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權溢價之謎的古典理論
(一)在完全理性的基礎上引入更加復雜的效用函數
1.「無風險利率之謎」。由於在Mehra—Prescott模型中要解決風險溢價難題,相對風險厭惡系數必須很高,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Weil(1989)l率先對投資者的期望效用函數進行修正來解釋股權溢價之謎,在這種效用函數下,投資者的消費跨期替代彈性是一個常數,並且與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厭惡系數無關,然而這種模型的最終的結果卻顯示Weil不僅沒有解決股權溢價之謎,反而提出了一個「無風險利率之謎」,即市場中的無風險利率水平與理論值相比,明顯偏低。
2.廣義期望效用。Epstein and Zin(1991)在Weil的研究基礎上,對效用函數進行了進—步的修正,在原有的函數形式中加入了對投資者一階風險厭惡態度的設定,認為市場上的股權溢價水平不應該直接與收益率相關,而應該與收益率的波動程度相關。Epstein and Zin打破風險厭惡系數與消費跨期替代彈性之間的緊密聯系,把二者分離開來,提出「廣義期望效用GEU」。
3.習慣形成。Constantinides(1990)首先將習慣形成引入效用函數,假定效用函數不僅受當期消費而且也受過去消費的影響。習慣效應是時間不可分的,引入習慣效應後,個體對短期消費的減少更加敏感,從而較小的風險厭惡系數可以同較高的股權溢價相容。Abel(1990)對前一種方法進行修正,定義消費效用與人均消費是相連的。個體效用不僅同他自己的消費有關,還受到社會平均消費水平的影響,由於股票可能產生負的收益,將會導致個人相對於他人消費的下降,個人不願意持有股票,再加上人均消費隨時間是上升的,引致對債券的需求,因而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無風險利率之謎」。
Campbell and Coehrane(1999)將未來由於經濟衰退導致消費水平可能降低的概率作為一個狀態變數引入習慣形成理論,認為當衰退的概率增加時,投資者的風險厭惡增加,從而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另外由於消費下降,預防動機導致對債券需求增加,無風險利率下降。
(二)在傳統效用函數的基礎上引入非理性
1.災難性狀態與倖存偏差。Reitz(1988)加入令消費大量下降的小概率事件(如戰爭),在這種情形下,他發現很小概率的災難性事件的存在會加大無風險利率和股票回報率之間的差距,無風險利率遠小於股票收益率,從而產生一個較大的股權溢價。
Brown,Goetzmanann and Ross(1995)通過引入倖存偏差,試圖斷定倖存偏差對風險溢價估計的潛在影響,他們提出了一個股票價格的數學模型,模型中包含了一個關鍵性的價格水平,如果股價跌落到關鍵價格水平以下,就會發生市場崩潰並且交易停止。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以市場達到關鍵價格水平為條件,那麼從未達到這一關鍵水平的市場上的股權風險溢價要遠遠高於不以這一價格水平為條件的市場上的溢價。事實上這兩種解釋缺乏可驗證性。
2.非理性預期(distorted belief)。Cecchetti,Lam and Mark(CLM)(2000)通過與Campbell and Cochrane(CC)(1999)的理性預期相比較,提出用非理性預期的方法來解釋股權溢價。CC根據「Hansen—Jagannathan bound「,認為如果把夏普比率與正確的邊界相比,那麼股權溢價之謎就會消失,並且由於理性預期,夏普比率一定是無偏的,而CLM則認為基於歪曲理念下的夏普比率小於理性預期下的夏普比率,由於人們未來的預測對擴張過程是悲觀的,而對收縮過程是樂觀的,預期的夏普比率在擴張時比實際數據低,而在收縮時則比實際數據高。因而夏普比率在歪曲理念下是有偏的,而且這個偏差在擴張時為正,在收縮時為負。實證的結果表明更支持CLM。
(三)市場摩擦
1.特殊的和不可保險的收人風險。Heaton and Lucas(1996,1997)認為由於勞動收入的風險是不可保障的,因而要求一個高的股權溢價作為補償,他們才願意持有股票。Constantinides and Duffle(1996)則通過引入一種新的特殊型風險形式來解釋所觀察到的風險溢價,假設壞年景時市場衰落,與勞動收入相關的特殊性風險上升,並且投資者資產組合價值下跌。由於害怕這種雙重的厄運,人們就更不願意持有股票,這樣要想吸引他們持股就得有更高的風險溢價。
