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政府債券的重要品種,德國國債是聯邦政府為了支持公共事業建設、彌補財政赤字、日常資金需求或者其他特殊目的而發行的一種主權債,由德國政府擔保償還。
德國是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其債券市場主要包括金融債券、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三類。
㈡ 據德國央行的數據顯示,德國以-0.08%的收益率售出32.8億歐元2020年4月到期國債,而1月售
一般來說國債的利率都不會是負值,相當於你借錢給別人總得拿別人的利息一個道理。但是目前隨著歐洲版QE政策的推出,各國貨幣都面臨貶值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購買德國的國債(跟以前購買黃金類似)來躲避或者減小貨幣貶值的風險要來得更加安全。
㈢ 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紀錄低點0.824% ,反應了該國經濟怎麼樣
這是反映德國經濟走向悲觀前景。按照正常債券投資的理論來說就是經濟越不景氣國債收益率就會越低(非國債除外,公司企業債券會受到自身經營因素影響,要視乎具體情況),投資者會對未來沒有信心,但其沒信心主要表現在於經濟不景氣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投資實體經濟或企業會面臨很高的投資風險,而對於國債來說是近乎於無風險的投資,投資國債能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在經濟不景氣時投資者找不到低風險的投資渠道情況下國債投資反而是首選,資金會追棒國債,這會使得國債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債券的價格與收益率成反比關系)。實際上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都會進行各種的方法或手段刺激經濟,其中一個就是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很多時候會傾向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你可以看一下美國的量化寬松即QE,它向市場提供大量的廉價成本的資金)或降息的方法,這都會使得市場利率下降,市場利率下降也會傳導到國債市場的收益率上,其體現就是收益率下降。
最簡單你看一下日本的情況,日本長期經濟不景氣,而其國債收益率就是長期處於偏低狀態,同樣你可以看一下美國國債,前幾年的金融海嘯後到2012年之前,美國國債收益率都是逐步下降的,反倒是經濟開始復甦了,美聯儲宣布QE退出,美國國債收益率在2012年開始慢慢上升。
㈣ 請簡介德國潘布雷夫債券
德國抵押債銀行協會2月12日在京舉辦「中國首屆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介紹會」,以使這一歐洲經典的再融資工具吸引中國投資者。正如德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經濟商務部主任郭林先生所說: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積累了不少資本,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郭林先生直言不諱:目前德國在華投資主要是生產性的,但德國在服務業方面也有特長,比如抵押債券,完全可以引入中國。中國富餘的資金可以投入世界資本市場,投入德國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
確實,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已把中國視作該債券2004年發行的最大目標國家。對此,德國抵押債券銀行協會經理路易斯·哈根博士感覺良好,他說近日與中國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交流後,認為潘德布雷夫債券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投資國際資本市場的極好選擇。
歐洲最大的債券市場
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已有230年的歷史,其間不斷創新品種以滿足現代投資者的需求。目前已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六大債券市場。2003年債券市場存量為10760億歐元,發行量為2010億歐元。
據介紹,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有兩大品種:傳統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和大額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傳統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的發行量相對較小,發行均在500萬歐元到5億歐元之間,購買並持有型投資者對它的興趣遠遠大於以交易為目的的投資者對它的興趣。而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則是為以交易為目的的投資者量身定做的,一直以來最低發行量為5億歐元。該品種只為具有優先追索權的抵押資產/土地所有權為擔保的貸款或是為公共機構的貸款提供融資服務。如今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的最少發行量已定為7.5億歐元。
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是德國抵押債券銀行最主要的籌資工具,也是德國債券市場最大的一個細分市場。60%的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都是德國抵押債券銀行協會所屬的私有抵押債券銀行發行的。
抵押債券銀行吸引了全世界的機構投資者,其魅力有四:巨大的債券發行量;被國際資信評估機構評為最優等級以及同政府債券相當的信用質量顯示的安全性;高度的流動性;較高的收益性。
潘德布雷夫債券的融資特點
