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開元現金分紅能取得穩定的收益嗎
2007年?什麼狀況
其實這個沒有什麼意義的,就是買瞭然後分紅你感覺便宜了吧,可是價格也會調整的。
Ⅱ 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
中國衛星的實際控制人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空間技內術研究容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持有中國衛星51.32%的股份,其他股東為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東,共持有公司48.68%的股份。
Ⅲ 學習高級財務管理的作用
學習高級財務管理的作用:
由於馬老師在國外學習第七周才回來,所以我們的課程也是從第七周正式開始。前面幾周,我們都在好奇高級財務管理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馬老師循序漸進地慢慢走近神秘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學習中,老師將這門復雜的課程學習內容用最簡單明了的案例教授給我們,使我們從各個角度了解了財務管理這門課程。
財務控製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它是運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通過規范化的控制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現就財務控制的作用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財務控制必須以確保單位經營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目的。
財務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助於實現公司經營方針和目標,他既是工作中的實時監控手段,也是評價標准;二是保護單位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財務控制的局限性:良好的財務控制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目標,但無論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多麼完善,它都無法消除其本身固有的局限,為此必須對這些局限性加以研究和預防。局限性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成本效益原則的局限;二是財務控制人員由於判斷錯誤、忽略控製程序或人為作假等原因,導致財務控制失靈;三是管理人員的行政干預,致使建立的財務控制制度形同虛設。
Ⅳ pe私募股權投資為什麼都是合夥制,公司制不是很好嗎,黑石集團不是上市的公司制嗎
問題一:PE私募股權投資為什麼是合夥制,公司制不是很好嗎?
目前國內可行的私募股權投資應該是有三種形式:合夥制PE,公司制PE,信託制PE。(這里的PE是廣義上的私募股權投資,狹義的PE為專注投資於成熟期的企業的股權,通過IPO等方式退出的股權投資基金)
公司制PE涉及對投資者雙重徵收稅務,公司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部分,分配給股東還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對於股權投資而言涉及雙重徵收,直接減少了投資收益,因此不適用。但是公司制的PE在我國還是存在的,主要是一些有錢的金主,以公司的名義投資一些公司的股權。這種就是公司制PE的行為了。
信託制PE:信託制PE多出現在房地產股權投資中,因為其退出的渠道是項目銷售,符合銀監會的監管要求。然而信託制的PE不投資於擬上市公司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證監會對IPO企業股東的管理辦法中不允許有信託計劃。因此國內信託制的PE投資擬上市公司股權的幾乎沒有。
合夥制PE:一方面是金融監管空白(只受制於合夥企業法),一方面沒有政策限制,同時不涉及雙重繳納稅費,方便管理,因此在國內大多都是合夥制的PE。
問題二:黑石集團不是上市的公司制嗎?
黑石集團是上市公司,標準的公司制結構,但是黑石集團從事於股權投資即PE業還是通過合夥制的形式實現的,從法律結構上說,黑石集團只是合夥制企業的有限合夥人(LP),真正的PE是由這個上市公司為LP與黑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GP)所組成的合夥制企業。這樣做的好處是標準的公司制符合IPO的條件,LP可以通過IPO進行募集,資金來源充足且有持續性,合夥制的管理可以避免雙重征稅,同時方便把資金和管理方分開來,方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高效率的運作。總的來說這種模式是一種公募和私募共同合作的案例。但目前在國內由於政策限制很難實現。
Ⅳ 小米的股份構成,最大的股東是誰啊
最大股東是雷軍
小米的股份構成就需要從小米的創業歷史開始了
小米號稱八大創始人,其中的七位:雷軍、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
另外一個人是王川,多看創始人,也是雷軍天使的項目,專注於改良Kindle的閱讀系統,創立多看之前開發了一套被國內大部分KTV採用的點播系統,所以對於開發Linux系統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時候就著手開發電視盒子——小米盒子的雛形。
小米在2010年創立時,規模是含7位合夥人的14人團隊,就是「上樑山喝小米粥」的14個人。王川是後來被小米收購成為合夥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團隊扁平化的思路,團隊僅為三層:合夥人、核心管理層及基層員工。
因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只能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夥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軍的股份是其餘任何一位合夥人的5-10倍之間,甚至超過其餘合夥人的總和。
創立小米時,雷軍的身家在幾十億人民幣左右,遠超其餘所有人的總和,是其餘任何一個合夥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
因為雷軍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不僅是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半創業人(做過金山的CEO),還是成功的創業人(和陳年一起倒騰了卓越並成功在2004年賣給Amazon,估價為7500萬美元),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後來上市的YY和獵豹等等,以及若干沒上市的明星項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雖說創業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資人的眼中,間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創業者的身家有關系,身家越高,投資人願意賭你。