2.借款約束。 Constantinides,Donaldson and Mchra(1998)用生命周期的特徵來研究資產定價,認為股票定價主要由中年投資者來決定。年輕人通過未來工資的抵押來投資股票卻受到借款約束的限制,中年人消費的變化主要來自於金融資產的變化,從而要求高的股票回報來持有股票。如果放鬆借款約束,年輕人購買股票,股價上升,相應的債券價格下降,從而提高債券收益率,而中年人資產組合由投資股票轉向債券,又導致債券價格的上升,相應的股票收益率增加,二者相反方向的變化,同時提高了股票和債券的收益。因而溢價縮小,同時無風險利率之謎又出現了。
Kogan,Makarow and Uppal(2003)通過有借款約束的經濟均衡分析夏普比率與無風險利率之間的聯系。分析的結果表明:有借款約束的經濟中股票收益的夏普比率相對高,而無風險利率相對低。並且對比有約束的異質代理人經濟與無約束的異質代理人經濟,發現施加借款約束,增加了夏普比率和降低了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他們發現無約束的異質代理人經濟遭受和有CRRA偏好的同質代理人經濟一樣的限制,也即夏普比率與無風險利率之間的緊密聯系,而在有約束的經濟中則不是這樣。
3.流動性溢價。Ravi and Coleman(1996)從交易服務的角度考慮,除法定貨幣外,還有許多其它資產如短期國債、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也可以促進交易,從而影響回報率。由於債券具有促進交易的功能,個體擁有債券不僅可以獲得無風險利率回報,還可以帶來便利交易。債券的這一功能使得個體對債券的需求上升,無風險利率下降,而股票不能帶來交易便利,所以股票和債券的期望收益率差上升。
4.基於錯誤的解釋。Dw Long et aL.(1990)提出由於股息產生過程被錯誤的、隨機的、或噪音交易者的影響而引入經濟中,因此風險很大,從而產生了一個高的股權溢價。Glassman and Hassett(1999)認為投資者和專家建議者由於把短期波動性與長期風險相混淆而誤測股票的風險,投資者漸漸會認識到股票投資保證了高的長期收益而基本上沒有附加的風險。
5.稅收。McGrattan and Prescott(2001)考慮基於稅率的變化,因而他們解釋股權溢價而非股權風險溢價。他們認為二戰以後股權溢價不是謎,由於自1960年以來,美國的公司稅率幾乎沒有變化,而個體收入稅率下降顯著,且稅率的下降絕大部分是不可預測的,這導致股票價格產生了大的非預期的增加。因此由於所得稅率的大量下降和避稅機會的增加,粗略的估計導致1960—2000年股票價格由此而翻了一番,相應的股票回報率也顯著提高,進而導致事後的股票收益大於債券收益。
6.信息。Gollier and Sehlee(2003)運用標准兩期模型,來考慮信息對股權溢價和無風險利率的效應。他們認為,如果經濟學家未發現一些投資者所擁有的私人信息,則無風險利率之謎就不能解釋,如果經濟學家擁有未被投資者所運用的信息,則無風險利率之謎容易解決。
(四)GDP的增長和資產組合的保險
Faugere and Erlach(2003)通過理論和實證來說明,從長遠來看,股權溢價有兩個交替的解釋:GDP增長和短期的資產組合動機。首先,他們從理論上證明 GDP增長影響股票和資產的期望收益,隱含著影響公司債務的收益,沿著這種方法形成了一個在很多公司金融教材中出現的標准可持續增長宏觀均衡公式來證明長期的平均股票收益。長期的平均股票收益依賴於人均GDP的增長和股份再購買的凈收入保留率。一旦主要的宏觀經濟和金融參數被投入,便與 S&P500(1926—2001)的數學平均的歷史數據相匹配,進一步驗證歷史的股權溢價。他們最後得出結論長期平均股票收益取決於人均GDP增長和收入保留率,最重要的決定是GDP的增長。股權溢價與短期證券組合保險的動機是一致的,股權溢價近似於投資者投資1美元於股票市場的看跌期權,來對每年市場的波動性導致的向下的風險進行保險。
[編輯]
股權溢價之謎的行為金融學解釋
(一)短視性損失厭惡
Benartzi and Thaler(BT)(1995)基於Kahneman and Tversky(1997)的預期理論,提出投資者如何偏好在國庫券和股票之間分配其金融賬戶,即人們在選擇投資組合時,會對每一種資產計算其潛在的收益和損失,然後選擇期望效用最高的那一個。
由於投資者對其證券組合的可能損失存在著厭惡心理,因此會格外的關注其資產組合的安全性,這種關注使得投資者頻繁的對其證券組合進行著績效評價,由於股票價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暫時性損失的概率要遠遠高於債券,頻繁的績效評估,會使投資者越來越多的感受到股票資產上所發生的損失,從而降低股票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只有當股市上的長期平均收益維持在較高水平時,投資者才會將股票和債券看作是可替代的。也即在短視性損失厭惡理論條件下,股市上存在的高水平股權溢價只是維持股票和債券兩種資產之間均衡關系的必要前提,股權溢價之謎不能稱之為「謎」。
(二)股票收益的動態均衡模型