潘德布雷夫抵押債券兩大品種除了發行量不同之外,還具有若干特點:
其一:發行程序不同。傳統潘德布雷夫債券是在公開市場上以投標形式拍賣的。在同一債券內,將建立不同的系列,不同系列的發行價格取決於當時資本市場的價格水平。
而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則通過由國際和國內的銀行共同組成的銀行發行的,運用國際資本市場上通常使用的固定價格再報價方式,並採用相應償債期的國債或是互換利率曲線作為再報價收益的標准。而且,至少有3個做市商負責。
其二:利息支付和收益條款有異。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是一個固定利息定期給付的普通結構債券,其利息依據息票在每年年底支付,並按照國際慣例以實際方式統一計算。雖然深入的標准化保證了該債券的透明度,但是也影響了其不能根據投資者的特殊需要進行調整。
傳統潘德布雷夫債券通常也擁有固定息票,但卻可以根據投資者的喜好而靈活結構。結構化的債券更展示了發行商對國際資本市場需求的靈活應對。
其三:償債期限通常為1年至10年,目前中短期債券的流通占絕大部分。
其四:從法律形式和證明書看,該債券分為憑證式債券和記賬式債券兩種。大部分憑證式潘德布雷夫債券都可以在德國股市上市。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必須申請在一個德國股票交易所中的官方市場或是管制市場進行交易的許可。一些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甚至已在德國以外的股票市場上市。
哈根博士說,潘德布雷夫債券在近幾年的成功,也體現在國際投資者對其的濃厚興趣上。如今已有30%的大額潘德布雷夫債券為國際投資者持有。發行的國際化已成為潘德布雷夫這一經典融資工具增長與發展的新動力。
哈根博士認為,通過潘德布雷夫債券在資本市場為中國房地產信貸再融資的方式能夠為中國的銀行系統提供借鑒,並為房地產和公共事業建設提供新的融資工具。
㈤ 德國負利率發行國債的原因
據說是現在為了避險,歐洲很多銀行都把資金買了德國國債。
國債既要要求3a評級,又要市場容量大,除了買德國國債沒別的選擇。
㈥ 在銀行能買到德國債券嗎
在銀行一般來說應該能買不到德國債券。
㈦ 在德國怎麼理財
首先 德國人名現在也缺錢呀 作為利率來說的話應該會高一些
在德國的銀行存周期較短的定期三個月應該不錯(到底有沒有定期三個月的 我不知道 你比我清楚)
也可以買一些短期國債(當然 德國的國債市場風險可能會大一些)
因為國債在成熟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 更有保障
㈧ 全球債券的市場現狀
第一筆全球債券發行後,投資銀行為了促進市場的發展,力圖向借款人說明利用全球債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滿足巨額借款需求;同時向投資者保證全球債券將具有充分的流動性。事實也確實如此。
世界銀行已經將全球債券作為其主要的融資手段,到1993 年世界銀行已通過發行全球債券滿足了其近一半的融資需求,並期望將來將這一比重提高至2/3。世界銀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發行全球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據估計,發行全球債券可以比發行揚基債券節約10—20 個基點,比發行歐洲美元債券節約近10 個基點。同時在後市(after-market)交易中利差也沒有擴大,這主要是是因為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各金融市場之間的套利機會進行大筆交易,因而使全球債券的交易量在歐洲清算系統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
投資者對全球債券也極為歡迎,這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而且因為全球債券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美國的國債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市場,1 億美元以上的交易的買賣差價僅為3 美分左右,而世行的全球債券流動性僅次於美國國債,其買賣成本低於其他類型債券。買賣主權發行者或國際組織的債券,在揚基債券市場上成本為25 美分以上;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為15 美分,而全球債券的成本僅為10 美分。
全球債券也大大降低了清算和託管成本。這是因為在全球債券交易中,歐洲債券和美國國內債券市場的交易、清算網路得以聯通,從而大大縮短了清算和交割時間,節約了佔用資金的利息成本。同時,由於全球債券在各大金融中心都沒有託管機構,因而投資者可以直接利用本國的託管機構,而不必求助於國外託管機構,這就成倍地降低了託管成本。
盡管全球債券具有上述諸多優勢,但在開始的幾年中,只有世行被認為發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其他發行人所發行的全球債券或是大部分迴流到國內市場,或是只在除本國市場外的一個主要金融市場發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要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債券,發行人必須滿足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其借款規模足夠大,因而能大規模發債;二是發行人必須在至少兩個主要的金融中心有良好的信譽,以便利債券的順利發行。而真正能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發行人極少。
為了能夠利用全球債券的優勢,一些不具備上述兩個條件的惜款人採取了一些變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發行債券的同時,利用美國的144A 規則在美國國內進行私募發行,從而創造一種類似全球債券的交易。美國發行人經常利用這種方式來規避SEC 的登記要求,從而縮短發行的准備時間。根據144A 規則,只要是合格機構投資者(QIBs),就可以購買按144A 規則發行的證券。由於144A 發行只能面向合格機構投資者,其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必然受到很大限制。主權發行人為了提高證券流動性,多不採用144A 發行,而是向SEC 登記,以便能向美國的零售投資者發行。
