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誰知道關於一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項目 或是之類的信息分享的網站
可以到ChinaVenture,投資界(清科),創業邦去看看。更具體的項目,除非是有渠道資源。這里提示一下如果您知道某處有個百寶箱,您是否願意同別人分享呢?
❷ 如何選擇股權私募基金gp
投資者如何選擇管理人是非常重要的問題,社會上投資基金非常多,有幾千上萬只,讓內投資人眼花繚亂,究竟投容資什麼樣的基金才能踏實呢?主要看:
基金的基本面。包括:基金成立日期、地點、背景及歷史沿革;注冊資本或出資總額、資本結構及其變動;組織結構的設計和人員構成;當前財務狀況;風險管理體系及合規管理體系。
基金管理團隊。包括:團隊的穩定性;團隊人員素質;團隊治理結構;投資效率等。三、投資策略。包括:投資策略的結構特徵;投資策略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對目前宏觀經濟、行業發展、投資項目的看法;
過往業績。包括:投資業績;現金流量;估值方法等。
投資行為。包括:投資項目;內部管理;報告制度;投後管理;退出方法;決策能力;與被投企業的關系;風險管理體系等等。
很多投資者盲目投資,只看基金許諾的回報高低,對其他方面根本不了解,聽某某人說了,看到某某文章啦,或者政府說了 ,一旦投資失敗還是只有您自己獨自承擔後果,所以,要想投資踏實必須對基金管理者有充分的了解才行。最起碼是不會上當受騙。
❸ 私募股權基金的優缺點有哪些
一、私募股權基金的優點
1、資金穩定
和貸款不同,私募股權基金只增加所有者權益,不增加債務,不可隨意從企業撤資。因此不會形成企業的債務壓力,能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私募股權基金通常不要求企業支付利息,因此不會對企業現金流造成負擔。
2、能幫助企業成長
私募股權投資者一般都是資深企業家和投資專家,其專業知識、管理經驗及廣泛的商業網路能幫助企業成長。
3、成本控制
企業財務部門的一個重要職責是設計最優的企業資本結構,從而降低財務成本。獲得私股權基金投資後的企業會有更強的資產負債表和融資能力。
二、私募股權基金的缺點
1、股權糾紛
企業出讓股權後,原股東的股權被稀釋,甚至喪失控股地位或者完全喪失股權,股東間關系發生變化,權利和義務重新調整。
公司發展問題。在企業管理權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新的管理者很可能有不同的發展戰略,完全改變創業者的初衷和設想也不無可能。
2、戰略發展問題
投資者往往希望盡快獲得投資回報,可能不像企業創業者那樣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因而可能改變企業發展戰略以實現短期內的收益。
3、流動性差
市場上沒有及時存在的股權轉讓上市機構,所以很難出現和購買方直接達成交易的情況,一般只能通過兼並收購的方式來獲得的股權轉讓和IPO,才能完全退出。
私募股權基金往往能夠從不同角度給公司提供一些建議,最主要的就是公司管理體制和股權架構的設置,股權架構的合理性決定了未來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如果不能夠看到以後一個股權架構提供的法律保障獲得足夠回報的時候,就可能退出或者重新去做自己能夠控制的架構。
❹ 私募股權基金,這個投資靠譜嗎能保本保息嗎
首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的是股權,屬於浮動收益,是不能保本保系的,最終版收益是按清盤時權結算為准;其次由於產品門檻較高,一般都在百萬以上,一般有一定抗風險能力的合格投資者為主,主要依靠管理團隊的管理能力和風控能力,最終收益一般較高,一般12-15%很正常,20—30%並不是夢
❺ 股權私募基金是怎麼運作的
首先「私募」指的是基金資金的募集方式一種,和基金自身運作方式無關版。
想必你想問的是股權基權金的吧。簡單的說就是基金在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急需資金的時候進行大額投資,但是並不需企業還錢,只要企業的股權作為回報,以期企業有朝一日上市或者被收購賺得數倍利潤。
不知這么說清楚么。
❻ 如何識別私募股權基金的騙局
對此我寫過一篇文章,這幾年這種所謂的私募股權基金換湯不換葯,各種名字來回變。但本質不變,就是金融傳銷。
我節選一些主要的內容:
股權投資,一般人無法參與的。都是機構行為,這幾年不少出現說是可以個人參與的股權投資基金,並且收益很多,吹的很厲害,實際都是金融傳銷。通過拉下線來獲得收益。
我曾經對此寫過一篇文章,截取一段:
基本上來說,幾點去問清楚他根本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回答也是指東打西,答非所問。
第一:這錢投資什麼?每個投資產品必須讓投資人了解投資標的,這是最起碼的知情權和披露義務。
他反復說是PE,PE的概念誰都明白,問題是你們投資過什麼公司,現在正在投資什麼公司,有沒有過往的披露信息,可信度是多少,其實這些都可以作假。公司每個年度都會有報告,但是這是第一個年度,所以沒有報告。
第二:公司是不是合夥制?因為股權私募基金,特別是家族形式的私募基金,很多是合夥制,也就是說2人以上,50人以下。這種情況下還全球發行?不是騙子是什麼。這個問題他並沒有回答。迴避了。