由於BT主要從單期角度對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選擇問題進行研究,Barberis,Huang and Santos (BHS)(2001)構建了包含跨期消費在內的均衡股票收益模型。BHS認為投資者損失厭惡的程度隨著其前期投資績效的改變而改變,當投資者存在前期收益時,在新的虧損沒有超過已有收益之前,投資者的損失厭惡程度較一般水平有所降低,一旦新發生的虧損超過了已有收益,或是前期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的虧損,投資者的損失厭惡將呈現一種急劇上升的趨勢,虧損越多,投資者的損失厭惡程度也就越高,正是由於這種損失厭惡態度的變化,使得股市上產生了較高的股權溢價。因此BHS模型對市場高股權溢價現象的解釋是以投資者損失厭惡態度的變化進行的,而投資者損失厭惡態度的變化取決於前期的投資績效,而不是由投資者的消費來推動的,因此,BHS模型在解釋高股權溢價現象的同時,仍然將市場上的無風險利率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低水平上,從而實現了模型與數據的吻合。
(三)失望厭惡
失望厭惡最早由Gul(1991)提出,之後Ang、Bekaert和Liu(2002)以該理論為基礎,對美國市場上的高股權溢價現象進行了解釋。
由於在傳統的金融理論條件下,投資者的資產持有狀況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風險資產的收益狀況,市場上的無風險收益水平以及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厭惡程度,由於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狀況都是由市場客觀決定的,因此,唯一影響投資者決策的主觀因素就是投資者的相對風險厭惡水平,這種過於單一的因素考慮也正是導致傳統理論無法解釋股權溢價之謎的原因所在。在傳統理論的分析框架下,Ang、 Bekaert和Liu對此進行了修正,加入了對投資者失望厭惡心理的考慮,從而使對投資者最終資產組合的影響因素變成了五個,除了原有的三種影響因素外,還加入了表示投資者失望厭惡程度的失望厭惡系數,以及參照水平即在確定條件下能夠產生與投資者所持證券組合相同效用的財富水平。失望厭惡系數的大小決定了投資者對待失望和滿足兩種投資結果時的態度差異,參照水平是由投資者的效用函數內生決定的,並且隨著投資者財富水平的變化而變化,這也是失望厭惡理論不同於損失厭惡理論的一點重要差異。這種靜態的失望厭惡理論認為,由於股票收益的波動性較大,極易帶來當前收益與參照水平的偏離,這種偏離的程度越高,尤其是負向的偏離越大,投資者對股票就越感到失望,從而減少對股票資產的持有數量。然而這種模型雖然簡單,但缺乏實際意義、
假設在1925年你擁有$1000,由於擔心股票的風險,你決定投資於政府債券,到1995年12月31日,你將擁有$12720(年收益率為 3.7%).如果是投資於股票,你將擁有$84200(年收益率為10.1%),是債券投資的66倍.兩種投資收益率的差距為6%,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益差.股票投資和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差稱為股權溢價,上述6%的股權溢價無法用標準的資產定價模型解釋,被稱為股權溢價之迷.股權溢價之迷就是為什麼股票投資和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差別會這么大.根據(7)式,股權溢價取決於兩個因素:相對風險厭惡系數(風險價格),超額收益與消費增長率的協方差(風險).美國的歷史數據表明消費增長率是很平穩的,所以超額收益與消費增長率的協方差很小,因此那麼高的股權溢價只能夠用相當高的風險厭惡系數來解釋。
⑵ 股權風險溢價的重要性
①有助於金融資產的選擇。在個人的資產選擇中,投資者可以根據所獲得的相關風險與收益的估計值,比較各種資產風險溢價水平,制定資產分配決策,即如何將他們的資金分配於股票、固定收益債券或其它資產中,這有助於提高投資者決策的效率。在投資決策中,運用歷史數據對股票、債券、基金等各種資產的財富增長情況進行長期比較,可以分析預測各種資產的後續增長情況,有利於為金融客戶制訂更合理的投資理財方案。像在美國1926—1997年間,風險較大的普通股平均收益比具有固定收入的國庫券的平均收益高出9.2個百分點,通過比較股票具有巨大的ERP,投資者更願意在股市中進行投資。而我國1992—2004年的數據也表明,投資股票的收益要高於其它資產的收益。
