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炒股一般人和高手差距

炒股一般人和高手差距

發布時間:2021-03-31 05:53:35

炒股高手一般是什麼性格

跟機器人一樣,情感麻木,但又不完全是,因為會系統分析做出判斷,電腦目前還做不到,以後應該會!

❷ 高手一般一個月炒股能掙多少錢

高手的收入不是按月算的,
8000元能變成數億元.

25萬也能變成6000.

這都是事實。
有人想利用炒股暴富,有人也確實做到了。
有人想利用炒股增加點額外收入,賺點小錢,有人也確實做到了。

但是風險和利潤並存,跳樓的也已經不計其數了。

❸ 在股市裡,炒股高手一般死在什麼地方

高手很少有會輸得很慘的,他們在股市裡摸爬滾他的經驗使他們深知時刻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否則高手也就不會成為高手。

牢記炒股原則

許多投資者在買股票時非常隨便,只要有股評人士推薦,或有利好傳聞,就沖進去。對於這些朋友來說,買股票比買菜還隨意,買菜還要挑三撿四呢。隨意的結果可想而知,買入後大多被套牢,然後只能等待解套

如果買股票時能掌握一些有效的原則並嚴格遵照執行,就可以大大減少失誤而提高獲利的機會。下面介紹幾個有效的買入原則。

1、趨勢原則

在准備買入股票之前,首先應對大盤的運行趨勢有個明確的判斷。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股票都隨大盤趨勢運行。大盤處於上升趨勢時買入股票較易獲利,而在頂部買入則好比虎口拔牙,下跌趨勢中買入難有生還,盤局中買入機會不多。還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制定投資策略,是准備中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機,以明確自己的操作行為,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所選股票也應是處於上升趨勢的強勢股。

2、分批原則

在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投資者可採取分批買入和分散買入的方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但分散買入的股票種類不要太多,一般以5隻以內為宜。另外,分批買入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策略和資金情況有計劃地實施。

3、底部原則

中長線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應在底部區域或股價剛突破底部上漲的初期,應該說這是風險最小的時候。而短線操作雖然天天都有機會,也要盡量考慮到短期底部和短期趨勢的變化,並要快進快出,同時,投入的資金量不要太大。

4、風險原則

股市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場所。可以說,股市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且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迴避。作為投資者,應隨時具有風險意識,並盡可能地將風險降至最低程度。而買入股票時機的把握是控制風險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在買入股票時,除考慮大盤的趨勢外,還應重點分析所要買入的股票是上升空間大還是下跌空間大、上檔的阻力位與下檔的支撐位在哪裡?買進的理由是什麼?買入後假如不漲反跌怎麼辦?諸如此類因素在買入股票時都應有個清醒的認識,這樣,就可以盡可能地降低風險。

5、強勢原則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是股票市場的一條重要規律。這一規律在買入股票時會對我們有所指導。遵照這一原則,我們應多參與強勢市場而少投入或不投入弱勢市場,在同板塊或同價位或已選擇買入的股票之間,應買入強勢股和領漲股,而非弱勢股或認為將補漲而價位低的股票。

6、題材原則

要想在股市中特別是較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收益,關注市場題材的炒作和題材的轉換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各種題材層出不窮、轉換較快,但仍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一定的規律性,只要把握得當,一定會有豐厚的回報。

我們買入股票時,在選定的股票中間應買入有題材的股票而放棄無題材的股票,並且要分清是主流題材還是短線題材。另外,有些題材是常炒常新,而有的題材則是過眼煙雲,炒一次就完了,其炒作時間非常短,以後再難有吸引力。

7、止損原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時,都是認為股價會上漲才買入。但若買入後並非像預期的那樣上漲而是下跌該怎麼辦呢?如果只是持股等待解套是相當被動的,不僅佔用資金並錯失別的獲利機會,更重要的是背上套牢的包袱後還會影響以後的操作心態,而且也不知何時才能解套。與其被動套牢,不如主動止損,暫時認賠出局觀望。對於短線操作來說更是這樣,止損可以說是短線操作的法寶。

股票投資迴避風險的最佳辦法就是止損、止損、再止損,別無他法。因此,我們在買入股票時就應設立好止損位並堅決執行。短線操作的止損位可設在5%左右,中長線投資的止損位可設在10%左右。只有學會了割肉和止損的股民才是成熟的投資者,也才會成為股市真正的贏家。