第三:向非定向人群的募集,是非法集資。說到這個問題,他也沒有回答。
第四:1萬元就可以參與股權私募基金?那賣菜的大媽也能玩了。那華爾街早就倒閉了。這個問題他也沒有反駁。
第五:收益一年300%,別說300%,就是穩定在年30%,都不會帶著中小投資者玩,肯定都是大戶。並且如果真有這么好的投資項目,不是平常誰都能參與的。那乾脆誰也不告訴,我借錢去投資都比叫上別人強。這一點他也沒有反駁。
第六:說是有監管,但是類似FSA的監管機構,是監管和對本土客戶負責的,中國的客戶出了事,他們是不管的。對此他也沒有反駁。
該種形式,就是你投資100快 你再拉個下線 反你50塊 下線的下線投資100塊 你再吃30塊。。。就這么一輪一輪的,如果最終沒有下線了,整條的資金鏈斷裂,還不如傳銷,因為他連個產品都沒有。有沒有合約都沒有用,因為注冊個離岸的公司,騙了錢也不歸大陸的法系管。其手段技術含量比麥道夫低級100倍。
在此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暴富心態絕對不能有。給騙子可趁之機,有時是因為自身的貪婪。
❼ 好買基金最近搞的一個私募論壇主要內容是什麼啊
楊文斌:私募基金將是本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楊文斌:各位朋友,今天有機會在和訊2010夏季私募尖峰論壇上闡述一下目前我對私募市場的看法,非常的榮幸。我個人在基金行業很多年了
,有接近20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其中12年在基金行業,以前一直在公募基金,07年我們創辦了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目前在對沖基金領域、公募
基金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研究和銷售方面,好買在國內是比較領先的。此外,我們本月底前會推出一支對沖基金中的基金(TOT)。剛剛方星海
主任也提到了,希望在上海把私募基金做大,當然也應該包括FOF/TOT。好買基金奉行一個原則就是大量的實地調研,好買在過去一年當中,
拜訪了全國接近200多位基金經理,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今天主要講三個觀點。第一,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第二是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入門磚。第三,內外
「監」修,是私募行業長青的關鍵。
私募基金將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
先談第一個觀點,私募基金是這次房地產新政的最大贏家。過去幾年裡,有兩大產品是富人主要投資的方向,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股票。
2001年,我買了第一套商品房,價格是7000每平方米,現在是3.5萬,扣掉按揭成本,摺合年復合回報率是33%。而過去十年,股市的年回報
大概是17%。但股市充滿了動盪,房地產市場卻是一路上升的。今年4月18日,國務院頒布了房地產新政,這對未來的房市和股市的影響是十分
巨大的。我們看到一個趨勢就是房地產的去商品化。房地產在1998年之前還不是商品,是福利分房,直到98年徹底廢除了福利分房後,房地產
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98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初,整個房地產走出了12年的長期牛市,年復合回報率達到33%以上,是非常驚人的,
全球罕見。但這次政府又做出了一個新的抉擇,就是住宅的去商品化,使房地產成為管制商品,所以未來這個33%的增長是不可再現的。那麼
多房地產出來的錢會到哪裡去?我覺得股票市場將是一個最大的贏家。這一部分錢有什麼特點?第一是單筆金額大,上海任何一套房子一兩百萬
是很正常的。第二這部分的資金回報是要求穩定回報。第三是總量巨大。我估計從這個市場流出來的,至少是幾十萬億,中國的投資品,沒有
一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我們說VC、PE市場,最領先的20家私募股權基金,每年融資額不會超過500億,除了股票市場之外,沒有一
個市場可以承接這么大的資金。房地產市場的去商品化,就讓高端投資者,從雙邊投資選擇慢慢進入一個單邊選擇市場,也就是股市。而且
這部分的資金,因為具有追求絕對回報的特點,就決定了不會去追逐公募基金而是去追逐私募基金。所以以絕對回報為投資理念的陽光私募,
可能是這一次房地產新政最大的贏家,大家對後市沒必要太悲觀。
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
第二個觀點,我想談一下股指期貨是私募進入多元對沖時代的鑰匙和入門磚。這些年來,中國證券市場有了四次革命性的變革,前三次只改
變了市場投資者的格局,並沒有改變股票只能做多才能賺錢的格局。2010年,股指期貨開了之後,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為什麼這么說?