②有助於項目投資分析。在項目投資中,通常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來計算項目的預期收益率。在模型中,資產的系統風險由資產的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的協方差來衡量,而且任一資產的預期股權溢價與預期市場風險溢價成比例。在項目投資中,要計算資產投資的預期收益,就需要估計投資的股權成本和市場系統風險。投資的股權成本一般用市場預期收益進行估算,而市場預期收益是由資產市場風險溢價的預期所決定的。可見,ERP在部分程度上將決定項目投資的價值,因此可以利用市場ERP,以評價項目投資的可行性。 ERP通常決定著普通股的預期收益,如果ERP下降,則投資的貼現率下降而引起股票價格上升。股票市場是宏觀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因此通過判斷股市的ERP和股價的變動趨勢,可以預測宏觀經濟的趨勢。從美國的股市來看,在美國20世紀90年代後期股價持續攀升,而同期的ERP卻持續下降。研究發現美國的事前ERP已經從1926—1997年的約7.4%降到1999年的2%左右。Fama與French(2002)論證到「未來股市的事後收益率與事後ERP都將下降」。
在2000年4月,美國Nasdaq股票開始狂跌,Nasdaq股指最深跌幅高達77% ,由此美國股市開始了長期的熊市,使得世界經濟蕭條。由美國股市的發展可得到:一是由基本面決定的事前ERP持續降低,而事後ERP卻始終居高不下,兩者的反差是由於期限對ERP有影響,長期歷史數據使得事前與事後估計的多年累計值相差持續擴大。二是基本面決定的事前ERP與多數公眾預期的ERP形成顯著反差。在2000年美國股市下跌以前,多數投資者及研究人員預期的年度ERP很高,當時《紐約時報》在網上調查發現小投資者對未來一年和10年的股市平均預期收益率都超過20%,各種研究人員對未來一年的預期ERP均值也高達5.8%。公眾對美國股市充足的信心導致股市進一步上升,並且這種信心受到當時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得到進一步強化。不過由基本面決定的ERP最終起到決定性作用,當它與事後ERP之間的距離持續擴大時,會造成股市大規模下跌,並導致事後ERP減少甚至成為負值,即股市風險很大,股市波動劇烈,並在熊市中徘徊不前。
⑶ 隱含股權風險溢價是什麼
隱含股權風險溢價也就是你承擔風險所獲得的額外收入,比如購買垃圾債券需要承擔債券發行商的違約風險,但他的收益率要比A級債券高,所高出的部分就叫風險溢價,而一般風險較高的債券流動性也較差,所以我們更准確地應將其稱為風險與流動性溢價,但為了方便我們一般成為風險溢價。
風險是由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構成的,風險溢價也即對投資者承擔風險的回報指的是對系統風險的回報,非系統風險在金融經濟學意義上是不能獲得回報的。在開放條件下,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從國家范圍內擴展到了世界范圍,國家范圍的系統風險顯然低於世界范圍的系統風險,因此風險溢價會低於不開放條件下的風險溢價。
某個國家的股權風險溢價=該國的國家風險補償×(該國股票市場波幅的標准差/該國國債市場波幅的標准差。
波幅在數學的表達就是標准差,金融經濟學上的意義是指市場沒有預期到的波動,這個波動投資者是要索取期望收益以外的收益率補償的。國債市場亦是如此,國債市場的波動獲得的收益率補償就是該國的國家風險補償,比如通貨膨脹高於市場預期,國債價格應該下跌,收益率上升,就是國家風險補償的一種了(市場預期到的通漲也期望收益率上已經反映出來了)。而波動率的產生來自市場風險,對於相同的沖擊(風險),股票市場的波動肯定和債券市場的波動是不同的,如果求得了在這個沖擊下,股票市場的波動相當於多少個債券市場的波動(股票市場波幅的標准差/該國國債市場波幅的標准差),也就是用債券的波動作為單位來表示股票的波動,再乘上債券的風險補償(也即所謂的國家風險補償)那麼可以順理成章地得到股權的風險溢價了。
⑷ 什麼是風險溢價
股權風險溢價ERP(equity risk premium)是指市場投資組合或具有市場平均風險的股票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額。舉個例子,李一和王二攜手創業,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兩人各認繳了50萬元,各佔50%股份兩人齊心協力,經營狀況頗佳,公司年年盈利,很快就成了估值高達60億的獨角獸企業。張三想投資該公司,但李一和王二不同意張三按同比例稀釋的方式投資該公司,於是張三按照公司估值60億來出資,出資額6個億,占股10%。此時,相比李、王二人,張三取得股權的成本要高得多,這個差價部分就是股權溢價,當然張三也承擔著股權溢價的風險。
⑸ 市場風險溢價什麼意思