一些借款人雖不具備發行全球債券的條件,但仍利用這一方式發行以本國貨幣計值的全球債券。如加拿大的一些公用事業公司就曾發行過約80 億美元的全球債券,但以加元計值。這些債券發行後大部分流回國內。這類借款人利用全球債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可以滿足其巨額的借款需求而不必增加借款成本。因為對外國投資者來說,全球債券比加拿大政府債券的收益率要高,因而借款人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金融市場發行。即使惜款人不能在利率上降低借款成本,但由於發行全球債券的傭金明顯低於在國內市場發行債券的傭金,因而仍可以節省大量費用。此外,直接以本國貨幣發行全球債券也避免了同時必須進行互換交易的風險和成本。
全球債券的發行與某些國家的國內規則可能發生沖突,因而必須事先進行協調。如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辛迪加中必須至少有一家日本證券公司,而日本國內證券公司的傭金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會增加全球債券的發行成本。為此,世行獲得了日本有關當局的豁免,可以在發行日元全球債券時不必邀請日本證券公司參與。又如在德國,債券都是以無記名形式發行的,而全球債券都是在美國SEC 登記並以記名形式發行的。為了避免發行馬克全球債券時出現沖突, 世界銀行設計了兩個永久性的全球證書( Global Certificate)。這兩個全球證書都不能換成單個的債券。無記名的全球證書由德國的DKV 持有,代表DKV 所屬機構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記名全球證書則由花旗銀行法蘭克福分行持有,代表美國的證券託管公司(DTC)所屬成員代投資者持有的債券。通過這種方式,馬克全球債券就可以在全球自由交易,並可以通過「歐洲清算系統」或塞德爾(歐洲債券市場)、 DTC(美國市場)及DKV(德國市場)所組成的清算網路進行交易的清算,從而降低了馬克全球債券的交易成本。
盡管全球債券市場從1993 年以來獲得飛速發展,但許多市場參與者仍對此持懷疑態度。歐洲投資銀行(EIB)的官員認為,真正能夠發行全球債券的發行人只有世界銀行集團的三個姊妹組織,而其他的發行人實際上並不是發行真正的全球債券,而只是發行金額較大的歐洲債券,還有人認為只要美國還是一個記名債券市場而歐洲還是一個無記名債券市場,就不能真正形成一個無邊界限制的全球債券市場。
雖然各界人士對全球債券意見不一,但全球債券確實代表著未來資本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因此其未來發展是很樂觀的。
由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創立。 定義:國家對國民經濟總量進行的調節與控制。是保證社會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職能。在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是:保持經濟總量平衡,抑制通貨膨脹,促進重大經濟結構優化,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宏觀調控主要運用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麼叫宏觀調控?經濟學家理解這個詞就是宏觀經濟政策。但實際應用上,它的含義是模糊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有經濟研究部門叫宏觀調節部,表明在當時的經濟形勢下對宏觀調節還有一點敬畏,後來改稱了「宏觀調控」,好像我們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加強了。宏觀調控慢慢又演變為一個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存在。這種提法把「宏觀調控」的意思模糊了,因為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學上就是短期的。
㈨ 德國債務多是不是造成德國國債發行難的原因
不是,是歐元危機。
德國政府周三(11月23日)標售了36.44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息票利率為2%,平均得標利率為1.98%,今年平均水平是2.74%;超額認購率為1.1,低於1.56的年內平均超額認購率,暗示國債的市場需求不佳。由於歐洲多國受債務危機纏繞,較為安全的德國國債一直比較搶手,但周三拍賣表現相當不佳,金融分析家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表明投資者對整個歐元區投了不信任票。
德國在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中承擔的責任提高之後,國債帶來的風險自然也隨之提高,聯邦國債成為歐元區風險的一部分。
10年期國債招標被看作是金融市場的風向標。在歐債危機中德國是最安全的國家,多次在國際評級公司的風險評估中獲得AAA而完全沒有借貸問題。歐元區其它國家目前則失去了這個「待遇」,借貸利息日漸高漲,例如,法國的10年期國債利息上升到了3.6%,比利時甚至上升到2002年以來的最高點5.16%。
英國萊斯銀行(LloydsBank)策略師AchilleasGeorgopoulos表示,「售債結果著實不佳。由於市場不得不考慮歐元區共同債券的情況,且德國非常接近於為其他國家的債券提供擔保,因而德國國債正開始失去吸引力。」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AG)高級外匯策略分析師LutzKarpowitz表示,德債表現不佳,進一步顯示債局的艱難。Karpowitz預計,歐元區2012年經濟將出現衰退,風險厭惡情緒持續維持高位。
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Standard& Poor's)主管David Beers在一次經濟論壇上表示,很顯然德國國債收益率面臨顯著上行壓力,該機構對於德國應對歐元區債務能力前景的看法將可能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