我們以08年為例,大家知道08年是很慘的年份,整個指數跌了71%,公募基金平均回報-56%,私募基金平均虧損也達到了35%左右,在沒有做
空機制的情況下,沒有一個贏家,大家都會輸錢,只是說私募輸的少一點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對回報是空談,因為沒有一個有效工具
去支持。股指期貨出來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用 Long/short的策略,08年1億的資產,你用8000萬做多,用1500萬做空的話,一年
下來你會賺14%左右。或者用另一種對沖策略,就是市場中性策略,用50%的資金在醫葯板塊做多,然後用50%在有色金屬板塊做空,一年下
來,可以賺16%。我還看到很多有趣的套利模型,例如股指期貨和現貨市場套利的模型,例如股指期貨盤中交易套利的模型,還有一個是專門
做股指期貨收盤日最後一天的行情,在收盤的最後十分鍾,利用理論價和現實價之間的差價套利,每個月只做一次,很有意思。最近我接觸
到很多以前在華爾街工作的中國華人,非常的優秀,都在紛紛殺回國內開創自己的對沖基金事業,他們會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工具。
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
第三,也是我想講的最後一點,內外「監」修是私募基金基業常青的關鍵。我舉一個自己經歷過的一個例子,1995年,當時我在巴林銀行工
作,巴林銀行新加坡的交易員尼克李森做多日經225指數,造成了公司十幾億英鎊的敞口風險,最後公司破產被收購。從歷史上來看,任何一
次金融危機,都和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失控有關。我們現在私募基金的風險在那裡?首先,是投資風險,比如說集中投資,現在私募很多是
做集中投資的,不像公募有非常嚴格的投資比例限制,有了股指期貨之後,這個風險會很大。像4月16日到現在跌了20%,有人賺了一兩倍,
但如果沒有風險控制,我相信會有一部分私募都會爆倉,會把客戶的所有錢在2個月之內都虧光。另一個就是道德風險,我們已經看到一些
消息在報道一些私募,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包括在國外,都有很多挪用資金的案件,麥道夫就是一個例子。而我所見過
的私募公司,嚴格意義上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可以說幾乎沒有,這包括有沒有專門控制風險的制度,以及有沒有專門控制風
險的獨立部門和人,基本上沒有。現在的私募基金公司內部,基本上都是總經理一股獨大的。股指期貨出來之後,私募一定要深刻反思,或者
說要提前做准備,建立內部的風險監控制度。第二個是外部監管,我是贊成政府對私募適度監管的。我們常說的監管實際上包括兩類,一類
是專業資質的監管,比如說在香港,無論是私募公募你要拿一個9號牌。還有一類監管是行政監管,比如走信託結構就要受到信託法和信託公
司的監管。而走有限合夥的結構就要受到工商局的監管。我們目前只有行政監管,而沒有專業資質的監管。我個人贊成使用備案注冊制來解決
專業資格的問題,因為私募越做越大,越來越成為一個很大的一個投資工具,如果說失控的話,也會引起較大的社會風險和動盪。所以私募基
金公司應該加強內部的修煉,設立獨立的部門和人員,來管住自己,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第二是外部要有適度的制度監管,僅僅是行政監
管是不夠的。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就講到這里,一會兒我們再和大家溝通,謝謝大家。
❽ 國內最大股權私募基金怎麼樣
私募基金的概念本復來就是只面向制小部分人,如果上市了之後面向公眾發行,那麼這個私募基金也不再是私募基金了。
另外,私募基金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機構都沒有資格滿足成立公募基金的要求。這是由其本身的性質而決定的,如果沒有一個正規式的單位掛靠,沒有足夠的抵押物等等。
退一萬步來講,如果私募基金真的想上市了,那麼明顯就需要讓其滿足公募基金的要求,為此才可以正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