市場風險溢價(Market Risk premium)指的是:投資者在面對不同風險的高低,且清楚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的情況下,因投資者對風險的承受度,影響其是否要冒風險獲得較高的報酬,或是只接受已經確定的收益,放棄冒風險可能得到的較高報酬。
也可以說,已經確定的收益與冒風險所得收益之間的差,即為風險溢價。一般風險越大,所要求的市場風險溢價就越高。
3、保險市場風險溢價
保險市場的定價深受風險溢價的影響。將風險溢價列入考量,訂出最適合該保險之保險費用。
每個人能接受的溢價程度不一,影響的因素在於個人是否為風險趨避者,若是風險趨避者,因為對於風險的接受度低,因此在公平保費之外,比一般人願意付出更高的金額以獲得當發生風險時能得到確定的收入。
4、債券風險溢價
投資者購買債券,均預期債券所給予的回報率會高於銀行存款,因為購買公司的債券要承擔風險。由於承擔額外風險而要求的額外回報,就稱為「債券風險溢價」。
5、股權風險溢價
股權風險溢價ERP(equity risk premium)是指,市場投資組合或具有市場平均風險的股票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額。
參考資料:網路—風險溢價
⑹ 股權相對債權風險溢價是什麼意思
股權風險溢價ERP(equity risk premium)是指市場投資組合或具有市場平均風險的股票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額。從這個定義可看出:一是市場平均股票收益率是投資者在市場參與投資活動的預期「門檻」,若當期收益率低於平均收益時,理性投資者會放棄它而選擇更高收益的投資;二是市場平均收益率是一種事前的預期收益率,這意味著事前預期與事後值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⑺ 風險溢價有多少種類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風險溢價可以分成五個種類,分別是財務學的風險溢價、投資學的風險溢價、保險市場的風險溢價、債券風險溢價、股權風險溢價。現在就來看一下它們的具體定義。首先是財務學的風險溢價,財務學上把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工具的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的差額稱為「風險溢價」。
1.財務學的風險溢價
財務學上把一個有風險的投資工具的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的差額稱為「風險溢價」。
2.投資學的風險溢價
以投資學的角度而言,風險溢價可以視為投資者對於投資高風險時,所要求的較高報酬。衡量風險時,通常的方法就是使用無風險利率 (Risk-free interest rate),即政府公債之利率作為標的來與其他高風險的投資比較。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報酬,這部份即稱為風險溢價高風險投資獲得高報酬,低風險就只有較低的報酬,風險與風險溢價成正比關系。
3.保險市場的風險溢價
保險市場的定價深受風險溢價的影響。將風險溢價列入考量,訂出最適合該保險之保險費用。每個人能接受的溢價程度不一,影響的因素在於此人是否為風險趨避者,若是風險趨避者,因為對於風險的接受度低,因此在公平保費之外,比一般人願意付出更高的金額以獲得當發生風險時能得到確定的收入。但當風險溢價加上公平保費的價錢超過未保險時,可能因風險產生折損時的收入,此時風險趨避者就不會想要購買此保險。
4.債券風險溢價
投資者購買債券,均預期債券所給予的回報率會高於銀行存款,因為購買公司的債券要承擔風險。由於承擔額外風險而要求的額外回報,就稱為「債券風險溢價」。
5.股權風險溢價
股權風險溢價ERP(equity risk premium)是指市場投資組合或具有市場平均風險的股票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額。從這個定義可看出:一是市場平均股票收益率是投資者在市場參與投資活動的預期「門檻」,若當期收益率低於平均收益時,理性投資者會放棄它而選擇更高收益的投資;二是市場平均收益率是一種事前的預期收益率,這意味著事前預期與事後值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專題推薦:風險溢價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⑻ 股權風險溢價的理論前提
股票自身是一種風險性資產
