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國家買了中國國債
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
發達國家中,挪回威央行已投資於人民幣資答產,總額達33億元人民幣;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於今年9月7日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奈及利亞將從下個季度起,逐步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人民幣,所佔比例可望達到10%;
奈及利亞最感興趣的資產類別是中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該國未來可能獲得人民幣的辦法包括和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香港人民幣市場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以及在兩國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眼下中國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向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幣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
❷ 日本韓國現在欠美國錢嗎
貌似是美國欠日本韓國錢,好多國家都持有美國國債,美國雖然經濟發達,但財政赤字也是相當巨大的
❸ 怎麼買韓國國債
RMB正在升啊,韓國在金融海嘯中快撐不住啦,如果現在入市必定損手爛腳
❹ 增持他國國債有什麼好處
購買外國國債是我國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的最主要方式,投資外國國債有以下好處: 1. 規模大風險低,收益可預期。一般來說,債券是所有投資方式中風險最低的,而主權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是一個國家所有債券中規模最大信用等級最高,風險最低的債券。因為外儲規模龐大而且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因此安全是第一考慮的因素。投資發達國家主權債券是最合適的投資方式。 2. 外儲多元化投資分散化有利於降低風險。目前我國還是以美元為主要外匯儲備,絕大多數投資美國國債,可以說美國經濟的前景尤其是貨幣政策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外匯財產的安全。因此溫總理之前也提醒美國注意採用合適的金融政策和加強監管,保護中國的美元財產安全。近期我國連續7個月購進日本國債,並且成為韓國的第三大債權國,除對日本和韓國經濟的預期外,我認為也有分散外儲風險的考慮。 3. 購買外國國債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其實購買外國國債對匯率並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在我國的外匯體制下,所有入境外匯必須由央行全額收購,這就意味著所有入境的美金央行要發行相應的人民幣把他們全部收購,以維持匯率穩定。因此產生巨額的美金外儲,我們只能選擇主要投資美國國債,而匯率基本是要盯准美元的,以保證外儲購買力不縮水,出口不受影響。當然在特殊情況下也不排除中國看好某國貨幣會升值所以用美元買進該國貨幣或國債。 所以購買外國國債的主要目的還是出於外儲保值增值的考慮。至於說對本國匯率和出口其實沒有什麼必然的幫助。因為我們的錢借出去,別人怎麼花我們無法控制。同樣,對提高國際話語權也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因為錢已經放進別人的口袋了,反倒是我們擔心拿不回來多一些。別人忌憚的最多隻是以後我們還會不會借錢給他而已。
❺ 韓國受次貸危機影響大嗎
金融海嘯直接沖擊,亞洲第一個遭殃的是韓國。首爾股市昨日126點,創歷來最大點數跌幅,韓圜匯價也跌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新低。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題報告分析,韓國經濟危機四伏,可能步冰島後塵,踏上瀕臨破產之路。
《金融時報》17日報道,李明博特使、韓國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長司空一在法國出席世界政策會議時,向該報記者坦言,韓國股市正面臨「無底的恐懼」,首爾政府需要予以正視。他認為,政府應公開一切的事實和數據,包括外匯儲備和短期國債的情況。
盡管韓國外匯儲備仍然高達2400億美元,但受累於短期流動性不足,標准普爾昨日仍把韓國七家銀行納入「信用觀察」(Credit Watch)名單,進一步加深市場疑慮。為此,首爾政府已經向東亞一些鄰國求援,提出總值8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方案。同時,總統李明博已焦急地向中國和日本招手,要求聯同東盟一起舉行區域性峰會,商討應付當前危機。
《金融時報》早前的專題報告指出,金融海嘯的沖擊已經抵達亞洲的岸上,斷層線(fault-lines)亦已出現--曾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拯救」的韓國,匯價已經重回到十年前的低位,令人擔憂當年的悲劇會否重演。該國財長姜萬洙在國會上坦言,目前除了出口的部分外,包括投資、消費、就業和經常帳的趨勢,都跟當年金融危機時相似。
雖然韓國人現在仍未奔跑到銀行去把現金提出,仍然相信國家和銀行體系可以避免「冰島式」的爆炸(Icelandic-style implosion),甚至自以為可以從今次危機中取利,但總統李明博已經開始警告,指民眾無視於韓圜的崩潰危機。他說:「有些個人和企業以為可以藉著持有美元賺大錢,但在今次國家危機中,一切個人的貪欲都要放下!」
除此之外,韓國在其他方面也與今次海嘯中嚴重受損的兩個西方大國--美國和英國--有著恐怖的相似性。像美國,韓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也出現過度借貸。像美國和英國,韓國的借款人也太依賴於貸款批發市場,一旦個這市場出現停滯,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走投無路。
然而,韓國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應付自97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累積起來的高度杠桿化經濟,開始出現的去杠桿化過程。這使得聘請了韓國88%雇員的中小企部門,在海嘯面前喪失抵抗之力,意味著高失業率、內需減少和大量銀行壞帳將會出現。盡管韓國持有的2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必要時仍可發揮作用,但問題是國內的信貸流動性已在迅速收縮。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師Duncan Wooldridge說:「我最擔心的危機是(韓國)本地信貸泡沫會爆破,但許多人對此仍不知不覺。」
