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國債違約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如果真違約,不僅令美國國債失去信用,也使美國成為全世界的眾矢之的。美國賴賬將導致整個國際金融體系發生紊亂,美元會大幅貶值,全球金融、股市隨之紊亂,鐵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漲價。整個世界都受不了,也包括美國自己。
如果美債違約,世界經濟立即進入大蕭條。 如果美國債務上限不增加,美聯儲不再購買美國債券,那麼到期的美債就會被列入垃圾級別。 同時,其它地方債務和企業債務也會降級,導致利息負擔更加沉重。 美國財政將被迫削減開支,醫療機構、軍工企業等高收入領域將遭到顯著的打擊。 同時,美國企業債務成本上升,會迫使大量高資產、高負債、低利潤的企業虧損或者破產。 另外,債務成本壓力將迫使美國資本迴流,補充國內企業的資本金。 當經濟困難的時候,世界經濟的本質就是比誰更爛。 目前歐盟的救市措施,並不是實質上想改變什麼,而只是想給自己「粉飾」得好看一些。 既然部分美債成為垃圾,那麼歐洲一些國家的債務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垃圾。 中國外儲的現金很少,大多數由債券構成,包括1萬億左右的美債和可能超過4000億的「兩房」債券,還有數目不詳的歐洲國家債券。 到時候,這些外儲因為債券貶值,直接就會部分或者大部分成為損失。 同時,美債和歐債成為垃圾,就意味著歐美經濟立刻進入「冰窖」。 中國已經連續減少的出口,將快速進入完全停滯狀態。 同時,中國有8000多億美元的外債,其中據說超過70%是短期外債。 而一旦美歐經濟停擺,國際資本會快速迴流。 屆時,中國外儲遭受巨大損失(尤其是無法變現)、進入中國的巨額國際資本撤離、加上償還短期外債、另外國內資金也蜂擁外逃,中國的3.2萬億名義外儲可以在短時間內流失殆盡。 中國將沒有外匯買糧食、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橡膠等等大宗商品;也沒有錢購買機械、電子元件、晶元、汽車、飛機、以及其它奢侈消費品等產成品。 沒有錢買大宗產品和關鍵部件,中國社會活動將完全停止。 而中國需求消失,會讓大宗商品回到歷史低位,靠賣大宗商品富裕的中東和俄羅斯等產油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大宗礦產和糧食生產國,其收入將劇減。 這些國家從中國的進口,也會一夜之間消失。 同時,依賴產品出口中國的德國、日本、法國、英國(教育出口)等國,大量產能也將閑置,投資將難以回收。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集中地,其金融、IT、消費品、教育文化等等領域也將全面進入神的萎縮狀態。 這樣的結果是2008年的場景重現,而且比2008年的狀況更惡化。 屆時,世界范圍內的房地產、汽車、奢侈消費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將變得非常不值錢。
② 家族美國政府真的債務違約定,中國必須拋售美圓國債嗎
首先,美債違約的話,中國政府不會也不能拋售。原因是1)違約不代表收不到錢;2)想賣也沒有那麼大的買家。
其次,你要分清美債和美元的區別。美債是政府財政的債務,美元是美聯儲發行的貨幣。這個在中國基本上是一回事兒,但是美國的中央央行(美聯儲)是獨立於美國政府的,確切得說,美國央行是個私營企業(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合股開辦的),聯邦政府根本沒有任何管轄權。美債是美國政府欠下的以美聯儲所發行的貨幣(美元)計算的債務,跟一般債務略顯不同的是,美國政府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要求(請求、哀求)美聯儲印刷新的美鈔不停購買。一筆寫不出兩個」美國「嘛。但是僅僅是影響而已,不是命令。美債違約會導致美國政府破產,政府破產了,美元呢?照舊!對央行來說踢掉了一個大包袱,不需要再印票子來替聯邦政府擦屁股了。
③ 許一力:中國總負債50萬億到底有多大風險
按照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22億元計算,中國政府負債最高將達50.44萬億。 每年西方國家都會討論這個問題,對此,筆者的判斷如下: 目前這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數字。比較權威的有:地方債務至少超過10萬億,外界估計當中20%-30%極大機會違約,因其財政擔保不合規。2010年底的時候,中央和地方政府最大口徑下負債總額23.8萬億元,占當年GDP比值59%。除了這兩個大頭,再加上借道政府信譽的國企債務以及民間高利貸債務等,中國應該債務不少。 從法律上講,中國的地方政府是不允許向銀行借貸的,但開展市政建設和基礎設施需要大筆資金,政府就通過設立融資平台公司的方式,以政府財政為擔保向銀行借錢,這個模式在2009年政府採取4萬億元刺激措施時,被幾乎所有地方政府效仿。 也就是在那次4萬億大投資期間,為支持經濟投資項目的開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大幅擴張,數量從2008年的兩千個左右上升至目前的一萬個左右。