❹ 炒股,高手和低手怎樣區別

1、高手從來不做自己看不懂的走勢,從來不會勉強自己做單,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出手。因為是高手,看得懂的走勢多,所以老是賺錢。低手老是在一知半解下急於入場,甚至有點影子就急於加碼以擴大盈利,最終敗多勝少。
2、高手從來不會大舉追進,往往在走勢的橫盤位置放膽買入或者果斷平倉,因為他知道橫盤後的方向多數是沿著原來方向前進。而走勢是不可能連續行進的。而低手往往害怕橫盤後反轉,總是過早出場。入場時也喜歡追進,所以經常被套。
3、高手從來不會重倉,因為他知道市場走勢常有出人意料之處。長久的獲利才是勝算,而低手總是急於一朝暴富,重倉出擊,雖偶爾有賭對時候,但久賭必輸,最終一無所獲。
4、高手不貪,循規蹈矩的金字塔加碼。華爾通說,無論走勢好壞,皆有收獲.而低手急於加碼擴倉,最終行情反轉時,反勝為敗。
5、高手很少止損,因為技術平倉信號總是先於資金止損信號發出。進出平穩。而低手頻繁止損,因為為了擴大倉位人為的縮小止損位,最終無法抵抗正常波動而賠光是常態!

❺ 炒股小白和高手在那些方面差別最大

閃牛分析:從小白到高手的區別;
第一級別,小白。也就是啥都不懂的,很多數散戶就是這個水平,炒股也就是主要靠我朋友,找老師。僅僅懂交易規則不算懂。
第二級別,新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理論不完備。這里的理論其實指的是自己的交易原則。只要能拿來指導操作就行。
第三級別,理論完備者,也就是道理懂得一套套的。但是指導到實踐還是不行。虧錢。虧錢。不停的虧錢。
比如剛畢業的科班學生(研究生學金融的)就在這個水平上。
這個級別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散戶了。我認為這個級別才算入門。尤其是量化而言。
第四級別,中手。理論較為完善,可以指導實踐,長時間的在市場中存活下來。到這個級別才差不多能保證不虧錢。必須是一直關注市場的那種。把賬戶放那不管的不算。
第五級別,高手。在中手的基礎上,一招鮮,吃遍天。有了某種方法,能盈利了。而且可能盈利還不錯。
第六級別,大師。高手和大師的區別在於,是否成為完整體系。高手在某種市場環境下可能如魚得水,但是再另一種市場環境下就吃癟了。而大師對任何市場都有對應的辦法,從容不迫。有的高手順利的時候收益驚人,比如交易帝,傳言兩年幾十萬到幾千萬。但不順的時候,直接爆倉。
也就是,大師在某些時候的戰績不如高手那麼耀眼,但他幾乎不踩坑。永遠把風險放到第一位。
大師級別已經是非常高的級別了。足夠成為一方諸侯。如果按機構來說,那就是大機構的絕對高管,中等機構的合夥人,小機構的創始人(憑能力上的,當然更多可能是從其他維度上來的)。
第七個級別,傳奇。巴菲特,索羅斯,徐翔。在一個方面做到極致。
拿均線理論打個比方:假設你對均線很有研究,能說的頭頭是道的,你就是新手。如果你對均線理論完全掌握(不是瞎掌握啊!很多人都走偏了),那麼就是理論完備者。
而剛畢業的科班學生呢,其實是學了一書包的理論,但是沒有在實踐中操作個一兩年,還是沒法賺錢的(除非天縱奇才)。
你通過均線理論,玩了個幾年,發現還是能有點收益的,那麼你就是中手。注意這里的收益是以幾年為單位計算的,不能說你玩了幾個月,有了點收益,就是中手了。
想成為高手,我估計光靠均線理論是不行的。但是打個比方,你對成交量又很有研究,或者對某種特定情形下的股票很有研究,結合均線理論,效果很好,資金一飛沖天。甚至一年翻了幾倍。高手是也!