股票是具有優化社會的資源配置,實現風險的再分配,發現資產的價格和降低交易成本等作用,也能及時反饋宏觀經濟信息。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為企業進行股權融資的時候,將會面臨企業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以及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各種風險。為了吸引投資者,讓投資者樂於承擔與此相關的風險,經營者對股票進行定價必須要使其預期收益超過安全性較高的政府債券,這部分風險補償就是投資者的ERP。 根據風險收益平衡理論,資產的風險越大其預期收益越高。
在金融市場中,一般假定投資者都是風險厭惡的理性經濟人,對於風險厭惡的投資者意味著他們承擔的風險越大,所要求得到的風險補償越高。股票的風險要大於債券,更具體一點是普通股的風險要大於安全性高的政府債券,由效用與風險理論可知,為了補償風險厭惡的投資者承擔投資股票的風險,需要給予他們更高的收益予以補償,這種補償在股票市場上的直接表現就是 ERP。 根據時間偏好理論,經濟個體偏好當前的消費甚於未來的消費。
投資者在跨期決策中要放棄當前的消費而對未來進行投資,這意味著理性的經濟人將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所具有的各種風險。因此,為了吸引投資者放棄眼前的消費而樂於進行投資,就必須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利益來補償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由於股票是投資者投資中具有代表性的資產,因此所得到的利益補償就是他們獲得的ERP。 根據「一價定律」,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不存在套利機會。
如果投資者不存在風險厭惡,他對不同金融資產的預期收益將是相同的,這意味著所有的金融資產(不論風險大小)和政府債券都應具有相同的預期收益,此時市場上不存在ERP。否則,一旦某種資產的預期收益高於這同一水平,市場上將存在「套利」機會,追求效用最大化(這里可以理解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投資者必定會爭相購買該種資產,致使該種資產的價格上升,預期收益下降,也就是說,在不存在套利機會時,市場機制會自動使各種資產的預期收益最終趨於一致——等於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然而投資者大部分是趨於規避風險的理性經濟人,因此在他們進行資產選擇時,必需提供相應的ERP。
通過對股票本身的風險特性以及投資者自身的風險厭惡、時間偏好等個人效用特性以及有效市場的特徵的分析,說明在不確定性經濟中,投資過程中存在ERP是具有合理性的。
對高股權風險溢價的解釋
第一,股權風險溢價是一種幻覺,經驗數據是錯誤的,問題的產生不是由於消費基礎上的資產定價模型,而是錯在夏普比率的經驗估計上,歷史數據高估了實際的風險溢價。
第二,高風險厭惡指投資者比經濟學家估計的更厭惡風險,如果風險厭惡的相關系數是100,那麼風險溢價之謎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非標準的效用函數,以消費為基礎的標准資產定價模型是建立在各期的效用只取決於當期的消費量這一假設基礎之上的,但是這一假設將模型過分簡單化了,為了使模型更加貼近現實,經濟學家建議使用非標準的效用函數,但是Cochrane(1997)認為,還不存在這樣的低風險模型,能夠使股權風險溢價、真實利率穩定性和幾乎不可預測的消費增長率保持一致。
第四,投資者的差異,在傳統的經濟分析中,我們一般假設:典型投資者,即在未來證券投資收益的問題上,所有投資者的投資理念相同,投資者的效用函數也相同,而且市場也是按投資者完全相同來進行定價的。這一假設抹殺了投資者之間的差異,包括:教育背景、資金數量、投資者心態等因素。投資者無差異這一假設不符合現實,那麼或許正是投資者之間的差異造成了過高的股權風險溢價。
股權風險溢價的測量
國際上對於股權風險溢價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於歷史的,另一類是面向未來的。歷史法的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這些年來在成熟市場的研究已經比較完善。
Comell(2000,中譯本)在專著《股權風險溢價——股票市場的遠期前景》中計算了美國市場1926—1997年的股權風險溢價,其中 』普通股的平均收益比國庫券的平均收益高9.2個百分點,比長期國債的平均收益高7.4個百分點。Dimson和Marsh(2001)度量了國際市場的股權風險溢價。
⑼ 公司債券的風險溢價通常是逆周期變動的,為什麼
傭金率下降,導致交易更加活躍,增強了證券的流動性和變現性,從而減少了持有證券的風險,風險溢價應該降低。 但是這只是單因素影響,還要考慮其他的變動~~ .