可以認定,就是在實行「4萬億」刺激政策後,地方債務開始爆炸式增長。數據也有對應,地方債務增速最快的時間就是1998年和2009年,這兩年債務余額分別比上年增長48%和62%。 中國的債務風險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債務和養老金缺口,我們認為,如果算上養老金缺口,那麼巴克萊這次提出的50萬億數字還算合理。 在債務數字上,毛債務和凈債務有很大的區別。按照這次巴克萊公布的中國債務佔GDP的97%,應該是個毛債務數據。這個數據就算是97%也還是明顯低於發達國家,因為發達國家的平均債務水平目前為GDP的100%左右,日本更是高達GDP的200%。從債務償還能力的角度來看,用「凈債務」的概念更為合適。比如日本的「毛債務」是GDP的200%,但「凈債務」是120%。咱們中國的凈債務很低很低。 在債務的產生機理上,我把其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像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他們的債務危機來源於「高福利」,可稱其為「高福利債」,比如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另一種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代表,他們的債務來自於這些國家的舉債投資,叫「高投資債」。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都將逐漸面臨過去幾年間「高投資債務」還債期的來臨,比如20世紀80年代拉美地區爆發的債務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1998年的俄羅斯債務危機。我們認為高投資債的風險暫稍小於高福利債。 在債務的債權人上,我們可以把國家債務分為內債和外債。內債是發給國內老百姓的,要還內債的話,很簡單,政府多印鈔來還就行。外債是發給國外的投資者或政府的,要還外債的話,非常麻煩。本國政府印出本國的鈔票來還,外國投資者不接受,除非用本國巨量的美元或黃金儲備來還。正因為如此,全世界國家都不敢使用太多外債,除非是美國,因為它印出的美鈔作為世界貨幣,全世界國家都能接受。不管怎麼說,外債比內債危險程度要高,與其它發展中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外債佔比相對較低。國內的經濟投資所需要的債務,更類似於日本的自產自銷型的債務格局。 從以上的幾點來說,對中國的50億債務似乎無需任何擔憂。 中國有其特殊性。地方債券由中央財政擔保,和國債信用幾無區別;而且沒有預算約束,發新債還舊債不成問題。這些地方債務以銀行信貸為主,但不會引發銀行信貸危機,因為中國沒有政府破產機制,銀行也為政府所有。 從眼前來看,中國債務的這個結論可以接受。 真正值得擔憂的是: 越來越有跡象顯示,恐怕中央和地方債務的數字在未來還會越滾越快,養老金缺口也在越滾越大,也許未來幾年中國債務比想像的要誇張很多很多。 中國經濟的免疫系統未必能承受得住。 我們說過,中國經濟的免疫系統來自於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 中國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出口長期持續大於進口,這種現象是怎麼出現的呢?按照正常市場規律,出口一直大於進口的話,本幣需求越來越大,本幣會有升值壓力,本幣升值後出口受壓制減少,直到貿易均衡。所以中國要維持出口大於進口,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阻止本幣過快升值。這種干預就是指不斷地印人民幣來增加本幣供給,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壓制出口。 第二個環節: 如果大量印鈔,可能導致國內通脹,但中國有三大法寶就像大量的黑洞漩渦一樣來承接人民幣,不至於讓人民幣過快進入消費品市場,導致快速通脹。這三大法寶是指央票、房地產、金融虛擬市場。央票作為央行債券用來推遲貨幣超發時間;中國人有錢後,先是熱衷於房地產、股票期貨投資,而不熱衷於消費,這種消費習慣又讓房地產和股票期貨等金融市場吸納了大量的貨幣。所以當前,貨幣超發導致的通貨膨脹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咱們中國缺少強有力的社保支援,意味著債務未爆發之際,中國公民的大量民生工作要靠自身力量完成,這就極大地制約了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這同樣意味著,一旦危機爆發,國內消費將受到進一步打壓。中國社保支援不足,消費缺少有力的保障,就相當於在債務與經濟之間缺少了最後一條緩沖帶。印鈔並非債務危機的解決之道,而只是把它「束之高閣」,但放得越高可能摔得越慘。當前中國以印鈔對抗債務危機,畢竟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中國的債務問題,並非四平八穩。 中國債務危機的傳導,已經在幾個不同的地區展開了,無論是溫州還是鄂爾多斯。