❻ 真正的炒股高手都是怎樣的人

1.不單純以獲利為導向
大部分人認為,一個優秀的交易者首要條件就是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單,簡單說就是能掙很多錢。這話沒錯,但我個人認為也不盡然。一個交易者一旦為自己建立一套有效的交易系統,那麼盈利實際上只是伴隨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交易者的眼界仍然之僅限於錢本身(或者這場游戲的籌碼),在我而言這只是一個成績優異的交易者,而非交易高手。反過來說,一個交易者一直成績平平,那是不是可以直接推斷這人是個渣渣?未免也有些武斷。看完接下來我要說的幾條,我相信你會理解我的意思。
2.強烈的自我意識
我覺得一個交易高手應該具備一條非常重要的特質,就是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說白了就是可以隨時開啟「上帝視角」,能夠在市場行情和交易過程中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觀念,對外在刺激能做出及時的反饋,並能抽離自身去理解所處的環境。好比說大家都談戀愛,覺得男女之間無非就是你愛我我愛你,親親我我推推搡搡啪啪啪啪。那麼對於那些具備強烈自我意識的人而言,他們會在不同的戀愛對象和戀愛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會抽離出來,看待自己在兩人之中的角色有著怎樣的意義,自己的舉動面對不同的戀人有何差異等等。因而有些人能夠在一段感情中迅速成長,而有些人經歷很多人卻仍是老樣子。
所以我覺得,這一特質是一個交易高手自我成長的重要推動力,或者說是任何一個人成長的推動力。這樣的人,對於市場的理解,對於交易的理解可能是別人的數倍,而這種頻繁的反思,使得交易者對於交易的追求會逐漸轉移到個人價值的提升,關注點可能從如何賺錢深化至如何理解市場,再深化至為什麼理解市場,再深化至個人本身,也就是對元問題的探索。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覺得掙很多錢就很牛逼了,因為享受結果的人永遠多於享受過程的人,而那些在過程中逐漸完成自我探索的人才彌足珍貴。
3.虛懷若谷
有人總覺得大神式的人物都故意比較低調,正好相反,大神式的人物一不留神就低調了。為什麼呢?因為偏見和激烈的言辭往往產生於知識積累比較單薄的時候,因為你只知道1、2、3,所以你覺得1、2、3是最牛逼的,4、5、6都是非我族類,莫須有的東西。而且,知識結構越破碎越少的人越固執和封閉,這樣的結果就是:愛吹牛逼。那麼大神式的人物,本身又具備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會在了解了123456789#¥%¥&……&之後,認識到個人見識和能力的局限,自然慎言而包容。
此外,交易高手在元問題的探索過程是金字塔形的,也就是越往上,能夠交流的人越少。在這種情況下,他正在專心琢磨第四層的奧義,而你在第二層,你抬頭看到他覺得他真牛逼,而且真低調。其實並不是低調,只是他覺得第四層的奧義太難攻克了,他在追尋第五層的神人的腳步,這種挫敗感會讓他覺得自己不過是個渣渣。簡單來說,就是他對於自己的要求和對自己在做的事情的追求遠高於大部分人,他完成了你覺得了不起的事情,對他來說卻沒什麼,因為離他自己目標還差得遠呢。
4.自學能力和思維延展性
在交易過程中碰到的任何問題,都能通過超強的學習能力掌握,具備一套完善的學習方法。同時,我覺得交易高手還具備將市場本身的問題,或市場之外的一切知識進行有效鏈接的能力。就好比腦子里的任督二脈是被打通的,因而能夠在生活細節中和不同學科中無縫聯系交易上的體悟,或能將交易中的體悟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中。我個人格外喜歡這類人。

❼ 炒股需具備什麼樣的素質要成為高手 是讓人指點重要還是靠自己的悟性重要

在股票市場里,炒股最忌諱的是「貪婪」同「心態不穩」。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或許在股票市場上有些道理雖然簡單,但真正做到的人並不多的原因之一。再有的是在股票市場里操作得好,分析軟體只是輔助工具,須要有好的心態 + 經驗(技巧)+ 運氣,有好的心態才能冷靜地判斷操作是否正確,避免出現追漲殺跌,買得好不如賣得准。只能用閑錢炒股,這樣心態就不容易受到股市的漲跌打擾,才能保持較好的心態,冷靜觀察,踏准市場節奏。若將全部資金投入到股市中,甚至去融資炒股,那炒股就變成豪賭,就很難保持有好的心態,繼而就會出現追漲殺跌的操作,而踏錯節奏。股票的漲跌是很正常的,這是市場規律,漲多了會下跌調整,同樣跌多了也會反彈上升。要努力做到不以漲而喜極、不以跌而悲傷,這是炒股的人最須要做到的。

❽ 為什麼跟著高手炒股他盈利我虧損

首先,對方是否真是高手?這是個未知。其次,即使對方真是高手,但股票講一個買賣點,買賣點直接決定盈虧,所以可能買賣點不同。

閱讀全文

與炒股一般人和高手差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低於0 瀏覽:741
買國債一千萬五年有多少利息 瀏覽:637
廈大教育發展基金會聯系電話 瀏覽:175
廣東省信和慈善基金會會長 瀏覽:846
哪幾個基金重倉旅遊類股票 瀏覽:728
金融債和國債的區別 瀏覽:515
銀行的理財產品會損失本金嗎 瀏覽:8
債券的投資風險小於股票 瀏覽:819
鄭州投資理財顧問 瀏覽:460
支付寶理財產品分類 瀏覽:232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八條 瀏覽:856
文化禮堂公益慈善基金會 瀏覽:499
通過基金可以投資哪些國家的股票 瀏覽:943
投資金蛋理財靠譜嗎 瀏覽:39
舊車保險如何過戶到新車保險 瀏覽:820
易方達國債 瀏覽:909
銀行理財差不到交易記錄 瀏覽:954
買股票基金應該怎麼買 瀏覽:897
鵬華豐實定期開放債券a 瀏覽:135
怎麼查保險公司年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