李明博譴責部分國民無視韓圜的崩潰危機,只顧換美元賺錢。
❻ 哪個國家拿中國的國債最多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
中國政府所發國債絕大部分由國內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購回買,中國的金融法答規規定國債不能到境外發行,目前,外國投資者購買人民幣國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的投資者在香港二級市場購買人民幣國債;另一種是和中國政府簽訂特定的協議。
2012年3月13日,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已批准日本政府最多購買價值65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債。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央行——韓國銀行27日對外表示,該行已於本月24日起正式投資中國債券。韓國銀行表示,今年1月該行從中國人民銀行獲准購買2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債。
2013年4月24日,澳洲聯儲副行長洛威(Philip Lowe)在上海的澳洲商會演講時宣布,澳聯儲計劃將近5%的外匯資產投資於中國國債,並得到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批准。
❼ 韓國國債去哪裡兌人民幣
5億?不是小數目啊
這和人民幣300多萬
你最好發張圖給我看一下,光聽你說沒用的
好像沒這么大的國債啊
5億啊,在韓國也是大數字啊
駐中國的韓國銀行不能換的
❽ 什麼是國債為什麼要發行國債它國國債持有又是怎麼回事
您好,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版則,通過向社會籌權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此條答案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提供面向大眾的個人消費信貸服務,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有錢花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風控技術,為用戶帶來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聯網信貸服務。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最高可借額度20萬。
❾ 韓國人一生中45歲最有錢,幾歲透支最多
據韓聯社7日援引韓國統計廳當天發布的統計結果,在韓國人一生中,平均16歲時透支最多,達到3215萬韓元(約合19.4萬元人民幣),並且直到27歲始終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到了28歲,韓國人才開始轉入「收入高於支出」的財政盈餘狀態,並且這種盈餘情況會在45歲左右達到峰值,人均存款1484萬韓元(約合9萬元人民幣),處於一生中最富裕的狀態。但從59歲開始,韓國人便再次轉入赤字模式,赤字規模也隨年齡成正比例增長。
此外,以2017年為准,全韓國的負債總額高達118.2萬億韓元,數字驚人。其中,0-14歲幼年人群的赤字總額為135.7萬億韓元,65歲以上老年群的赤字總額為94.6萬億韓元,而15-64歲勞動力人群則處於盈餘狀態,總額約為112.1萬億韓元。
(9)韓國國債擴展閱讀
明年韓國家債務佔GDP的比例恐達44%
韓國《首爾經濟》12月1日報道,韓國朝野主要黨派就2021年總計558萬億韓元的預算編制達成了一致,新預算案比政府先前編制的預算案多出2.2萬億韓元,新增的預算將通過發行國債來填補,主要用於以第三輪災難支援金方式集中補助給小型工商業者。預計明年韓國國家債務將增至954萬億韓元以上,國家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達到44%。
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金正植(音)表示,如果明年新冠肺炎疫情狀況持續下去,4月份舉行首爾和釜山市長補缺選舉時,地方政府很有可能為爭取選票再度發放支援金補助用以「討好民心」,如此一來國家債務狀況將會進一步惡化,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加的國家債務令人擔憂。
❿ 有那些國家購買中國國債
目前購買中國國債的國家有:
1、中國香港:中國財政部首次在內香港發行國債是在2009年9月28日,總額為60億元容人民幣,面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發行。當時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對於促進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具有積極意義。
2、韓國和日本。另外,目前在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的國家還包括: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
3、在發達國家中,挪威央行已投資於人民幣資產,總額達33億元人民幣。
4、非洲國家,奈及利亞中央銀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於2011年9月7日表示,奈及利亞將逐步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人民幣,所佔比例將達10%。薩努西指出,奈及利亞最感興趣的資產類別是中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該國未來可能獲得人民幣的辦法包括和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香港人民幣市場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以及在兩國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再者:目前中國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向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幣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