歸根結底,想要避免債務危機的爆發,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中國必須轉變投資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政府應盡快轉型為服務型政府,而將投資的大旗轉交民眾和企業完成。只有加速投資的血液流動,才能避免在邊際效益遞減的漩渦中投資效率低下的進一步推波助瀾。也只有政府轉型為服務型政府,才能真正地還富於民,才能從根本上拉動內需,以促進經濟的良性循環。(許一力)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正式開放網友投稿,原創經濟時評可發至cepl#mail.ce.cn(#改為@)。詳見 中國經濟網評論頻道徵稿啟事。相關評論: 錢箐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發達國家超高債務是長期隱患
④ 如果美國國債違約,將會有怎麼樣的後果
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總裁克里斯汀·拉加德敦促美國盡快打破債務談判僵局及時版提高債務上限,權同時警告說如果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降或出現債務違約,將產生嚴重後果波及全球經濟。
標准普爾、穆迪、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此前已經明確表示,如果美國長期的債務和減赤問題這次得不到妥善解決,它們也將下調美國保持了近一個世紀的主權債務最高評級,即使是提高了債務上限而暫時不會違約。
如果美國債務違約和主權債務評級下調,很可能使美元貶值,退休儲蓄縮水,政府機構裁員,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遭遇拋售,並全面推高利率和市場融資成本,造成新的金融和經濟動盪。此外,美國地方政府和家庭、居民的債務負擔也將隨之加重。
⑤ 中國有哪幾種債券
債券一般可以分為利率債和信用債。
利率債是指直接以政府信用為基礎或是以政府提供償債支出為基礎而發行的債券。在我國,狹義的利率債包括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國債由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以中央財政收入作為償債保障,其主要目的是解決政府投資的公共設施或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需要和彌補國家財政赤字,其特徵是安全性高、流動性強、收益穩定、享受免稅待遇;地方政府債是指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以地方財政收入為本息償還資金來源,目前只有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機構一般認為,廣義的利率債除了國債、地方政府債,還可包括中央銀行發行的票據、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發行的金融債、鐵路總公司等政府支持機構發行的債券。
信用債是指以企業的商業信用為基礎發行的債券,除了利率,發行的信用是影響該債券的重要因素。我國債券市場上信用債包括非金融企業發行的債券和商業性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非金融企業發行的信用債主要有三大類:一是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注冊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具體品種有中小企業債合債、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等;而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的企業債,具體品種有中小企業集合債、項目收益債和普通企業債等;三是證監會核准或證券自律組織備案的公司債,具體品種有普通公司債(包括可交換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等。其中普通公司債按照發行對象的范圍不同,又可細分為面向所有投資者公開發行的公司債(俗稱「大公募」),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人數沒有上限的公司債(俗稱「小私募」),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人數不超過200人的公司債(俗稱「私募公司債」)。金融類信用債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
⑥ 中國債券市場存在哪些問題
