如果是公眾或商業銀行,並不產生增加貨幣供給的效應。因為政府用債券取得貨幣後,流通中的貨幣雖以同等數額減少,但當政府將出售債券獲得的貨幣再用於購買支出時,這些暫時退出流通的貨幣又會回到流通之中。
當個人或企業購買債券時,雖然不會對貨幣總量產生影響,但是卻會對貨幣供給結構產生影響。當個人與企業是用現鈔和活期存款購買,則意味著M的相應縮減,財政將債券收入支出後又會形成M的供應。
7. 請問,增發國債為什麼會增加市場上貨幣的數量,加劇通貨膨脹呢
因為國債將算在國家預算裡面,是國家借了老百姓的錢拿去使用,因此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數量(錢在老百姓手裡不一定會花出去,但在國家預算中則必然會被使用),使通貨膨脹加劇。
8. 高中政治 增發國債對貨幣流通量有什麼影響
增發國債屬於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政府債券規模增大,有利於增加政府支出,形成社會總需求擴大,可以使流通中貨幣量增加,貨幣流通速度加快。
9. 請教一個經濟學問題,書上說央行回收國債可以擴大貨幣供應量。那麼發行國債可以建少貨幣供應量嗎但發行
其實很簡單,首先國家發行國債是國家宏觀調控方法的一種,國家建設肯定是要進行的,而建設需要錢,國債的目的就是將民眾手中的資金回籠,避免市場上發行過多的貨幣,從而干預了通貨膨脹。第二三個問題其實可以一起回答,宏觀調控不僅僅只有像國債這樣的行政手段,央行完全可以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這樣銀行的貸款就會收緊,也能避免市場上過多貨幣流通。希望能幫到你。
10. 增發國債有什麼作用
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並且這是央行調控貨幣供應量的手段之一。具體是,央行大量發行國債,市場上就會有很多投資者(例如:機構,企業,散戶)去購買這些債券,這時就會使市場上過多的資金迴流到銀行。從而減少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繼而抑制通貨膨脹,還可以抵消國際熱錢對我國貨幣體制的沖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債除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等基本功能之外,還具有以下幾方面重要作用: 1.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的核心價格,對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等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定價均產生重要影響。國債是一種收入穩定、風險極低的投資工具,這一特性使得國債利率處於整個利率體系的核心環節,成為其他金融工具定價的基礎。國債的發行與交易有助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國債的發行將影響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狀況,從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國債市場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某種期限國債發行時的票面利率就代表了當時市場利率的預期水平,而國債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價格的變化又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市場對未來利率預期的變化。 2.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的結合點: 首先,擴大國債的發行規模是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為保證經濟增長率達到8%而增發2700億元特種國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其次,國債,特別是短期國債是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唯一合適的工具。國債的總量、結構對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國債規模過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變化達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國債品種單一,持有者結構不合理,中小投資者持有國債比例過大,公開市場操作就很難進行。 3.作為機構投資者短期融資的工具: 國債的信用風險極低,機構投資者之間可以利用國債這種信譽度最高的標准化證券進行回購交易來達到調節短期資金的餘缺、套期保值和加強資產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