小米作為互聯網初創企業是沒有天使投資人的,因為雷軍本人就是,他也參與了後續融資。在小米創業時,其它合夥人的資產加一起可能只有雷軍的百分之幾。雷軍既出錢又親自出任創始人CEO當然股份佔比很高。
小米的成績
小米公司自創辦以來,小米公司在2012年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2013年售出手機1870萬台,2014年售出手機6112萬台,2015年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2017年Q2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 ,2017年全年售出手機9240萬台 。2018年售出手機超過1.2億台 。
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小米分別有 6.1%、13.4% 及 28.0% 的收入來自全球其他地區,小米的海外收入每年保持一倍以上的增長。相比於小米 2016 年 91 億元的海外市場收入,2017 年達到了 321 億元。
2017年,小米集團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5%,與全球收入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且盈利的上市公司相比,按收入增長速度計算,小米在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公司中排名第二。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中,小米列世界第四,而且創造了97.4%的增長,中國區的增長是57.6%。
IDC 數據顯示,2018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機在西歐地區的出貨量為 62.1 萬台,成為西歐地區銷量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小米在希臘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24%,超過蘋果和三星排名第一。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場份額為 12%,排名第四。
2018年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小米排名第十。
2018年9月20日,小米集團的精準扶貧殘疾人,共圓美麗中國夢項目榮獲2018年第三屆「CSR中國教育獎」CSR China TOP 100以及最佳社會貢獻獎。
2018年10月9日,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小米8旗艦系列取得了發布4個月出貨量超過600萬台的成績。
2018年10月25日,小米宣布提前完成2018年1億部手機的全年出貨目標。
2019年1月31日,IDC發布了2018年四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報告,小米2018年出貨量1.2億台以上,佔比8.7%,排名全球第四、中國廠商第二,逆勢上揚32.2%。
Ⅵ 合夥人股權架構應該怎麼設計(詳情展示文檔)
Ⅶ 星香雲(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星香雲(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坐落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圈,享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與氛圍,是一家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專注於為高端客戶提供財務顧問和投資理財服務。公司根據時間周期與流動性的選擇,風險與收益的匹配,管理著以星香雲及星、雲命名的不同風格的4支基金,管理規模逾6億元人民幣。股權類基金專注於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新技術、生物醫葯,投資階段有早期、成長期和PRE-IPO。依託管理人在投行、投資領域的資源,以出色的業績、管理團隊的專業能力,獲得了業界口碑,形成了專業品牌,已與多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分別在中國銀行和建行的青島分行各募集了一期私募股權基金。公司的業務包括股權投資、金融產品設計、發行與銷售、基金管理和投資咨詢等,特別在創新結構設計,專業的項目管理以及投後增值服務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星香雲是上海市創業投資行業協會的理事單位,方便獲取最前沿的政策導向,最大力度為創投企業爭取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公司董事長萬曉梅女士還被中華(海外)企業信譽協會評為「2012年度信譽人物」。星香雲得益於自身廣泛的資源,致力於助創業者實現夢。
法定代表人:萬曉梅
成立時間:2010-07-12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900148536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浦區青安路958號4幢2層F區226室
Ⅷ 下星期我就要到郵政儲蓄銀行工作,關於這個工作單位我什麼都不了解
是的
郵政銀行的卡
要寄錢是必須到郵政去辦理的
Ⅸ 為什麼近期媒體對華夏基金股權結構變化大部分解讀為華夏基金的人才流失和收益下滑,反而不是利好呢
華夏基金的股東是中信證券,原來中信證券100%控股時,不符合當初的監管專規定,所以不屬能發行新基金,所以華夏長達2年多,一隻新基金沒有發行,規模穩中有降,後面追兵大大拉近與華夏的距離。
現實壓力下,好不容易中信願意出讓股權,而且也轉讓成功,監管規定又改變了,允許內資企業控股了。中信證券又開始收回股權,這是股權演變。
在股權轉變之下,管理層與大股東也有斗爭,華夏基金管理層之前很穩定,創業元老一直帶領前行。而中信證券則是通過股權交易後進入的,而且他們對華夏的業績要求很高,要求每年上繳利潤比例很高,由此與管理層發生矛盾,加上股權與監管層面矛盾遲遲不解決,管理層很不滿中信的拖延,雙方都看不慣,矛盾爆發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華夏業績下降,基金經理王亞偉出走,矛盾徹底爆發,由於股東方強勢,管理層無力抗衡,由此多位高層、明星基金經理接連不斷出走,華夏投資業績一落千丈,更加速華夏衰退。管理層本想引進新股東限制中信,但此番中信重新奪回控股,管理層徹底失敗,下場不言自明,怎麼能是利好?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