投資分紅保險劃算么?重疾分紅險,投資保障兩不誤。 第一個問題,管理體制分散,監管效率低下 從監管來看,我國債券市場一直缺乏管理機構,無法形成監管和發展的合力,影響了市場發展的質量,以公司債券債券為例,同一個公司發行的債券,在不同的審計機構和流通的場所有著不同的屬性,也分別適用人民銀行法、企業債券法、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多個法律法規,容易產生監管盲區,不利於控制風險。 第二個問題,缺乏統一標准 目前我國公司債券市場的品種包括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私募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共四大類五個品種,這四類公司債券當中,除了企業債的資金運用主要體現為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之外,其他方面均沒有實質上的差異,發債主體是高度的重合,但是由於這四類債券是歸屬於不同的審批機構,發現標准共存的情況,這對我國統一監管措施的實施都帶來了制度上的障礙。對同一個發債主體而言,企業債券和中期票據,適用於不同的法律法規,使法律主體往往會規避要求更嚴格的企業債券,而更多的選擇比較寬松的中期票據,這對發行人的發行監管和控制留下了隱患。 第三個問題,二級市場分割效率受到質疑 中國債券市場受制於傳統觀點的束縛而處於長期分割的狀態,這與國際債券市場交易區域集中,場內場外日漸融合的趨勢不符,也不利於充分發揮和融合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各自的優勢,不利於實現債券產品、資金和投資者的互聯互通,制約了債券市場的發展。事實上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都有著各自的優勢,銀行間市場具有投資者基礎雄厚、後台清算系統龐大等優勢,交易所市場則具有定價效率高、價格連續、市場透明、交易系統先進、技術系統覆蓋廣泛等優勢,不利於提高中國債券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同時在市場分割的狀態下,債券投資人、資金、現券被限制在兩個獨立的區域中運行,不能自由流動,經常出現同券不同價的情況,無法形成統一的市場基準收益率曲線,這種局面廣受投資人詬病。 第四個問題,商業銀行廣泛壟斷債券,制約債券市場的發展 由於我國高儲蓄,商業銀行成為債券市場的絕對投資主體,目前商業銀行持有債券的比例已經超過存量的70%,債券投資者結構出現了單一化的特徵,債券市場發展的持續性令人擔憂。銀行大量持有債券使得投資者無法持有信用債,這種單一的投資結構無法建立起真正的企業信用機制,在商業銀行既是承銷主體又是持債務主體的情況下,債券市場成為了特殊的市場,這種情況不利於根據信用利差進行市場化定價,企業資信評級制度、持續信息披露制度等市場化風險管理手段也銀行的高信用光環下被淡化,一旦發債出題出現兌付違約,集中持有債券的商業銀行又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第五個問題,配套制度不完善,市場化風險處理機制尚沒有建立 現階段,我國公司債市場還面臨外部市場和市場機制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一是市場規則體系尚不完善,債權人保護和破產制度尚沒有積累有效的實踐經驗,債權受託管理人制度也不理想。二是市場產品結構不合理,債券產品依然是以政府債為主,企業信用債只佔23%左右,與合理的結構還有很大的差距。三是信用體系建設不足,信用評級機構受外界干擾比較嚴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級的公正性。四是產品缺乏有效的信用基礎,銀行轉貸款仍是路徑依賴。近幾年短期信用債已經出現了到期無法兌付的情況,違約風險已經開始顯現,利諾集團等幾家企業發行的短期融資券都曾出現短期的險情,這也暴露市場制度上的缺陷,發行人責任自負,投資人風險自擔的市場文化還沒有形成,擔保機構、政府部門卻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市場無法正常發育和健康的成長。 慧擇提示:中國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就是以上介紹的幾點,有沒有加深您對中國債券市場的了解呢?
⑦ 美國國債違約是什麼意思
美債違約,即美國聯邦政府無法按照約定時間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違反了專和持有人之間的約定屬。
所謂美債違約,即美國聯邦政府無法按照約定時間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違反了和持有人之間的約定,故稱美債違約。美債違約的關注度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元又是一種可以作為外匯儲備、結算的國際貨幣,黃金、石油等國際交易價格均與其掛鉤。
(7)中國國儲債券違約擴展閱讀:
如果美債違約,世界經濟立即進入大蕭條。 如果美國債務上限不增加,美聯儲不再購買美國債券,那麼到期的美債就會被列入垃圾級別。 同時,其它地方債務和企業債務也會降級,導致利息負擔更加沉重。 美國財政將被迫削減開支,醫療機構、軍工企業等高收入領域將遭到顯著的打擊。
同時,美國企業債務成本上升,會迫使大量高資產、高負債、低利潤的企業虧損或者破產。 另外,債務成本壓力將迫使美國資本迴流,補充國內企業的資本金。 當經濟困難的時候,世界經濟的本質就是比誰更爛。
⑧ 美國債務違約對中國的影響重大,為什麼
不要再買了,趕快用錢買成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